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篇 乡镇、街道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734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一篇 乡镇、街道概况
分类号: F299.275.7
页数: 16
页码: 662-677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洛江地区的历史变迁,包括行政区划的变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乡镇 街道 概况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洛江今域属晋江县山顶乡、罗溪乡、锦丰乡、大猷乡、东北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域仍为晋江县管辖,基层政权经历区、乡、公社建制;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县级)管辖后,又经历公社改为乡镇建制。长期以来,今域地处晋江县(后为泉州市、鲤城区)北部偏远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较为艰难,至20世纪80年代,仍有许多贫困村。
  1997年洛江建区,下辖万安街道、河市镇、马甲镇、罗溪镇、虹山乡和双阳华侨农场,共77个村(居)委会、管区,全区有36807户,人口16万人。同年12月,增设双阳镇,以原双阳华侨农场区域为行政区域。2005年7月,双阳撤镇改为街道建制。至2007年,全区辖2个街道(万安、双阳)、3个镇(河市、马甲、罗溪)、1个乡(虹山),共有18个社区、67个村,全区有43572户,人口17.99万人。
  建区后,洛江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区委、区政府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推进城区和小城镇建设,加大新农村建设。各乡镇(街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万安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逐步成为商住中心区;双阳、河市建设新兴工业基地和城市副食品基地;马甲发展旅游业和高科技农业;罗溪、虹山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稳步发展。至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48.16亿元,年均增长17.7%;财政总收入4.68亿元,年均增长31.9%;城镇居民人均收入20876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6316元,分别是1997年的2.78倍、2.1倍。
  第一章 街道
  第一节 万安街道
  一、概况
  (一)位置境域
  位于洛阳江南畔,是洛江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24国道横贯全境,紧临沈海高速公路西福出入口,距泉州火车站5千米,距泉州晋江机场20千米,辖区安吉大道向南穿过大坪山隧道与泉州中心市区主要街道丰泽街连接,向北穿过324国道与洛江区域主干道万虹公路连接,是泉州中心市区的重要外环通道。街道辖区面积14.6平方千米,有江、海岸线5千米。辖区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桥及蔡襄祠。
  (二)建置沿革
  宋代属晋江县晋江乡鸾歌里。元至清朝属晋江县三十八都,万安铺领桥南、杏宅、田尾、院前、塘西、村院、后陇、后埭、王东宅、嵩美(或作嵩尾)、洋埔、官园头、下窗、东园、红山、过坑、杏内、虎砂桥,共37乡。民国29年(1940年)属晋江县第一区东洛乡(区署设城关)。民国33年,撤销区建制,压缩整编乡镇,原东洛乡与西北乡合并为东北乡(乡公所驻仁凤街),今域塘西、院前、桥南、后埭隶属东北乡南院保,杏宅、过坑隶属东北乡杏屿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域隶属晋江县第三区(区公所驻新前);1952年7月,第三区改称第四区;1955年9月,改称中芸区。1958年9月,隶属新成立的泉州市东海乡。1961年10月,隶属新成立的城东公社。1970年6月,新生大队拆为杏宅、院前、琯头、塘西4个大队。1995年,城东镇拆分为城东镇和华大街道。1997年8月,洛江区成立,同年12月设立万安街道,城东镇的桥南、后埭、杏宅、琯头村和华大街道的塘西、院前村6个村划归万安街道管辖,同时设立万福、万盛2个居委会。2003年3月,万福、万盛2个居委会合并成立万福社区居委会;同年5月,桥南、杏宅等6个村委会建制撤销,设立居委会;同年11月,居委会改社区居委会。2007年,万安街道辖万福、桥南、琯头、杏宅、塘西、院前、后埭7个社区。
  (三)人口
  1997年末,万安街道人口7703人(公安口径,下同),其中非农人口3953人,辖琯头、杏宅、塘西、院前、后埭、桥南6个村委会和万福、万盛2个居委会。2007年末,万安街道辖7个社区,人口11529人,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分别占总人口数的75.4%和24.6%;辖区流动人口约3万人。
  一、城区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
  1996年6月,建成万安水厂,万安中心城区由万安水厂供水,日供水量3万吨。1997年,建设桥南海堤、塘西开发区排涝渠及相应的排污管网,派出所(址于琯头社区)至冠亚花园后门道路等市政设施;同年,万兴街、科技园内的路灯进行重新改造建成。2002年,中心城区建筑面积3.3平方千米,主要街道有安吉路、万荣街、万福街、吉源街、吉源东路、安达路、凤冠街等。2003年,建成中心区安吉大道II期700米及两条市政道路500米。2005年7月,辖区接入泉州市自来水网络,提高供水能力,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99%。2006年,征地近1.33平方千米,拆迁面积10万平方米,完成省重点建设项目城东—东星、城东—涂寨电力线路、福建LNG项目输气主干线路、万虹公路、沈海高速公路万安段拓宽等城市化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工作。2007年,建成安顺路及万兴街等市政道路及滨江路一、二期等主次干道。
  (二)城市化建设
  1998—2006年,建设首富商城、万祥商厦、尚东国际商业楼、琯头小区、吉源小区、美尔奇花苑、万源花苑、冠亚东方花园、景明花园等居住小区。1998—2004年,在安吉、安顺等路段先后建设交通、国土资源、人口与计生、林业、劳动、工商、地税、国税、公安、法院、检察院等办公大楼。1999年,投建占地8666.7平方米的万安农贸市场,建筑面积13861平方米。2002—2005年建设过坑安置房4幢,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2006年,在万虹公路东宅段建成8000平方米的科技大厦。2007年,建设嘉琳广场,占地面积20公顷。
  (三)城市化管理机制
  1997—2007年,加强环卫及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大规模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万安农贸市场、夜市、店面和洛阳桥旅游风景区管理力度,投入35.6万元清理塘西排洪渠3千米积淤,投入125万元种植15.13公顷红树林。2007年,被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泉州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先进集体”。
  三、经济建设
  1992年5月,万安工业开发区动工建设,规划园区、建设基础设施(五通一平等)、引进项目、促投促建、完善园区配套。1994—1996年,引进生产性项目68个,其中外商投资企业37家,14家企业投产。1997年起,万安街道工业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工业化进程加快,五金机电、树脂、箱包等成为街道工业的支柱。在原有万安开发工业区的基础上,开发建设万安科技工业园和塘西工业园一、二期,面积近0.7平方千米。推进华大科技创业园、标准厂房、宏益电子产业园的开发建设。2002—2004年,建成五金机电商城,占地面积6.66万平方米,首期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
  1997年,街道工业总产值5.86亿元。2002—2007年,街道的企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8%,工商税收年均增长39%,地方级收入年均增长38.3%。6家企业开展IS09000质量体系认证,8家企业开展IS014000环保体系认证。至2007年,万安街道工业总产值46.97亿元,是1998年的5.64倍;工商税收25360万元,占洛江区财政总收入的53.8%,其中地方级收入12751万元,占洛江区地方级收入的51.6%。规模以上企业78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25亿元,占洛江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2.3%,出口交货值21.87亿元。税收超100万元的企业达47家,其中超500万元有11家,超1000万元有3家。2007年,工商税收比2002年增加近2亿元。
  四、社会事业
  (一)教育
  2004年8月,原杏村回民小学和塘西小学合并为洛江万安小学,址于杏宅新村。至2007年,辖区有第十一中学、万安小学、洛南小学和幼儿园3所,另有私立学校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华荣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在校生近4000人,教职员工380多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
  (二)卫生计生
  1997年后,以清除生活垃圾、绿化美化村容村貌为重点,针对城乡接合部、建筑工地、小街小巷、门前屋后“脏、乱、差”等问题进行集中治理,清除垃圾卫生死角。另一方面开展以“灭蟑”为重点的除“四害”行动,发动社区专业队伍、小区物业管理人员对各社区公共场所、重点场所、农贸市场等区域进行大规模、大面积地药物消杀。利用宣传阵地开展夏秋季防病知识宣传,开展相应健康教育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卫生意识,创造美好家园。
  2007年,辖区有洛江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站和社区卫生所6个,从业人员65人。至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居民13987人、参合率达95.7%。2007年,万安街道初婚率6.7%,人口出生率38.5%,出生政策符合率99.62%。
  (三)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8年,万安街道居民人均纯收入4263元,2004年为5645元,是1998年的1.32倍。2007年,居民人均纯收入8108元,是1998年的1.9倍。
  居住条件 1998年后,农村新建房屋增多,农民居住面积逐年扩大,实现从平房到楼房,从砖混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2006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万安街道(常住户)拥有住宅面积45.88万平方米,出租面积7.21万平方米。人均拥有10平方米以下11户,10—25平方米152户,25—50平方米365户,50—100平方米607户,100平方米以上378户。
  (四)社会保障
  1997年建区后,开展“零距离”帮困模式,变群众求助为主动救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最低生活保障为主体、临时救济为补充、社会互助和优惠政策相配套的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多途径关心扶持弱势群众,结合各种节日,给予贫困残疾人、低保对象、生活困难党员、环卫工人等人员慰问,开展计生病灾户困难生活补助、无障碍设施改造经费补助等工作。
  第二节双阳街道
  一、概况
  (一)位置境域
  双阳街道地处国家级风景区清源山北麓,洛江区中东部,因境内有大阳山、小阳山而得名,故名为双阳。距区政府驻地约9.2千米,东至洛阳江,东南与城东毗邻,西南与北峰、清源农场接壤,西北与南安市交界,北至河市。距324国道4千米、福厦高速公路西福入口处5千米,穿朋山岭隧道至中心市区仅7千米。省道307线和洛江区交通要道万虹公路横贯境内。
  (二)建置沿革
  宋代属晋江县晋江乡爱育里。元至清朝属晋江县四十一和四十二都。民国29年(1940年),今域属晋江县第四区双河乡(区署设在河市)。民国33年,撤销区建制,今域属晋江县大猷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域隶属晋江县第二区(区公所驻河市)。1952年7月,第二区改称第三区;1955年9月,改称河市区。1958年3月,晋江县撤区并乡,其中包括设立双阳乡,同年8月并入河市乡。1959年11月,为安置流离失所或不愿继续留居在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国务院专门成立接待和安置归国华侨委员会,在晋江地区新增一个国营华侨农场——双阳华侨农场,自1960年2月至1962年期间,农场安置印尼归侨3213人。1974年,双阳华侨农场复称国营福建省泉州双阳华侨农场。
  双阳华侨农场原来由福建政府华侨委员会(“文化大革命”后改名为福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管,1997年3月省侨办把双阳华侨农场下放归泉州市鲤城区管辖。同年8月,泉州市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归属洛江区管辖。1998年5月,农场领导体制改革并结合政权建设,设立乡镇一级行政建制,称为双阳镇,辖阳山、坪山、南山、阳江4个居委会和前洋等7个村委会。改制后,实行政、企分开,但仍保留华侨农场经济实体,隶属镇企业。2005年6月,撤销双阳镇,设立双阳街道。同年10月19日,撤销前洋、新峰、新岭、新南、前埭、朝阳、新阳7个行政村改设立社区居民委员会。新设立各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人口、办公场所与原行政村保持不变。
  (三)人口
  1997年,双阳华侨农场人口13386人,其中非农人口2166人,辖6个管区。2007年,双阳街道辖7个社区,人口15027人,外来人口2万多人,其中包括来自东南亚十几个国家的归侨、侨眷2026人。居民主要姓氏有纪、吴、许、董、张、何、关等。
  (四)资源特产
  双阳街道地处丘陵低山地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温润,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1.9℃,年降雨量1434毫米。著名的新南水库位于辖内新南社区新田组的龙降山(地名),所在河流为洛阳江支流,集雨面积3.2平方千米(其中引水0.7平方千米),库容143万立方米。1997年农场耕地面积8925亩,林地9795亩。双阳街道物产丰富,以亚热带水果龙眼最多,辖区内果园1.3万亩,年产龙眼鲜果2000吨,龙眼干500吨。
  (五)人文景观
  双阳街道是洛江区东南亚归侨、侨眷的主要聚居地,有印度尼西亚小吃和亚热带风情舞蹈——印尼舞在泉州乃至福建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民间艺术妆糕人保存完好;清源山北面的青阳室作为传承“陈三五娘”民间传说文化内涵的文物古迹,被列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经济总情
  (一)工业
  双阳华侨农场建场前,境内工业几乎空白,1959年建场后逐步兴办企业,有农械厂、造纸厂、纸箱厂、塑料厂、石料厂、碾米厂。1995年,引进台商独资企业福建和诚鞋业有限公司,生产鞋类系列产品,总投资1200万美元,占地5.48万平方米。公司进口全套国外制鞋设备,9条加工流水线,员工7000人左右,产能25万双/月。1997年,双阳华侨农场工业总产值0.16亿元。2002年3月,洛江区启动建设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至2007年开发区初具规模,征用工业用地2.5平方千米,建成1.5平方千米,形成吕埔、前洋、坪山、南山4个片区,园区道路及配套设施基本完善。同年,辖区工业总产值17.64亿元,比2006年增长40.41%,是1998年的76.7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7.13亿元,出口交货值10.37亿元,辖区50多家企业年纳税超2500万元。主要产品以塑料、花卉、制鞋、金刚石刀具、机械、包装、树脂、陶瓷工艺品、针织、纸品彩印等为主。
  (二)农业
  双阳境内原是传统农区,1991年农场耕地9165亩,土壤肥沃,水利资源丰富,水利设施完善,主要种植水稻、龙眼,其中龙眼种植面积1万多亩,农牧渔总产值858万元。1995—2002年,市区林方生等人在阳江管区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200亩,采用规模化规范化栽培技术,列为市、区“菜篮子”基地。2000年,南平市民企在阳江建立泉州一春畜牧有限公司,占地面积50亩,形成出栏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列为省、市“菜篮子”基地。1998年,阳光国际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朝阳村(占地50公顷)总投资2500万美元,建成亚洲最大的植物组织培养和花卉繁育基地。2002年,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省级花卉生产示范基地,年产花卉6000万株,产值上亿元。2007年,双阳街道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72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863万元,林业产值2万元,牧业产值4091万元。
  三、城区建设
  2000—2007年,建成日供水3000吨的双阳自来水厂、1万多平方米农贸市场和11万伏变电站。按城市道路II标准建设3.1千米阳光路、1.3千米阳新街和朋虹街(朋山岭隧道延伸线)等市政主干道及路灯等配套设施,建成“四横”(朋虹街、侨福街、印尼街、阳新街)、“五纵”(万虹路、恒泰路、阳光路、阳山路、阳朋路)的城市道路网络。建成阳光楼、祥光楼、侨居花苑等商住楼2.22万平方米。同时建成侨居楼14幢460套4.2843万平方米,分布在坪山、阳山、南山3个社区。至2007年,辖区内房地产商品房面积15万多平方米。
  四、社会事业
  (一)科教文卫
  2000年后,辖区内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基层小学3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3所,达到“两基”标准,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1998年双阳镇被市政府评为市“两基”工作先进单位。双阳中学中考综合评估连续十年居全区第一名,双阳中学图书馆被评为省级示范图书馆,双阳中心小学被市体委定为“泉州市少年足球后备人才训练基地”,双阳中心幼儿园是泉州市一级达标园。文化活动设施建设方面,投入30万元建设8个社区全民健身点建设和2个标准篮球场;投入3万元建设南山社区农家书屋。扶持组建社区腰鼓队。以街道卫生院为中心,各社区设立医疗卫生所,形成医疗卫生保健网络。推进“家园清洁行动”,建立社区卫生日保洁制度,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室建设,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综合楼3500平方米。
  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居民13987人、参合率达95.7%。同年,街道初婚率9.44%,人口出生率10.07%,出生政策符合率95.21%。
  (二)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8年,双阳镇人均纯收入2880元。2005年,双阳街道居民人均纯收入4936元,是1998年的1.71倍。2007年,双阳街道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是1998年的2.54倍。
  居住条件 1997年始,大多数房子的结构经历从土木结构到石结构到砖混结构再到框架结构的变化,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双阳街道(常住户)拥有住宅面积64.31万平方米,出租面积3.21万平方米。无住房17户,人均拥有10平方米以下25户,拥有10—25平方米198户,拥有25—50平方米596户,拥有50—100平方米1000户,拥有100平方米以上505户。
  (三)社会保障
  2007年,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57户335人,发放低保金额41.97万元,实现“应保尽保”;解决华侨农场原职工养老保险断保问题,补缴养老保险保费234人370.18万元;实施贫困残疾人“安居工程”,扶持住房困难户解决居住困难问题。
  第二章 乡镇
  第一节 河市镇
  一、概况
  (一)位置境域
  河市镇位于洛江区中部,洛阳江上游,距区政府驻地约15千米,东与惠安毗邻,西与南安相接,南连双阳,北接马甲。相传宋元时代,洛阳江涨潮,海水上溯至此可通舟楫,商贾云集,河滩上成为集市贸易场所,后建街市,遂以河市命名。2007年,全镇辖区总面积105平方千米。
  (二)建置沿革
  宋代,今域属晋江县玉泉乡爱育里和善政里。元至清朝属晋江县四十都至四十四都。民国29年(1940年),今域属晋江县第四区双河乡(区署设在河市)。民国33年,撤销区建制,今域属晋江县大猷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域隶属晋江县第二区,区公所设在河市街尾。1952年7月,因区域拆分,原第二区改称第三区,今域隶属之;1955年9月,改称河市区,辖13个乡。1958年3月,晋江县撤区并乡,其中包括新设立河市乡。同年10月,改称河市人民公社。1959年,河市公社下辖13个生产大队。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管辖。1972年,乡政府迁至奎峰山腰。1984年7月,撤销公社实行乡建制,复称河市乡,大队改称为村民委员会,简称“村委会”。1991年10月,建制改乡为镇,称河市镇。1994年,镇政府从奎峰山腰迁驻东田。
  (三)人口
  1997年,河市镇辖21个行政村,205个村民小组,全镇人口32458人,其中非农人口1733人。2007年末,全镇人口33923人,其中城镇人口4397人,常住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31710人,占93.48%;畲族、回族等少数民族716人,占2.11%。2007年,人口出生率10.36%,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3.85%。
  (四)资源物产
  河市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湿润多雨,四季常青,夏长无酷热,冬短无严寒,无霜期348天,年平均气温21℃,常年降雨量1400毫米左右。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63%,拥有林地面积8.08万亩。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为花岗岩矿,集中分布在新告村一带。
  (五)历史人文
  河市镇历史悠久,古名为玉泉、大猷、奎峰,距今已有1000多年。古时堪称商贸胜地,人物古迹较多。宋代埔边卢氏就出过7名进士、13名举人。全镇先后有16名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涌现出一批商业巨子,其中杰出人物代表有明代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有戏剧《陈三五娘》中的陈三的生活原型陈伯卿。镇内有俞大猷纪念馆、俞大猷出生地遗址、施琅将军陵园、濠溪桥、古冶铁遗址、陈氏宗祠、古墓、古井、古寨、妈祖宫等文物古迹。
  二、镇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河市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仅有通马甲、洪濑、洛阳的土路,濠溪石桥1座,邮电代办所,8条长溪坝,总长9千米。街面狭窄,农贸市场有柴草、粮食市场和碾米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新建农贸市场,占地500平方米,建成河市邮政营业处。建成河市大桥1座,长50米,宽7米,钢筋水泥结构,投资10万元。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新建小(三)型水库20处,蓄水量5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133.33公顷;建成小(二)型水库2处,蓄水量45.5万立方米,灌溉农田53.33公顷。1972年在奎峰山腰修建公社办公楼1幢,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1983—1985年,建成供水站5座,占地2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日供水量81.5万千克;濠溪桥改建成钢筋水泥桥,长73.2米,宽7.6米。全镇21个村建镇区公路网络,总长80千米;新建农贸市场2处和工商所。占地3500平方米。1988—1995年,全镇21个村全部通电照明,安装电话400部,改造琯马公路河市段以及乌峰山至大观园路段;建成大猷桥长97.2米,都督桥长64米、俞公桥长96米、泰源桥长64米,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993年,在炉田建设河市邮电支局大楼1幢,占地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5780平方米。1995年,建成河市果蔬批发市场,占地3500平方米;1994—1996年建成玉泉商住街,1994—1999年在炉田村泰源建成商住楼5幢。2002年,完成禾格头至南塘段道路拓宽改造硬化5千米。2003年改造河市镇区段河床清障及500米溪堤,同年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500周年诞辰,俞大猷公园建成,占地13.33公顷。至2007年,有500千伏和220千伏变电站各1个,二级公路通过该镇。全镇21个村,10个村拥有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19个村主要道路有路灯。
  三、经济建设
  (一)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境内工业几乎空白,20世纪60年代,公社、大队创办一些社队企业,以手工业为主如农械厂、木器厂、竹器社、砖瓦厂。1991年,河市镇引进台资在霞溪村创办荣祺食品有限公司,主要加工生姜、青梅等果蔬产品,全镇乡镇企业29家,工业总产值1813万元。1993年后,大华蓄电池、银艺工艺、长兴食品等一批企业入驻霞溪工业区,至199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3亿元。建区后,河市镇加快工业发展,形成涂厝溪铺、禾洋、钟洋、霞溪4个工业园区,涉及五金机电、工艺品、轻纺鞋服、食品、建筑材料等行业,五金机电产业占全镇企业70%以上,其中大华蓄电池、德源轴承成为五金机电行业的龙头企业,大华蓄电池企业税收超1000万元,成为全区纳税大户;德源轴承研发航空轴承发动机、水润轴承发动机等高新技术。河市镇拥有大批生产各类配套产品的企业,形成一套完整的企业链。至2007年,全镇企业123家,工业总产值19.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95亿元,出口交货值5.31亿元。
  (二)农业
  河市镇是传统农区,除粮食作物外,甘蔗、龙眼、槟榔芋、生姜等经济作物栽培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向商品化规模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甘蔗成为主要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20世纪80年代末,河市乡开辟为市区二线蔬菜基地。1991年,全乡耕地面积14738亩,粮食播种面积29130亩,主要种植水稻、甘薯为主,全乡农牧渔总产值1667万元。1994年,河市镇被列为鲤城区蔬菜常年基地,上级拨款扶持基地水利等设施建设,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鲤城区农业局在蛟南村建立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洛江建区后作为区农科所。20世纪90年代,倡导山地综合开发,大力发展龙眼为主果树,1996年龙眼种植面积达2.5万亩。1997年,华丰畜牧有限公司在霞溪(原河市五七农场)建设形成年出栏万头生猪基地,占地面积40亩,列为省市“菜篮子”调控基地。1998—2007年,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农田3000亩。2007年,全镇耕地面积10300亩,山地面积9060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花生、甘蔗、龙眼、荔枝、香蕉等,有河市槟榔芋、余甘、香蕉、黄皮蔗等特色农产品;全镇蔬菜常年基地3000亩,季节性蔬菜基地3500亩,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南塘、蛟南、溪山、溪井、山边等村;全镇农林牧渔业产值17435万元,其中农业产值8223万元,畜牧业产值8662万元,林业产值153万元,水产产值272万元。
  四、社会事业
  (一)教育科技
  2007年,辖区内有1所达标中学、1所职业学校、9所小学,小学教师149人,中学教师99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10人。小学学生人数2533人,中学学生1274人。农技推广服务机构4个。
  (二)文化体育
  2007年,辖区内拥有文化站、广播电视站、公园。有15个标准篮球场、6个健身路径、5个老年人活动中心、8个门球场等文化体育设施。
  (三)卫生计生
  至2007年,河市卫生院床位35张,卫技人员12个,村卫生所22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参合居民约31560人,参合率达95%;全镇初婚率10.8%,人口出生率11.7%,出生政策符合率96.28%。
  (四)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8年,河市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84元,2004年为4905元,是1998年的1.37倍。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71元,是1998年的1.86倍。
  居住条件 2006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河市镇(常住户)拥有住宅面积136.76万平方米,出租面积4.19万平方米。无住房12户,占0.15%;人均拥有10平方米以下104户,10—25平方米1724户,25—50平方米3021户,50—100平方米2394户,100平方米以上589户。
  (五)社会保障
  2006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河市镇五保户10户,低保户158户,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62户228人。至2007年,全镇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691人,发放低保金额395460元。
  第二节 马甲镇
  一、概况
  (一)位置境域
  马甲镇位于洛江区北郊,北纬25°07'、东经18°36',处于洛阳江上游,著名风景名胜仙公山下,仰恩系列工程所在地。在洛江、惠安、南安、仙游四县(区)交界处。东连惠安、仙游,西接南安。南与河市、万安接壤,北与罗溪、虹山为邻。马甲镇是洛江区北部地区的交通枢纽,洛江大道贯穿南北,洪(濑)园(庄)公路横贯东西。马甲镇辖区总面积114平方千米。
  (二)建置沿革
  宋代,今域属晋江县玉泉乡善政里、仙溪里。元至清朝属晋江县四十二都至四十六都。民国29年(1940年),属晋江县第四区锦凤乡、丰山乡(区署驻河市)。民国33年,撤销区建制,压缩整编乡镇,今域建制称锦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域属晋江县第二区(区公所驻河市)。1952年7月,今域属新成立的第二区(区公所驻永安乡);1955年9月,改称马甲区,辖14个乡。1958年3月,晋江县撤区并乡,今域为鹫南乡、马甲乡,同年8月合并称马甲乡。同年10月,改称马甲人民公社。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管辖。1984年7月,撤销公社实行乡建制,复称马甲乡。1991年10月建制改乡为镇,称马甲镇。
  (三)人口
  1997年,马甲镇辖24个行政村,人口53486人,其中非农人口2907人。2007年,全镇人口64118人,其中城镇人口12796人,畲族人口250人,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12000多人分布在8个国家和地区。村民主要姓氏有杜、林、吴、谢、王、曾等,以杜、林、吴姓氏为多。
  (四)资源特产
  矿产资源有火红土矿、高岭土矿、青草石、黑石矿。
  二、经济建设
  (一)工业
  马甲镇历史上工业一片空白,20世纪60年代公社、大队创办一些社队企业,以手工业为主,如农械厂、木器厂、竹器社、砖瓦厂。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逐步发展,主要有鞋业、针织、床上用品等。至1991年,全乡企业36家,工业总产值690万元。1993年起,马甲镇在大厅埔建设工业园区,入住企业以生产运动鞋为主,199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1.43亿元。2001年后,工业迅速发展,主要有针织品、床上用品、服装鞋帽、日用塑料、轻工制品、建筑材料等行业,以运动鞋生产为主。2007年,全镇企业300多家,其中各类鞋业企业200多家,年产运动休闲鞋5000多万双,成为泉州市休闲运动鞋制造基地之一,产品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有的销往东南亚和欧美。马甲镇针织服装企业生产的男女老少的针织衫、裤、裙、外套等系列针织品,销往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全镇工业总产值9.6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54亿元,出口交货值2440万元。
  (二)农业
  马甲镇是洛江区重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畜禽基地。1958年,马甲公社创办加锥油茶场(注:1962年由晋江县接办改称“国营加锥农场”)。1959年12月,在马甲彭殊村动工建设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的大型水库—惠女水库。1964年后,贯彻执行农业“八字宪法”,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生产技术,兴修水利,建设马甲后坂、乌石、梧峰青蛇、潘内沈友、前村七林、新民蔡山水库等一批水利设施;公社、大队组织耕山队,开发山地办果林场、茶场、畜牧场,如创办厝仔农场、新民茶场。改革开放后,马甲乡农业结构调整,甘蔗、果树、花卉、畜牧生产较快发展。1984年后,推广杂交水稻栽培示范和中低产田改造,甘薯引进新品种并继续推广“五改”措施,永安村发展形成百亩花卉基地。1991年,全乡耕地面积16278亩,农作物播种面积42808亩,主要有水稻、龙眼、甘薯、花卉、蔬菜、中药材,畜禽有生猪、番鸭,全乡农牧渔总产值1093万元。1992年,马甲农业高科技开发区养殖场引进丹麦丽佳鸭,当年繁育40多万只父母代种鸭。1993年,马甲农业大观园经省、市正式批准后,项目建设全面推进,涉及名优特水果观赏园、植物品种观赏园、观赏鲤鱼溪等。此后,各级政府鼓励和扶持山地开发,龙眼种植迅速发展,1996年全镇龙眼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1997年建区后,全镇水果、花卉、蔬菜、禽畜、水产品等特色农业产业不断发展,新建彭殊无公害蔬菜基地,引进杏川兰花、义山仙人球、溪北香草等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永安花卉、梅岭苗木、炉田及梧峰反季节蔬菜、祁山及梅岭畜牧业逐步走向规模化。完成12个村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建库容104.6立方米的宫迹水库,除险加固小(三)型以上水库25座;营建速生丰产林3万亩,修建生物防火林带30千米。
  2007年,马甲镇耕地面积1.55万亩,其中水田1万亩,农地3300亩,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19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465万元,林业总产值121万元,牧业总产值11184万元,渔业总产值454万元。
  (三)旅游业
  1997—2007年,编制仙公山旅游景点总体规划,新增仙公山南北亭景区,南亭五路财神殿和六十甲子神像全部完工,北亭送子观音投入使用;建设北亭四方观音殿,建设仙公山门及850米进山道路,新建碑林、地藏王殿、钟鼓楼、舍利塔等新景点。开发动植物观赏园、仰恩湖和新康济宫、洋坑农民体育公园,拓展乡村人文生态旅游内涵,旅游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扩建各景区停车场,新建各景区服务大楼。仙公山第二旅游通道路坯基本形成。通过报刊、电视、大型广告牌,采风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盘、参加旅游推介会,宣传仙公山三教合一特色,闽南宗教圣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高,仙公山被评为省级风景区、文物保护区泉州十八景之一。2007年,接待海内外游客30万多人次,比1997年增加15万人次,实现旅游年收入1160万元,比1997年增加167%。
  三、镇村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马甲有石桥、拱桥、木头桥等10余座,古道(石土道路)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政府驻地街道逐步改造,主要街道两侧逐步兴建供销社、粮站店铺。1952年新增马甲邮政代办所。1958年,全线修通泉州至罗溪公路。1962年开通马甲至南安梅山公路,建成马甲影剧院。70年代马甲公社在南街新建邮电所、信用社、医院、广播站、兽医站、税务所、工商所等;70年代末,工商部门在马甲镇区新建农贸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新建乡政府办公楼。1987年6月,35千伏马甲变电站投运,成立马甲供电所,用电统一纳入福建电网供应。1988—1990年,开通马甲梧峰、炉田等公路,全乡境内实现村村通公路。1992年,镇区商业建筑占地面积24821平方米,商业街两侧建有百货店、粮店、服装门市部、五金店、饮食店、化肥饲料门市部等。1993年,马甲镇在南街新建农贸市场(二楼服装及小商品市场),新建马甲中街(80米)。1993—1996年,琯头至马甲公路分段进行拓宽改造,镇、村也筹集资金掀起乡村道路建设热潮,通往行政村道路80%以上实现砼路面硬化改造;同期,马甲供销社、粮站在马甲街两侧新建综合楼、商住楼;区粮食局在南街建综合大楼(5层)。
  1997年后,马甲镇镇区新拓东街、西街和旧粮站路,新建商住楼15座8.6万平方米,建成仰恩美岭、新庵和洋坑后城、城头等旧村改造。美岭新村新建商住楼11座4.4万平方米,洋坑新村新建商住楼20座12万多平方米,新庵新村新建商住楼15座3.5万平方米,梧埔6.3公顷库区移民安置小区新建商住房6座3万平方米。建有3.5万伏变电站1座,自来水厂1座,年供水量250万吨;新建光缆程控电话模块局1座,自动电话交换机3280门,已开通程控电话1000多门。公共建筑有大学1所,中学1所;小学24所、幼儿园15所,电影院1座、文化站1处、中心医院和各村卫生所共36所。2007年,镇区规模比1997年扩大5倍,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自来水厂扩容至日供水量1.5万吨;铺设仰恩大学供水专线12.8千米,新增自来水用户900多户;新增道路硬化里程85千米,马虹公路马甲境内全面拓宽改造,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新建2万千伏变电站。支持扩建仰恩大学城工程,10年期间累计征地0.8平方千米,拆迁房屋4.63万平方米,新建仰大教学楼、宿舍楼、办公楼、体育馆22座25万平方米,附中附小15万平方米,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硬件设施,仰大师生数由10年前的5000人增加到2007年的1.4万人。
  四、社会事业
  (一)科技
  1998年8月,成立1个镇级科技协会,依托镇农办,每年牵头或配合相关部门举办、协办定期培训60余次,不定期培训70余次,场均参加人数70人。建立科技工作制度,科技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整合各类科技信息资源,形成科技信息资源库,构建横、纵向互通的科技服务网,集成科普信息资源,为基层提供方便、快捷的科技信息服务。建立新型科技服务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整合各类科技资源,协调各部门的科技力量,形成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利益共享、各种形式并存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全镇6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的实用技术,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50%以上。
  (二)教育
  马甲在封建社会时期,教育事业相对滞后,清朝私学逐渐发展,民国期间,私塾发展迅速,马甲较大型的私塾有杏村私塾,彭殊私塾,梧峰私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教育网络逐步形成。1956年9月,创办晋江县侨星中学,1957年易名晋江县第四中学,是原晋北创办最早的一所中学,也是晋北唯一的完全中学。1994年,创办就南中学。
  至2007年,马甲镇辖区有大学1所,中学3所,小学14所,幼儿园5所。适龄幼儿入学率99.8%,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98.3%。完成马甲中心小学、马甲中学部分校舍的维修改造,就南中学运动场人工草跑道竣工投入使用,完成第二中心小学建设的选址。
  (三)文体
  1998年后,广播电视站自办节目,开辟新闻、农技、卫生与健康、计划生育、天气预报、文体活动等栏目。组织文艺队参加区、市的农村会演。各村有老人活动中心或文化室,阅览室。农村电影队定期不定期到各村放映电影。有文化站1处、1000多座位影剧院1座。成立镇级南音协会1个,村级南音协会8个,组建腰鼓队4支,广场舞6支,大鼓吹42支,南音队伍7支,健身路径55个,标准灯光篮球场3个,手提木偶和布袋戏班3个。每年举行老人体育赛3次,中小学生运动会各1次,农民运动会1次。
  (四)卫生计生
  1958年,马甲卫生院建立,全院占地面积8334.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682平方米,全院员工71人,其中在编人员53人,2007年已成为洛江区综合医院。此外,全镇各村均有卫生所,有卫生技术人员39人。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在儿童中进行各种预防接种防疫,开展妇科病和流动疫病的防治。1997年建区后,开展卫生城镇活动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改水改厕,修建垃圾中转站,综合治理环境卫生。1998年全镇初级卫生保健达标。1999年,马甲镇被省政府授予“卫生乡镇”称号。至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参合居民约43261人,参合率达76.4%。全镇初婚率8.26%,人口出生率12.04%,出生政策符合率89.31%。
  (五)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8年,马甲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2004年为4937元,是1998年的1.4倍。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37元,是1998年1.87倍。
  居住条件 2006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马甲镇(常住户)拥有住宅面积215.45万平方米,出租面积6.38万平方米。无住房25户,人均拥有10平方米以下129户,10—25平方米2789户,25—50平方米5919户,50—100平方米3670户,100平方米以上993户。
  (六)社会保障
  2007年全镇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733人,发放低保金额100.27万元。1989年,在永安村建成马甲镇敬老院,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为两层砖混建筑,建筑面积450平方米,房间12间,至2007年先后有100多个孤寡老人在敬老院安享晚年。
  第三节 罗溪镇
  一、概况
  (一)位置境域
  罗溪镇位于洛江区北部,北纬25°07'、东经18°36',距泉州市区40多千米,东与仙游县相连,西与南安市毗邻,南与马甲交界,北与虹山乡接壤。全镇辖区面积126平方千米,四周山岭环绕,主要溪流发源于玉叶山,故宋代称玉泉山。除玉泉山外,环北有后溪、环西有前溪,由东往西有下宫溪及翁圳、石圳等小支流注入前、后溪,溪圳罗列于四面八方,这是始于元代称其为“大罗溪”之渊源。
  (二)建置沿革
  宋代属晋江县玉泉乡常建里,因东南环绕翁山溪、前溪,其溪水发源于玉叶山,故称“玉泉乡”。元至清朝属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29年(1940年),今域属第四区颖川乡、金溪乡、山顶乡(区署驻河市)。民国33年,撤销区建制,属晋江县罗溪乡、山顶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域属晋江县第一区(区公所设在柏山村尾园组,1953年搬迁至西头埔黄氏小宗);1955年9月,改称大罗溪区,辖12个乡。1958年3月,晋江县撤区并乡,今域为罗溪乡、虹山乡、钟山乡。同年8月,3个乡合并为罗溪乡。同年10月,改称罗溪人民公社,下辖19个生产大队。1971年1月,划归泉州市管辖。1984年7月,罗溪公社改称罗溪乡。1987年10月,划出苏山、虹山、白凤、松角山4个村成立虹山乡。1991年10月,撤乡建镇,称罗溪镇。
  (三)人口
  1997年,罗溪镇下辖16个行政村,220个村民小组,人口41749人。2007年末,全镇下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43149万人,城镇人口4721人,村民主要姓氏有黄、赖、陈、林、廖等,以黄姓和赖姓为多。
  (四)旅游景观
  辖区主要的旅游景点有罗溪森林公园、廓垅庙、龟峰岩、圆觉寺、玉叶寺、西龙寺、道观岩寺、南宋古拱桥、名木珍稀古树、大寨山吴觐起义山寨遗址、清朝护林碑等。
  (五)工艺特产、矿产
  八峰山桔梗 产于八峰山东北悬崖绝壁,西南向呈45度坡,海拔200米以上山坡是黑沙土壤,时有云雾环绕,具有清凉解毒、益阳补气、润肺健身的效果的中药,每年端午节后采收。
  花魁瓷器宋元明时代盛产。1987年,泉州文物考古小组发掘宋代瓷窑,挖出宋江代碗、碟、瓷锅、瓷吊灯等多种青蓝彩绘书画瓷器产品。
  罗溪铜锣(见第二十八篇)
  岩茶 钟石山、建兴山、玉叶山盛产名茶,此三山海拔600米左右,经常“白云盖顶”、雾气腾腾,所产岩茶,其质冠于其他山茶,尤其是钟石山所产之茶更佳,素有民谣:“钟石茶叶,胜过中药。”
  罗溪草席 八峰山下的良田是黑沙壤,适应草席的生长,其席草不粗不细,有韧性,所织草席经久耐用。民国时期永生村家家户户有织席机,历来有“马甲村,翻土豆;潘家乡,翻蔗头;山顶彭烟雾罩、大罗溪拿席扣”的民谣,产品畅销广州、福州、厦门等地。
  八峰山金矿 经探察,其黄金含量颇丰。
  后溪铁矿 后溪村桥下常年有血色水流出,经探察,整座大寨山藏有铁矿。
  二、经济建设
  (一)工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境内工业几乎空白。20世纪60年代,公社、大队创办一些社队企业,以手工业为主如农械厂、木器厂、竹器社、砖瓦厂、铜锣厂、铁木厂、粮食复制品厂等。1991年,乡镇企业18家,工业总产值802万元。199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4802万元。随着企业引进发展,2005年罗溪镇启动工业园建设,其位于镇区中心地段,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至2007年有2家外资企业在罗溪投资办厂,当地企业好利来鞋业企业入园区新建厂房1.4万平方米,主要有服装、针织、鞋业、卫生用品等行业,全镇工业总产值2.02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04亿元,出口交货值4474万元,财政收入1175万元。
  (二)农业
  罗溪镇是洛江区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的主产区。1964年后,推广农业技术和科学种田,引进推广矮秆抗倒伏水稻品种,甘薯推广新种花、“晋薯7号、8号”等优质高产品种。推广科学种田,开发山地办果林场、茶场,如公社、队办场有玉叶、钟山、建兴、碧山、垵内等茶场、前溪五尖山果林场。20世纪60年代新建前溪、回石、翁山、石纳等水库,20世纪70年代修建八峰、广桥水电站、前溪一级电灌站,兴建诗埔、车戽等水库,确保农田灌溉。改革开放后,调整农业结构,甘蔗、果树、畜牧生产较快发展,甘蔗成为重要经济作物,垵内、建兴村发展香蕉种植400多亩。1991年,全乡耕地11121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3636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甘薯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大豆、花生、甘蔗、龙眼、橄榄等,农牧渔总产值1241万元。1993年后,利用丘陵山地发展龙眼等果树种植。1997年,永成畜牧有限公司建成年出栏万头的生猪基地场。2000年后,罗溪镇建立水稻优良品种示范基地100亩、旱地作物和反季节蔬菜种植试验基地200亩、后溪马铃薯冬季种植示范基地150亩,东南医药有限公司新增种植中药材山麦冬示范基地150亩。2001—2006年,超大集团在罗溪后溪等村建立大棚蔬菜生产基地400亩;全镇现代农业示范、速生林、盆景花卉、中药材生产加工、生态旅游休闲、万头商品猪等六大基地初步形成。2007年,全镇耕地面积11124亩,其中水田1万亩,旱地1230亩,山地面积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全镇农林渔牧业产值937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130万元,畜牧业产值4920万元,林业产值161万元。
  (三)服务业
  1997年后,推动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项目。2006年,罗溪森林公园借鉴“农家乐”的经验,新增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项目,获“福建省首届十佳森林人家”称号。
  三、镇村建设
  罗溪镇的前溪、后溪两条河流贯穿于境内。宋元时建有广桥、金溪桥;明清时有通仙游、南安、泉州、永春湖洋的道路,均为碎石土路,1米多宽。民国时期,民工修筑姑舅岭公路,长8千米:农田大多靠池塘、井提水灌溉;街面狭窄,仅有几家小店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溪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不断发展、完善。1958年修通泉州至罗溪公路,1966年建成罗溪至洪四道路,1968年建成梅山—罗溪—仙游公路;1987年,罗溪新建农贸市场(二楼服装及小商品市场),逐步建成农民街。1988年,罗溪影剧院建成。1996年,罗溪汽车站建成。2007年,全镇17个行政村均开通有线电视和程控电话,移动通信信号全面覆盖,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随着万虹公路拓改、金光隧道贯通,罗溪东环路带动镇区改造及拓展,形成东扩至奕聪中学,北连后溪村的镇区新构架。罗溪新街、环镇路两侧建设初具规模,沿街建成商住楼1万平方米以及新农贸市场的投入使用,提升镇区的聚集功能。镇区Ⅱ期整治完成用地整体规划及亩数丈量、面积确认,与部分被征地户签订征地协议。双溪村草埔新村商住楼建设6000平方米。镇区公共建筑设施有邮电大楼、集贸市场、影剧院、卫生院、文化娱乐场所。
  四、社会事业
  (一)文化教育
  至2007年,全镇辖区有中学1所、小学20所、幼儿园17所;南音社1个、老人学校1所、文化站1个,17个行政村均设立老人活动中心:罗溪中学实施“双高普九”,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旅居印尼侨胞黄奕聪独资7000多万元捐建奕聪学园,其中奕聪中学按普通高中一级达标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台胞黄和平投资340万元建设敬德中心小学1.2万平方米的配套建筑。
  (二)卫生计生
  罗溪卫生院位于镇区,前身系1956年7月的罗溪乡联合诊所。2007年,旅澳侨胞黄通成捐资200万元完善罗溪卫生院医疗卫生设施,院址占地面积约8733.34平方米,建筑面积4356.2平方米,全院在编42人,其中卫技人员35人。各村均有卫生所。至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行,全镇居民36295人参保,参保率达84%。1997年起,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开展“安居、成才、致富、亲情、保障”工程。2007年,扶持9户二女安居工程建设,减免“二女户”女儿1086人次学费1.5万多元,为二女户学生征订《小学生周报》及免费体检,帮扶16户计生二女困难户贴息贷款16万元,慰问34人1.5万多元,发放低保金348人7.3万多元,奖励扶助独生对象、二女扎对象10.85万元。同年,全镇初婚率9%,人口出生率9.018%,出生政策符合率97.12%。
  (三)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1998年,罗溪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2004年,人均纯收入4937元,是1998年的1.4倍。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37元,是1998年的1.87倍。
  居住条件 1997年后,农村新建房屋增多,农民居住面积逐年扩大,实现从平房到楼房,从砖混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转变。2006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罗溪镇(常住户)拥有住宅面积95万平方米,出租面积0.94万平方米。无住房28户;人均拥有10平方米以下139户,10—25平方米2185户,25—50平方米2904户,50—100平方米1041户,100平方米以上243户。
  (四)社会保障
  2000年,乡村统一征地、规划,建设三村小岭灾后重建工程18宗房;扶持30多户残疾人贫困户建设安居工程;扶持31户“造福工程”、地灾点危房搬迁建设;扶持3户“五保户”建设安居房。2007年,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户553户1289人,发放低保金额85万元。
  第四节 虹山乡
  一、概况
  (一)位置境域
  虹山乡位于洛江区北端,北纬25°07'、东经18°35',平均海拔450米。东、南两面与罗溪镇相交界,西与南安市为邻,北至仙游县。全乡辖区面积24平方千米。
  (二)建置沿革
  宋代属玉泉乡常建里。元至清朝属晋江县四十七都。民国29年(1940年),今域属晋江县第四区山顶乡(区署驻河市)。民国33年,撤销区建制,仍属山顶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今域属晋江县第一区(区公所驻罗溪)。1958年3月,晋江县撤区并乡,设立虹山乡,同年8月并入罗溪乡。1971年1月,罗溪公社从晋江县析出划归泉州市管辖。1987年10月,罗溪乡析出虹山、苏山、白凤、松角山4个村组建虹山乡,乡政府驻虹山村。2000年,苏山村拆分为苏山村、前坂村。2007年,全乡辖前坂、虹山、松角山、苏山、白凤5个行政村。
  (三)人口
  1997年,虹山乡辖4个行政村,53个村民小组,人口11230人。2007年末,虹山乡辖5个行政村,总人口12164人。虹山乡迁往台湾人口有千人以上,迁住日本的也有114人,侨居地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地。村民姓氏有彭、陈、林、谢,其中彭氏占总人口95%以上。
  (四)资源特产
  1997—2007年,虹山乡年均降雨量1488毫米,全年无霜期340—350天,森林覆盖率70.1%,绿化率98.1%,仅观瀑景区就有树木180多种。全乡林地1.73万亩,山地2.73万亩,虹山乡矿产资源有辉绿岩、高岭土等。
  (五)旅游景观
  观瀑景区位于虹山村水尾,瀑布落差80多米,景区面积23.33公顷,其中风光田园16.67公顷、竹园13.33公顷,景区内有原始树林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虹山跑马塞位于虹山入口,海拔470米,面积200亩,有良好生态环境及高度旷野,是古代屯兵练兵驻地。彭棠古民居位于苏山村,有保存较久的彭棠古大厝。虹山吾坑后生态园位于苏山村境内,面积20公顷,其完整生态系及原始生态林贯穿其中。虹山观光园位于苏山茶场,面积33.33公顷,有古老与现代的制茶机械和成片的茶园。车房街是古代往省城(福州)驿道的中转站,有保存较完整的驿道遗迹。虹山独具特色的养生文化——彭祖养生文化。
  一、经济建设
  (一)农业
  1963—1966年,虹山境域创办白凤茶场(200多亩)、苏山茶场(300多亩)、虹山茶场(100多亩),茶叶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1978年后,建设大小天马茶叶基地,茶场茶叶品种改良,种植和制茶改进。1986年后,茶叶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甘蔗生产较大发展。1991年,全乡耕地面积4136亩,农作物播种面积8713亩,农牧业总产值215万元,主要作物水稻、甘薯、花生等。2000年起,虹山乡推进扶持“一村一品”特色基地建设,新种改造茶叶基地200亩、尾巨桉650亩、笋材两用毛竹基地250亩,扶持建立禽畜养殖场2个。2002年后,修复长尾坑水库,新建及修复引水渠6153米、水坝3个、管灌2000米、机耕路6400米,对红梅坑等3个山围塘进行除险加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推广种植红心甘薯1000亩和蔬菜150亩,茶园2500亩,特别是“红心甘薯”和“红心薯干”外包装统一设计、制作,打造形成虹山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2007年,全乡耕地面积4740亩,农作物播种面积9750亩,农牧林产值265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359万元,畜牧业产值1200万元,林业产值58万元。
  (二)工业
  1992年,乡镇企业9家,乡镇企业总产值为250万元。2004年,新利来鞋厂成立,产品涉及运动鞋、编织鞋,年产值1000万以上,产品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2007年,全乡工业总产值3957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主要为鞋服生产,总产值2286万元。
  三、乡村建设
  1976年,开通罗溪后溪村至虹山乡公路,长6千米。1992年,乡境内有苏山车房街一条主要街道,4条乡村公路。1993年,建设罗溪林场至虹山公路(柏油路面),全长6千米,宽6米。1993年,建设虹山农民街。2001年,进行虹山入口路段拓宽硬化改造3千米。2002—2006年,完成苏山桥头至白凤村部道路2500米、白凤村大圪组道路800米、申北公路1200米、松角山村三元坑至广桥道路2500米以及虹山村小宗边至景区道路810米共5条乡村公路的改造硬化。2006—2007年,虹山入口路段拓宽改造硬化6.5千米。
  1992年,程控电话30门,1997年后通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至2007年固定电话有400多部,移动、联通、电信信号实现全覆盖,村民手机持有率达90%,有邮政代办点1家,电信服务点1家。
  2003—2006年,建成白凤大磨山水库及镇区人饮工程、前坂村九重漈人饮工程和松角山村人饮工程,解决4000多名群众饮水问题。2007年,苏山、前坂村完成人饮工程建设,2个村1500多名群众生活用水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至此,全乡陆续建设蓄水池15处,日供水1115吨。
  1997年后,虹山乡区建设步伐加快。2002年,松角山村全境、镇区中心路段架设路灯共171盏;2002—2006年,全乡5个行政村架设770盏路灯,实现“村村放光明”。2000—2002年,松角山新村建设,建成松角山、虹山新村排水排污工程,拆旧建新48户,改水改厕138户。2003—2006年,开展“清洁家园”专项行动,新建一批环卫设施,建立完善镇区环境卫生保洁制度,建设乡垃圾填埋场。白凤村创建市级沼气池建设示范村。
  四、社会事业
  (一)科技教育
  1997—2007年,虹山乡政府配备科技副乡长1名,成立虹山乡科学技术协会,各村成立科普协会,建立科普惠农工作站和虹山乡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成立虹山乡果蔬行业协会。实施红心甘薯种苗提纯科技项目1个,建设“虹山红心甘薯”品种标准化栽培示范基地。每年通过科技下乡、邀请致富能手和专家开展技能培训、举办讲座等多种方式宣传科技,普及种植、养殖和加工方面实用知识。
  1969年,创建虹山附中(隶属罗溪中学)。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虹山旅居印度尼西亚侨胞,心系桑梓,两度捐资建校,学校规模不断扩大。1993年,应形势发展之需,附中独立办学,正式命名为虹山中学。2003年,虹山中学被确认为泉州市“初中达标校”。2007年,全乡辖区内有1所初中校、2所小学、1所中心幼儿园。
  (二)文化体育
  虹山乡拥有彩虹飞瀑、古松林、圣妈祖聚峰宫、近百座闽南古大厝、彭氏家庙、彭棠古民居、清代水尾护林碑、明代史学家何乔远诗摩崖石刻等诸多自然景观和历史名胜古迹。2001年,护林碑建筑群列入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虹山乡文化站被列入省“百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完善工程”之一,由一座旧的综合楼改建为综合文化站。
  (三)卫生计生
  1983年,由印尼侨胞捐资建成虹山医院,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1997年后,加强开展卫生城乡活动和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改水改厕,综合治理环境卫生。开展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在儿童中进行各种预防接种防疫,开展妇科病和流行疫病的防治,1998年初级卫生保健达标。2007年,全乡有村卫生所4家,医务人员5名;儿童疫苗接种率达95%以上,孕妇保健率达94%,妇幼保健率达87%。同年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约1.25万人参保,参保率99.8%,投入经费625万元。
  2007年,全乡初婚率10.80%,人口出生率10.19%,出生政策符合率97.5%,出生人口性别比100:108,二女占二孩比例的42.3%。
  (四)居民生活
  收入水平 1998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478元。2007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9年的2789元,提高至5127元,是1998年的2倍。
  居住条件 2006年12月31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虹山乡(常住户)拥有住宅面积27.57万平方米。无住房36户,人均拥有10平方米以下55户,10—25平方米797户,25—50平方米836户,50—100平方米312户,100平方米以上73户。
  社会保障 1997年,重点保障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五保”对象及鳏、寡、孤、重病残和因灾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对象。2002年,低保覆盖面扩大至1.7%以上。2003—2006年,累计落实帮困资金50余万元,实施“造福工程”,扶持20户“二女”困难户和5户残疾人困难户解决住房问题,帮助70多户困难户发展生产,慰问500多户困难户。2007年,扶持1户残疾人安居工程建设,为172户340人发放生活低保金22.3万元,发放救灾救济救助资金10.6万元。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