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寺庙遗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66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寺庙遗址
分类号: K878
页数: 1
页码: 60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杉植院遗址和定公万安桥院遗址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现经过、原记载和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勘察的情况等。
关键词: 洛江区 文物 古遗址

内容

杉植院遗址 位于河市镇溪井村后土楼自然村。唐咸通三年(862年)始建,宋至明多次重修,毁于清代,原建筑坐东北向西南。1981年,发现该遗址。原记载:遗址面积约600平方米,地面暴露许多砖、瓦和瓷片,局部堆积厚约0.4—0.5米,断崖尚见铺地砖。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勘察,遗址上种植大面积的龙眼等果树,呈现的堆积层厚度88—1.75米,长度约30米,尚见方砖、瓦当等陶瓷片。
  定公万安桥院遗址 位于万安街道塘西社区村院小组的庙后山。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郡守刘炜叔建,据传清代毁于大火。1981年文物普查时被发现,遗址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6米,采集有“熙宁重宝”铜钱及宋代瓷片。2001年,该村院小组居民在遗址上新建万安庙,庙坐北向南,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勘察,遗址原存的3个平台仍清晰可见,2—3平台的断面依稀可见文化层堆积,遗址尚保留3通碑刻及部分古石构件。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杉植院遗址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