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礼仪习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690
颗粒名称: 第三章 礼仪习俗
分类号: K892.26
页数: 6
页码: 617-6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洛江区的传统节日习俗包括社交用语、礼貌用语、社交礼仪以及婚嫁和生育习俗。在传统习俗中,人际称谓、礼貌用语和社交礼仪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婚嫁习俗以婚礼六礼为主,节俭而隆重。此外,孕期保健、坐月、满月和度晬习俗也是泉州洛江区的重要传统文化。整体而言,这些习俗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家庭团聚和文化传统。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礼仪习俗

内容

第一节 交际
  一、社交用语
  人际称谓 教师、医生、知识分子等尊称“先生”,其妻称“先生娘”;老板称“头家”,其妻称“头家娘”;称人父母为“恁序大人”,称人子为“公子”、女为“千金”;老汉互称“老阿兄”“老小弟”;老汉称老妇为“老兄嫂”“老小婶”;称老年人为“老大人”,称老大爷为“老阿伯”“老叔”,称老大娘为“老姆”;对邻里、朋友长辈称“××伯”“××叔”“××姆”“××婶”;小孩称少女少妇为“阿姨”,称老妇为“阿婆”,称男青年为“叔叔”,称老大爷为“老伯公”“老叔公”;幼儿互称“阿兄仔”“小弟仔”“阿姊仔”“小妹仔”。
  礼貌用语 早晨见面招呼:“汝哗努早!”(您早!)“汝也努早。”(您也早。)路上相遇招呼:“汝卜去哪落?”(您去哪儿?)“我卜去街咧,有闲则来坐。”(我上街去,有空来坐。)上门访人见面招呼:“汝咧无闲哦!”(您忙!)“汝来,入来坐哦。”(您来,请进来坐坐。)辞别招呼:“汝请。”“慢行。”(慢走。)或“延汝哦,我卜来去咯。”(耽误您,我得走了。)“慢行,则佫来哦。”(慢走,请再来。)日常生活中,泉州人常用一些礼貌语言来表示理解、尊重别人,处理好人际关系。如:有事麻烦人家,说“劳汝”(劳驾)、“费神汝”(烦神);有过失向人道歉,说“得罪”(对不起);对人家过失表示原谅,说“殆要紧”(不要紧)、“无相干”(没关系);受人赠物表示感谢,说“缴汝”(谢谢您)、“多谢”;求人办事,说“拜托汝”;向人问好,说“请安”(20世纪80年代多说“汝好”);向人贺新春、喜庆,都说“恭喜”。
  二、社交礼仪
  礼让 礼让次序一般是座位右为大;两人并行,右为尊;三人并行,中为尊;两二人前后行,前为尊,进出门、上下车、上下楼,尊者、妇女先行。
  席位 民间凡婚丧喜庆多办酒席宴客。席设在厅堂上,多则分布在住宅四处。一厅四席,左上方为首席。右上方为次席,左下方为三席,右下方为末席。尊者坐首席,下依次类推。宴席有方桌、圆桌两种,每桌可坐8—12人,忌单数。座次论德望,序长幼。一般方桌8个座位,以左上位为上座,下右位为主位。圆桌设12个座位,以上中位为上座,下中位为主位。尊者坐上座;坐主位者为主人或主人的代表,司斟酒待客之事。
  送礼 民间凡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亲友之间都有礼品往来。平时如探病、访友、走亲戚、回娘家,也随带水果、糕点、罐头或营养滋补品前去。小孩初来作客,要赠给糖饼、水果或红包。亲戚馈赠的喜庆食品,也必分赠邻居。一般送礼不离双,如2、4、8、10……但绝对忌6。受人送礼,回报必厚,俗称“压礼”。旧时女戚相互邀请,托人传达信息,有随送鲜花串的礼俗。20世纪90年代后,在青年中,朋友结婚、恋人传情、探望病人、过生日、贺节日、送别、会友,赠送鲜花渐成社交礼仪的新时尚。
  待客 客至,开门迎客于门外,至厅堂请坐,奉茶、递烟。叙谈,主人毕恭毕敬,待客至诚。初访、久别或尊贵客人,敬以甜鸡蛋汤,鸡蛋应成双,一般2—4只。远方来客,必煮点心(线面)招待;留客三餐饭菜必丰。客人告辞,主人送至门外。见面、临别,拱手作揖或握手行礼。会客、送客期间切忌抹桌扫地,否则被视为无礼行为。
  第二节 婚嫁
  一、旧式婚俗
  泉州婚俗古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历久相承,屡有变异。清至民国时期,富豪人家礼俗更加奢华。
  议婚 父母主张,媒妁说合,缔婚意向初定,男女双方互取庚帖,置于厅堂神案上卜吉,俗称“提生月”。3天内若平安无事,则互查家风人品。经双方认可,男家择定吉日,由女尊亲往女家相亲,实察女子体格、音容。一切合意即婚议告成,进而商定吉日,举行“订盟”。
  订盟 订盟俗称“戴手指”。订盟之日,男家各金戒指两枚、巨额彩礼及红绸、金花、喜糖、礼饼、果品等礼品,由女尊长两人率随从到女家,为女子戴上订婚戒指。礼毕回归,女家各糖饼等各色礼品和鲜芋苗、生姜、双连巾等吉祥物回赠。
  纳彩 订盟之后,男家择吉日具柬帖和手圈、彩仪、鲜花、坛酒、喜包、糖果等礼品送女家,俗称“戴圈”;婚期将届,复具柬帖和彩花、圆饼、绸缎、聘金送女家,俗称“送花”;婚前3天、5天或7天,具婚书、吉课(迎娶吉日和冠笄时刻)、凤冠、霞帔、裙袄、全猪、全羊,以及鱼、鸡、蛙、鲟、猪筋、猪蹄、猪肚、糖、茶叶、槟榔、礼香、红烛等12盘礼品送往女家,俗称“轿前盘”。行此3次礼仪,俗称“行大礼”,只有缙绅巨富之家效行。而一般平民,或把“送花”并入“轿前盘”,或3次合并为“轿前盘”一次举行,称为“花叠盘”。女家应备连冠履巾带、通枣、蛋糕、喜糖、芋苗、生姜、韭菜等回礼。
  迎嫁妆 婚前一两天,女家以“红甲吹”喜乐前导,将嫁妆送往男家。男家在大门内置火炉,嫁妆逐一从炉火上抬过,女方执事呈上柬帖和嫁妆清单,送嫁娘将箱箧钥匙交与男家主妇。事毕,亲友邻居即入新房参观嫁妆。旧时新娘嫁妆有红肚裙,内置泥孩儿(男女成对)、五谷种子,寓意生男育女,繁衍后代。事前,女家要征询男家诸眷属鞋码,逐一准备新鞋,随嫁妆送达男家,以作新娘赠给夫家眷属的见面礼物。
  婚娶 婚日早晨,新郎、新娘分别举行冠礼、笄礼,俗称“上头”,男家按择定时刻派花轿、乐队到女家迎新。新娘跪拜祖先、父母,与家人道别,头蒙乌巾哭泣上轿,丢下折扇,女家急忙拾起,紧闭大门。迎亲队伍以红彩旗、红甲吹前导,一路吹吹打打。花轿抵达男家,鼓乐、鞭炮齐鸣。新郎倒步踢轿门后,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长辈牵新娘走出轿。送嫁娘手捧米筛为新娘遮面,在喜乐声中引新娘跨过火炉,进入洞房。新郎、新娘并坐床沿,交杯对饮糖茶后,便双双上厅堂拜天地、离堂。回房,由牵新人请出轿者作陪,送嫁娘斟酒,新婚夫妇合卺交杯,俗称“食房内桌”。婚日或翌日举办婚宴招待亲友。喜筵初开,放鞭炮,奏喜乐。酒方初巡,新婚夫妇临席敬酒致礼。散席后,部分宾客入新房看新娘,接受新娘敬茶。入夜,亲友三五成群前来闹洞房,深夜兴尽方散。
  成亲后礼俗 一是庙见。成亲翌日黎明,由送嫁娘引带,新郎陪同新娘上厅堂叩拜祖先,再自上而下依次与公婆、夫家诸亲属相见。二是新娘下厨房。新婚第三天,新娘由新郎陪同,送嫁娘引带到厨房,做拉灶腔、摸箸笼、摸笊篱、淘米喂鸡、搅泔水呼猪等象征性操作,俗称“落灶骰”。三是上厅宴。新婚第三天中午,为新娘上厅堂特设喜宴,由男家女眷及女外戚作陪。上四道菜后,新娘依例离席回房,其席位由婆婆接坐,名曰“妇姑挡位”。四是换花。新婚第三天,女家遣新娘幼弟或侄辈两人具帖随带鲜花、礼品,合乘一轿到男家拜喜,拜见亲家公、亲家母及姐(姑)夫、姐(姑)母。回时姻翁母和新夫妇赠给衣彩红包,名曰“压花篮”。五是会亲。新婚第五天,新娘坐红呢大轿回娘家,以红彩旗、喜乐前导,备礼品随行。入门向娘家长辈行礼请安,娘家设午宴款待。六是请子婿。会亲同日傍晚,新婿乘蓝呢大轿,随带礼品,以彩旗、喜乐迎至岳家,上厅堂向岳家祖先上香、酹酒、叩拜。礼毕,开晚宴款待,陪客者尽请较有名望地位的人物。散席后,小夫妻随带引路鸡(雌雄一对)和长尾蔗(成双),双双乘轿回男家。
  一、新式婚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民主婚姻制度,废除早婚、童养媳、近亲结婚、娶木主、嫁亡夫、冲喜、守节、纳妾等陋俗。20世纪50—60年代,人们以移风易俗为荣,婚事新办,简朴成风,婚礼举行茶会,不设酒宴,不送礼;结婚不讲求聘礼,嫁妆很简约,“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以《毛泽东选集》作嫁妆的。20世纪70年代后期,大多数城乡青年订婚习俗尚存,嫁妆一般有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等三大件。20世纪80年代,婚事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之风又起,婚宴多达10余席至数十席不等。20世纪90年代,彩色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收录机、摄影机、音响、空调机、液气灶、摩托车、珠宝金饰、家具陈设等为必要嫁妆。迎娶新娘多用轿车,用车数量视男方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少则1—2辆,多则10余辆。婚礼前大多数青年男女都有到摄影店拍婚纱合影照。新娘化妆过去都在家中进行,后多选择由专业美容师化妆定型。整个婚礼过程全程拍摄后制作光碟,保存以资纪念。婚宴在家中操办或设于高级酒家,酒菜选自精料高档。闹洞房之俗渐消失。
  第三节 生养
  一、孕期
  妇女有孕,不轻易外出,不参加喜、丧事活动,不与孕妇并行对坐,不食生冷食物。多以鸡鸭鱼肉、猪腰、豆腐等补养身体,促使胎儿健壮,俗称“补胎”。怀孕期间,家中忌拆房子、炉灶,在房中钉钉子或搬动大型家具。
  一、坐月
  民国及其以前,孕妇习惯在家分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临产住院。俗忌在娘家或他人家中分娩。
  婴儿出生,派人向产妇娘家报喜,俗称“报生”。娘家闻讯备鸡蛋、瘦肉、面筋等营养菜肴送与产妇食用。产妇生育调养期为一个月,一般在房中卧床静养,分娩14日内食鸡蛋、猪肝、猪腰、有鳞鱼、猪瘦肉和面筋等高蛋白食物,以恢复体力;14日后开始用麻油、干姜丝爆鸡或鸡蛋线面,煎桂圆干汤,以温补身体,俗称“做月里”。14日娘家复送鸡、线面、鸡蛋、桂圆干、酒和麻油及其他滋补品。坐月期间,亲友也以鸡、蛋送礼。婴儿出生第三日开始哺乳,给洗浴并以麻油遍抹全身。三日,父母为婴儿取名,做油香糯米饭祀神、馈赠外婆家和亲友邻舍,富家还设宴请客。旧时,出生放鞭炮、三日送油香糯米饭,都限于生男;20世纪80年代,重男轻女之风大减,生男生女都一样。
  三、满月
  婴儿出生一周月,做“满月”。外婆家送来衣服、首饰,亲友送贺礼。当日祀神宴客;婴儿涕胎发,俗称“剃满月头”;炸荆芥鸡蛋,置盆中任小孩摸食,并备“五牲”、荆芥蛋和寿面等送与外婆家。婴儿四周月,做“四月日”,在婴儿额、鼻、颊、颏上点红,俗称“点龟点桃”;祀神、宴客、送礼如满月。
  四、度晬
  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敬神,宴客,礼仪特别隆重。外婆家送来衣帽鞋袜、金银饰品,婴儿家回敬如满月。当日,为婴儿沐浴,穿戴新衣帽鞋袜,抱到厅堂八仙桌上。桌上摆满书、笔、算盘、秤、尺、糖果、玩具等,令其脚踏双龟任意抓取,以卜将来前途。
  婴儿首次上外婆家,要抱到厨房磕灶头,并取锅炱点额;外婆备线面或米饭1碗、红鸡蛋2只、新筷子1双,装入草袋令其背回,俗称“做乞食仔”,以祈小孩来日健康成长。
  第四节 寿庆
  一、小寿
  民间普遍自周岁开始,年年做生日。生日之晨,炸寿面、红蛋(鸡、鸭各半,成双),敬神祀祖,点红烛,放鞭炮。午餐全家吃寿面,每人外加鸡鸭蛋各一,俗谓“食鸡食鸭,活到一百(岁)”。生日祀祖,仅限于男子,而女性则须年到50岁,或娶了儿媳才能举行。
  民俗重视做16岁生日。炊龟扎粽,备寿面、三牲往宫庙酬神,并设筵请客。外婆家例送公鸡、猪肉、寿面、布匹及成年衣帽鞋袜。20世纪90年代后,送金项链、手表、自行车、摩托车等也是常事。儿童、青少年时兴举行生日庆祝活动,邀请同学、亲友聚会,吹彩烛,吃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曲,并备生日蛋糕馈赠老师同学和亲友。20世纪90年代,在电视屏上点歌祝贺,或在《泉州晚报》礼仪寄语祝贺亲友生日成为时尚。
  二、大寿
  民俗中男女年到50岁,才称上“福”,可举行庆寿活动。以后每逢10岁,可举行一次寿庆,一般做“9”不做“10”,如49岁做五秩大寿,59岁做六秩大寿……一般老父母健在,本人不举行寿庆。寿辰前夜,举行家宴,子孙团聚一堂,为老人添寿,俗称“暖寿”。寿庆日子,家中张灯结彩,贴红寿联。设寿堂,挂寿星图或金字红寿幛,摆寿面、寿蛋,点蟠龙大红烛。清晨,子孙点烛拈香,敬天地、祖先后,请寿星端坐堂上,依次行礼祝寿。午设寿宴招待亲友,菜中必有寿面、全蛋。富户还请乐队笼吹,雇戏班演戏。女婿、孙女、孙婿须备寿烛、礼炮、寿面、寿蛋、猪脚、酒和滋补品,以及寿星衣服鞋帽前来祝寿。亲友送寿礼,多为寿烛、礼炮、寿幛、寿联、寿屏、寿匾或贺金,甚至送交椅茶几、卧榻、屏风等。20世纪80年代后,亲朋好友多数送红包。进入21世纪,有的逐渐开始送鲜花、花篮、戒指等。
  旧时,村民有乘寿庆之际,购棺材进家,备老人百年之后启用之俗,俗称“竖板(寿)”。“迎板”礼数极为郑重,全棺披红彩,棺首插金花,红甲吹前导,沿途燃放鞭炮。抵家,棺首向上、底朝外立于厅右,中贴红“福”(男)或“寿”(女)大字,边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小联。寿木立定不得移动,直至老人去世。20世纪90年代此俗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寿庆之风一度敛迹。随着人民生活改善,长寿者增多,为老人庆寿活动复起,但礼仪简化,限于亲属,不搞大型寿庆活动,党政领导常登门看望,为高龄老祝寿。
  第五节 丧葬
  一、发丧
  老人病笃,置卧榻于厅左。弥留之际,子孙为其洗身、梳头、更寿衣、烧库钱。寿终,举家围尸恸哭。瓦片置泥土炷香,点油灯1盏、白烛1支,露天烧邑饭1碗,炸鸭蛋1个,饭上插筷子1根,供于尸前。孝眷更换孝服,轮流守灵。派人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亲人发丧电,子女后辈闻讯奔丧。
  一、入殓
  入殓前,孝男提汲水桶,带全家孝眷到附近公用井乞水,回时任桶绳曳地,至家取水一碗加温洗尸,余水倾倒阶前,俗称“上水”。然后,挟尸坐于厅中交椅上,供祭肴12碗,俗称“辞生”。入殓时刻一到,仵作抬尸入棺,尸体面蒙面布、身盖水被,盖棺时凡孕妇或生肖五行相克者回避。收殓后,孝眷将死者病中所用的碗筷、煎具、溺器、草席、垫草等物送到村郊旷地焚化,俗称“送草”。事毕,道士用桃枝蘸水遍洒室内外,撒盐米,以祓凶驱邪,俗称“收乌”。“收乌”前,外人不得进入厅堂。
  三、开吊
  旧时,出殡前,停柩3天、5天或7天,设灵堂,挂孝幔,点长明灯,棺前安放冥屋,棺旁铺稻草,子孙或坐或跪,日夜守灵。每日三餐时辰,女孝眷供点心、饭食哭灵,俗称“捧饭”。停柩期间,择日开吊,请僧道做法事超度亡魂,俗称“做功德”。亲友备奠仪前来吊唁。官绅门第择日公祭,由政府官员或社会名流主祭,俗称“公吊”。民国时期出现献花圈、开追悼会。“做功德”期间,富有人家常雇演傀儡戏或打城戏,剧目为《目莲救母》。最后一天下午,僧道表演“献罗钹”和“打桌头城”;晚由僧道讲故事,唱道情,劝亡魂西归,劝凡人事亲至孝,语言诙谐,俗称“解愿”。翌日凌晨焚化冥屋,俗称“化纸”。
  四、殡葬
  (一)土葬
  出殡时亲友齐集。旧时,境内对丧者多用土葬,出殡时,抬棺出门,孝眷跪地举哀。出殡行列以蓝横彩(民国时期改为出殡仪式牌)前导,接着是族姓灯(前蓝后红各对),纸轿、彩亭、挽幛、挽联间插其中;队列中有木雕魂轿两乘,一置木主,一置死者遗像;最后为灵柩,上覆饰龙首凤尾的棺罩,孝男孝孙披麻戴孝手执孝杖,扶棺于两旁;子孙众多者,龙首下延伸白布两条,分左右牵挽而行,俗称“拔龙须”。所经路上,交情较深的亲友在自家门口设香案祭奠,孝男谢拜并赠以红布。
  基督教信徒丧葬。人去世,教友纷纷前来慰问,灵堂上有牧师、教友读《圣经》、吟《圣诗》,为死者“劳息荣归”举行祈祷,宣扬基督教义。出殡时教友齐集送葬。
  华侨热爱乡土,叶落归根。人死在侨居地,富者运柩回国安葬,一般则就地安葬后,引魂归故土。俗于先日放纸船在溪(海)中,并插竹竿将海外寄回的死者衣服植于水中;引魂时再将衣服拉回,行归虞仪式,俗称“引水魂”。进入20世纪90年代,有在寺院超度,用纸飞机“引空魂”的。
  (二)火葬
  火葬之俗盛于宋元时期,当时民间“贫窭之家,委之火化,积习岁久,视以为常”。后因明、清统治者对士民火葬屡有禁令,清代、民国时期除佛教僧尼施火葬外,民间都用土葬。20世纪80年代后期,治丧讲排场竞奢靡之风复盛。设道场,雇人哭丧,给活人做“生功德”,搞丧葬录像;出殡汽车连成长串,沿途燃放鞭炮,招摇过市,时有所见。2002年,洛江区推行殡葬改革。2003年,洛江区本着“宜大不宜小,宜集中不宜分散”的原则,把建设公益性骨灰堂纳入城乡规划。
  五、服丧
  服丧之俗,循行古礼。新丧之后,有四十九日祭、百日祭、对年(周年)祭、三年(两周年)祭等礼仪。百日内不理发(四十九日一天除外);每逢初一、十五早,女眷备汤茶饭菜在灵前哭祭。服丧期间,新正第一年贴绿联,第二年贴水红联,联句为哀思语词,不贴红春联;岁时节日,提前一天单独祭祀,俗称“做节仔”。三年礼尽,除服纳吉。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