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58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思想品德教育
分类号: G639.2
页数: 2
页码: 542-5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自1956年至2007年间洛江地区中学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活动,包括教育方针、主题活动以及学校选介情况。教育内容经历了多次变革,贯彻了不同的思想教育理念,活动内容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 泉州市 中等教育 思想品德

内容

1956年,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布的《中学学生守则》,教育学生自觉遵守。1958年,提倡学生又红又专。1959年开展“反右倾”斗争教育,1960—1962年,进行“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教育。1963—1966年上半年,以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和毛泽东著作为内容,进行革命传统、阶级斗争和反修防修(修正主义)教育。
  “文化大革命”初期,以《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为指针,以阶级斗争为纲,鼓动学生破所谓“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揪“黑帮”,斗“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1969—1975年,强调“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批修正主义”,开展“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
  1978年后,以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教育内容,进行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1980年,贯彻执行教育部重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1981年起,连续多年以“五讲四美三热爱”和法纪教育为中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989年,按《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学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学德育大纲(试行稿)》要求进行教育,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稿)》。1991—1992年,增加“两史一情”(近现代史、国情)教育内容。
  1997年8月,洛江区教育局成立,下设宣传德育股,负责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强国之路二十年”读书活动和“颂祖国迎十五大”、学习中共十五大精神、庆“香港回归”等主题教育活动。1998年,组织学习《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开展尊师爱生师德教育活动,举办首届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比赛,首届学校音乐周活动。1999年,开展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迎澳门回归、迎接新世纪主题系列活动。2000年,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开展教育大讨论。2001年,开展学习“七一”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主题活动。2002年,组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迎庆中共十六大主题活动。2003年,开展第一个“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第一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开通洛江德育网,举办中共十六大知识竞赛、“爱我名城”“我做合格小公民”、纪念毛泽东110周年诞辰主题活动。2004年,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庆祝建国55周年、诚信教育主题活动。2005年,开展“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爱国教育读书活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崇尚师德”等主题活动。2006年,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教育活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美好青春、和谐校园”“绿色奥运、绿色家园”“诚信泉州”等主题教育活动。2007年,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成立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出台校园文化建设意见,启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寓思想品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附:洛江区中学选介
  一、泉州市马甲中学
  1956年,泉州市马甲中学创办,始名为晋江县侨星中学,先后易名晋江县第四中学、晋江县马甲中学,是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学校位于马甲镇杏川,占地面积5.33公顷,建筑面积14638平方米,教职工162人,班级44个,学生2301人。1980年、1984年高考中,该校考生吴贤辉、林立新历史科成绩分别获福建省第一名,获“省历史状元”称号。教师在省、市级发表论文达60余篇,获全国、省、市、区级“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称号60多人次;学生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有“获奖大户”之称。1997年后,学校分别被评为市文明学校、“两基”工作先进单位,福建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学点、先进教工之家、体育达标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999年,学校党支部被授予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00年,洛江区政府拨款兴建教学楼、图书馆、教师宿舍楼、学生食堂。2002年,被正式确定为“省三级达标高中”。
  二、泉州市罗溪中学
  1957年,泉州市罗溪中学创办,始名为罗溪华侨中等文化学校,先后易名为罗溪华侨中学、晋江县二十九中。1971年,定名泉州市罗溪中学。校园面积4.3公顷,校舍面积2万多平方米。拥有电教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图书阅览室、标准田径场、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等教学及生活设施;有初、高中共4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00多人,在编教职工144人。其中,高级教师12人、中级教师57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13人,硬件设施及师资配备基本达到省级达标要求。1992年,初中毕业班教师囊括鲤城郊区全部10名贤銮奖。连续7年夺得鲤城区普通中学中考成绩第一名。2000年后,中考达标升学率、高考本科升学率位居洛江区前列,学校被省教育学会确认为省重点课题立项校。学校先后获省勤工俭学先进单位、省先进教工之家、省花园式学校、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泉州市文明学校(蝉联十届)、泉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泉州市绿色学校、泉州依法治校示范单位等称号。2007年,通过高中三级达标学校验收。
  三、泉州市奕聪中学
  泉州市奕聪中学位于洛江区罗溪镇,是旅居印尼侨胞、金光集团创业董事长黄奕聪捐资创建的公办完中校。1995年,奕聪中学初中部创办,按原省、市初中达标校的要求规划建设,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学校占地面积5.53公顷,建筑面积15693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科学楼、办公楼、图书馆、教师宿舍、教师公寓、学生宿舍、食堂等,以及250米煤渣跑道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等配套设施。2005年,黄奕聪再捐巨资5000万元兴建高中部,当年12月30日高中校区动工。校区占地10.87公顷,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按省一级达标高中的要求规划和建设,设置36个教学班。校园按空间体系分为教学区、运动区、文体活动区、生活区和广场,配备先进电教设备和智能化管理系统。整个校园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齐全。学校弘扬“勤劳、诚实、善予、合作”的奕聪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教育理念,先后获福建省三级达标学校、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福建省先进教工之家、福建省绿色学校、泉州市文明学校、泉州市实施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泉州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泉州市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泉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等称号。
  四、泉州第十一中学
  1999年8月,泉州第十一中学创办,位于洛江中心城区,是泉州市区公办达标完中校。学校校园面积5.6公顷,校舍总面积22552平方米,教职工174人,班级44个,学生2115人。建有教学楼、科技楼、学生餐厅、学生公寓、运动场,设置校园信息网和学校教研网,校园网络、广播系统、远程教育网初具规模。学校连续7年高考各项指标位列洛江区第一,中考成绩位列洛江区前茅,连续2年获区初中毕业班综合评估第一名。2005—2007年,组织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比赛获奖500多人次,学校获得市级文明学校、市素质教育先进校、泉州市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市级样本校、市教育系统校务公开示范单位、市理论基层首批示范点、市“五四”红旗团委、市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泉州市党政工共建“先进教工之家”等称号。2007年10月,通过省三级达标学校评估验收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