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头港区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3426
专题名称: 围头港区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3/001
起始页: 0564.pdf
专题类型: 区域

专题描述

围头港区位于围头湾口的围头角,东临台湾海峡,距台湾省高雄市约200海里,南与金门一水之隔,仅距5.6海里,北靠半岛屏障,西连省道308线的起点,航道宽、水位深、流速快、不淤积,港内低潮水深10—12米,船舶全天候进出港不受潮水限制,是天然避风良港,也是闽台贸易商货海运的最佳集散口岸。 20世纪90年代初,晋江市(县)政府为改变晋江港口设施落后状况,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为对台“三通”做好准备,规划在围头湾口建造万吨级码头,作为晋江与台湾直接通航的专用码头。1994年,福建省计划委员会批准同意在金井镇围头兴建万吨级对台贸易码头。该工程由码头、引堤、陆域3部分组成,建设规模为万吨级多用途泊位和3000吨级工作船泊位各1个及相应配套设施,年设计港口吐吞能力为杂货24万吨、集装箱2.4万标准箱。泊位总长248米(其中工作船泊位42米),宽50米,码头高程8米,引堤长593米、高程7.5米、宽14米,生产、生活辅助建筑面积8386平方米,陆域总面积37885平方米。鉴于围头海域的海况和波浪条件较为复杂,码头设计以选择最多作业天数和最优泊稳条件的施工方案,采用重力沉箱式结构,上部胸墙设置适当消浪设施,护岸及引堤采用斜坡式。工程根据福建省地震区划图,按地震烈度八度抗震设防,建设工期为2年,工程总概算14403万元。工程通过公开招标形式,确定由交通部第四航务工程局负责施工。1995年5月1日,工程奠基。1996年1月6日,正式开工。1997年9月28日,码头主体工程竣工,具备船舶靠泊条件。港区建有货物仓库建筑面积2184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8万平方米,码头装卸作业机械设备有起重负荷40吨的龙门式吊机1台、5—40吨叉车4辆,以及其他装卸设备和供水、供电、通信等设施,具备港口作业能力。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上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七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