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教学 教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577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教学 教研
分类号: G629.2
页数: 4
页码: 536-53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末至今洛江地区小学教学与教研的演变和发展,包括教学方法和教育改革,以及各所小学的历史沿革、办学情况和成就。
关键词: 泉州市 初等教育 教学教研

内容

一、教学
  清末至民国初期,教学一般采用跟读然后串解或逐字分解,再由学生硬记熟背。民国8年(1919年),引进杜威教育方法,运用启发、直观式教学。民国9年后,推行普通话教学。民国21年,规定一律用国语教学,初小准用方言说明,初小以上师生用国语对话,不用方言。
  1953年后,组织学习凯洛夫教学理论,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提倡按不同教学任务确定课的类型和结构的教学法和毛泽东的“十大教授法”,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填鸭式,提出因材施教。60年代,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钻研教材,掌握教学重点、难点。
  1969年复课后,学工、学农、学军、批林批孔,教学常规被取消,教学质量降到最低点。1977年后,逐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重点抓语文、数学两科。1981年后,越来越多的小学购置幻灯机、投影仪、收录机、电视机、电脑等教学设备,建立电化教室,开展电化教学。同时注重开辟第二课堂,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举办由上而下的各项竞赛活动。1990年秋季开始至2007年,实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实行沿海版教材,进行一系列教学改革试验。
  二、教研
  民国35年(1946年),晋江县成立国民教育研究会,举办自制教具展览,进行注音字母单元设计公开教学,出版《晋江国教通讯》。
  1953年,泉州市(县级)初等教育教研室成立,教研室成员深入各校课堂,总结经验,通过省内教育刊物介绍推广。1954年后,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周前备课。“文化大革命”中,教研活动停顿。
  1980年,泉州市教育局开展“文化大革命”后首次语文、数学讨论会,强调加强“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智力,注意课内外结合。1982年,成立泉州市小学教育研究会。至1992年,召开3次年会,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交流经验。
  1997年建区伊始,依托洛江区教育局成立校际教研中心组,开展校际教研活动。2000年1月成立洛江区中学教育研究会,深化教学研究。自2004年起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
  附:2004—2007年洛江区小学教研简况
  2004年
  1.启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年”活动,以《小学管理规程》和《福建省关于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开展督校工作,并确立“管室管理和使用”“文书档案管理”两个专题,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暑假期间,组织各中心小学校长一行10人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参加第三十四期基础教育改革动态专题研修班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学习活动,深化校长对当时教育形势的认识;加强教师的业务培训,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认真落实《洛江区新课程师资培训计划》,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005年
  1.出台《洛江区课改实验师资培训方案》《洛江区校本教研指导意见》,继续实行联片教研活动,根据“边实验、边培训、边研究”的原则,采取“骨干教师—中心组成员—实验教师”三级拉动式的研、训、教一体化的培训研究方法,及时解决执行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过程中碰到的疑难和迷惑。
  2.成立区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制定区课题管理办法,课题实验研究取得长足的进步,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各中心小学积极探索课题研究的有效管理办法,力争做到课题研究的平民化、经常化、制度化,这对提高全区教师教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程改革起着很大促进作用。
  3.制定出台《洛江区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修订稿)》《洛江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导意见(修订稿)》,以此指导学校顺利开展校本教研及校本课程开发,结合督查校本教研制度的制定、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及案例评选活动、优秀教研员评选、校本教研现场研讨会等校本教研系列专题活动,提高学校、教师对校本教研的认识,取得较好成效。
  2006年
  1.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学习,努力使课改理念落实到教学行为中。树立培训是最大福利的观念,精心组织全区教师各学科特别是新开设课程的业务培训。全力培养反思型、研究型教师,鼓励教师上研究课,对自己或他人的课堂进行研究、反思、改进,在分析教育行为中反思自我。
  2.抓好区域内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加快样本校、基地校及校际教研中心组建设,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示范辐射作用。依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校际教研中心组力量,树立服务、指导意识,在学校中、校际间、区际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针对全区学校规模不大、校内教研氛围不浓实际,继续开展区域内联片教研活动,包括教研片、镇区、全区间等不同形式联片教研,实现同伴间相互协作。
  3.开展两年一度教坛新秀评选活动,开展语文、数学学科优质课评选观摩活动,开展各级立项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
  4.编印《小学生习作》《小画家》报纸、《洛江区小学教研通讯》。
  2007年
  1.制定《洛江区小学“留守儿童”管理方案》,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开展“社会各界扶贫助学”等多渠道的助学方式。
  2.开展小学“十配套”乡镇创建工作,促进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均衡发展。进一步做好小学布局调整工作。2007年合并两所小学(虹山白凤小学、河市蛟南小学)。同时,重新规划南片区学校布局。计划10年内在万安、双阳片区及河市镇镇区扩建、新建、迁建、改建20所学校(其中中学2所、小学8所、幼儿园10所),为形成科学合理教育发展新格局打下良好基础。
  3.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强对薄弱学校内部管理的指导和扶持,制定《洛江区小学、幼儿园“手拉手”活动方案》,促进区域内小学、幼儿园(学前班)均衡发展。
  4.大力推进本土名师工程。开展洛江区骨干教师讲学活动,为骨干教师成长提供展示平台和成长环境。加大教师培训、培养力度,提升队伍素质。在暑假组织参加10场课改学科业务培训及一场全区幼儿教师暑期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实施新课程能力。
  5.强化教育科研,完善校(园)本教研制度建设。制定《洛江区课题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教育科研制度,推广“联校教研、集体备课”的校本教研方式,促进学校间教科研的均衡发展。在虹山中心小学成功地召开“洛江区小学课题现场研讨会”。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根据《洛江区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指导意见》,因地制宜,发掘学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和隐含的潜力,结合各地情况和学生兴趣,开发各具特色、符合社区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
  附:洛江区小学选介
  虹山中心小学 虹山中心小学位于虹山村下坪岭,原系虹山村属小学。民国20年(1931年),彭慎斋倡办2所小学并任校长,教职工仅有6人,学生60人。1988年,第十二学区改为第十二中心小学;1993年9月,更名泉州市虹山学区;2003年6月,学区改为中心小学,学校18个教学班,学生总数547人。学校教师49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教师中有小学高级职称24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区级“业务能手”3人。全校教师参加提高学历教育,大专毕业39人,本科2人。
  罗溪中心小学 民国9年(1920年),罗溪中心小学创办,位于罗溪镇区。其前身为金谿私塾,当时学生仅有二三十人。民国13年,学生不断增加,私宅拥挤,校舍迁到西头埔,命名为“金谿小学”。民国1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为“晋江县私立金谿小学”,成为六年制完小,学生增至130余人。民国20年,经晋江县府批准为“晋江县立金谿小学”。民国29年,由县府统一以地名改为“罗溪中心小学”,学生增至400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以地名定为“西头埔完全小学”。至1951年,学校又以村名改为“双溪中心”。20世纪80年代后,更名为“泉州市第十一中心小学”,17个行政村,各办有完全小学,学生增加到7000多人。1993年9月,更名为“泉州市罗溪学区”。2003年6月起,学区改为中心小学,学校更名为“泉州市洛江区罗溪中心小学”,一直沿用至今。
  改革开放后,校舍扩建,设备更新,教学质量提高。中心辖8所完全小学和1所中心幼儿园,有73个教学班,7000多名学生(含幼儿园及学前班),178名教职工,大专以上学历132人,其中本科毕业13人,专任教师大专及以上学历达到79.5%,本科在读53人。2004年1月,全镇小学通过泉州市“小学‘十配套’达标镇”验收。小学均配有计算机专用教室,生机比8:1,敬德、奕聪、柏山、翁山、世壁、洪德6所小学及奕聪中心幼儿园拥有大型多媒体专用教室,奕聪小学、世壁小学建有班小多媒体设备,奕聪小学还拥有“校园小电视台”。
  马甲中心小学 1965年,马甲中心小学创办,位于马甲镇区。学校前身是杏川中心小学。学校占地6500平方米,运动场用地6000平方米。校内建有四层教学楼1栋,三层办公楼、综合楼各1座,校舍总面积3425平方米。校内各普通教室和专用教室符合要求,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学校在校生1076人,教职工人数50人,教学班21个。专任教师中取得本科学历10人,在读本科8人,大专学历39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100%,取得相应教师资格100%,取得信息技术合格证100%。教师队伍中小学高级教师12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区级校际教研员4人。至2007年,学校先后被授予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农村示范小学,泉州市示范小学等称号。
  河市中心小学 民国4年(1915年),陈巽东创办私立学校“奎峰学校”。民国20年,留日绅士刘超然念及乡情,集资修建一幢综合楼,学校更名为“大猷中心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河市中心小学”。2003年,旅澳校友杨添丁捐献320万元重建,历时一年竣工。校园占地32035平方米,校舍面积8102平方米,绿化面积10718平方米。学校有教学班23个,学生1033人,教职工7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按照教学规划,学校办学规模控制在24—30个教学班,学生数控制在1200—1500人之间。
  双阳中心小学 民国27—28年(1938—1939年),双阳中心小学创办,位于双阳中学内,校舍原为高维国兴建的“同”字框的水泥平房,原名为福岭小学。教师3—4人,学生50多人,设高小班。1952年起,校长是公派的,教师全部由政府统一安排。20世纪60年代初,印尼排华,双阳作为安置归国侨胞的农场,兴办华侨小学1所,学生近300人。1963年,双阳学区成立。1966年,双阳学区从原来的两所小学扩展至5所,即双阳中心小学,前洋小学,坪山小学,南山小学,阳江小学,教师近60人,学生1300名左右,中心小学12个班级,每个年段2个班级,各分校都是单班。1976年,学生参加泉州市(县级)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均获得较好成绩,尤其是小足球。1979年9月,随着学校建设的资金与年俱增,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小足球特色凸显,赴上海参赛取得好成绩,为学校办出特色奠定基础。通过“四率”(普及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达标的验收。1980年,为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各级政府增加投入,学校加强硬件建设,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参加扫盲。1996年,通过福建省“两基”检查组的验收。
  万安中心小学 1997年建区后设立万安学区,由原鲤城区城东学区(今为丰泽区第五中心小学)所属的洛南小学、杏村回民学校、塘西小学三所完小组成。2003年6月,学区改为中心小学,更名万安中心小学。中心小学负责协调三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及其他行政事务,办公地点租用吉源小区6幢3楼一套居民住房。2004年8月,由原杏村回民学校和塘西小学并校为“万安小学”,学校位于洛江区万安街道杏宅新村,校园占地面积18736.29平方米。学生765人,教师49人,设有18个教学班。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机构

虹山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罗溪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马甲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河市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双阳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万安中心小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