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校设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57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学校设置
分类号: G629.2
页数: 3
页码: 531-53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世纪民国时期至2007年,洛江地区小学发展经历了私立小学接管、教育经费投入增加、教学设施设备改善等阶段。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免除学杂费并提供教科书,保障贫困学生生活补助。教育结构优化,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关键词: 泉州市 初等教育 学校设置

内容

民国期间,洛江境域创办多所小学,均地方人士和归侨创办。民国38年(1949年9月31日止)共有小学17所。1951年,政府接管私立小学,学校的校董会大部分解散,实行民办公助或逐步接办。政府新创办的小学,学生学杂费、书本费低廉,困难户子女甚至可以减免。1950—1966年,实行初考、中考、高考制度。“文化大革命”中停课,1969年复课。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扩建新建许多小学且生源逐年增加。至1997年6月底,洛江境域有小学71所593个班级。
  1997年后,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实现逐年增长,全区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加。区财政对教育拨款逐年增加,2005年5788万元,2006年7063万元,2007年8279万元。加强教育专项资金、转移支付资金和学校预算外资金管理,确保各项教育经费投入落实到位,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区政府“不盖办公楼,先盖教学楼”,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购置教育设施设备,实施远程教育工程,建成一批计算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全区小学实现校校通,生机比达到1:7。所有乡镇达到小学“十配套”建设标准,教学资源配备基本均衡。至2007年底,有省级农村示范小学3所,市级示范小学3所。2006年春季,在全省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含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全部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全区小学寄宿生、初、高中贫困住宿生、低保户子女予以生活费补助。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全区教育结构优化,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稳步推进。推行小学教师队伍优化,全区小学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占70.6%。2007年,全区“双高普九”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