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依法治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55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依法治区
分类号: D916.1
页数: 2
页码: 521-52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洛江区依法治区的工作历程。1997年,洛江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立,并制定了一系列依法治区的决定和规划。1999年和2001年,区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分别组织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2002年,区政府推行了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并参与了“严打”整治斗争。2003年,区委、区政府加强了对依法治区中期目标工作的领导,并进行了行政执法、机关效能建设、经济秩序规范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开展了“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工作,并建立了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司法行政 依法治区

内容

1997年7月,洛江区委印发《中共洛江区委关于依法治区的决定》,审批确定28个执法部门、15个法律授权的执法组织、11个委托执法机构。同年11月,洛江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立,区委书记任组长,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1999年4月,区政府印发《关于依法行政的实施规划》,2000年9月,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的决定》,并于1999年、2001年分别组织两次全区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清理规范性文件548份。2002年,清理三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审批、审核等事项228项,取消128项,改革面和取消面分别为51.01%和28.64%。推行机关效能建设八项制度,巩固和完善“一层楼”“一个大厅办公”等便民服务措施。参与“严打”整治斗争。区法院依法快审快结,并选择具有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件3起参加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泉州电视台合办的《现在开庭》节目制作。依法规范社区、村级组织的管理工作,建立村(居)干部每年向村(居)民会议述职制度。开展二轮村民自治示范达标创建活动,全区82.5%村达标,并做到村务公开数、村民代表议事制度建立数、村民理财小组设立数达到100%。组织为期2年的“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专项整治。
  区委、区政府加强对依法治区中期目标工作的领导,2次调整充实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成员。2003年12月24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实施依法治区近期目标总结表彰暨启动中期目标动员大会,表彰实施依法治区先进单位和个人。此后,依法清理确认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并依法公布;对619名执法人员进行培训考试考核持证上岗,强化严格行政执法。两次对行政审批项目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依法清理,取消部分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废除500多份规范性文件。深化机关效能建设,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在全区司法机关、行政部门内建立健全执法制度体系。行政机关实行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考核制、错案追究制、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制(一岗五制)。开展“严打”等专项治理,遏制刑事案件的高发势头,基本实现社会治安“一升一降”的目标。依法对农贸市场、饮食行业等集中进行重点治理,规范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成立村(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工作。同年4月,区依法治区办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创建民主法制建设示范社区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12个村(居)为洛江区第一批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全区“民主法治示范村(居)”创建率达50%。3个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万福社区等12个村(社区)被评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琯头社区等18个村(社区)被评为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全区85个村(社区)100%实施依法治村(社区)且建立相应体制和机制。区委、区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建设“诚信洛江”的实施意见》及相关文件并组织实施。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