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4020230002743
专题名称: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358.pdf
专题类型: 专题知识

专题描述

境内传统品种主要有莆田黑猪和本地杂种猪,猪饲养方式以舍饲为主,农家饲料以泔水、粗粮、糠麦及青绿饲料为主。农户养猪是农家肥供应和肉食的主要来源,民间向有“六畜猪为首”之说。 民国35年(1946年),泉州民生农校向福安农场购进一对育克斯种,配种传播到境内。民国时,境内曾推广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饲料的饲养方法。 1949年,晋江县城郊区养殖生猪2990头。1950年,增加到4700头。1951年,县级泉州市郊区养殖生猪5200头。1958年,市郊区养殖生猪15757头。整个20世纪50年代,境内先后引进大约克、中约克、巴克夏、苏白、杜洛克、长白猪,其中又以引进的瘦肉型长白猪为最多。1961年,市郊区养殖生猪13377头。是年,开始运用人工授精技术改良猪品种。 1971年末,境内(东海、城东、北峰、清源4个公社、农场)生猪存栏32684头。1975年末,境内生猪存栏27738头,其中东海公社11291头,占40.71%。1980年开始,逐渐推广使用配(混)合饲料,采用湿料、干粉料和颗粒饲料饲喂。规模养猪则以配(混)合饲料为主。1981年末,境内4个公社(农场)年末生猪存栏32314头,其中,东海公社11627头,占35.98%。1985年末,境内生猪存栏31214头,其中北峰乡11309头,占35.86%。 1990年,境内猪品种改良率达95%。是年末,生猪存栏31535头,其中北峰乡11960头,占38.15%。1997年,全区生猪存栏15448头。生猪养殖主要分布在城东、东海、北峰3个镇。种猪猪苗主要从外地购进二元或三元的杂交猪,当地母猪一般只占生猪存栏2%。生猪饲料主要以泔水和糠、玉米、配合饲料为主。1998年,区政府鼓励发展规模养殖,区财政对养殖户实施贴息贷款,部分养猪专业户扩大生产规模,改善饲喂方式,用配合饲料或自搭饮料饲喂,猪生长速度大幅度提高,出栏率明显提高。 2001年,存栏17919头,为历年存栏数最高峰。此后因中心城区扩容,人居环境整治,生猪等养殖规模逐年压缩。2003年5月6日,中共丰泽区委、区政府出台《丰泽区城市生态农业规划》,明确因地制宜逐步调减、压缩以生猪、鸡鸭、奶牛为主传统家庭式禽畜饲养,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特种养殖。2004年9月,《丰泽区畜禽养殖场禁建区划定方案》经市环保局批复实施,泉秀、东湖、丰泽等3个街道以及东海镇云谷村、云山村坪山路以西辖区,清源街道的西门社区、北门社区和普明社区禁止饲养鸡、鸭、兔、牛、羊、猪等家禽家畜。此后,辖区大部分街道被列为禁养区,生猪饲养量逐年下降。且全区三分之二的生猪养殖集中在北峰街道。2007年,全区生猪存栏12201头,分别比1997年和2001年下降21%和31.91%。其中,北峰街道8168头,占全区存栏数的66.95%。是年,开始实施能繁母猪财政补贴,全年发放能繁母猪补贴1.35万元。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丰泽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