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教育督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6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教育督导
分类号: G527.57
页数: 1
页码: 5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末,洛江区教育督导工作历经多次机构调整和功能变迁,包括视学官制度、教育局视导组、巡视组等制度的建立和改革。1989年成立鲤城区普通教育督导室后,督导工作有了明显提升,1998年洛江区政府成立教育督导室,推动了全区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教育督导

内容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洛江境内的教育督导由晋江县劝学所劝学员负责,清宣统元年(1909年),劝学所内设视学官,境内学校由视学官视察督导。
  民国元年(1912年),县教育公所置视学员,担负劝民办学和视察督导所属学校。民国10年,县教育科设督学,对所属小学的办学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分区指定人员视导各校办学情况,填造视导表送县汇总报省备查,督导各校按时填送校况表及各项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洛江境内的教育督导由晋江专区教育局视导教研组负责,到校检查教育教学情况。1959年8月,视导教研组改为视导组,视导工作以保“高考红旗”与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为主。1961年,视导各校政治思想教育、师生健康与提高教育质量的情况。1962年,重点检查教育系统精简情况。1963年,视导各校的流生、体育教学、毕业班学科教学等情况。1964年,泉州市(县级)始设视导人员,编制2人,洛江境内的教育督导由泉州市视导人员负责,主要抓贯彻毛泽东主席春节指示试点和政治课教学改革、面上社会主义教育试点。1965年,抓高中一、二年级的“双基”教学。“文化大革命”期间,视导工作停止。
  1980年10月,泉州市教育局成立中小学巡视组,以中教、初教干部为巡视组成员。翌年,市教育局分设中教股和初教股,巡视工作结合中教、初教的教育管理工作。20世纪80年代,主要抓学校的科学管理,推动贯彻教育局制定的中学12条、小学13条教学管理规定,开展对中小学教学改革实验和校际教研活动的视导工作。1989年10月,鲤城区普通教育督导室成立,设主任1人,督导员2人(1992年增至6人)。1989年至1990年上半年,开展中小学教育工作五项督导检查。1990年下半年,对全区(含洛江境域)实施义务教育六项督导进行评估。1992年11月,接受福建省人民政府对实施义务教育六项督导复评,达到省级优秀水平。
  1998年,洛江区政府教育督导室成立。区教育督导室开展每三年为一轮的全区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督导工作,2004年启动“双高普九”达标工作,“对县督导”和“督导考核”工作铺开,通过泉州市政府核查,两项工作均获优秀等级。至2007年,全区有七所素质教育先进校,其中马甲中心小学评为福建省素质教育先进校。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