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许炳基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5169
人物姓名:
许炳基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1422.pdf
性别:
男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23
卒年:
1988
籍贯:
泉州涂门街
传略
许炳基(1923~1988年),泉州涂门街人,民国12年(1923年)生。自幼热爱音乐、舞蹈表演,十几岁在泉州立成小学读书时就参与校际的演出活动。抗日战争时期,他在平民小学任教,参与组织抗战歌咏活动,参加新峰儿童剧团、昭昧戏剧学会、青年剧社、长虹剧社的演出。他先后在世界名著《巡按使》、《群狼》、《拉娜》、《婚事》以及冼星海的歌剧《军民进行曲》等剧中饰演重要角色,后来在泉中中学演出古装话剧《桃花扇》,他任导演并扮演《桃花扇》中的男主角侯方域。抗战胜利后,他兼任新闻记者和《晨曦报》总编辑。此时泉中中学的歌咏活动仍然如火如荼,国民党当局十分忌恨,把许炳基列入黑名单。 民国37年,许炳基参加中国共产党闽粤赣边区闽西南地下组织第一支部,不久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38年8月31日泉州解放,他在晋江地区军管会领导下组织晋江艺联会,并担任会长,率领许多中学生发掘和整理泉州地方舞蹈和民间歌曲艺术,吸收北方的秧歌和腰鼓艺术。1950年,他任泉州青年文工团团长,移植北方歌剧《赤叶河》,由林任生导演,王爱群谱写地方乐曲的新歌,此剧开闽南方言新歌剧的先河,演出效果极佳。由他创作整理的民间传统舞蹈“踢球”、“拍胸”,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演出节目。1951年8月,青年文工团改为晋江专区文工队,他担任队长。是年冬,《采茶扑蝶》参加福建省会演。该剧在龙岩地区民间舞蹈《采茶灯》基础上,由他改写方言歌词,编配泉州地方名歌,重新处理舞蹈队形,成为面目一新的精美舞蹈节目。翌年入选参加全国音乐舞蹈会演,获得专家的一致赞誉。后又灌制唱片传遍中外,当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首播音乐就是《采茶扑蝶》的乐章。 1953年,晋江专区文工队和晋江县大梨园实验剧团合并,成立福建省闽南戏实验剧团,梨园戏老艺师蔡尤本任团长,许炳基任副团长。许炳基带领歌舞队,负责戏曲演员的培训,并在晋江专区编导班教学。此外,他还在泉州歌剧团担任导演,被聘任泉州木偶剧团的艺术指导,进行导演设计,为新编现代剧《枫林晚》做整体的导演构思。 许炳基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戏剧家协会理事、泉州市第五届政协委员,曾出席全国第三届文代会。 1988年,许炳基病逝,享年66岁。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总编辑
职位
会长
职位
团长
职位
队长
职位
副团长
职位
导演
职位
艺术指导
职位
会员
职位
理事
职位
委员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