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9450
人物姓名: 苏德安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2/001
起始页: 0995.pdf
性别: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894
卒年: 1965
籍贯: 晋江县三十九都驿路铺水漈乡(今东湖街道东湖社区)人
亲属: 何大年

传略

苏德安,女,晋江县三十九都驿路铺水漈乡(今东湖街道东湖社区)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生。父母信仰基督教,乡村医生。苏德安自小进教会学堂读书。民国元年(1912年),进泉州惠世女医馆学习。当时土法接生造成妇婴感染疾病,初生婴儿患破伤风、七日疯不治死亡是常有的事,毕业后,为实现医学救民的理想,为更多的新生儿家庭解除痛苦,便和在永春医院毕业的丈夫何大年在永春城南口开医馆。民国7年,迁到泉州中山路打锡巷口开药房兼开诊所。民国13年,诊所从打锡巷口迁入巷内,形成规模较大的永惠妇孺产科医院,丈夫何大年任院长,苏德安主持医院业务。院内设有简易病床60张,并附设小厨炉灶,为产妇提供方便。夫妻俩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勤谨护理产妇婴儿,指导孕妇保健及婴儿喂养,同时学习接生新技术。苏德安常以身作则,遇到新生儿重度窒息,她对新生儿口对口呼吸,结合心脏按摩,用温水包裹体表保温,使婴儿复生。后来她设计一种棉花垫保温盒,对早产婴儿进行特殊护理,提高成活率。 苏德安夫妇救死扶伤的行为得到人们的一致赞扬,前清进士吴桂生、华侨吴家此、苏文焕等开明人士特地贷款资助他们买地新建病区楼房,增添病床,充实医疗设备,增加人员编制。医院业务日见繁荣,每月接生数达100~180人。 苏德安对医术要求精益求精。当时尚无剖腹产技术,每逢接生遇到头盆不称、联锁双胎、巨大胎儿、畸胎、横位、胎盘早剥、胎盘稽留的难产妇,她总是凭着当时国内一流的技术施行产钳、倒转术、高位产钳以及穿颅术等。她在临床中传承中国中医药遗产,自制瓶装“安姑十三味”,适应产妇病员。 全面抗战爆发后,苏德安往马来亚探亲,途经香港,参加香港皇家医院产科技术操作考试,取得“A”字证件。抗日战争胜利后,苏德安返回泉州,扩展医院规模,增添设备,完善制度。门诊设妇产科、儿科、内科;住院部设产床81张,配有药房、化验、手术等科室。 解放后,苏德安夫妇积极参加社会卫生防疫和抗灾救灾工作。1958年,永惠妇孺产科医院与泉州市门诊部、泉州市联合中医院合并成立泉州市人民医院。1965年,苏德安病逝,享年72岁。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泉州市丰泽区志》

本书收录了建置,自然地理,人口,城市建设,交通运输,邮政电信,综合经济管理,财政税务,金融,农业与海洋渔业,工业,商贸服务业,对外经济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人民政协地方组织,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军事法治,劳动人事与社会保障,民政,华侨华人,港澳台乡亲,教育,科技,文体旅游,艺文,医疗卫生,风俗宗教民间信仰,街道概况,方言和人物的相关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