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邦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5069
人物姓名: 许邦光
人物异名: 字:汝韬;号:莱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1342.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780
卒年: 1833
籍贯: 泉州三朝铺

传略

许邦光(1780~1833年),字汝韬,号莱山,泉州三朝铺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生。嘉庆十三年(1808年)乡试中举,嘉庆十六年会试中式,登二甲第七名进士。因文学优等和一手好字改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散馆①后授翰林院编修。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许邦光出任顺天府(治所今北京)乡试同考官。嘉庆二十三年,朝廷考查稽察翰林院、詹事府官员政绩功过,钦定许邦光一等第五名,擢升詹事府右赞善,不久转左赞善,再晋升右中允。嘉庆二十四年,为庆祝仁宗60寿辰,朝廷增开恩科,许邦光出任会试同考官。同年,奉旨视察湖南省学政,任内转左中允,严令禁绝请托求情,对下属管束更严。当时有一个姓廖的卫千总依仗权势,经常制造事端,勒索生员财物,利用秋试公榜之机大肆敲诈。许邦光一到任,马上立案审查,依律法办,为地方除一大害。宣宗即位,许邦光晋升翰林院侍讲,回京后又迁侍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 道光四年(1824年),朝廷考核官员,钦定许邦光二等第四名,升任翰林院侍讲学士,不久转侍读学士,担任日讲起居注官,参与编修《大清一统志》。 许邦光长期在翰林院供职,历任文颖馆、武英殿、国史馆、治河方略馆编修、纂修、本衙撰文、文渊阁校理、咸安宫总裁、起居注总办。在此期间,他曾先后两次充任庶吉士教习,他的得意门生后来大多担任重要职务。 道光十一年(1831年),许邦光出任大理寺少卿,曾负责复审“粤〓”一案,与同官再三反复斟酌研究,使100余名案犯免除死刑,得以平反。当时京地区灾荒,许邦光赈济灾民,圆满完成任务,宣宗非常高兴,遂任命为光禄寺卿。 许邦光到任不久,母亲林氏逝世,离职奔丧回乡守制。因过度哀伤劳累,一病不起,于道光十三年(1833年)八月去世,享年54岁。 许邦光学识渊博,书法铁划银钩,挥洒自如,名噪一时,内廷绢帖多出其手。 许邦光一生著述丰富,有《二思堂史论》、《诗文稿》、《使湘小草》、《榕轩诗赋钞》、《国史拟稿》等十余种。《榕轩诗赋钞》手稿被他曾外孙、举人陈仲瑾收藏。1989年,许邦光外裔孙曾纪华与陈仲瑾次子陈泗东把《榕轩诗赋钞》连同许祖淓芳《聊中隐斋遗稿》合编成《许邦光父子遗集》。 许邦光宅在泉州城西三朝巷,中有藏书楼。书斋之外有山水园林,为城中名园,今废。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专题

编修
职位
庶吉士
职位
右赞善
职位
侍讲
职位
侍讲学士
职位
注官
职位
少卿
职位
寺卿
职位
编修
职位
校理
职位
总裁
职位
总办
职位
纂修
职位
编修
职位
纂修
职位
纂修
职位
编修
职位
编修
职位
纂修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