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语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723
颗粒名称: 第三章 语法
分类号: H04
页数: 8
页码: 649-656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洛江方言的词汇特点,包括词源、内部屈折构词、文白异读构词、三音联合构词、同素反序法构词、附加词缀构词、重叠合成构词等方面。
关键词: 洛江区 方言 语法

内容

第一节 构词特点
  一、多用单纯词
  洛江方言多用单纯词表示普通话用合成词才能表示概念。例如:
  方言 普通话
  花 花儿
  月 月儿
  鸟 鸟儿
  桌 桌儿
  椅 椅儿
  盘 盘子
  计 计策
  阔 宽阔
  本 本钱
  顾 照顾
  畅 舒畅
  二、内部屈折构词
  通过改变语词的读音表示不同的意义。
  (一)轻声
  词语 重读及意义 轻读及意义
  后日 au〓lit〓日后 au〓lit〓后天
  落来 lo〓〓lai〓后来,接下来 lo?〓lai〓下来
  (二)增音
  人称代词 单数、主格 复数、所有格
  第一人称 我gua〓 阮gun〓
  第二人称 汝l〓〓 恁lin〓
  第三人称 伊i〓 〓in〓
  (三)换音
  近指ts- 远指h-
  即ts(这) 迄hit〓(那)
  拙ts(这么) 喝hua〓1(那么)
  种牙tsi〓〓〓ge〓(这种) 响牙hi〓〓ge〓(那种)
  一、文白异读构词
  利用词素相同,而文白读不同的方法构成新词。例如:
  接接tsi?〓tsiapl(动词,迎接,接待)
  石石sia〓〓tsio〓〓(名词,一种质松的石头)
  三、三音联合构词
  由三个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单音语素并列而成,一般有特定的含义,而并非各个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例如:
  被铺席p'?〓p'o〓ts'io?〓(名词,行李铺盖)
  差使教ts'elsailka〓〓(动词,支使,使唤)
  四、同素反序法构词
  即词素相同而位置不同的一种构词方式。
  方言 普通话
  利便 便利
  狗公 公狗
  猪母 母猪
  人客 客人
  闹热 热闹
  弃嫌 嫌弃
  鸡母 母鸡
  五、附加词缀构词
  在语素的前后加上各种附加部分。
  (一)前缀
  阿a〓:用于称谓、人名、排行或某些名词之前。如:阿母、阿兄、阿玉、阿三、阿奴等。
  番huan〓:表示从外国或外族传人。如:番油(煤油)、番姜(辣椒)、番巾(方行头巾)等。
  (二)后缀
  仔a〓:名词的标志,有时带有小义或鄙视义。如:捋仔(梳子)、贩仔(小贩)、椅仔(小椅子)、番仔(洋人)等。
  气k'ui〓:形容词的标志。如:好气(境况好)、差气(差劲)、漏气(现丑)、外气(洋气、俊俏)、起气(起色、得意)、紧气(快速)、够气(足够)等。
  仙sian〓:贬称具有某种嗜好或特点的人。如:烧酒仙(酒鬼)、跋九仙(赌徒)、阿三仙(游手好闲之徒)、流鼻仙(常流鼻涕的小孩)、饭桶仙(笨蛋)等。
  先sian〓:称具有某种技能的人。如:拳头仙(拳师)、草药先(土医生)、讲古先(说书人)、风水先(阴阳先)等。
  (三)中缀
  通常加在两个语素中间,起强调作用。
  仔a〓:将仔就=将就
  不put〓:姑不将=姑将(只好)
  六、重叠合成构词
  通过语素的重叠来构成新词或产生新义。如:
  头(首)→头头(开始,开头)
  定(静止)→定定(纹丝不动;经常,总是)
  第二节 词类特点
  一、名词
  洛江方言在计量、指定、逐指,洛江方言的名词所搭配量词往往和普通话不同。例如:
  方言 普通话
  一领被 一床被子
  一尾鱼 一条鱼
  一蕊花 一朵花
  即领被 这床被子
  即尾鱼 这条鱼
  即蕊花 这朵花
  一领一领兮被 一条条的被子
  一尾一尾兮鱼 一条条的鱼
  一塞一蕊兮花 一朵朵的花
  洛江方言在表示“每一”时与普通话不同。前者是用“逐十名词”的组合方式表示,如“逐侬(每人)”“逐桌(每桌)”,而普通话则用“每(一)+名词”和重叠的方式表示,如“每人”“每家”,“每一人”“每一家”,“人人”“家家”。
  一、动词
  动词时态的表示与普通话不完全一样。例如:
  方言 普通话
  食咯 吃了
  食了喽 吃了
  洗了啦 洗了
  捌当着 当过
  捌去着 去过
  捌食着 吃过
  动词的重叠式及其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与普通不尽相同。例如:
  AA式:
  1.汝想想咧则共我说(你好好地想一下才告诉我)。
  2.共依赶赶出去(把人全都赶出去)。
  3.水漏漏落来(水不断地流下来)。
  例1的“想想”有增强语气和强调的意味。例2的“赶赶”表示动作的对象是全范围的。例3的“漏漏”表示动作的对象是不断的。
  AXA式:
  1.即本册我看了看(这本书我常常看)。
  2.米粉我食也食(米粉我常常吃)。
  这一重叠式嵌入了“了”[1iaul1]、“也”[a〓]表示动作的反复性。
  三、形容词
  单音形容词的重叠式,除“AA”式(如“红红”)外,还有“AAA”式,例如:
  红红红
  青青青
  白白白
  黄黄黄
  “AA”式充当补语时(如“洗遘白白”)和“AAA”式一样,都表示对程度的强调,而后者所强调的程度要比前者更甚。
  双音形容词的重叠式,除“AABB”式(如“清清楚楚”)外,还有“ABAB”式,例如:
  清气清气(很干净)
  老实老实(很老实)
  哭气哭气(很费事)
  无论是“AABB”式,还是“ABAB”式,都表示对程度的强调。
  四、数量词
  概数的表示法不同于普通话。例如:
  方言 普通话
  (1)十斤外重 十多斤(重)
  (2)十斤几 十几斤(重)
  (3)成十斤 将近十斤
  例(1),表示概数用“外”,置于量词之后,而普通话表示概数用“多”,置于量词之前。例(2),表示概数与普通话一样,都用“几”,但前者置于量词之后,后者却置于量词之前。例(3),表示概数用“成”,而普通话表示概数用“将近”。称数法不同于普通话。例如:
  方言 普通话
  (1)一百空五 一百零五
  (2)百一 一百一
  角三 一毛三
  斤一 一斤一
  例(1),在整数与零数之间所用的连接词是“空”,而普通话是“零”。例(2),可省说整数“一”,而普通话则不行。
  方言量词逐指义的表示不同于普通话。通常,方言是用“逐+量”组合和“数十量”的重叠式表示。例如:“逐个(每一个)”“逐张(每一张)”“一个一个”“一张一张”“一蔓一叟”。而普通话常用量词重叠式和“数+量”重叠式表示。例如:“个个”“张张”“条条”,“一个一个”“一张一张”“一条一条”。
  五、代词
  代词一般分为近指和远指,但在一定的语境中,远指可再分为较远指和更远指。近指是用“即”[tsit〓]表示,如“即位(这个位置)”。较远指是用“迄”[hit〓]表示,如“迄位(那个位置)”;更远指也是用“迄”[hit〓]表示,读重音,并辅以手势,如“迄[hit〓]位”。
  六、副词
  可以省略所修饰的谓语。例如;
  问:汝恪挑工来一逃啊?(你还特意来一趟?)
  答:我是顺路,呣是挑工啊。(我是顺道来的,不是特意来的)
  修饰语“顺路”、“挑工”之后的谓语“来”被省略了。
  有的可以单独回答问题。例如:
  问:汝钱有够无?(你钱够吗)
  答:拄好。(刚刚够)
  问:汝捌读册吗?(你曾经读过书吗)
  答:捌。(曾经读过)
  副词“拄好”“捌”都单独回答问题。
  七、助词
  方言中较有特色的助词有如下几个:
  得[tit〓/lit〓](用于词组末尾时读轻声):1.与“会”连用,以“会+动词+得”表示可能或可以。如:会食得(能吃)、会看得(可以看)。2.动词或形容词+得+数量,表示可能或假设等。如:用得三日(可以用三天)、有得三张就够(只要有三张就足够)、各长得两寸就较好看(再长两寸就会比较好看。)
  仔[a〓]:1.用于由形容词或动词充当的壮语之后,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地”或时态助词“着”。如:慢慢仔食(慢慢地吃)、笑笑仔讲(笑着说)。2.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与补词之间,相当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得”。如:走仔成紧(跑得很快)、薄仔亲像纸(薄得像纸一样)。3.用于数量词组(数词通常为“一”或“两”)之后,表示数量少。如:一丝仔(一点点)、两牙仔(两三个,不多的几个)等。
  〓[l?〓]:用于两个动词之间,表示前一个动作为后一个动作的方式,相当于普通话的时态助词“着”。如:“坐口累说(坐着说)、倒〓看(躺着看)等”。
  母[bu〓/m〓]:用于形容词“大”之后,强调大的程度。如:大母声(声音很大)、大母汉(个子很高)。
  第三节 语序特点
  一、双宾语的位置
  为突出物品,洛江方言可以把指物或人的远宾语提到动词前面,近宾语仍留在动词后面。例如:
  册一本与伊。(给他一本书)
  工人几个借我。(借我几个工人)
  一、定语的位置
  表示数量的定语可以后置。例如:
  票一张与我。(给我一张票)
  羊一只偌钱?(一只羊多少钱)
  鸡一斤偌钱?(一斤鸡多少钱)
  “一张”“一只”“一斤”分别置于中心同“票”“羊”“鸡”之后。这种用法,在疑问句中最常见。
  三、状语的位置
  状语有的可置于动词之后。例如:
  汝走边。(你靠边走)
  我走头前。(我前面走)
  状语“边”“头前”置于动词“走”的后面。
  四、补语的位置
  补语有的可置于宾语之后。例如:
  我拍伊无法。(我打不过他)
  补语“无法”置于宾语“伊”的后面。
  第四节 句子结构特点
  一、能愿句
  方言中“会”作为动词,表示理解、懂得、熟悉,通晓的意义(如“我会英文”)外,还可作为能愿动词,相当于普通话“能”的否定式“勿会”,即普通活的“不会”。能愿句的表示法与普通话不完全相同。例如:
  方言 普通话
  (1)我病好咯,会食糜咯。 我病好了,能吃饭了。
  骸肿咯,〓行路。 脚肿了,不能走路了
  (2)后日伊会来洛江〓? 后天他能不能来洛江?
  伊后日〓来。 他后天不能来。
  (3)伊一日会写三千字。 他一天能写三千字。
  我一日〓写三千字。 我一天不能写三千字。
  从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方言用“会”“狯”表示的能愿句,普通
  话分别用“能”“不能”表示。
  二、比较句
  等比式比较句与普通话不同。它常常在形容词前面加“平平”二字作修饰语,相当于普通话的“一样”“同样”。例如:
  我甲伊平平高。(我和他一样高)
  迄两包糖平平重。(那两包糖一样重)
  方言的差比式比较句有几种格式与普通话不同。例如:
  方言 普通话
  (1)我比伊较肥。 我比他胖。
  今仔比昨日较热。 今天比昨天热。
  (2)我大伊五岁。 我比他大五岁。
  例(1)用“甲+比+乙+较+性状词”的格式表示差比式比较句,而普通话是用“甲十比十乙十性状词”表示,洛江方言多了一个“较”字,例(2)用“甲+性状词+乙”的格式表示差比式比较句,而普通话是用“甲+比+乙+性状词”的格式表示,二者除结构不同外,少一个“比”字。
  三、被动句
  被动句的表示法与普通话不完全相同。缺少相当于普通话“被”的专用介词,而是采用给类动词“与”[t〓〓]和既当动词又当介词的“乞”[k'it〓]表示。例如:
  伊昨日待山上与侬拍。(他昨天在山上被人打了)
  伊兮册与依偷去咯。(他的书被人偷走了)
  伊乞狗咬一下。(他被狗咬了一下)
  册乞雨沃着。(书被雨淋过)
  四、处置句
  洛江方言的处置句很有特色。首先,它缺少相当于普通话“把”字的专用介词,多用“将”字和“共”字。例如:
  汝将册带来。(你把书拿来)
  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表达形式,主要有下面几种:
  1.“(主谓)+宾语+谓语”结构形式:
  (汝)饮糜食口累则去。〔(你)把饭吃了才走〕
  (汝)作业做完则睏。((你)把作业做完了才能睡)
  2.“宾语+共+代词+谓语”结构形式:
  旧厝共伊拆拆束去。(把旧房子都拆掉)
  迄碗鸡肉共伊食落去。(把那碗鸡肉吃下去)
  3.“宾语+主语+共+代词+谓语”结构形式:
  迄碗鸡肉我共伊食落去咯。(我把那碗鸡肉吃下去了)
  迄本册我共伊烧束去咯。(我把那本书烧掉了)
  (五)“来去”句
  在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去做或要去做某件事时,有时用“来去”表示,这类句子称为“来去”句。例如:
  我来去看戏。(我去看戏)
  来去食饭。(去吃饭)
  “来去”句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而不能用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如不能说“汝来去看戏”“伊卜来去看电影”,可以说“汝甲我做阵来去看戏(你和我一起去看戏)”“我甲伊做阵来去看电影(我和他一起去看电影)”。“来”在话中已虚化。
  五、疑问句
  是非式疑问句的表达方式比普通话筒略,通常只要在陈述句末尾加上一个否定副词。例如:
  昨日汝去上课无?(昨天你去没去上课)
  汝食未?(你吃了吗)
  六、“有” “无”句
  “有”“无”可构成多种形式的句子,这类句子称为“有无”句。“有”“无”的用法有的和普通话相同,例如,二者带名词宾语(如:有人,无人),有一些用法与普通话不同,主要有下面几种:
  1.“有”“无”可以用在动词、形容前,表示事实的存在或对事实的否定。例如:
  伊最近有来一趟。(他最近来过一趟)
  我最近无去。(我最近没去)
  2.“有”“无”可直接作补语,对动词作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例如:
  我听有。(我听到了,或我们听明白了)
  伊看无。(他看不见,或他看不明白)
  3.“有”“无”可作状语,与动词组成偏正结构,说明事物的性状。例如;
  迄种袜无颂。(那种袜子不耐穿)
  4.“有”“无”可对举或连用,构成疑问句式“有……无”或“……有无”。例如:
  迄蕊花有芳无?(那朵花香不香)
  迄领衫买有无?(那件衣服买到了吗)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