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宗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708
颗粒名称: 第七章 宗教
分类号: B92
页数: 4
页码: 627-63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洛江区的宗教包括佛教、道教和基督教,这些宗教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传播和发展。其中,佛教在不同时期经历了兴盛和衰落,道教在历史上也有很深的影响。基督教在清末至民国时期传入泉州,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变化。宗教场所包括寺庙、教堂等,宗教文化表现在各种方式上,如戏曲、舞蹈、制作的用品等。宗教事务由区委统战部管理,根据国家法律政策开展管理工作和服务社会。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宗教

内容

第一节 佛教
  一、传播
  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佛教已在泉州传播。唐代,由于朝廷推崇,佛教势力逐渐发展,泉州地区建造许多寺院,佛事活动、佛学研究十分活跃。五代,王审知治闽,推崇佛教。泉州刺史王审邽、王延彬、节度使留从效等人主政期间大力建造寺院。宋代,推崇儒学,严格管理佛教,实行度牒制度,限制寺院财产,泉州佛教失去发展势头。但是寺院由于积聚了巨大财富,加上社会经济繁荣的推动,僧人和信徒大规模地修寺、建塔、造桥,成为一代风气,先后建设万安桥(洛阳桥)、濠溪桥(观音亭桥)。宋代泉州的佛学宗风很盛,不少佛学宗师在与宋儒的论争中兼通儒术。元代,政府对各门宗教采取兼收并蓄的态度,泉州出现世界多门宗教共存的盛况。元末,泉州发生亦思巴奚兵乱,僧人被抓当兵、当民夫,寺院或遭焚毁或遭严重破坏,佛教受沉重打击。明代,泉州佛教逐步衰落。清代,泉州设僧纲司,重视佛、道、儒的教化作用,泉州佛教得以复苏。
  民国初,随着新思想的传入,泉州出现一股破除迷信风潮,驱逐僧尼,没收寺产,兴办新学。这时,一些僧俗人士受北平、上海一带佛化运动影响,邀请北平、上海的高僧、居士来泉州弘扬佛法,发起佛学革新运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泉州民间佛事活动发展很快,祈福酬愿盛极一时,大部分寺僧参与佛事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文化大革命”期间,佛教寺院被占用,僧人、菜姑多数被迫还俗。1978年以后,陆续退还寺院,一些寺院得以重修,僧尼和菜姑相继返寺,并先后收度一些青年出家。1991年后,洛江区许多寺庙重修重建,活动逐步趋于正常,寺庙成为旅游、休闲、朝圣的处所。
  二、寺庙
  广济寺 地处清源山北麓朋山隧道边,属洛江双阳街道辖区,因位于朋山古道之半山,俗称半岭宫。古刹始建于五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据《泉州府志》(宋)及《林次崖先生文集》(明)记载:广济寺初名玉泉广济院,因五代留从效与朱文进交兵于此,杀伤甚众,留从效遂即其地作数区葬之,名千人冢,复建寺以荐冥福,洛江区古属晋江县玉泉乡,河市属其地,遂名玉泉广济院。据《清源山志》载,古刹位于清源山之北,山势自双阳山逶迤而来,距市区北门约6千米,为泉州通往福州驿道必经之地。道光《晋江县志》称:“其南尤陡绝,势如隔限前后”,故曰“朋山岭隔”。古洛阳未桥时,避险者从此到虹山,左入仙游以通省会。
  白水岩寺 位于仙公山丰山洞左侧,始建于五代,明、清几度重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修。1993年7月,由海内外香客募集资金重修扩建,1993年8月竣工。内奉祀释迦佛、药师佛和弥陀佛。
  半山观音寺 始建于清崇祯十七年(1644年),位于河市镇蛟南大帽山半腰,内奉祀观音妈。
  第二节 道教
  一、传播
  秦汉之际,泉州已有隐者和方士巫术的活动。唐代,由于朝廷倡导,泉州道教兴盛。五代,著名道士学者谭峭著《化书》,出于黄老,又合儒家思想,闽王王延昶拜他为师,并赐号“金门羽客正一先生”,南唐主李弁召他到建康(南京),赐号“紫霄真人”。宋代,出现不少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道士有精于医学和书法的吴夲,精于琴法的天庆观的苏绍成。明代,泉州著名的道士和学者有吴云靖、董伯华、李贽、陈用宾、李光缙。中后期,统治阶级把儒家思想奉为思想支柱,道教被视为异端,泉州道教在上层社会逐渐衰微,而民间仍然盛行。其间,许多泉州人到台湾开发,道教随之东传台湾。清代,统治阶级采取重佛抑道政策,但仍利用道教作为维护其封建统治的工具。民国期间,传统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逐渐动摇,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逐渐被削弱。20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命”期间,泉州开展破除迷信运动,道教受打击最为严重,许多宫观、文物、法器遭毁,道士有的改行,多数散布民间,为人斋醮、度亡、做法事,很难找到道教理论修养较高的道士。
  1980年后,政府重申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活动逐步恢复。1992年,罗溪双溪乌窗万寿坛崇贤处隆兴靖的黄祖贤(现代道教中尊)族系(已承袭五代)。2001年3月,全区依法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4处,即仙公山、康济庙、玉虚观、龟峰岩。
  二、宫观
  丰山洞 位于甲镇双髻山,祀何氏九仙。古迹创于南朝齐代,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乡人林一麟重修,重塑九仙神像。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丰山洞是境内信众的重要宗教活动场所,祈神答谢仪式有除夕守岁、做仙公生日(农历九月初九日)、抽签问卜、讨药签、圆梦、结仙缘、酬神答谢和谒祖取火。1991年4月,拓展庙址,全面修复,成为闽南仙公信仰者朝拜的圣地。右有朝天阁,供奉五文昌夫子及何氏九仙之母舅苍公,为旧时读书士子朝圣地。
  玉泉康济庙 (参见第二十九篇文物第一章古遗址第三节古代战场遗址)
  罗溪龟峰岩 (参见第二十九篇文物第三章古建筑第一节宫庙寺庵)
  三、道教文化
  道教戏曲、舞蹈 道士在做功德超度亡灵时,桌上扎一纸城,寓意亡灵囚于城内,救苦道士破城门而入,救出亡灵,叫打桌头城。后来发展为打地上城,有布景、道具和剧目,在广场表演。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进一步发展为舞台戏剧,称打城戏,为境内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且驰名台湾和东南亚各地。此外,在法事活动中也形成道教的音乐、舞蹈,如《龙宫献宝》《五梅花》《玉如意舞》《土地公土地婆》《钟馗戏鬼》等。
  道教用品 道教的法事活动促进道教用品生产的发展,有些用品有较高的艺术性,如雕塑(木、泥)神像,纸扎亭台楼阁、牛马车轿,刺绣道袍,铸造神器,制造彩亭(轿的一种)等。
  第三节 基督教
  一、传播
  唐初,景教(基督教前身)传入中国,不久传播到境内,宋代继续传播。元代,也里可温教(与景教同派)在泉州迅速传播,势力很大,许多人成为宗教职业者,不少官员也加入景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宗教信仰自由,基督教继续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基督教堂被占用,教会停止活动。1981年起,河市、琯头、新告、马甲等处教堂相继开放。2007年,全区依法登记的教堂4所,聚会点1处,信徒2000多人。传道中有上海华东神学院、福建神学院本科、专科、函授毕业生,有泉州神学、提高班毕业生。
  一、教堂
  琯头基督教堂 民国19年(1930年)年基督教信徒丁担(女,是丁牧师之妹),在城东发展陈允(女)、陈春(女)、林术(女)等人为信徒,他们多年如一日始终坚持从洛江步行到泉州泉南基督教堂做礼拜的虔诚行为,引起许子逸牧师与长老们的重视,深受其虔诚行为的感动,于民国22年设立西福村宣道所,并派潘秀华负责该所事务,此后信徒增加,1951年迁宣道所于琯头公路旁一座两间楼房升格为聚会点,至“文化大革命”停止聚会。
  “文化大革命”期间,聚会所被公社食品厂动用,1981年,政府归还原琯头聚会所,于1982年重新改建,1983年元月复堂。2001年,因政府建设需要,搬迁重建于现址。长老1人,传道2人,受洗礼信徒100多人,没受洗礼信徒400多人。
  河市基督教堂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由长老管理堂务,当时传教30余人。现长老1人,传道2人,信徒100多人。
  新告基督教堂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由长老管理堂务,先后经历2位长老,现长老1人,传道2人,受洗礼信徒50多人,没受洗礼信徒300多人。
  锦凤基督教堂 民国34年(1945年)建,由长老管理堂务,先后经历2位长老。现有长老1人,传道1人,受洗礼信徒100多人,没受洗礼信徒400多人。
  桥南基督教聚会点 由琯头基督教堂堂委会管理。
  第四节 宗教事务
  一、管理机构
  1997年建区后,洛江区民族与宗教事务由区委统战部管理。2002年4月,洛江区党政机构改革,在政府序列中设立“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机构名称,在区委统战部加挂牌子。2006年6月,成立洛江区民族与宗教事务局(简称区民宗局),隶属区委统战部,副科级建制,编制2名。
  一、登记管理
  1998年5月,根据《民政部宗教活动场所登记办法》,开始办理宗教活动场所登记。2007年,依法登记宗教活动场所9处,其中,道教4处,基督教堂4处,聚会点1处。
  三、宗教政策
  2005年3月起,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宗教事务条例》,执行宗教政策,在全区宗教界人士中开展爱国守法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举办培训班,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本着“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
  四、服务社会
  1991--2007年,仙公山、河市教堂等宗教场所,累计捐款10多万元支持乡村公路建设、饮水工程、赈灾、扶贫、教育等公益事业。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