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演唱艺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62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演唱艺术
分类号: J616.2
页数: 4
页码: 569-572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洛江区传统文化艺术,包括南音乐器与演唱、南音传承、戏剧(梨园戏和高甲戏)、剧团、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布袋木偶戏、妆糕人制作技艺、十音铜锣制作技艺、以及文艺参演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文化事业 演唱艺术 洛江区

内容

一、南音
  (一)乐器与演唱
  洛江南音演奏演唱形式为右琵琶、三弦,左洞箫、二弦,执拍板者居中而歌,与汉代“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相和歌表现形式一脉相承。其工尺谱记法自成体系,是古代音乐记写形制之遗存。横抱演奏的曲颈琵琶、十目九节的洞箫、二弦、三弦、击拍板等,也都沿袭古乐器遗制。南音曲目有器乐曲和声乐曲2000余首,蕴含晋清商乐、唐大曲、法曲、燕乐和佛教音乐及宋元明以来的词曲音乐、戏曲音乐等内容。南音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南曲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
  (二)洛江南音传承
  唐宋以来,洛江今域民间就流传南音,明末清初流传比较广泛,长期以来南音在民间代代相传。新中国成立后南音活动遍及各个乡村。1995年,河市镇成立南音社。2005年6月,洛江区南音艺术家协会成立,设立万安、河市等6个乡镇(街道)分会,近300多名会员。协会收集传统曲目,在洛江区各乡镇(街道)开展南音大汇唱等巡回会演,开展陈三曲艺学术研讨,促进南音艺术普及与提高。泉州市“南音”申报世遗成功后,为推进南音传承工作,洛江区开展“南音进校园”、洛江区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洛江区方志办与奕聪中学合编《乡音相伴》一书成为奕聪中学校本教材,奕聪中学每周各班开设一节南音课。
  附:南音传承人刘贤伙简介
  刘贤伙,男,民国37年(1948年)7月出生于洛江桥南,汉族,初中毕业,洛江区南音协会常务理事,“洛江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音代表性传承人”“市级南音进校园先进工作者”。1965年开始学南音,师承陈荣艺、刘以贵,属第三代南音传承人,教授第四代学生刘秋宁等人、第五代学生刘静云等人,学生参赛多次获奖。任万安街道南音协会会长期间,无偿为中小学生南音传承提供教学,经常带领团队参与演出。研究南音琵琶、洞箫、三弦、二弦乐器制作,配合洛江区陈三文化研究。
  二、戏剧
  (一)梨园戏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泉州(含洛江今域),与浙江的南戏并称为“搬演南宋戏文唱念声腔的闽浙之音”,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广泛流播于福建泉州、漳州、厦门,广东潮汕及中国港澳台地区,还有东南亚各国闽南语系华侨居住地。洛江区梨园戏保存宋元南戏的诸多剧作、唱腔和演出规制。它分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3个流派,每个流派各有号称“十八棚头”的保留剧目,保存《朱文》《刘文龙》《蔡伯喈》《王魁》等25种南戏剧目。
  (二)高甲戏
  高甲戏孕育于明末清初,是洛江境域主要地方剧种。明末,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群众有冤无处申,于是常借戏剧敷演历史故事,英雄义士除奸惩恶,为民申冤,剧终每有杀奸臣平民愤场面,成为早期的高甲戏。清初,武戏吸收民间武术及宋江阵的刀捧套路、队列阵法,用于戏中武打场面。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引进四平戏剧目、声腔、行当表演,渐与四平戏(又称大班、九角戏)混合,泉州方言“角”与“甲”谐音,遂称九角戏为九甲戏,清末则雅称为高甲戏。早期高甲戏擅演武戏,后衍化为文武戏,表演四平戏的剧目和北宋历史故事,也表演竹马戏《桃花搭渡》《唐二别妻》《士久弄》《番婆弄》《公婆拖》等丑旦戏。武戏内容为杀奸臣贪官,为民除害,以明快昂扬的曲调,配上雄劲有力的帮腔、洪亮热烈的大小唢呐、曲笛、大锣、钹等乐器,构成气势磅礴的声腔,富有民族性、人民性、斗争性。生旦戏大都反映爱情生活,以优美典雅、缠绵的曲调,配上明快抒情的曲笛、二胡、二弦、琵琶,表现生离死别、儿女情长的戏剧场景。
  (三)剧团
  至2007年,洛江区有戏剧团5家,分别是青华剧团、长城高甲剧团、福金星高甲剧团、群众剧团和实验剧团。青华剧团常代表洛江区参加泉州市的戏剧表演比赛。
  附:剧团简介
  泉州市青华剧团 1998年该团创办,投资20余万元。全体演职员35人,年演出300场次。剧团演职员实行工资年薪承包制,全团付出工资及费用100万元左右。曾多次荣获“威远楼”戏剧展演剧团演员优秀奖。常演剧目:《仁义缘》。
  洛江区实验高甲戏剧团 2005年1月,洛江实验高甲剧团(前身,原泉州市鲤城小开元高甲戏团)创办,该团演员聘请名师专业指导,舞台、服装、灯光一流。常演剧目《母子逼宫》《知县审包工公》《审皇亲》等经典剧目。
  洛江区福金星高甲剧团 1997年1月创办,该团演员阵容宏大,舞台、服装配备齐全。常演剧目《驿馆认母》《双凤奇缘》《情义仇》《皇帝赐婚》。
  泉州市长城高甲剧团 1999年,泉州市长城高甲戏团创建,总投资金额20余万元,全体演职员30余名(其中优秀演员数名)。常演剧目《管甫送》《大闹花府》。
  洛江区群众剧团 1998年,该剧团建团,剧团人数32人,3辆剧团车及配套的剧团设备。常演剧目:《皇帝赐婚》《母子逼宫》。
  三、杂艺 曲艺
  (一)泉州提线木偶戏(洛江)
  源流 提线木偶形成于宋代,称悬丝傀儡,历来作为隆重大礼上演于宾婚嘉会及酬神、丧事活动之中,俗称嘉礼戏。南宋,包括洛江今域的泉州、杭州两地提线木偶戏互相融合,南外宗正司年老的艺师流散民间,促进泉州提线木偶戏艺术的提高与繁荣。泉州提线木偶戏经过历代继承、发展、创新,流行于闽南、台湾、香港和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泉州傀儡戏至2007年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特剧种音乐“傀儡调”(包括“压脚鼓”“钲锣”等古乐器及相应的演奏技法),形成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传统基本线规”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
  (二)泉州布袋木偶戏(洛江)
  泉州称掌中木偶戏为掌中班,因木偶内有形似布袋的布制内套,又俗称布袋戏,相传明清间传入泉州府五县。清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泉州布袋戏顶手师傅金猪和林九二人技艺杰出,颇负盛名,几十出拿手好戏皆系二位大师薪火相传下来,如《士久弄》《鸳鸯扇》《朱箔艺》等。布袋戏偶人形象,仿提线木偶而略小,吸收梨园戏的表演和提线木偶戏的声腔,文武戏并重。
  在洛江区,掌中木偶渐渐消失,所剩的掌中木偶剧团甚少。黄德模是洛江区罗溪镇掌中木偶剧团团长,其表演技艺精湛。其曾祖父黄掀奕在清末创办溪东木偶剧团,后经由其祖父黄世廉、父亲黄嘉种四代人传承这项技艺。
  附:木偶戏优秀演员简介
  黄德模,男,1962年出生于罗溪罗东村,1980年高中毕业后拜师泉州木偶剧团团长陈天恩,在严师悉心指导下,刻苦学艺10年,得其真传。1990年,黄德模参加国际木偶节,获得优秀演员奖,节目获得优秀奖,省电视台对其进行采访并播放节目。洛江境内每逢民间婚嫁、寿辰、婴儿生日、新建屋厦奠基、上梁或落成、迎神赛会、谢天酬愿,当事人都请他去表演以示大礼。逢年过节,人们请他去表演布袋戏。黄德模深厚的功底,程式运用丝丝入扣,角色塑造形象生动,把角色内在的情和外在的美传递给观众,被称为“木偶才子”。
  四、传统技艺
  (一)妆糕人制作技艺
  源流 “捏面人”始出古代礼俗,始于对天地神鬼的崇拜。“捏面人”是中国农业社会中的民间传统艺术,创作原料皆以粮食为主。捏面人在中国流传很广,因南北的地形、气候、农作物、传统文化的不同,在制作原料(麦、米)、叫法上而有所不同。如陕西合阳统称“面花”(此称也是捏面人之学名);关中叫“面虎”;晋北、陕北及内蒙古西部地方称“面人人”;河北称“面羊”;山东郎庄称“面老虎”;河北广宗也叫“面老虎”;胶东称升虫“花馍”;山东莱州叫“巧饽饽”;还有些地方叫“花糕”“混沌”“果实”等。南方人则称呼“捏面人”“江米人”;台湾、泉州等地又称:“妆糕人”“米稞雕”“糯米尬仔”。
  技艺传承 盛唐时期,疆土扩张,部分张姓黎民开始入闽,部分定居南安四都。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一世祖张德山由河南省开封府入闽,将“妆糕人”制作工艺带到福建省南安县四都洋山,时称张氏一世。二世张鸣风再由南安四都洋山张厝徙居晋江县吕埔(今洛江区双阳镇)洋山张厝,是为双阳“妆糕人”艺人的始祖。双阳“妆糕人”经历清代、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兴盛时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传统节日皆被废除,“妆糕人”遭遇冷落、沉寂期。至2007年经历238个春秋。世代繁衍,人多地少,双阳前洋张氏后裔又陆续移居海外,“妆糕人”工艺亦陆续传到印尼、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改革开放后,“妆糕人”传统制作工艺有长足的发展。2004年后,泉州市政府实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妆糕人”民间艺术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进入复苏期。“妆糕人”从原材料的处理、颜色的调制、作品的设计制作都有创新发展。如今双阳“妆糕人”艺人主要有张志勤、张丽水两家。
  制作工艺 “妆糕人”的作品种类有卡通人物、动物、花鸟、鱼类、虫以及戏剧人物等,戏剧人物又以传统故事《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主要人物为创作题材。“妆糕人”最重要的是面谱创作。面谱创作主要来自于“妆糕人”艺人对戏剧、电影、舞台、故事等人物塑造或描述的印象,加上“妆糕人”艺人对故事、舞台人物面谱或拟创作作品的想象、理解所进行的再创作。制作同一个题材的“妆糕人”,在不同的“妆糕人”艺人手中,制作出来的作品可能就各不相同。
  (二)十音铜锣制作技艺
  洛江区“十音铜锣制作技艺”在全国可称得上绝无仅有,具有较高历史、科学、文化价值。十音铜锣由10个内径8厘米、外径11厘米、厚度约1毫米的帽形铜锣组成,按一定要求排列,用琵琶线穿挂在一个特制的架子上。演奏时,把特制的十音铜锣架平架腰身,悬空部分用绳子系好挂在脖子上,左手扶住铜锣架,右手拿着由橄榄核制作而成的锤子敲打。每个铜锣可分别敲出一个音,10个铜锣分别敲出5、6、1、2、3、4、5、6、1、210个音。“十音铜锣制作技艺”始祖黄瑞台研究发明十音铜锣制作技艺,为泉州南曲“下四管”增添一种音色柔和的打击乐。十音铜锣制作技艺主要是制作时的“刨、削、调音”工艺技术堪称独特。十音铜锣是闽南音乐所特有的一种乐器,主要配合南音“下四管”器乐,“下四管”声音铿锵,十音铜锣声音柔和,是南音不可缺少的一种铜乐器。历经明代、清代、民国的兴盛时期,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追求西方流行、时尚音乐,逐步淡忘传统、古典音乐,十音铜锣遭遇冷落,造成整个传统铜锣市场大量萎缩。罗溪铜寮村黄氏后裔中有第十三代孙黄平水(1941年11月出生)、黄伙伦(1949年7月出生)兄弟,分别办厂生产铜器乐。黄氏后裔尚有11人会制作铜器乐,但仅有第十三代传人黄平水、黄伙伦和第十四代传人黄成余3人能创制十音铜锣。十音铜锣制作技艺是民俗民间文化的研究范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
  附:十音铜锣制作始祖和代表性传承人简介
  “十音铜锣锻制技艺”始祖黄瑞台男,汉族,罗溪镇人,明万历十年(1582年)出生,因被人贩子拐骗,被贩卖到广东省潮州。其养父是位制作铜锣的能手,便将技艺传授给黄瑞台。黄瑞台后来被在两广任按察司佥事的黄仕藻(罗溪镇人)设计营救回罗溪老家。回家后,黄瑞台靠着从广东潮州养父处学来的技艺,在罗溪制作经营铜锣生意,其铜寮村由此得名,发展至今有400年的历史。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黄平水民国30年(1941年)11月12日出生,男,汉族,罗溪镇人。1958年,从师于彭梦师,于1960年出师后当两年打铁师。
  1963年,罗溪综合厂设立铜锣生产车间,黄平水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制锣技术和各种乐器(南音“十音”“小叫”“双铃”等)的制作。后和其弟黄伙伦合作生产出22寸大锣(当时清朝黄培祥高中状元祝贺时,用三四个师傅才能生产18寸的大锣)。“文化大革命”期间,铜锣生产供不应求,达到高峰期。后由于资金和原材料缺乏无法扩大再生产,便与厦门华成琴行合作,委托厦门工程机械厂研究响铜配料(纯铜纯锡),利用黄杂铜制作出学校用的课钟。还和洪秀生等共同研究配合纯锌铸造出32.5千克大课钟,售往南安、永春、德化等地。随后,黄平水又把铜锣制造技艺传授给儿子黄成余和黄成典,父子三人均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983年,重建响铜乐器厂,黄平水任厂长,并进行技术改革,用“空气锤”“车锣机”“剪边机”,用柴油溶化铸造,生产质量大大提高,产品远销浙江、江苏、安徽、广东、江西、湖南、湖北及东南亚各国和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其铜锣产品中的大锣和五音曾送往省城和北京展览,被评为“优秀产品”。2000年,体制下放,建立泉州洛江协源铜锣厂,黄成典任厂长,黄成余任技术员,黄平水任顾问。
  四、文艺参演
  2001年,创作话剧小品《公鸡下蛋》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群星奖”评奖活动,获“群星奖”银奖;组织男声四重唱参加福建省首届社区文化艺术节获得声乐类比赛铜奖。2003年,洛江区编排的《南少林雄风》和《异国风情舞》在泉州市大型文艺踩街中双双获表演一等奖;百人大型踩街表演《古港迎蕃货》参加泉州市政府承办的中国民间(闽南)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泉州“海丝”文化节活动获一等奖,南音踩街表演方阵荣获“四海一家亲”二等奖。
  2004年,组织演员参加省经贸委、文化厅等单位举办的全国企业家活动日暨企业松绑放权20周年“企业雄风”大型文艺晚会。2006年,组织选手参加由泉州市广播电视事业局、泉州市文化局联合举办的泉州市首届“清品茶王杯”讲古人电视大赛,洛江区选手杜筑成在100多名选手中以94.214分的成绩获大赛亚军;组织选拔中小学生南音选手参加泉州市第十六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3人获得演唱二等奖,4人获得器乐合奏二等奖,1人获得器乐独奏三等奖。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贤伙
相关人物
黄德模
相关人物
黄瑞台
相关人物
黄平水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南音乐器与演唱
相关专题
梨园戏
相关专题
高甲戏
相关专题
泉州提线木偶戏
相关专题
泉州布袋木偶戏
相关专题
妆糕人制作技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