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民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473
颗粒名称: 第四节 民兵
分类号: E28
页数: 2
页码: 444-445
摘要: 本文介绍了组织建设、军事训练和抢险救灾情况概述:洛江区人武部每年召开民兵工作会议部署民兵整顿工作,建立民兵应急分队和企业民兵组织,进行军事训练和抢险救灾工作。描述洛江区军事史迹,强调地方军事人物的贡献和历史事件的重要性。
关键词: 洛江区 军事 民兵

内容

一、组织建设
  洛江区人武部成立后,每年召开民兵工作会议部署民兵整顿工作,按民兵预备役编制员额和限定标准,严格进行民兵的出、转、入队,抓好民兵组织点验。
  1998年,在马甲、河市、双阳3个镇和万安街道办事处建立1个120人的民兵应急分队:同时进行在企业单位建立民兵组织的尝试,在大华蓄电池有限公司建立民兵营。
  1999年,在巩固大华企业民兵的基础上,又在华荣宾馆和南少林武术学校组建民兵连。
  2000年5月11日,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点验,到位率达100%。与此同时,抓好对口专业的编组,按照“专业对口、军民结合、依法组建”的原则,依托地方组建民兵汽车运输、汽车修理、伪装救护等对口专业分队。
  2001年,预先在万安街道进行整组试点,规范整组的内容、方法和标准,尔后召开全区民兵整组工作会议部署,切实搞好民兵的出、入、转队。
  二、军事训练
  1998年,采用分片设点,按纲施训的方法,完成民兵训练任务。
  1999年6月,以半个月时间,组织全区民兵应急分队训练,训练成绩总评良好。军分区对洛江民兵应急连组织集结点验,到点率98%,受到通报表扬。7月,举办专武和民兵干部集训,参训共85人,从起床到熄灯,严格按条令、条例组织实施,让大家过士兵生活。
  2000年5月11日,组织应急分队点验,到位率达100%。是年,组织5名高炮骨干到预备役高炮四团,请海防部队骨干帮助带训。
  2001年4月,组织全区民兵营(连)长进行为期15天的业务培训,通过考试,训练成绩总评在良好以上。是年6月,组织民兵应急分队进行军事训练。重点训练战术基础、轻武器射击、手榴弹投掷以及应付突发事件等内容。
  2003年,组织万安街道部分民兵应急分队队员参加为期一周的冲锋舟训练。
  2004年7—9月,组织两期专武干部和民兵营长集训,所有授课由区人武部领导或科长担任。
  2005年7月8日,调派军事科干部和高炮民兵,由军分区统一组织到郑州高炮学院集训。10月8日至11月10日共34天,组织进行驻点训练,并进行效能测试射击,此次军事演练是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参加的首次重大军事活动。是年秋冬,先后组织机关干部和万安街道部分应急民兵分队队员进行为期一周的冲锋舟操作训练;组织人武部干部进行游泳训练,参训率100%;后又组织现役干部完成海训基础训练任务和参加泉州军分区组织的达标训练。
  2006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洛江区民兵参加总部组织的军事演练,此次军事演练是区人武部组织民兵参加的第二次重大军事活动。
  2007年7月3日,省军区民兵组织整顿检查组到区人武部检查民兵整组工作,并对马甲、罗溪应急分队进行拉动。
  三、抢险救灾
  1997年洛江建区后,民兵连年应急出动400多人次参加抢险救灾。1999年夏天,14号台风带来暴雨,区人武部协调消防武警大队出动官兵多人,调派民兵应急分队和基干民兵多人,及时加固水库堤坝,转移危房住户,抢救受灾群众。据统计,1998—2000年,民兵参与抢险救灾288次,抢救遇险群众83人,挽回经济损失3600余万元。
  附:洛江区军事史迹述略
  洛江紧傍泉州中心城市,受其影响境内民众自古崇文尚武,诸多突出的军事人物和战争事件发人深省。早在后晋开运元年(944年)十二月间,泉州散指挥使留从效即在今双阳街道朋山岭的瞻迹岭,大破自立为闽王的朱文进的福州兵。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生于今河市镇濠格村的俞大猷,不仅是明代嘉靖年间威震华夏、为国立下丰功伟绩的抗倭民族英雄,而且满腹经纶,编撰《正气堂集》《兵法发微》《剑经》《洗海近事》《镇闽议稿》《征剿古田事略》《广西选锋兵操法》等书。其中的《洗海近事》被军事界和史学界公认为“中国最早论述海战的著作”。其后,从清顺治四年(1647年)至清咸丰三年(1853年)的200多年间,有持续不断的农民武装揭竿起义,如罗溪乡民吴觐三兄弟、出生于河市而从小被卖到惠安后龙乡峰尾村当童养媳的邱二娘、永春的林俊和南安的潘榜、潘宗达等,都曾以罗溪或辗转到罗溪附近的村寨为据点,聚众举义,反抗封建统治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迨至20世纪初叶,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爆发后,各个派系的武装力量都曾进出河市一带。民国5年(1916年),福建下游护国军第一支队教练官吴瑞玉(南安诗山人)以护国军第一路司令名义在南安起义反对袁世凯,4月28日率部挺进泉州,不料受挫,在河市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民国7年闽粤战争爆发,闽南靖国军攻克安溪、河市,而后进入泉州,逼使北洋军全线溃退。
  抗日战争期间,洛江军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同仇敌忾,洛阳桥和桥南等村社,都曾受到日机的轰炸和袭扰。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内战,洛江地区广大群众当即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武装斗争,诸如马甲反“清乡”、活捉锦丰乡长吴祖烈、清算马甲地霸吴太昌和袭击罗溪乡公所等战斗事件传为佳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洛江城乡群众特别是广大民兵不但参与歼灭由退踞台湾的国民党当局派遣的“泉州纵队”和“永安纵队”两支武装特务,在其后的剿匪反霸、抗美援朝和反对盘踞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军队窜扰大陆等一系列武装斗争中,英勇无畏,为国捐躯,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模范事迹。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