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晋江市霍乱防治情况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3497
专题名称:
晋江市霍乱防治情况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320.pdf
专题类型:
医疗
专题描述
晋江是霍乱老疫区,1988—2007年共报告霍乱、副霍乱321例,20年里共有7个年份有霍乱疫情报告,疫情主要发生在1994年(报告181例)、1995年(37例)、2000年(82例)和2005年(17例),其他年份1—2例,呈现散在流行,总体形成每4—5年出现一次发病高峰,菌株以小川型或稻叶型为主。2000年,首次发现1株0139型,患者为晋江市人,与食海鲜产品有关。每次疫情发生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防疫站)严格按照“早、小、严、实”预防原则,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对疫点内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对周围人群及外环境水源、食品进行监测和消毒工作;各医疗单位加强疫情报告,并按规定于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开设肠道门诊,有疫情报告时,肠道门诊做到“有泻必检,有疑必报”,使疫情在较短时间内就得到控制;在没有疫情报告时,坚持“有泻必治,有疑必检”的原则,有利于及时发现、及时控制疫情。1995年,开始进行霍乱监测,1995—2007年,全市各肠道门诊共登记腹泻病人35253例,采检病例标本11717份,发现阳性标本123份,阳性率1.05%;检测密切接触者2112人次,发现带菌者21人。外环境监测:1995年至2007年的监测中共采集海(水)产品2142份,发现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达0.05%;水1901份,阳性12份,阳性率达0.63%;公厕1014份,阳性2份,阳性率0.19%;食品174份、苍蝇10份、可疑污染物214份,未发现阳性标本。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