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江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唯一号: 130330020220000011
人物姓名: 陈清江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419.pdf
性别: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05年
卒年: 1993年

传略

陈清江(1905—1993年),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生于安溪县新溪里山兜乡(今官桥镇仙都村)。家境贫困。民国7年(1918年),陈清江13岁时,只身到厦门做童工,在厦门水仙旅店当清洁工,扫地洗马桶。至民国11年回安溪,不久即随堂亲南渡印度尼西亚巴厘,先在一咖啡店打工,因勤快、耐劳深得老板赞赏。稍有积蓄后,便自做小生意,经营印度尼西亚土特产。生意逐渐起色,加上他生活十分俭朴,就有了一定的资本,旋自建厂房,从事食品(椰子油)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嗣后,市场扩大至菲律宾等地,业务日甚一日,颇有成就,是安溪旅居印度尼西亚的四大名侨“三江一水”之一。 他富而思源,不忘祖国。新中国成立后,倍感做中国人自豪与光荣,争先在其住所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并组织华侨上街游行庆祝。当时,他有一辆轿车(车牌后四位均为“2”),在巴厘是最好的。因此每逢中国党政要人访问印度尼西亚,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都会借用。1956年,中国国家主席刘少奇及其夫人王光美出访印度尼西亚,后来国家副主席宋庆龄、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等先后到访印度尼西亚,陈清江都将轿车借给大使馆,并受到上述中国领导人接见。刘少奇、宋庆龄、周恩来等还到其家里看望他。他曾多次应邀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陈清江热情为华侨服务,维护华侨的正当权益,尤其是见华侨及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人有困难就帮。当时,有不少在印度尼西亚的中国留学生回国缺路费,他都及时资助解决。陈清江深受当地华侨及社会各界人士敬仰,被推选为巴厘中华总会主席等职,成为爱国侨领,曾被当地华侨称为“巴厘王”。 陈清江身居异域,心怀桑梓。他事业有成之后,即慷慨解囊,在家乡兴办公益事业,先后捐助兴建官桥吾宗小学、仙都小学、曾郁小学,官桥医院和官桥戏院,并捐赠官桥医院一批药物等。1959—1961年,中国经济暂时困难时期,陈清江多次从印度尼西亚购买大米、食油等食品,寄给仙都村乡亲,缓解其困境。 1965年,印度尼西亚发生政变,陈清江在印度尼西亚的家产、工厂被毁。1966年,中国政府为保护印度尼西亚华侨利益而采取撤侨行动。陈清江举家随中国大使馆租用的轮船回国,定居厦门。之后,他积极协助厦门市政府开展侨务工作,广泛团结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曾任厦门市政协委员,厦门市侨联会常务委员,安溪县侨联会名誉主席、顾问等职。 1993年1月28日,陈清江在厦门病危。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叶落归根”。家属遂其意,租来救护车,采取应急措施,护送其回到安溪老家。他被抬进祖厝(出生地)后,不到20分钟即逝世。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 下册》

本册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引等体裁,以志为主,辅以图、表和照片。本册设专业分志、人物、附录、索引等。各专业分志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相结合的实际出发,按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顺序排列,共设13卷。

阅读

相关专题

主席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名誉主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