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允锡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5065
人物姓名: 陈允锡
人物异名: 字:子帅;号:璼斋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1340.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639
卒年: 1722
籍贯: 泉州

传略

陈允锡(1639~1722年),字子帅,号璼斋,泉州人,鲁旗陈氏后裔,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生。父亲陈鸣銮在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先后任广东大埔、海阳(治所在今潮安县)知县。 陈允锡少年时进晋江县学读书就“名噪文坛”,顺治十二年(1655年)应试中选一等,授德化县教谕。督学孔某考核教职时,最先选拔陈允锡,赞他“才华焕发,品行端方,笔有〓螭,守如冰玉”。 不久,陈允锡改任陕西扶风(在宝鸡市东部)县丞。这时,陕西抗清义军一部分攻入扶风县城,陈允锡临危不惧,独留衙斋,义军钦佩,离衙署而去。事后,众人要上报他的事迹,陈允锡阻止说:“我能不为县令、县尉考虑吗?”坚决不肯褒扬自己。 不久,陈允锡补山东掖县县丞,并佐理胶州(今胶县)州事。后调任江西进贤县丞,兼代湖南安仁县、江西万年县县事,继而擢升江西布政使司都事,掌管吉安(治所在今吉安市)、赣州(治所在今赣州市)、临江(治所在今清江县临江镇)、建昌(今南城县)等府同知通判事,再迁任浙江平湖县令。陈允锡为官30余年,“囊无私蓄”,管理兵事,抚恤百姓。任平湖知县时,剔除漕运弊端,纠正冤狱,除奸举废,使“盗贼止息,案无留牍”。他上奉父母,友善兄弟,孝敬继母。陈允锡晚年辞官归乡,杜门不出,纂修族谱,教育子孙。书斋内四壁图书,每日与书相伴。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陈允锡在家去世,享年84岁。 陈允锡曾主修陕西《凤翔府志》、《江西通志》,著有《十三经解》、《二十一史纬》、《诸子钞》、《古今诗删》、《古今文选》、《璼斋集》等近20种著作,“皆脍炙人口”。尤其是《史纬》一书,共330卷,从二十一史参互修订,删节整理,勒成一书,“世之留心史学者得此一编,可以洞鉴古今,盱衡往事”。康熙六十年(1721年),该书被收藏在皇家图书馆。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编辑《四库全书》时该书全文收录。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专题

知县
职位
知县
职位
教谕
职位
县丞
职位
州事
职位
县丞
职位
县丞
职位
县事
职位
县事
职位
都事
职位
县令
职位
知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