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伍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3364
人物姓名: 陈凤伍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8/001
起始页: 1289.pdf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07
籍贯: 海南文昌县

传略

陈凤伍,海南文昌县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家世务农。凤伍在高中读书时,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由党组织介绍到军队里工作。民国15年(1926),参加北伐战争,任排长。16年“4·12”事件后,凤伍回海南家乡,组织武装力量,抓土豪,斗恶,被当局下令缉捕,后由中共广东省委介绍到福建。 民国21年(1932)1月,中共厦门市委分配凤伍到安溪领导游击队。凤伍来安溪后,向队员讲明游击队的宗旨任务,教唱《红军纪律歌》、《工农兵联合革命》等歌曲,要求队员遵守纪律,勇敢斗争。亲自带领队员,苦练枪法。他身强力壮,有一手好枪法,曾在土楼壁上涂两个点,他从大门跑进,左右手同时抓起手枪,两声枪响,壁上两点消失了。训练攀高墙时,他让队员踩上肩膀,身不摇晃。由于组训有方,队员迅速发展到二十余人。 这年4月8日,凤伍奉令攻打金谷烟苗局(也叫护路局,民军的税卡)。他已事先派贫农林和连到烟苗局当兵作内应,这天星夜出发,林和连看到联络信号,打开大门,队伍猛冲而入,缴获长短枪3支,银元四百余元,首战告捷,队员情绪高涨。 4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入漳州,安南水中心县委奉准在佛仔格把游击队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游击队第二支队”(简称“红二支队”,支队长陈凤伍。政委庄毓英,后叛变)。 5月底,红二支队开赴蓬莱,逮捕当地恶霸,公审后枪决。接着又在上地、美滨等地,击杀恶霸数人,捣毁蓬莱烟苗局。9月初,又发动一干二百多个民众,打垮中兴大地霸。短短几个月,政治影响日益扩大,队伍不断增员。 10月,十九路军进驻安溪,派兵进攻佛仔格根据地,红二支队奉令转战永春,开辟永德新区。凤伍率队进入永春,先到佛溪,击毙民军陈国辉部属2人,后到院前,打死2个大恶霸,张贴布告,宣布罪行,没收其财产分给贫民。群众称红二支队是雷公队,队伍发展到五六十人。永春大为震动。11月,凤伍被任为县委执委,参加县委领导。 22年5月1日,红二支队在安溪贞洋召开成立周年大会,有县委、赤卫队员、农会会员等四百余人参加。会后整顿队伍,红二支队辖4个大队,凤伍为支队长,李实为政委。 凤伍纪律严明,注意保护民众利益。在南安文章时,有一队员(上匪混入)强奸妇女;在安溪源口时,有两队员私出劫夺民众财物。凤伍查明情况后,集队宣布这3人的罪行,当场枪决。在贞洋的一次战役,3个敌兵躲进民房,不肯投降。一些队员和房主,主张放火烧屋,凤伍不同意,他说:“我们不能让老百姓受损失。”凤伍也很关心战士,把布鞋送给无鞋战士,自穿草鞋,还把衣服让给缺衣队员。炊事员曾煮1碗好菜给他,他转送队员吃。一次转移时,凤伍在发高烧,战士要用竹轿抬他,他不坐,说:“无产阶级战士的地位是平等的。”艰难地随队伍步行。 这年7月间,十九路军一八一旅旅长张励、安溪县长林枢、民军首领林寿等,秘密商定,派遣民军副营长王观澜,伪装叛逃;并由蓬莱区区长李孝长,贴出告示通缉工观澜,作为迷惑烟幕。王观澜投奔红二支队,当上该支队的大队长。9月初,王观澜设下圈套,以研究攻打股匪李振芳的计划为名,邀请红二支队的领导干部到温泉开会。9月8日,政委李实偕凤伍等一行十余人,前往温泉赴会。在温泉青云楼宴饮之后,分散就寝,突然伏兵齐起,事出不意,全部被擒。凤伍曾挣断绳索,奋力搏斗,但寡不敌众,仍被捆绑。当晚,凤伍等人,被用铁线穿耳,连成一串,改道押回县城。安溪中心县委闻讯,急忙调集游击队百余人,埋伏在温泉通往县城这段路,却相失了。这就是震动安南永的“青云楼事件”。 凤伍等人入狱后,经严刑酷打,终不变节。凤伍曾用木炭在狱墙上写“众人在狱中,言语不相同。同是一日死,革命再成功”的诗句。同月17日晚,凤伍等被铁索捆绑,押出狱门。他知道严峻的时刻到了,一出狱门,便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民族万岁!”同难友们一起高唱《国际歌》,走向凤冠山刑场。 为纪念陈凤伍等12位烈士,安溪县人民政府于1958年5月,在凤冠山上建一座纪念碑,正面刻“革命烈士纪念碑”,左侧是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右侧是邓子恢题字“英名不朽浩气长存”,另有碑文载陈凤伍等12位烈士的事迹,昭示后世。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出版者:新华出版社

本志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全志设概述、专记、大事记、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42卷。

阅读

相关专题

执委
职位
支队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