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陈仲瑾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5094
人物姓名:
陈仲瑾
人物异名:
名:砥修;号:缙玙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1358.pdf
性别:
男
时代:
当代
出生年:
1879
卒年:
1963
籍贯:
金门
亲属:
陈伯华
传略
陈仲瑾(1879~1963年),名砥修,号缙玙,祖籍金门,先世迁徙泉州平水庙,清光绪五年(1879年)十一月生。父亲陈伯华,秀才、书塾教师,早逝。光绪二十四年,陈仲瑾进秀才。光绪二十八年,乡试第二十五名举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许卓然受孙中山之命,在泉州发展同盟会会员,吸收陈仲瑾加入同盟会,任总务股长。同盟会于小开元寺筹办西隅学堂,仲瑾任校长,把西隅学堂作为革命秘密会所。 不久,泉州光复,陈仲瑾倡议组织保安会来维持地方秩序。此时革命派内部意见分歧,又因火药库爆炸,馆童陈乾坤被炸身亡。陈仲瑾知事不可为,就在民国元年(1912年)春出洋至印尼,历星洲、惹班、〓引、泗水,为西隅学校募捐经费。同时主办书报社,开设商余夜学。 民国3年,陈仲瑾回泉州,继续担任西隅学校校长。有黄孙哲等人借口寺庙不宜办校,陈仲瑾赴省交涉。省府委托晋江县知事张祖陶处理,指定大寺后中军府废址辟作西隅学校新址。 民国5年农历正月初三夜,驻泉州北军马步云部哗变,自东街出涂门,沿途开枪打死无辜居民30余人,打伤多人。陈仲瑾代表死者亲属赴省府控诉,使死伤亲属得获赔偿。 是年,泉州东门外、涂门外、北门外各乡成立东涂北乡约局,调解处理乡间械斗,延请陈仲瑾担任乡约局局长,两年多积极调解纠纷,消弭械斗。民国7年,乌屿与桥南发生械斗,乡约局多方调解无效,陈仲瑾因揭发县知事张祖陶乘机勒索,被诬为海盗窝主,逮捕入狱,乡约局也自行消失。事发后泉州绅民大哗,张祖陶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释放陈仲瑾。 民国9年,陈仲瑾南渡菲律宾筹募西隅学校经费,成立西隅学校旅菲校董会。民国10年回国,扩建校舍,增添设备,并新设师范部及幼稚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采用新的教学方法。 民国15年11月,北伐军入泉。郊商代表蔡鼎常等人恳请陈仲瑾出任商会会长。当时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官僚党棍争斗,地方上土匪恶霸横行,陈仲瑾在“夹缝”中筹捐纳款,穷于应付。后来商会被国民党特务组织蓝衣社把持,陈仲瑾落职家居。 民国25年,陈仲瑾担任晋江县财务委员会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陈仲瑾被推举出洋筹募救济难民资金。民国27年,出洋受阻,出任旅港福建商会会长郑玉书秘书。民国30年,再赴菲律宾正值珍珠港事变,菲律宾沦陷,他被日本侵略者追查,只得避入纳卯深山,隐姓埋名,种田为生,耕暇教授村童。民国34年8月日本投降,陈仲瑾回国,专心筹划西隅学校复办中学。 解放后,陈仲瑾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历任晋江专区土改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文史馆馆员、政协泉州市第一、二、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又担任泉州花桥善举公所董事长。 1963年11月,陈仲瑾去世,享年85岁。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专题
总务股长
职位
校长
职位
委员长
职位
会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馆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常务委员
职位
政协泉州市第二届委员...
职位
董事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