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佛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70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佛教
分类号: B94
页数: 2
页码: 627-62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佛教在泉州地区历史悠久,自西晋太康年间便开始传播,并在各个朝代经历兴盛、衰落、复兴的历程。寺庙建筑群众多,其中广济寺、白水岩寺、半山观音寺等是具有悠久历史和重要地位的寺庙。在不同历史时期,佛教在泉州地区受到不同政治、社会环境的影响,经历了兴盛、衰退、复兴的变迁。在新中国成立后,佛教寺院得以重建,活动逐步趋于正常,成为旅游、休闲、朝圣的地点。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佛教

内容

一、传播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佛教已在泉州传播。唐代,由于朝廷推崇,佛教势力逐渐发展,泉州地区建造许多寺院,佛事活动、佛学研究十分活跃。五代,王审知治闽,推崇佛教。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延彬、节度使留从效等人主政期间大力建造寺院。宋代,推崇儒学,严格管理佛教,实行度牒制度,限制寺院财产,泉州佛教失去发展势头。但是寺院由于积聚了巨大财富,加上社会经济繁荣的推动,僧人和信徒大规模地修寺、建塔、造桥,成为一代风气,先后建设万安桥(洛阳桥)、濠溪桥(观音亭桥)。宋代泉州的佛学宗风很盛,不少佛学宗师在与宋儒的论争中兼通儒术。元代,政府对各门宗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泉州出现世界多门宗教共存的盛况。元末,泉州发生亦思巴奚兵乱,僧人被抓当兵、当民夫,寺院或遭焚毁或遭严重破坏,佛教受沉重打击。明代,泉州佛教逐步衰落。清代,泉州设僧纲司,重视佛、道、儒的教化作用,泉州佛教得以复苏。
  民国初,随着新思想的传入,泉州出现一股破除迷信风潮,驱逐僧尼,没收寺产,兴办新学。这时,一些僧俗人士受北平、上海一带佛化运动影响,邀请北平、上海的高僧、居士来泉州弘扬佛法,发起佛学革新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泉州民间佛事活动发展很快,祈福酬愿盛极一时,大部分寺僧参与佛事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文化大革命”期间,佛教寺院被占用,僧人、菜姑多数被迫还俗。1978年以后,陆续退还寺院,一些寺院得以重修,僧尼和菜姑相继返寺,并先后收度一些青年出家。1991年后,洛江区许多寺庙重修重建,活动逐步趋于正常,寺庙成为旅游、休闲、朝圣的处所。
  二、寺庙
  广济寺 地处清源山北麓朋山隧道边,属洛江双阳街道辖区,因位于朋山古道之半山,俗称半岭宫。古刹始建于五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泉州府志》(宋)及《林次崖先生文集》(明)记载:广济寺初名玉泉广济院,因五代留从效与朱文进交兵于此,杀伤甚众,留从效遂即其地作数区葬之,名千人冢,复建寺以荐冥福,洛江区古属晋江县玉泉乡,河市属其地,遂名玉泉广济院。据《清源山志》载,古刹位于清源山之北,山势自双阳山逶迤而来,距市区北门约6千米,为泉州通往福州驿道必经之地。道光《晋江县志》称:“其南尤陡绝,势如隔限前后”,故曰“朋山岭隔”。古洛阳未桥时,避险者从此到虹山,左入仙游以通省会。
  白水岩寺 位于仙公山丰山洞左侧,始建于五代,明、清几度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1993年7月,由海内外香客募集资金重修扩建,1993年8月竣工。内奉祀释迦佛、药师佛和弥陀佛。
  半山观音寺 始建于清崇祯十七年(1644年),位于河市镇蛟南大帽山半腰,内奉祀观音妈。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广济寺
相关专题
白水岩寺
相关专题
半山观音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