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要报告(讲话)选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755
颗粒名称: 二、重要报告(讲话)选录
分类号: D225.7
页数: 25
页码: 779-8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洛江区重要报告(讲话)选录的情况。其中包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把洛江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努力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建设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等。
关键词: 洛江区 重要报告 选录

内容

团结拼搏 艰苦创业 把洛江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
  ——在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陈敬聪
  (1997年11月11日)
  同志们:
  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第一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了。大会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研究制定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第一届中共泉州市洛江区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区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拼搏、艰苦创业,为把洛江区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区委常委会向大会作报告,请审议。
  一、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在我们的面前,既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又有非常严峻的时代挑战。从国际形势看,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从国内形势看,全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到处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去年,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最近央行再次降低利率,这是为增加需求,扩大生产的需要,必将进一步启动新一轮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五大的胜利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的大飞跃,必将带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大飞跃。党的十五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这面伟大旗帜,为我们今后搞好工作提供强大的理论武器。明年即将召开的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和九届省人大一次会议,必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潜力巨大的发展机会。这些都是今天拥有而过去不曾或不完全具备的条件,是我们面临的大好历史机遇。
  从我区的情况看,行政区划调整后,我区面临着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启动力量不足等实际困难;面临着科教文卫发展水平不高,思想解放程度不如发达地区的制约;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周边地区加速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洛江区也具有自己的优势。一是政策优势。市委、市政府将赋予洛江区县一级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马甲农业综合开发区和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享受省级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这对洛江区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人才优势。区划调整后分流到洛江区的干部素质高、年纪轻、富有朝气和活力,有开拓进取精神和一番事业的闯劲。在人才引进方面,市委、市政府对洛江区放宽政策,赋予独立的人事调配权,从而为洛江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组织保证。三是资源优势。洛江区地域广阔、山地资源丰富,一批优质的水果、花卉、蔬菜、禽畜、水产品基地已初具规模,农业综合开发的腹地广、潜力大。四是旅游优势。洛江区境内有洛阳桥、双髻山、仰恩湖、俞大猷公园、马甲高科技农业大观园等众多旅游景点,发展旅游前景广阔。五是区位优势。洛江区内交通便捷,洛江大道连接各乡镇,福厦高速公路、324国道和漳泉肖铁路横贯境内。仰恩系列工程起点高,万安开发区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因此,我们要立足区情,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用活政策,增强“发展是硬道理”的意识,增强自信意识,增强自强意识,增强中心城区意识,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全面推进我区经济新一轮的飞跃。
  二、今后的目标和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后五年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以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抢抓机遇,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加快改革和建设步伐;立足打基础、增实力、抓转变、促提高,用活政策,三产联动;以万安开发区为龙头,加快建设新型城区,辐射和带动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以仰恩系列工程为依托,加快建设高科技农业示范区和城市副食品基地;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旅游业,促进旅游业成为我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以此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设文明、繁荣、富庶的新型城区。初步确定我区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为:从1998年起,经过五年的奋斗,力争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翻两番(按1990年不变价),分别达到24亿元和890万元,人民生活全面进入宽裕型小康阶段。
  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在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围绕今后五年的目标和任务,努力推进新一轮创业。
  (一)以邓小平理论为旗帜,把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是十五大的主题。这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愿望,是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组织的首要任务。学习十五大精神,要重点学习江泽民同志的报告,逐段逐句地研读,原原本本地学习,认认真真地领会。要正确把握精神实质,进一步明确十五大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不动摇,在思想上和工作中牢固确立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活动同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结合起来,同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同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多做艰苦扎实的工作,认真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领导干部要当好表率,带头学习、带头宣传、带头落实十五大精神,把学习活动不断引向深入。要采用各种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把十五大精神传达到所有基层干部和群众,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通过学习宣传,把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十五大精神上来,切实做到“五个必须”:必须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努力探索公有制经济多样化的实现形式;必须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为祖国和平统一多做贡献;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
  (二)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主线,为新一轮创业提供思想保证。全面推进我区经济新一轮创业,必须以十五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新局面。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们每前进一步,无不依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我区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也应当看到,还有一些干部群众相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来说,思想仍较保守,视野和思路还不够开阔,拼搏精神与市场意识还不够强。我们要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联系实际,针对上述思想问题,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本,在全区推动又一次思想解放,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和经济工作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加深四种认识:一是加深对“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认识,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加快我区经济发展。二是加深对公有制经济含义的认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不断探索新的公有制实现形式,推进我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三是加深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促进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四是加深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正确运用市场经济的观点和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促使我区经济和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以建设新型城区为目标,展开新的发展格局。我们要根据“大泉州”总体规划,结合洛江区情,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的原则,合理调整发展格局。万安区域要以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主攻方向,加快二、三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逐步建成全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新型城区。双阳、河市区域要以建设城市副食品基地和新兴工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城郊型高科技农业,加快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村产业化进程,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马甲区域要以仰恩系列工程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高科技农业,形成集教育、科研、生产、旅游为一体、贸工农相结合的独具特色的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区;罗溪、虹山区域要以种、养、加、贸为基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建设成新的城市副食品基地。
  要以规划为先导,为我区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要认真调查分析区域资源条件,制定《洛江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提供依据。规划是搞好新区建设的关键。当前规划要先行一步,整体规划、城区规划都要抓紧进行,尽快完成。要确立中心城区的意识,以万安开发区为龙头,把建设项目尽可能往中心城区靠拢。要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既要积极主动,又要从实际出发,按照轻重缓急、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争取用三至五年的时间逐步把洛江区中心城区建成“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齐全,环境优美整洁,经济繁荣发展,集工业化、商贸、金融、文体、居住为一体,融现代建筑风格和具有乡村气息、田园风光于一炉”独具特色的生态型花园式城区。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要着手规划构筑“五横一纵一沿江”的公路交通网络,根据财力,逐步分期分批建设。“五横”即:324国道,清源山隧道—双阳—乌峰山,洪濑—河市—乌峰山—洛阳,洪濑、洪梅—马甲—枫亭,梅山、罗东—罗溪—三郊线;“一纵”即:万安一虹山的洛江大道;“一沿江”即:洛阳江南岸的阳江大道。
  1998年是我区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一年。全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事业要早做规划、早做准备,尽快建设一批启动工程和形象工程。区委、区府已经确定了琯头街改造、俞大猷民俗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十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要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争取一部分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省、市计划盘子。要以泉州市承办'98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为契机,确定我区1998年为“旅游建设年”,采取相应措施,加快旅游业发展,尽快形成重要的支柱产业。每个区域也要因地制宜,注重特色,突出重点,抓好一批启动工程。
  (四)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实力。要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要继续以“学美岭、创五好、奔小康、建新村”活动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切实推进农村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农村改革步伐,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进农业五大防御体系建设,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农林牧副渔各业要在巩固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高科技、工厂化、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道路。要围绕服务中心城市,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抓好“菜篮子”工程,重点建设水果、蔬菜、禽畜、水产品四大副食品基地和花卉基地,实行“种、养、加、贸”一体化,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要逐步建立起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的“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进程。要进一步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奔小康步伐,在巩固小康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宽裕型”小康规划,加快现代化村镇规划建设步伐,以集镇改造和旧房改建为重点,通过建设现代化村镇,大力推进已实现小康的村镇向“宽裕型”小康迈进,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
  工业要以万安工业区为龙头,以建设工业基地和培植支柱产业为重点,走发展与提高并举的路子。要办好现有企业,抓好增资扩产工作。要抓好万安开发区内已签合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搞好服务,提高项目的履约率、到资率和开工率。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万安街道和双阳、河市工业小区,多方位招商引资。要着力扶持一批骨干企业,争取发展几个能牵动全局和起带动作用的起点高、规模大的企业,大力推进我区工业化进程。
  第三产业要配合新区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商贸业。旅游业是洛江区的重头戏,要突出旅游业这一重点,形成支柱产业。要结合旅游建设年活动,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进一步树立发展旅游业意识,抓好旅游发展规划,超常规发展旅游业,做到重点突破、注重特色,丰富旅游资源内涵,强化旅游服务,完善旅游设施,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一批旅游项目,想方设法把客人引进来,使客人留得住,促进我区旅游业较快发展。要加快建设商业网点,发展一批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开放式的商流模式。要创造条件,争取尽快设立金融、保险、邮电等服务机构。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开放促开发。要重视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可行性研究,尽快推出一批富有吸引力的支柱产业、龙头骨干行业和对外招商项目。要充分重视农业利用外资工作,努力引进一批有特色、高起点、大规模的高科技农业项目。要用活政策,简化手续,搞好服务,增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努力营造利用外资的良好氛围。
  (五)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多轮齐驱,促进多种经济成分较快发展。目前,洛江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尚不高,乡镇企业的发展不如发达地区,民营、股份制合作企业较少,面临的困难也较多。我们要以自力更生为立足点,靠自己的骨头长肉。要以用活政策为着力点,创造条件积极向上级要政策。要立足区情制定区级的优惠政策,用活、用好、用足这些政策,增强“造血”功能。要注意加强和上级沟通协作,争取他们更大的理解和支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要坚持多轮齐驱,走集约化经营路子,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侨港台外都欢迎”的方针,立足引导“满天星”、营造“小月亮”、扶持“大太阳”,不拘一格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合作经济。要切实做到“三个坚持”: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发展股份制合作企业,扶持技术含量高、资本雄厚、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股份制合作企业;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对现有股份制合作企业的引导和规范,使之逐步完善;坚持提倡和鼓励劳动者在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的股份制合作经济。只要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都要大力支持,积极扶持,以此来促进我区多种经济成分的较快发展。
  (六)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步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要围绕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这个目标来进行。要着眼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三个重点。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教育,切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要倡导吃苦耐劳精神和过紧日子的思想,特别是要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洛江精神,为推进洛江各项事业提供精神动力。
  要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以提高城区文明程度为目标,大力开展文明城区的创建活动,切实抓好文明安全片区建设。要以提高农民素质、“学美岭、创五好、奔小康、建新村”为目标,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活动。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要巩固军警民共建的成果,提高创建双拥模范城区的水平。要继续在广大城乡深入开展以“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活动,树立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的振兴要靠科技的进步,要牢固确立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按照科技兴区的要求,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推进科技进步,要以推广各类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继续壮大科技队伍,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切实抓好科技示范镇和农村科技示范体系建设。广泛开展科技兴企活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其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扶持民办科技事业,培育技术市场。
  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教育。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建设教育强区的要求大力推动教育改革,促使当前仍占主导地位的应试教育逐步向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特征的素质教育转变,培养德智、体、美、劳各育相互促进、均衡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新人。要量力而行,分期分批建设中心城区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中心小学和幼儿园等一批基础设施,彻底改变因行政区划调整而形成的中心城区教育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要大力加强幼儿和中小学等基础教育,加快普及初中教育步伐,下大力气抓好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扫盲工作,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进一步调动社会力量集资办学捐资办学的积极性,努力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政府办学为主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办学相结合的新机制。要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稳定敬业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证。
  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卫生等事业的繁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要创造条件,加快中心城区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彻底改变地处“大泉州”中心城区与落后的文化基础设施不相适应的落后状况。广泛开展健康活泼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要加紧医疗卫生建设步伐,加强初级保健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要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高度重视计生工作,坚持“三不变”,落实“三为主”,推广“三结合”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针的“两个转变”,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
  围绕社会稳定,切实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区”是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要搞好规划,分步实施。要继续狠抓法制教育,不断增强全民法制意识和法纪观念,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人人守法。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经济犯罪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并把严护和严防、严管、严治结合起来打防并举、标本兼治,进一步提高控制治安局势的整体水平,推动社会治安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坚持从严治警,切实加强政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三、实现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
  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关键在于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1.加强思想建设,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党员干部头脑
  全区各级党组织要以学习十五大精神为契机,掀起一个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的新高潮。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好作出榜样。要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要深入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努力在党内形成认真学习的风气、民主讨论的风气、积极探索的风气和求真务实的风气。要取得学习新成效,力求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提高辨别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党的事业奋不顾身地工作。
  2.加快实施跨世纪干部工程,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
  坚强的领导班子和德才兼备的干部队伍是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决定因素。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把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好。要遵循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大胆把年富力强、勇于开拓、政绩突出、作风正派、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的陈旧观念,开阔视野,积极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对年轻干部,一要培养,二要使用,三要保护。要看主流、看本质、看潜力、看实绩、看公论,热情帮助,正确引导,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要重视非中共党员干部、妇女干部和少数民族部的选拔培养。要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干部轮训、考核、监督、审查、交流、使用等制度和干部离退休制度。要大力抓好人才引进工作,特别是科技、企业管理人才的引进,建立人才管理中心,对各类人才在户籍、档案、住房等方面给予规范与优惠,形成广招天下人才,扎根洛江、建设洛江的才引进机制。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艺术和决策水平,善于统揽全局,驾驭局势,联系群众,胜任地担负起领导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任务。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战斗力和凝聚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各级党委要继续坚持“抓基层、打基础,抓两头、带中间,抓重点、创特色”的工作格局,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对农村、企业、机关、学校、街道等基层党的工作,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把全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新水平。
  要突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重点,深入开展“学美岭、创五好”创建党建工作先进区、农村基层组织先进乡镇、农村百佳党支部等活动。要以“五个好”为目标,以“奔小康、建新村”为工作立足点,把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要加强对村建薄弱村的整治转化工作,不断扩大基层组织的先进面。要加强以“村务公开”为主要载体的村级组织建设,培植典型,扩大覆盖面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做到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有址议事。要按照“六个好”的目标,在乡镇广泛开展创“六好”活动,即:选出一个好班子、配好一个好书记、建设一支好队伍、选准一条好路子、建立一个好制度、坚持一个好作风、形成一个好格局。
  要进一步加强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经济组织党建工作重点要继续放在提高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开展党的活动上。进一步完善“建、联、挂、靠”组建党组织的做法,搞好企业工会、共青团的组建工作,努力实现“新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那里”。
  要全面推进机关、街道和企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加强领导,探索新路,狠抓落实。要加强机关党组织自身建设,促进机关作风转变,提高工作效率。
  要进一步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加快发展,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发展党员力度,认真制定和实施发展党员五年规划,促使我区发展党员工作实现数量和质量同步提高。加强外出和外来党员的管理,使每个党员都能参加党的生活,接受组织的教育和管理。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正确对待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要经常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特别是艰苦、困难多的地方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办实事。
  要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同一切社会工作、经济工作和其他业务工作统一部署、统一落实、统一检查、统一考核。要坚持“关口前移、教育在先”的原则,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党章》《准则》《条例》以及邓小平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论述和中央、省委、市委的有关规定,牢固树立思想道德防线。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接受监督,带头讲政治、树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要进一步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倡廉工作机制。
  5.加强民主集中制,增强党内外团结
  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搞好分工合作,增强合力。要发扬党内民主,活跃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重大决策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一成决议就要齐心协力贯彻落实。要把党内的团结,作为衡量领导班子战斗力的重要标志。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率先垂范,立党为公;胸怀宽广,从善如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成为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模范,并使这一根本原则贯彻到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要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完善共产党领导和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发挥人民政协在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群团组织的领导,更好地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要充分发挥党管武装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要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领导,扎实抓好“两个待遇”的落实,为他们实现“五个老有”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加强对统战、对台、侨务工作的领导,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同志们,我们正处在一个十分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正面临着一个十分有利的时机,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把洛江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
  解放思想 加快发展 努力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
  ——在中国共产党泉州市洛江区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陈家富
  (2002年11月26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洛江区第二次代表大会,是在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我们党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形势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总结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两个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成就和经验,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区委、区纪委领导班子,进一步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洛江精神,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把我区建设成为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洛江区第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中,在省、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不移地打基础、增实力,抓转变、促提高,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探索研究解决前进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依靠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团结带领人民群众,艰苦创业,加快发展,胜利完成了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
  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发展。至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12亿元,年均增长20.9%,比1997年建区初期增长1.14倍;财政总收入1.07亿元,年均增长38.2%,提前实现五年翻两番的目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比建区初期提高14个百分点,区域发展后劲增强。工业经济总量增大,效益、质量提高,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初步形成树脂陶瓷工艺、五金机械、轻纺鞋帽、食品加工等产业;工业载体建设和新经济增长点培植成效显著,配套完善万安开发区I期基础设施,开发建设万安开发区II期、万安科技工业园、塘西工业园和双阳、河市、马甲工业小区,规划建设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万亩工业园,五年来新增工业区面积三千多亩。城郊型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取得成效,引进泉美、超大、常青园等一批现代农业项目并发挥较好辐射带动作用,水果、蔬菜、花卉、禽畜、水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旅游方兴未艾,房地产业迅速崛起,商贸、金融、邮电、运输等服务业加快发展。
  城镇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五年来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21亿元,完成46项重点项目建设。中心城区市政设施和区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交通新体系初步建立,建成中心区市政标准路网以及万虹公路拓改工程、双阳朋山岭隧道及其接线工程等,投建改造河洪公路河市段、县道310洛江路段等,新增通车道路里程64.3公里,乡村道路硬化新增248公里,硬化率比建区初期提高80个百分点。建成马甲自来水厂,投建双阳供水工程,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城镇住宅建设和旧村改造、新村建设步伐加快,五年来建新16.5万平方米,拆旧13.6万平方米。城市格局不断拓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区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本形成。小城镇建设和宽裕型文明村建设稳步推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国企改革基本完成,国有资产营运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住房改革全面完成,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基本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加快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五年来共新批和增资三资企业98家,合同利用外资3.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全社会出口商品交货值年均增长8.8%。
  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硕果累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树立和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洛江精神,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取得实效,进入省级文明“二级达标区”,创建6个省市级文明村镇,涌现出30个省、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科教兴区战略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同步发展。大力开展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活动,建设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安园,创建马甲、河市省级科技示范镇、马甲市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及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和技术创新企业,五年实施各级各类科技项目80个。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发展,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阵地得到不断完善,卫生、体育、广播电视、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形成区、镇、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络,实现以区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达标,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计生工作水平跨入二类先进区行列。积极争创省级“双拥模范区”,双拥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区人武部“部务公开”成功经验得到南京军区、省军区高度评价和推广。中心区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相继建成泉州第十一中学、洛江实验幼儿园、区计生服务中心、防疫妇幼保健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项目。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68%,2001年达到3750元,比1997年增加744元。人居环境逐步改善,村村基本实现“五通”,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2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民办实事和扶贫帮困成效显著,五年投入2亿多元完成6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落实128个扶贫项目;社会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建立常年社会捐助机制,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得到落实。
  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和程序进一步建立健全。统战、对台、侨务工作得到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发挥。依法治区、法制建设和基层民主建设稳步推进。“三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持续开展,“严打”斗争和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不断提高。积极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安定稳定的政治、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
  党的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思想政治建设扎实推进,邓小平理论、“三讲”、“两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党的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党的作风明显好转。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落实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党建“三级联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五年来发展新党员792名,其中35岁以下的占84.8%。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力推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不断深入。
  区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洛江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是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的五年,是党的建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五年。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在省、市委领导下,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奋力拼搏的结果,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也是同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在洛市直单位、驻洛部队、武警官兵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洛江籍在外乡亲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共洛江区委,向所有为洛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改革的力度和深度不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比较突出;国民经济总量小,素质和效益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综合配套能力和区域竞争力亟待增强;社会保障和保护弱势群体亟须加强;农村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就业渠道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维护社会稳定、依法治区任务依然艰巨;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仍需加强。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在五年的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洛江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加快发展的新路子,不断提升创新的境界和能力,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推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富民强区;必须始终坚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执政为民,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才能凝聚民心,集中民智,发动民力,把洛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必须始终努力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发展,才能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方向,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必须始终坚持不断增强党的活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才能发挥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新区加快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是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纵观国内外形势,我们机遇如潮: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极大地激发了全党全国人民改革创新和新一轮创业的热情;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我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为我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空间和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福建省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将使我省沿海地区加快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格局中,促进对内对外的开放合作,为我区在更高起点上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泉州市实施“三大战略”,着力提升五大竞争力,加快中心城市东进步伐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等等,为洛江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巨大推动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宏伟蓝图,围绕市委提出的泉州市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紧紧把握发展第一要务,集中力量,奋发有为,精心运作,积极造势,紧抓机遇,迎接挑战,以新的思路谋求发展,以新的突破促进改革,以新的局面扩大开放,以新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上新台阶,努力实现洛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轮跨越。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和凝聚全社会力量,紧紧把握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第一要务,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新型城区为主线,主动承接和积极融入大泉州发展,不断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强和改进党对各项事业的领导,努力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整体素质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国内生产总值实现五年翻一番;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62∶30;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
  ——生态型城区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城区规模不断拓展,城镇化水平达到40%;城区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以中心镇区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取得新突破。生态建设取得新成效,初步实现自然、社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增强。
  ——社会主义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区深入推进,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政治稳定、社会安定局面得到巩固。
  ——社会主义文化得到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效,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跃上新水平,为人民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党的建设活力进一步增强,“三个代表”的要求得到充分体现,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队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胜利。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是: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
  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势头,是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关键在于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环境,融入省市发展的新格局,把握区域发展的新趋势,找准发展的基础点、着力点、承接点、突破点,加快培育结构合理、增长有力、互促互动的产业体系,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素质、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总的思路是坚持“在发展中调整”的方针,调整优化第一产业,发展壮大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增加工业总量,扩充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工业化是新区跨越式发展的根本任务。要坚持走高科技、高效益、低消耗、少污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打造工业发展新高地。以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安园为龙头,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植通讯电子、医药化工、生物环保、光机电一体化等新行业,规划建设五金机电产业园,培育区域主导产业;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管理技术改造树脂陶瓷工艺、五金机电、轻纺鞋服等传统优势产业,通过结构调优、层次调高、规模调大、产品调新,增强传统产业竞争力;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动重点企业的机制转换,培育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示范作用的龙头企业、明星企业,打造洛江品牌的重点企业和名优产品。加快“信息洛江”建设,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积极实施政府上网工程,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要立足于构建加快发展新条件,夯实工业发展基础。以万安开发区和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两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服务、高效率管理,创新机制,集中力量加快工业载体建设,促进形成新的工业走廊和发展空间;着力解决工业发展瓶颈,加快规划建设区域供水、排水和排污设施,改善工业发展基础条件;全面发展国有、集体、三资、个私企业,加大对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引导中小企业集中发展和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不断提高企业发展素质和效益,增强竞争力,同时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就业载体。
  以市场化为核心,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企业为龙头,资金技术为纽带,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市场、企业、基地、农民紧密结合的产业带动、技术辐射、效益联动的产业化发展格局。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调整结构,各具特色,立足各地的资源条件,依靠科技兴农,加快马甲省级高科技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增强仰恩系列工程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名特优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培育农产品知名品牌,扩大水果、蔬菜、花卉、禽畜、水产品、林木等基地规模。要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加快建立科学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健全合作机制,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土保护,提高农业防灾抗灾能力,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努力培植旅游支柱产业,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以仙公山省级风景名胜区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整合和推介力度,完善洛阳桥、仙公山、动植物观赏园、俞大猷公园等重点旅游景区基础设施,丰富和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民俗风情等为内涵的旅游文化,打造洛江旅游品牌。加强旅游机构和队伍建设,提高景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旅游配套服务,培育旅游商品市场,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壮大和效益的提升。
  要大力培植适应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服务产业体系,增强第三产业综合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发展房地产、金融、商贸、运输、物业、市政服务等行业,促进各种经济要素的有效聚集。大力拓展教育培训、文化体育、卫生保健等新的消费领域,培育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需求。加大商品流通载体建设,积极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有形市场和依托信息网络的无形市场。
  (二)推进城市化步伐,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以大泉州城市加快东进为契机,以构筑新的城区格局、完善中心城区功能布局和推进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加大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努力推动“农村变城市、村镇变社区、农民变市民”迈出新步伐。拓展中心城区规模。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适度超前原则,认真做好万安至河市区域整体城市化规划,重点加快万安北片区城市建设步伐,推进洛阳江西岸新城区规划建设,拓展城区规模。进一步完善市政公共设施,促进泉州医专等重点项目的建成。抓好环境整治改造,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不断改善城区环境。双阳镇是泉州城市规划区和洛江中心城区重要拓展带,要结合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和洛阳江西岸新城区的开发建设,认真做好城市化规划,调整完善区域功能布局,加大镇区改造力度,努力提高城市化程度。
  推进小城镇建设。要体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本原则,按照规划科学、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良、地方风格突出要求,加快中心镇区建设拓展,提高小城镇建设品位。马甲镇要以仰恩大学城的扩建为带动,以仙公山、仰恩湖重要景点为依托,加快镇区规模拓展,加强综合环境建设,努力建成旅游经济繁荣、科教文卫发达、人文自然景观优美和谐的新型城镇。河市镇要立足于建设城市副食品基地和城市工贸腹地,改善镇区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增强城镇发展潜力。要完善罗溪中心镇区规划布局,提高镇区建设和管理水平,树立新的形象。要从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出发,加快建设生态良好的虹山镇区。
  优化区域环境。立足于建设生态型城区,努力创建洁净优美、绿色环保、自然和谐的城区环境,切实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保护和治理洛阳江源头及其流域生态环境,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加大工业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力度,进一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配合市政府建设大坪山隧道及其接线工程,继续推进“三横两纵”交通网络建设,加快大坪山隧道安吉路接线洛江段建设,争取阳江路、国道324线华大至洛阳桥段拓改工程实施建设,推进乡村道路硬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加大力度完善供水、排水、排污设施,改善区域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树立“经营城市”的新观念,按照“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要求,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基础、公共事业设施的建设、管理和经营。完善土地储备开发制度,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发挥土地级差效应,形成城镇开发建设的良性循环。健全管理网络,逐步建立城市综合管理的长效机制,确保城市管理健康、有序、协调推进。加快万安街道和双阳镇村改居步伐,积极培育拓展新型社区,建立和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机制,促进社区健康发展。
  (三)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区域发展新活力
  积极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新形势,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注入新的活力。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管、运营机制,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大力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促进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展。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境。大力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促进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健康发展,加快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积极鼓励企业探索证券市场融资、收购兼并等新路子,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努力做强做大优势企业。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化、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增强市场机制在社会事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方式,强化效能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推进廉洁从政,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和可持续增长。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业人口向中心城区、中心镇区集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规范分配秩序,保护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健全社会救助网络,切实保障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
  加强对内对外交流合作。树立新的外向观念,积极推进多领域、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对内对外交流合作通道,促进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招商活动的专业化、市场化、中介化、信息化,不断拓宽利用外资新渠道、新领域,提高利用各种资金的水平和层次。发挥洛江籍在外乡亲、企业家、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调动全社会的招商积极性,做好以侨引侨、以企引企、以台引台、以外引外工作。抓住周边地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就近就地招商活动。继续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增加树脂、机电等主导产品出口,巩固发展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形成外贸出口新格局。
  (四)推动科技进步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新突破
  牢固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实施人才战略,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智力支持。
  加快培育科技创新体系。要以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为载体,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的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促进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安园产业发展,推进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马甲市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各类产业基地建设,形成洛江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龙头。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科技投入新机制,形成多渠道、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立完善以技术交易、技术评估、人才信息沟通为内容的中介服务网络,加快知识、技术的流动和转化。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鼓励各类投资者的创业活动,完善创新创业政策环境,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积极发挥区域高等学院科研力量,规划设立高新技术创业园区,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我区研发、制造、服务综合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积极开发人力资源。要适应加入WTO和改革开放新形势需要,依托各类创业园区,加大力度培养、引进区域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把培养和使用结合起来,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现代经营管理者和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形成人才队伍,为增创产业发展新优势提供智力支持。要进一步完善人才竞争、激励、评价、分配机制,创造有利于发现、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体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生活环境。健全人才市场,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五)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努力开创依法治区新局面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区有机统一起来,不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拓展党团结联系各民主党派和社会各界的渠道。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侨务政策、对台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参政议政热情,充分发挥其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加强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城乡基层机关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全面推行政务、村务、院务、校务公开,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的民主管理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认真实施“四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不断增强公职人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进政府工作法制化,依法行政,从严治政。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保障,强化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进一步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六)全面推进文化建设,展现城乡文明新风貌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动思想道德建设、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上新台阶,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干部群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诚信洛江”。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团结拼搏、艰苦创业”洛江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形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和文明单位。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四下乡”活动和道德、科技、文化、法律、卫生“五进社区”活动。
  努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教育规模,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巩固提高教育“两基”成果,千方百计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双高普九”目标。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加强文艺人才的培养,壮大文艺队伍,促进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发展卫生医疗保健事业,积极推进医药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网络,提高城乡医疗服务水平和保健水平。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发展残疾人事业。继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提高双拥工作水平,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做好国防动员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新阶段新形势,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洛江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四个一定要”的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全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十六大精神,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全体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思想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把力量凝聚到十六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把智慧集中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上。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好、掌握好、宣传好、贯彻好十六大精神,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要充分发挥各级党校的主渠道作用,加大干部调训的力度,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引导党员干部深刻理解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深刻理解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增强党的组织观念、纪律观念,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二)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各级党委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各方的职能作用。党委要集中精力抓大事,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从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完善党的工作制度,健全议事决策、工作程序、督促检查等方面的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完善党委工作格局,切实增强集体领导意识,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进一步发挥党的委员会全体会议的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全局工作的整体合力。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实践中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依法执政的能力,不断提高总揽全局的能力。
  (三)着眼于提高整体素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要以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和增强团结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强领导集体。要按照干部“四化”方针,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注重在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把那些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的结构,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改进干部管理方法,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切实把好选人用人关。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充分发挥老同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四)切实搞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认真贯彻《福建省乡镇工作纲要》和《福建省社区建设纲要》,大力推动党建“三级联创”,努力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促进机关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推动机关党建工作“走前头”。高度重视社区党的建设,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切实加强学校、文化团体等事业单位党的建设。加大在非公有制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要大力推进以各级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壮大党的队伍最基本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积极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五)深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认真实践党的宗旨。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根本目的,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集中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培育具有时代特征的新作风。要坚定信心,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深入进行反腐败斗争。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工作。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防止和惩治腐败的合力。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始终做到清正廉洁,自觉地与各种腐败现象作坚决斗争。
  同志们!回顾新区建区五年来的奋斗历程和成就,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展望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壮丽前景,我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和力量。党的十六大指明了我们胜利前进的方向,开启了新的伟大进军的征程,历史再一次赋予我们党新的使命、新的挑战、新的责任。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怀豪情,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开创洛江区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繁荣、富庶、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型新城区而努力奋斗!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加快建设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
  ——在中国共产党泉州市洛江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陈家富
  (2006年7月20日)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泉州市洛江区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全区上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新形势下召开的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任务,选举产生新一届区委和区纪委领导班子,团结动员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加快建设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
  现在,我代表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区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和带领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紧抓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实现了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和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至2005年,GDP、财政总收入、区级财政收入分别为34.31亿元、3亿元、1.48亿元,四年年均增长分别为17.8%、31.4%、30.7%。三次产业调整为7.5∶64.9∶27.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后劲增强。工业经济强势发展,工业载体建设和新经济增长点培植成效显著,推进经济开发区近8000亩土地开发,工业区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工业经济总量增大,效益、质量提高,培育形成五金机电、鞋服箱包、陶瓷树脂工艺三个主要行业,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以全省华侨经济开发区第二届招商会、首届海峡两岸五金机电商品交易会等为平台,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对外经贸合作和交流更加密切。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发展基地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花卉、蔬菜、水果、禽畜、林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发展强劲,和昌、阳光国际集团等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增强。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城乡市场逐步繁荣,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商贸业、金融、邮电、运输等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加快发展。
  城乡建设展现新面貌。四年来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9亿元,组织实施一批区域发展重要工作、43项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安吉大道II、III期、滨江大道首期、朋山岭隧道连接线等工程建设,配合市级建设大坪山隧道及连接工程,朋山岭隧道第二洞工程、万虹公路马甲至罗溪段拓改工程动工建设,实现市区供水并网,完成双阳自来水厂建设和马甲自来水厂扩建,区域排洪、排水、排涝、供电、供水、路灯、通讯网络等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格局不断拓展,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城镇建设步伐加快,中心镇区集聚功能逐步增强。城区管理加快转型,完成双阳镇改街道,万安、双阳街道村改社居工作。创卫、创模工作扎实推进,城区环境明显改善。
  社会事业谱写新篇章。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二连冠”。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教育“两基”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建教师进修学校、敬德职校,启动奕聪中学高中部建设,基本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小学“十配套”建设,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实施“先进文化示范工程”,农村文化阵地不断完善,区域特色文化进一步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快,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助体系更加健全。实施“安居、致富、成才、保障、亲情”计生五项工程和奖惩机制,荣获市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称号,省级计生二类先进区水平有新提高。
  构建和谐取得新成效。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七进社区”活动,群众文明素质和城区文明程度不断提高,荣获省级文明城区称号。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国有企业改革、农村税费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的实施意见》,人大、政协组织依法监督、民主监督、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作用充分发挥。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村委会、居委会、职代会等群众组织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政治权利。加强统战、对台和侨务工作,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动发展强大合力。“四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法制意识明显增强。深入开展“平安洛江”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综治、信访、安全生产工作,全区刑事发案率持续下降、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持续上升,连续两年被评为泉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双拥工作扎实开展,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区称号。
  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1.3%,2005年达到5352元,实现宽裕型小康区目标。提前两年全面免征农业税及其附加和取消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45平方米;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43.5%;社会就业充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累计投资近2亿元为民办实事和帮扶解困,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路灯、通电话和有线电视,农村综合环境得到改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和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党的建设得到新加强。按照关键是要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求,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基本达到中央提出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目标。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回避、交流、轮岗、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和试用期等制度,实行全委会票决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拟任人选制度,推进干部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扎实推进岗位练兵、创业竞赛等七大活动,选派后备干部到不适应村和重点建设项目挂职锻炼,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流动、激励、保障机制,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四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深化“三级联创”,深入开展创建“五好”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建立健全“三级联动、六方帮扶”工作机制,全力抓好不适应村、经济欠发达村整顿转化工作。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试行向非公有制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活动月”、结对联建创“十佳”、非公企业“党员五在前”等活动,提前实现“50100”目标。开展创建机关“五好”党支部、“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活动,扎实推进社区、学校、社会团体以及新兴行业党建工作,党组织活力进一步增强。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反腐倡廉“六个机制”,完善纪委负责人同下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谈话、领导干部任前廉政谈话、诫勉谈话和警示谈话等四项廉政谈话制度,实行千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制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从责任、约束、监督、惩处等方面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党的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党群关系更加密切。
  区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四年,是洛江经济发展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四年,是城乡面貌改观最大、社会事业发展最快的四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上下同心同德、埋头苦干的结果,与各民主党派、社会各界人士、驻洛省市直单位、驻洛部队、武警官兵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洛江籍在外乡亲的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我代表中共洛江区委,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洛江建设和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行质量不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较低,中心城区辐射力不强;社会事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较为滞后;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与形势任务要求有一定差距,干部队伍素质有待提高;维护社会稳定任务依然繁重等。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认真加以解决。
  回顾和总结四年来的发展历程,加快洛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必须做到“五个坚持”:
  ——必须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调动和发挥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区委注重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在实践中努力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总揽全局等能力。注重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健全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谋大事、抓大事,积极协调好人大、政府、政协、纪委几套班子,支持各方独立负责、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民团体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用,广泛团结全区上下、海内海外各界力量,营造氛围、凝聚合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合心、合力、合拍的良好工作氛围。
  ——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与时俱进谋划发展思路。区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全面分析和正确判断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深入研究重大发展战略问题,积极探索符合洛江实际的发展道路。按照跨越发展要求,深化完善“四加快一提高一加强”总体发展思路,在深入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城乡一体的城市发展体系、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体系、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体系、务实高效的执政保障体系的发展新思路,作出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升级、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针对洛江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建设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的新的城市定位和奋斗目标。这些发展思路和决策部署,产生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效应。
  ——必须坚持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区委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紧紧抓住“三农”工作、壮大中心城区、产业集聚、项目带动、改革开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认真分析、潜心研究、细化落实各项工作举措,特别是在解决用工难、用地难和融资难等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应对措施,集中精力,攻坚克难,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实践证明,勇于探索、创新思维、敢于碰硬、善于突破,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是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
  ——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狠抓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措施落到实处。区委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要求,结合洛江实际,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重点。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建立起相关的组织、考核、激励措施,形成制度保证和长效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建立科学严格的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监督约束机制和奖惩激励机制,健全区领导挂钩联系乡镇(街道)、企业、重点项目等制度,建立逐项分解、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等一整套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工作落实。
  ——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区委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统筹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安定团结、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坚持以人为本和亲民、为民、富民,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群众、一揽子挂钩乡镇、村(居)等制度,深化区领导驻村活动和“党员六在先”主题实践活动,积极探索为民服务的新路子,每年确定并实施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当前,洛江正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今后五年,是我们在更高平台上实现新跃升的关键五年,既充满着希望和憧憬,也蕴藏着竞争和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压力同在。展望未来,我们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全球经济正处于新一轮恢复和增长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省、市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泉州中心城市加快东扩步伐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特别是大坪山隧道贯通、城东片区建设将极大改善区域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我区在大泉州整体布局、产业分工、城区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这些都为洛江今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分析形势,我们面对严峻的发展挑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争端加剧,对外贸易存在不确定因素;国内结构性资源短缺和体制机制障碍,引发改革调整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土地、资金、人才等发展要素趋紧。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兄弟县区竞相发展、态势逼人,我们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发展压力。未来五年,洛江正处于经济加快转轨、社会加速转型的矛盾凸显期,经济结构和利益关系变动加剧,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繁重。审视区情,我们具备扎实的发展基础。经过几年来的艰苦创业,我区总体上迈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经济增长的连续性、稳定性和自主性增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出现,产业基础不断夯实、规模日益壮大,这些都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大局意识更强、发展热情更高、创业干劲更足,全区上下形成了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喜人局面,为今后五年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了动力积蓄了后劲。
  我们必须全面客观地分析当前形势,切实增强使命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进一步谋发展之策、聚发展之力、求发展之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跨越发展。客观地说,洛江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小、城市化水平低。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跨越发展意识,决不能满足于按部就班的常规性思路,决不能满足于四平八稳的渐进式增长,而要树立赶超意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抢抓机遇、大干快上、锐意进取,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质的飞跃。二要集约发展。产业发展要集约。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着力做大若干个区域特色鲜明、规模效应突出、产业链条配套的产业集群。资源利用要集约。加强资源合理利用,防止急功近利的低水平重复建设,追求以“最少的资源承载最大的投资”真正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载体开发要集约。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引导和促进各类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投入产出效益。三要和谐发展。坚持推动城市发展与建设新农村相结合,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推进城乡联动;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联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相结合,统筹协调、持续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区,推进生产生活生态联动。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想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强化自主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全力打造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实力更加强劲。全区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力争到2010年,GDP比2005年翻一番,年均增长1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调整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城区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交通网络构架基本形成,建设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城市功能较为完善,生态型城区总体形态基本形成,集聚、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规划区内人口达到10万人,全区城镇化水平达45%。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推进,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左右,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至40%以下;社会就业充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人的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社会更加和谐有序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文化强区、学习型城区深入推进,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市民道德素质、文化素养和民主法制意识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党的建设更富活力。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亲民爱民、勤政廉政、求真务实蔚然成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今后五年的主要工作是:
  (一)推进结构优化、城乡协调的经济建设
  城乡联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一要加快城乡互动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构筑科学合理的农村城镇体系。增强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辐射,加大城市资金、人才和智力资源对农村发展的支持,优化社会资源在城乡间的配置,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文化事业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基础和公共设施建设,促进城乡产业融合、资源共享、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二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巩固提高花卉、蔬菜、水果、林业、禽畜、中药材、茶叶等基地建设规模,加快形成区域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突出的农产品产业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强化辐射带动功能,有效延伸农业产业链。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手工业,在工业园区适当安排用地,供村集体建设标准厂房出租,在中心镇区、工业园区周边预留经营性用地,供村集体发展三产、工业区配套服务等,促进村财收入稳定增加。三要加快村镇规划建设。抓紧编制并落实新的村镇建设规划,注意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衔接,推进“住宅美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环境洁化、河道净化”等为重点的整体建设,开展“四清四改”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重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为都市人提供休闲度假、享受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的场所。四要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实施“文明新风进万家”工程,组织开展法律法规、文明礼仪、思想道德教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工业拉动,壮大经济总量。工业是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必须采取强有力措施,从量的扩张、质的提升上做文章,不断增强经济综合实力。一要抓工业载体,提高产业关联度。继续推进经济开发区、朝阳片区和华大一万安科技创业园等开发建设,规划建设马甲、罗溪镇手工业加工园。创新工业区开发建设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工业区建设,不断提升工业区的综合功能配套。积极引导产业向特定区域、企业向特定园区集聚,做好上下游产业的衔接,促进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协作。集约利用园区土地资源,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用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容积率“双控”标准,大力推广应用多层厂房和标准化厂房。二要抓产业集聚,促进产业规模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五金机电产业园建设,引进和聚集一批五金机电企业,依托区生产力促进中心,高标准建设五金机电产业技术研发与公共服务平台,培育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五金机电产业集群。坚持“集聚、提升、拓展”,大力培育产业扩张型、以贸带工型、龙头拉动型集群,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增强规模经济的支撑。三要抓自主创新,增强产业竞争力。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努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提高区域自主创新为关键,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促进研发中心、创新资源的集聚集约发展;坚持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目的,加快技术项目的消化、吸收和转化。
  三产推动,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大力实施“三产活区”战略,研究制定扶持三产发展政策措施,提升三产发展水平。一要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科学规划和布局重要物流园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构建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配送平台,培育第三方物流区域。构筑商贸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布局合理、安全快捷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仓储式会员店、购物中心等现代流通方式和零售业态,建立集约便利的现代零售服务体系;引进大型超级休闲广场和星级酒店,努力构建辐射全区的中心城区商圈。二要积极发展现代居住业。突出生态优势,鼓励发展环保型、节能型的生态居住业,开发建设环境幽雅、样式新颖、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绿色生活小区,塑造舒适、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居住业竞争力。强化政府引导,高起点、前瞻性抓好度假居住业发展规划,推进度假居住业成型和发展。三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科学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生态旅游业功能布局和发展战略。以仙公山风景区、罗溪森林公园为依托,整合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发农业观光、森林探险、乡村旅游等项目,逐步形成生态旅游度假热点区域。创新旅游开发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开发建设集休闲娱乐、康体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提升生态旅游效益。
  (二)推进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城市建设
  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根据泉州城市总体规划,做好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对接,构筑生态型城区的发展框架、基本风格。按照万安商住中心区、双阳河市工贸综合经济区、马甲科教旅游度假区以及罗溪虹山特色农业和产业梯度推进区等四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快阳江生态新城、河市西片区和马甲区域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划分合理、功能定位科学、整体优势互补的城市建设新格局。同时,抓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重点地域、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抓紧编制能源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防洪排涝、抗震消防等专项规划,形成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
  高标准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一要实施扩容工程。大力推动中心城区沿两轴线扩张。沿万虹公路主轴线,加快推进河市、马甲“镇改街道、村改社居”工作;按照城市景观规划要求,结合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和万安、双阳、河市、马甲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各片区的城市建设,适时整合,形成连片规模。沿洛阳江轴线,推进阳江生态新城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商贸区、高品位居住和生活服务区;突出山水环抱、沿江临海特色,努力建成集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沿洛阳江城市景观带和风光带。二要实施畅通工程。配合城市一环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建设,实施沿海大通道万安至后渚洛江段建设,争取实施324国道华大至洛阳桥路段拓改,推进洛江城区与泉州中心市区连片发展;重视城区内外交通衔接,实施310县道洛江段拓改工程,建设万虹公路马甲至罗溪段拓改工程、滨江大道、双阳西环路,完善区域路网,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三要实施配套工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大运量快速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加快供水供气、治污排污、防洪防灾、地下管网等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项自建设,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生活、服务等综合配套,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高水平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投融资机制,采用BOT、TOT、承包经营或资产收益抵押、股份合作等融资方式,鼓励引导社会投资主体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城建领域,参与市政设施开发经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开运作”的城市经营格局。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治安状况等重点,建设整洁、亮丽、安全、有序的新型城区。
  (三)推进科教进步、文明繁荣的文化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辐射力。一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以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区为目标,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加大对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等研究开发力度,使文化竞争力转化为城市吸引力、产业扩张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重点建设区文体综合活动中心,壮大文艺队伍,繁荣文艺创作和文化市场,不断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
  三产推动,激发经济增长活力。大力实施“三产活区”战略,研究制定扶持三产发展政策措施,提升三产发展水平。一要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业。科学规划和布局重要物流园区和区域性物流中心,构建物流设施、物流信息、物流配送平台,培育第三方物流区域。构筑商贸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完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布局合理、安全快捷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仓储式会员店、购物中心等现代流通方式和零售业态,建立集约便利的现代零售服务体系;引进大型超级休闲广场和星级酒店,努力构建辐射全区的中心城区商圈。二要积极发展现代居住业。突出生态优势,鼓励发展环保型、节能型的生态居住业,开发建设环境幽雅、样式新颖、功能齐全的住宅小区绿色生活小区,塑造舒适、优美的生态人居环境,提升居住业竞争力。强化政府引导,高起点、前瞻性抓好度假居住业发展规划,推进度假居住业成型和发展。三要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科学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明确生态旅游业功能布局和发展战略。以仙公山风景区、罗溪森林公园为依托,整合区域生态旅游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发农业观光、森林探险、乡村旅游等项目,逐步形成生态旅游度假热点区域。创新旅游开发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开发建设集休闲娱乐、康体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旅游度假村,提升生态旅游效益。
  (二)推进布局科学、功能完善的城市建设
  高起点规划,提升城市品位。根据泉州城市总体规划,做好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对接,构筑生态型城区的发展框架、基本风格。按照万安商住中心区、双阳河市工贸综合经济区、马甲科教旅游度假区以及罗溪虹山特色农业和产业梯度推进区等四大功能区的区域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快阳江生态新城、河市西片区和马甲区域等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逐步形成区域划分合理、功能定位科学、整体优势互补的城市建设新格局。同时,抓好城市近期建设规划和重点地域、重点地段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抓紧编制能源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防洪排涝、抗震消防等专项规划,形成一套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
  高标准建设,提升城市功能。一要实施扩容工程。大力推动中心城区沿两轴线扩张。沿万虹公路主轴线,加快推进河市、马甲“镇改街道、村改社居”工作;按照城市景观规划要求,结合工业区、商贸区、居住区和万安、双阳、河市、马甲新的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各片区的城市建设,适时整合,形成连片规模。沿洛阳江轴线,推进阳江生态新城开发建设,加快建设中心商贸区、高品位居住和生活服务区;突出山水环抱、沿江临海特色,努力建成集文化娱乐、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沿洛阳江城市景观带和风光带。二要实施畅通工程。配合城市一环路、泉三高速公路南—惠支线建设,实施沿海大通道万安至后渚洛江段建设,争取实施324国道华大至洛阳桥路段拓改,推进洛江城区与泉州中心市区连片发展;重视城区内外交通衔接,实施310县道洛江段拓改工程,建设万虹公路马甲至罗溪段拓改工程、滨江大道、双阳西环路,完善区域路网,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三要实施配套工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发展大运量快速的城市公共汽车运营;加快供水供气、治污排污、防洪防灾、地下管网等基础性、功能性公益性项自建设,完善教育、文化、卫生、生活、服务等综合配套,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高水平管理,提升城市形象。深化城市管理体制综合改革,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相互衔接、合理分工和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投融资机制,采用BOT、TOT、承包经营或资产收益抵押、股份合作等融资方式,鼓励引导社会投资主体特别是民营资本进入城建领域,参与市政设施开发经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多元主体参与、社会公开运作”的城市经营格局。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突出交通秩序、市容环境、治安状况等重点,建设整洁、亮丽、安全、有序的新型城区。
  (三)推进科教进步、文明繁荣的文化建设
  发展先进文化,提升文化辐射力。一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以创建省级文化先进区为目标,深度挖掘文化底蕴,加大对民俗文化、旅游文化、生态文化等研究开发力度,使文化竞争力转化为城市吸引力、产业扩张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加快建设一批社区和农村文化设施,重点建设区文体综合活动中心,壮大文艺队伍,繁荣文艺创作和文化市场,不断增强文化综合实力。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创造浓厚的城市文化氛围;以文化为媒,加大文化交流和合作,扩大城区影响力。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并落实好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二要大力推进学习型城区建设。以学习型机关创建为重点,积极创建学习型乡村、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等,扩大全区学习型组织的覆盖面。围绕提升城市学习力、创新力目标,加快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体系,以学习对象的普遍化、学习行为的终身化和学习方式的科学化不断提升城市的文化力。
  实施科教兴区,增强发展竞争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成果;依托华侨大学、仰恩大学技术优势,加快构建基础设施完善、资源配置合理、创新能力突出、成果转化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强化技术创新扶持、激励,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支撑的全社会科技投入和创新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基本建成教育强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支持仰恩大学、医高专办学,鼓励引进新的院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办好敬德职校,促进各类教育事业发展,形成广覆盖、多层次、多形式的终身教育网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紧急救援网络体系,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能力:坚持计生基本国策,争创省级计生优质服务先进区,努力提升计生工作水平,促进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深化文明创建,彰显文明亲和力。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体系。继续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等各类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以先进文化进农村为载体,深化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扎实推进“七进社区”活动,努力建设自治型、管理型、服务型、安居型、学习型、数字型社区。
  (四)推进保障有力、祥和有序的社会建设
  以改革创新为重点,打造“活力迸发之区”。要以建设创新型城区为目标,全方位推进理念、体制、机制、环境创新,增创新优势、谋求新发展。一要创新理念。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种创新和实践探索,营造鼓励、支持人们干事业、干大事业、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营造人心思进、共促发展的风气。二要创新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继续推进资产管理体制和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体系;全面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创新管理体制、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继续深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改革,促进社会领域改革与经济领域改革相协调。三要创新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评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重点创新分配、企业发展、竞争机制。创新分配机制,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者收入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鼓励先进,提高效率,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创新企业发展机制,制定企业导入、资金导入、项目导入机制,吸引更多生产性、经营性企业和项目落户、扎根洛江;创新竞争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引导市场主体在公开、公正、公平的条件下发展,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四要创新环境。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建设高效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强化“尊商、引商、留商、安商、富商”,坚持简政放权,设立服务大厅,着力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企业建设、生产、经营、通关、进出口退税等方面的协调服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以民主法制为根本,打造“和谐有序之区”:一要推进民主政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政策,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侨联等群团组织更好地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实施“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实现依法治区中期目标。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深化政务、村务、厂务、校务和医务公开,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推行村务决策听证,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二要高度关注民生。继续实施积极就业再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宽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社会保险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扩大城镇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开展社会救济、灾民救助、优抚安置等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重视残疾人、老龄事业,关心外来民工,依法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三要维护安定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打防控管一体化的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和多发性侵财犯罪,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健全“大调解”机制和信访工作网络,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加快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网络,完善公共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对社会治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等社会公共问题的处置能力。深入开展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居)、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企业等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自防自治创建活动,全力营造“平安洛江”大环境。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民兵预备役、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以生态建设为抓手,打造“环境友好之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大力推进经济社会生态循环、产业间循环、产业内循环、企业内部循环等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形成低投入、低消耗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创造适宜人居、科学循环、山川秀美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推进“生态洛江”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态型经济,构筑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和生态人居环境发展模式;大力开展生态示范乡镇、生态村居、生态示范区和生态家园建设,积极创建“绿色社区、绿色村庄、绿色单位、绿色学校、绿色家庭”,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实现洛江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以更加敏锐的政治头脑、更加宽广的战略眼光、更加紧迫的历史责任,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工作能力。深入开展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宗旨,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锻炼,做到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工作。巩固和运用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建立健全党员长期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经常性工作,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成为解放思想、落实第一要务、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模范,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实践中体现党的先进性。
  围绕增强党的团结和活力,进一步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原则,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体制,规范党委与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的关系,充分发挥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人大、政府、政协以及人民团体和其他各方的职能作用。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坚持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区委常委会向全委会负责、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制度,完善由区委全委会投票表决做出重大决定的制度。拓宽党内民主渠道,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听证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完善党内情况通报、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把充分民主和正确集中结合起来,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相互协调、相互支持、共同推进全局工作的整体合力。
  围绕提升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重德才、看实绩、听民意”原则,真正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优秀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实干、开拓创新的坚强领导集体。健全完善实绩考察、考察预告、差额考察、公开选拔、回避制、任期制、聘任制和辞职制等制度,构建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逐步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深化岗位练兵、项目竞赛等七项活动,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或经济一线、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培养锻炼,努力提高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能力。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使用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加强党政领导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农村优秀科技人才等四支队伍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抱负、发挥才智的环境和机制。
  围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实施新农村党建系列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制度,开展直选村党组织领导班子试点工作,选好配强镇、村领导班子。抓好党建工作示范点的培育和不适应村、经济欠发达村的整顿转化工作,推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平衡发展。深入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员五在前”、结对联建创“十佳”等活动,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推进社区、机关、学校、社团等各类组织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宽党组织覆盖面。重视和加强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和党员管理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作用。
  围绕树立党的执政形象,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强化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廉政文化进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家庭“五进”活动,推进教育崇廉、制度保廉、监督促廉。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落实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廉政谈话、个人收入申报、重大事项报告、组织函询回复、述职述廉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不断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切实纠正损害群众、企业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化“阳光工程”,强化办事公开制度,推进事权、财权、人事权改革,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力度,营造清正廉洁创业氛围。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以人为本群众观,把主要精力放到狠抓落实、促进发展上,说实话、摸实情、想实招、干实事,重实效,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带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根本好转。
  各位代表、同志们,未来五年洛江发展目标宏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以新的思路、新的胆略、新的干劲,满怀豪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生富庶、文明和谐的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而努力奋斗!
  在庆祝洛江区建区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吕竞
  (2007年9月3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金菊吐蕊、丹桂飘香。在举国上下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58周年华诞和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我们欢聚一堂,庆祝洛江区建区十周年。在此,我谨代表洛江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一贯以来关心、支持洛江发展的各级各部门领导、各界朋友、老干部和海内外乡贤侨亲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广大干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表示亲切的慰问!
  十年艰辛创业,十载春华秋实。建区十年来,区委、区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和弘扬“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预计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6亿元、财政总收入4.5亿元,分别是建区时的5.2倍和15.3倍,年均增长17.6%和31.3%。全区呈现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和谐发展、政治安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十年来,我们致力推进工业化,工业经济增势强劲。确立“工业立区”战略,大力推进载体建设、招商引资和企业发展,工业发展步入良性轨道,发展势头良好,实现了由农业型经济向工业型经济的转变。建设高品位工业园区,以洛江经济开发区为依托,新开发土地近1.2万亩,园区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选近千家企业入园发展,初步形成鞋服包袋、五金机电、陶瓷树脂工艺等主要行业,预计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94.5亿元,年均增长22.2%。积极扶持企业发展,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家,国家级、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通过IS0质量体系认证企业52家。
  十年来,我们加快推进城市化,城镇建设成效显著。坚持规划先行,坚持按中心城市重要组成部分高起点规划,完成新城区33平方公里分区规划和市政控详规编制,绘就了生态城区发展蓝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近5亿元配合市建成大坪山隧道、朋山岭隧道及其接线工程,完成万虹公路拓改、安吉大道滨江大道首期等道路建设,扎实推进供水、排水、排污、电力、通讯等市政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积极推进万安中心区建设,建成一批公建项目、上档次居住小区和五金机电商城、恒盛汽车城等商贸设施,引进世界500强豪生集团投资建设五星级酒店,中心城区不断繁荣。扎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初步形成风格别具、生态良好、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
  十年来,我们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花卉、蔬菜、水果、禽畜、林业、中药材等特色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积极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昌集团、泉美园艺等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积极对接城市需求,大力开发集旅游、观光、度假相结合的都市休闲型农业,发展前景良好。加快农业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水利设施等建设,农业生产能力持续增强。
  十年来,我们协调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实施“科教兴区”战略,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三连冠”、全省科普工作先进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新建、改建校舍15.7万平方米,完成中小学危房改造任务,通过“两基”达标验收,启动“双高普九”规划。繁荣文化体育事业,荣获“全国武术之乡”称号。加强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建成区妇幼保健防疫大楼、120急救中心等卫生设施,基本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机制,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省级二类区行列。精神文明、双拥和平安创建成效突出,荣获“省级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区”、“省级双拥模范区”和平安福建建设“平安区”称号。切实关注民生,基本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路灯、电话、有线电视,实现宽裕型小康区目标。
  十年来,我们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执政能力持续加强。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各级干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扎实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反腐倡廉“六个机制”,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大力弘扬“八个方面良好风气”,深入开展“创三优”和机关作风集中整顿等活动,机关作风明显改变,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十年拼搏写春秋,十年奋斗铸辉煌。回顾十年创业历程,倍感成绩来之不易!这十年是经济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十年,是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十年,也是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持续加强的十年。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上级党委、政府关怀领导下,全区上下同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是海内外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洛江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向所有为洛江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重在开辟未来。今日洛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期。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一二三四五五”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新兴工贸旅游生态城区。一要围绕又好又快发展主线。坚持“好”字当头,把“好”字贯穿于发展全过程,在坚持“好”的前提下,能快则快,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二要强化中心城市和奋发有为两种意识。按照中心城市站位谋划推进发展,以此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质的根本提升,凸显地位和作用。增强信心和决心,奋发有为地做好工作,奋发有为地推进发展。三要发挥区位、生态和后发三大优势。随着泉州中心城市东扩步伐加快,连接中心市区的几条道路的畅通,洛江区位日显重要。洛江森林覆盖面达64.4%,洛阳江贯穿全境,生态环境优美。因为后发展,相比较中心市区,发展较有空间,可开发的土地资源相对充裕。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奋发图强,加快发展。四要加快“四大功能区”规划建设。万安、阳江商住中心区要大力发展现代居住业、商贸服务业和其他配套产业;双阳、河市工贸经济区要加快发展工业和现代物流业:马甲科教旅游度假区要为主发展教科研、文化和旅游度假:罗溪、虹山特色农业区要加快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生态旅游业,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五要谱写工业经济做强、城市建设做优、农业发展做特、社会事业做好、民生工程做实“五篇文章”。六要坚持提升执政能力,激发队伍活力,增强创业动力,扩展和谐张力,集聚发展合力“五力并举”,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同志们、朋友们!今日洛江,硕果累累,辉煌灿烂;明日洛江,前程似锦,活力无限。我们热切期望各级领导和各界人士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洛江建设,真诚欢迎各方朋友前来投资兴业,共同发展。我们坚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海内外乡亲和社会各界的鼎力相助下,洛江人民一定能够在抢抓机遇中加快发展,在与时俱进中追求卓越,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建设谱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时代乐章。
  最后,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祝洛江的明天更加美好!
  祝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