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汤文通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5126
人物姓名:
汤文通
人物异名:
字:乐知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1385.pdf
性别:
男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900
卒年:
1994
籍贯:
泉州西街奉圣宫
传略
汤文通(1900~1994年),字乐知,泉州西街奉圣宫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生。父汤清润,在缅甸仰光开米行。汤文通10岁时父病,随同返乡。19岁在私立泉州中学毕业,21岁随兄汤文炳赴菲律宾,在马尼拉华侨公学执教。两年后回国,在泉州佩实小学任教。 民国13年(1924年),汤文通考进北京农业大学,攻读农艺科。后转入南京东南大学(即国立中央大学前身)农艺科。民国18年毕业,留校任助教,不久升为讲师。 民国19年秋,汤文通回泉州在黎明高级中学任教。翌年春,泉州地方人士蔡鼎常、蔡光华等人在城南创办晦鸣中学(今泉州七中),延聘汤文通为首任校长。一年后,汤文通再回中央大学任教,在农艺系主任赵连芳领导下研究“水稻遗传与生理”专题,并进行杂交育种试验。他们育成的水稻良种,陆续推广到长江中、下游各省,单位面积产量得到提高。在此期间,汤文通发表论文《水稻小穗长度遗传研究》,还翻译介绍《水稻连锁遗传研究》等论文。 民国24年秋,汤文通考进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农工大学研究所深造。后因患严重失眠症,只好提前回国,任中央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中央大学西迁,汤文通回福建,先后担任福建省政府农业技术专员兼省农民师资训练所所长、省立高级农业学校校长、省立长乐农场场长、省农业改进处农业科长、省农事试验场场长等职,历时2年多。民国29年,担任浙江省农业改进所简任技正,又在国立英士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兼农场主任。民国34年春,汤文通再度回闽担任福建私立协和大学教授、农艺系主任。 民国35年8月,汤文通出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农艺系主任、所长。民国37年兼任台湾大学农艺系教授,讲授食用作物学、作物育种学和高级作物学等课程。两年后他辞去农业试验所所长职,专任台湾大学教授兼农艺系主任;1952年又辞去系主任职务,专心教学研究和著作,直至1973年退休。 汤文通的著述丰富,先后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研究报告和论文共104篇,与他人合作出版初级、高级《作物学》各1部。出版的专著主要有《农艺学》、《农艺植物学》、《作物栽培原理》、《作物育种之原理与实施》等。后一专著约120万字,被欧洲育种学权威杂志《E-UPHYICA》推荐为世界作物育种学名著之一,并认为是中国代表作之一。 汤文通对大豆的研究更是不遗余力,1961年前后育成台大高雄1-7号抗倒伏的丰产良种,优于美国、日本的百美豆、三国大豆,在高雄、屏东一带广为种植,春作亩产量达200公斤,秋作亩产也有160多公斤,改变了以往认为大豆在台湾不能作为食用或油料作物栽培的观念。1963年,他有关大豆种植的论文,荣获该年度的农科学术奖。 汤文通对家乡十分关心。1992年7月,他将自己编著的初级农业课本《作物学》1~4册、《植物生长与分化》、《作物栽培原理》、《农艺植物学》、《作物育种之原理与实施》等书,寄赠给泉州市图书馆。 1994年12月,汤文通因心力衰竭在台北市三军医院去世,享年95岁。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教师
职位
助教
职位
讲师
职位
教员
职位
校长
职位
教员
职位
教授
职位
专员
职位
所长
职位
校长
职位
场长
职位
科长
职位
场长
职位
技正
职位
教授
职位
农场主任
职位
教授
职位
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所长
职位
教授
职位
教授
职位
主任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