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灶金交椅山古窟址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3459
专题名称: 磁灶金交椅山古窟址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3/001
起始页: 0629.pdf
专题类型: 景区

专题描述

2002年,金交椅山的保护规划修建性规划由泉州市申报“世遗”办公室规划测绘组负责,委托华侨大学设计院聘请有关文物、古建筑专家进行设计后,交晋江市政府组织实施。晋江市政府发布《关于建立金交椅山古窟址保护区的通告》,划定保护范围,拆除保护区及沿路建筑物及坟墓。由市文体局和磁灶镇负责古窟址发掘和道路修建、环境整治、绿化。经考古发掘,发现金交椅山西坡有4条残长不一的龙窟遗址及作坊遗址和多处堆积层。其中较完整的1条龙窟长70米,宽2.5米左右,估算一炉可烧制数千上万件瓷器。专家从出土的陶瓷器鉴定,认为金交椅山古窟址是宋元时期大批量生产外销瓷的地方。10月,联合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评估专家亨利博士来泉州考察,仔细考察金交椅山古窟址,认为保存完整的宋代窟址足以证实宋元时期泉州海上贸易活动的兴盛,是一处值得人们用心保护的古文化遗存。 2002年初,市政府把金交椅山古窟址定为备选泉州“海丝”申报“世遗”考察景点之一。 2003年,金交椅山古窟址修筑园林式围墙和外通道路,对古窟址进行进一步发掘,并对裸露遗址进行有效保护,对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建设进行投标。 2004年,为配合泉州“海丝”申报“世遗”,继续对金交椅山古窟址这个考察点进行整治建设。同时建设金交椅山泉州外销陶瓷陈列馆,当年完成陈列馆主体工程建设及外装修,建设古窟址保护棚。 2006年5月,磁灶窑址(含金交椅山窑址)晋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