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俊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9456
人物姓名: 吕文俊
人物异名: 字:细超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998.pdf
性别: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18
卒年: 1994
籍贯: 晋江县东洛乡仁风东禅村(今东湖仁风)

传略

吕文俊,字细超,民国7年(1918年)1月生,晋江县东洛乡仁风东禅村(今东湖仁风)人。吕文俊从小爱好文艺,每到一校,常利用课余组织排戏、演戏。青年时,吕文俊从省立晋江乡村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泉州、厦门等地担任过小学教导主任、校长等职。后又转入福州福建师范学校乡师科学习,民国26年毕业。民国32年,到江西中正大学深造。 1950年8月,吕文俊担任晋江县宣传联合会(简称“宣联”)文工团编导,改编歌剧《柳树井》,并参与排练《花木兰》。1951年,宣联业余文工团更名为泉州市文工团,吕文俊导演移植《九件衣》剧目,连演经月,场场满座。为此,他被提为泉州市文工团副团长。继而参与公演《美帝暴行图》。1952年,泉州市文工团并入泉州大众剧社(今泉州高甲戏剧团),吕文俊担任编导,先后创作《郑成功》《刘胡兰》等剧本,移植《鸳鸯扇》等剧目。1953年,他和原泉州市文工团骨干一起调往福建省公路文工队,他担任艺术行政和编导。1960年,泉州木偶剧团奉命参加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二届国际木偶艺术节,吕文俊被调到木偶剧团参与准备工作,导演木偶戏新剧《孙悟空闹龙宫》《八女跨海》,加工张秀寅的《火云洞》,提高表演质量。此后创作木偶戏剧本《郑成功》《千桃岩》《东海哨兵》《巧袭郑家楼》《土地闹天宫》等。其中,《千桃岩》《东海哨兵》合场演出,仅1966年春节,就在泉州市内上演250场。他还改进木偶手臂关节结构,使木偶手臂动作更加灵活。吕文俊又根据老艺人张秀寅的口述,把传统“线规”整理成为书面资料,并经数年精心试验,又揉进新的线规内容。 “文化大革命”期间,吕文俊被下放“五七”农场劳动。至1971年再调回高甲戏剧团,1978年恢复公职。1982年退休后,受聘为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办公室主任,又任泉州方言研究会会长、中国南音学会秘书长、泉州少林寺复建委员会副主任、《泉州历史文化丛书》副主编等。 吕文俊出生于南少林拳术世家,从小练武。他熟悉少林寺掌故,从1987年起发表《泉州少林寺遗址见闻》《泉州与嵩山少林寺的历史因缘》《天地会不是源于莆田》《泉州南少林研究》《五祖拳述略》等文章。 吕文俊写得一手好字,留下不少墨迹,结构紧凑,笔力苍劲,达到人书俱老境界。 吕文俊是泉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泉州市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及政协鲤城区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1994年5月,吕文俊因病去世,享年77岁。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

相关专题

编导
职位
副团长
职位
主任
职位
会长
职位
秘书长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副主编
职位
代表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