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陈琨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唯一号:
130330020230001122
人物姓名:
陈琨
人物异名:
又名:玉成;字:琢余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07/001
起始页:
1181.pdf
性别:
男
时代:
民国
出生年:
1905
卒年:
1930
籍贯:
山霞乡山尾村
亲属:
陈乃英;李盏;黄秀
传略
陈琨,(1905~1930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又名玉成,字琢余。山霞乡山尾村人。父陈乃英是塾师,兼业中医师。母李盏,温厚贤淑,善理家务。陈琨5岁时,父亲就教他读书写字,责督甚严。陈琨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为邻里所称赞。稍长,其父送他就读于后张张焕堂及涂寨、辋川、下社尾等地的塾馆名师。 陈琨16岁考入泉州高级农校。那时马列主义已开始在泉州传播,陈琨在革命形势的影响下,在进步书籍的启发下,逐渐由学堂书生转变成为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思想的知识青年。 民国15年(1926年)初,陈琨在农中毕业后,带着爱人黄秀到晋江永宁山美头村沙美小学任教,后到洋山小学任教。民国16年,惠籍青年李雨庭、李青阳、蓝飞凤等也在永宁的洋厝、金埭头等地小学任教。陈琨与这批进步青年时常聚首,并在所任教的学校中教唱革命歌曲,为当地农会书写标语,热情歌颂农民革命斗争。 民国17年底,陈琨回到家乡,在山柄村创办“龙江小学”,自任校长,聘请一批进步青年教师,锐意革新教学,播种新文化种子,深受师生、群众的称赞。 民国19年春,中共泉州特委陈平山、蓝飞鹤、蓝飞凤、林权民等陆续来惠安开展工作,陈琨主动接近他们,通过他们的介绍,阅读大量马列主义著作和中共的刊物,旋即由蓝飞凤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是年7月,省委做出在惠安举行暴动的决定,泉州特委和惠安县委全力投入组织领导暴动的工作。8月初,特委、县委在陈琨家中召开会议,制定暴动的具体计划和行动方案。9月16日清晨,团长蓝飞鹤和团政委陈琨按原定计划带领红二团300多名指战员集结在后洋村村后的大石板上。在庄严的誓师和授旗仪式后,陈琨带领突击队,直捣山柄村民团的剿穴,打响惠东地区暴动第一枪。由于陈琨等指战员猛打巧斗,短短时间内攻克民团石炮楼1座,击毙民团总陈鸣周及其父劣绅陈奕昭,宣告成立五陈乡苏维埃政府,建立惠安县第一个乡红色政权。16日至18日,蓝飞鹤、陈琨所部的红二团继续扩大战果,缴获山腰村民团本部的枪械,镇压前林村恶霸林亮川、林孝纯,赢得广大革命群众热烈拥护,反动派则陷于一片混乱。 9月19日,红二团挺进屿头山,敌海军陆战队林寿国所部一个营,纠集县民团近千人携带迫击炮、机枪等向屿头山进犯。红二团战士据守屿头山制高点,勇猛迎敌,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陈琨手握驳壳枪率领第二营营长曾赉弼所部,坚守屿头山东南部,担任正面防守,战斗尤为激烈,红军战士莫不以一当十,顽强奋战,多次压下敌人冲锋。但终因敌我力量悬珠,敌凭其精良武器和人数众多,突破缺口,从“乌石嘴”窜入我阵地,曾赉弼壮烈牺牲。陈琨当机立断,一面报告总指挥部和团机关迅速向北转移,一面率领部分战士狙击敌人,掩护主力后撤。这时他腿部已中弹负重伤,身边几位战士要扶他下火线,他坚决拒绝,凭山石作掩体,握紧驳壳枪更猛烈地向敌人射击。最后子弹打尽,几个敌人围近过来,妄想抓活的,陈琨突然拿起驳壳枪对准敌人的面部猛力掷击,心虚又愚蠢的敌人吓得四散奔逃,只好站在远处乱枪射击。陈琨终于为共产主义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牺牲时,年仅26岁。 陈琨牺牲时,其妻黄秀正当怀孕临产,因受反动派的摧残,背井离乡,在涂寨九峰寺颓垣中生育。产后风寒感染,母子不幸双亡。这位为革命奔劳的优秀女党员同样为革命献出青春年华。
知识出处
《惠安县志》
本书反映了惠安县的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由概述、大事记、各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组成,以自然、地理、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人物排序记录。
阅读
相关专题
校长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