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确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5031
人物姓名: 蔡确
人物异名: 字:持正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9/001
起始页: 1309.pdf
时代: 北宋
出生年: 1037
卒年: 1093
籍贯: 泉州
亲属: 蔡硕

传略

蔡确(1037~1093年),字持正,泉州人,生于宋景祐四年(1037年)。从小随父徙居陈州(治所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过着“〓粥不继”的生活,养成“有智数、尚气、不谨细行”的性格。嘉祐四年(1059年)登进士,授邠州(治所在今陕西省彬县)司理参军,后调任陕州阌乡县(今河南省灵宝县)知县。 蔡确步入仕途正当王安石变法之时,王安石提出“人才为先”的口号,大力培植变法力量。熙宁四年(1071年),参知政事韩绛将蔡确推荐给开封知府韩维(韩绛弟)任都厢。蔡确到任时,即与新任知府刘庠就部属拜谒上司的庭参礼问题产生激烈的冲突,认为这种制度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应予废除。双方僵持不下,闹到大理寺,引起宋神宗和王安石对蔡的注意,神宗认为蔡确“知典故,有胆识”,王安石推荐他出任三班主簿。次年,御史台缺职,神宗亲自点为监察御史里行。 蔡确“善观人主意,与时上下”。他在御史台任职期间,秉承王安石的意旨,积极察举和弹劾变法对立面的官员,保证变法运动的顺利进行。熙宁五年(1072年),秦帅郭逵弹劾熙河经略王韶多征公钱,杜纯受命调查得实,王安石很不满意,另派蔡确审理,使王得以开脱,郭逵、杜纯受到处分。 熙宁九年(1076年),王安石由于与宋神宗在变法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明显,加上变法派内部的分裂对立,被第二次罢相。宋神宗自己主持变法,史称“元丰变法”,蔡确很快得到重用。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加直集贤院,迁御史知杂事;六月,为右正言;十二月,加知制诰,不久知谏院兼判司农寺。这一时期,“凡常平、免役法皆成其手”,主持和参与广泛的变法事务。王安石罢相后,吴充“代为执政”,“数为帝言,新法不便,欲稍去其甚者,确曰‘曹参与萧何有隙,至代为相,一遵何约束,陛下所自建立岂容一人挟怨而坏之。’法遂不变”。同时,为了保证变法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蔡确与保守势力进行残酷的权力斗争,甚至采取各种非常的手段压制、打击持不同政见的人物。熙宁十年,熊本因与文彦博的关系被罢官,沈括因与吴充非议新法被贬官宣州。元丰元年,段缝因与吴充的关系被以“亦无才能”为由追回所授的官职。是年四月,相州城(治所在今河南安阳市)审理一起盗贼案件,因牵连到相州判官、吴充的亲戚陈安民,蔡确将案件移交御史台审理,吴充因此上表乞求辞职,不久罢去相位。元丰二年(1079年),国子监博士舞弊受贿,蔡确审案株连翰林学士数十人,并弹劾参知政事元绛。 元丰二年(1079年),蔡确升参知政事。是年六月,被命参修《传法宝录》。元丰五年,任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右宰相),“名为次相,实颛大政”,达到权力的顶峰。 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神宗逝世,哲宗继位,时年10岁,由一贯反对变法的高太后听政。五月,王珪病死,蔡确继为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宰相)。十月间,御史刘挚上本,弹劾蔡确在神宗灵驾进发前没有入宿守灵,“慢废典礼,有不恭之心”,还罗织蔡确十大罪状接连上书攻击。十二月,又进一步指责蔡确与变法派章惇“固结党朋”,说“确与惇不罢,则善良无由立”。元祐元年(1086年)二月,蔡确被罢相,出知陈州。元祐二年,因其弟蔡硕受贿案被牵连而夺职,改调安州(治所在今湖南省安陆县),旋徙邓州(治所在今河南省邓县)。元祐四年,汉阳军知军事吴处厚偶得蔡确在安州游车盖亭绝句一首,诬蔡确讥讪宣仁太后和当今朝政。太后大怒,责令蔡确解释清楚,终于炼成大狱。蔡确被贬为光禄卿,分司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县南),再降德州(治所在今广东省英德县)别驾,最后发配新州(治所在今广东新兴县)安置。 元祐八年(1093年),蔡确死于新州贬所,享年57岁。绍圣元年(1094年),哲宗亲政,为蔡确平反,诏复正议大夫。绍圣二年,赠太师,谥封忠怀,崇宁元年(1102年)配享哲宗庙廷。宣和初,追封清源郡王,并御制其文立石墓前,诸子诸婿皆封官,贵震当世。建炎元年(1127年),高宗即位,认为北宋灭亡是因王安石变法所致,“下诏暴群奸之罪”,追贬蔡确为武泰军节度副使,削夺一切封赠。《宋史》因蔡确善权术,屡以办案夺人之位而升迁,将其归入《奸臣传》。 蔡确在诗学上有很高的造诣,元祐“党争”祸起,诗文皆毁,今只留下诗赋数篇。 蔡确府宅在泉州城东隅,名蔡巷,今称菜巷。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鯉城区志》

出版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以新观点、新资料、新方法,全面真实地记述鲤城境内1300年来的秀丽山川、多姿风情、显著政绩、璀璨文化、鼎盛人文等。

阅读

相关专题

司理参军
职位
知县
职位
都厢
职位
三班主簿
职位
参知政事
职位
中书侍郎
职位
左仆射
职位
门下侍郎
职位
知州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