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学术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437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学术团体
分类号: G322.25
页数: 4
页码: 416-4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洛江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于1997年,通过开展科技科普、设立科普设施、农函大教学及青少年科技教育,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科普宣传工作。而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于2005年,积极组织文艺创作、文艺活动和文艺交流,推动洛江区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洛江区 学术团体 科普宣传

内容

第一节 科学技术协会
  一、组织机构
  1997年9月,洛江区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内设办公室(含学会部)和科普部,实有人员6人。至2007年,区科协所属学会12个,乡镇(街道)科协6个、学校科协9个,企业科协1个,科普教育基地5个。1997—1999年,在区科协一次代表大会前建立区级学会10个。其中,1998年9月区农学会成立;2004年12月9日区反邪教协会成立;2007年11月区老科技工作者协会成立,会员64人,涉及农业、工业、文教、卫生等技术系列。至2007年,全区区级学会(协会)12个,会员780名。
  二、代表大会
  (一)洛江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1999年11月,召开洛江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代表69名,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3名(含2名兼职副主席),委员24名。
  (二)洛江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2005年4月,召开洛江区科学技术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主席1名,副主席5名(含3名兼职副主席),委员28名。
  三、主要活动
  科技科普 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三下乡”活动。根据不同群体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科普形式和科普内容,开展“科普进机关”“科普进社区”“科普进军营”“科普进企业”“科普进校园”“科普进乡村”等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科普宣传活动;举办“崇尚科学、反对邪教”“防震减灾知识”“水土保持法”等科普讲座;举办“百名科技下乡行”活动、洛江科普摄影采风活动、洛江区外来务工人员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型科普文艺晚会、洛江区“科普杯”登山比赛、《科普法》等科普知识竞赛;组织全区干部、学校师生、外来务工人员参加省食品安全知识等竞答和向武警大队及消防大队赠送科技军事书籍等活动;在各中小学开展“学校拒绝邪教”活动;在社区开展“高举科学旗帜,共建无邪社区”活动;把普及科学知识与防范邪教教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组织万安街道各社区居民观看邪教警示教育专题片《揭穿“门徒会”的骗局》,并向社区图书室赠送反邪教知识读本2000多册;组织区直机关干部及中学学生作答“防范邪教、和谐生活”竞答试卷。
  科普志愿队 组建一支300人科普志愿者队伍,成立学校小小科普志愿者队伍,分布于洛江大地的每一个村庄(社区),农村、农户、社区开展科学普及活动,开展“小手拉大手”科普宣传活动,形成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学校、三级宣传活动科普网络。
  科普宣传 在全区6个乡镇(街道)进行环保知识、预防雷电知识、安全健康知识等科普图片展览宣传,科普电影巡回放映,赠送《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福建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家庭卫生保健知识》《保障安全健康》等科普资料80000多份;组织科普志愿者开展大型科普广场宣传咨询活动,现场有科技咨询、科普猜谜、免费体检等服务。
  “非典”科普 2003年春季,在突如其来的“非典”危机、禽流感疫情来临之时,编印《洛江科普苑》(防病专刊)2期40000份分发到各乡镇(街道)、村居(社区)及各中小学,赠送《防治非典100问》《登上健康快车》等书籍2500多册,在全区开展“防治非典科普宣传周”活动,举行“不让非典进我家”现场签名活动。
  科普刊物 1998—2007年,编辑《洛江科普苑》《青少年科普园地》80多期、改编《龙眼栽培技术》《枇杷栽培技术》《科普知识系列读本》等2万册,征订《科学与文化》《福建科技报》及系列科普挂图赠送区直单位、各乡镇(街道)、各村居(社区)、各中小学校。
  (二)科普设施建设
  1997年起,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建设10米标准科普画廊9座,在26个村居中建立科普活动站,设置科普图书专柜,配置5米标准科普宣传栏,配备专兼职科普宣传员。在区农科所及华丰果牧开发有限公司等科普教育基地中建立科普宣传栏2座。
  (三)农函大教学与科技培训
  1997年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及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引进工作,对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农函大函授教育培训,自编多种适合本地区的教材,举办农函大果树专业、财会专业、电脑专业村务管理专业等培训班,根据不同生产时期、不同季节,适时举办蔬菜、粮作物、茶叶等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以区农科所等科普教育基地为依托,引进名优特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服务。
  (四)青少年科技教育
  1997年起,先后开展洛江区科普夏令营、洛江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洛江区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读科普图书、看科普挂图”征文竞赛、“航空百年知识”竞赛等活动。组织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贤銮科技奖评展活动。
  (五)科普创先
  建区以来,区科协把科普创建作为加强科普工作的重点,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和科普基地创建,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创先评优活动。2006年初,区委、区政府将创建福建省第二届科普先进区作为年度重要目标任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区科协认真制定创建福建省科普先进区工作方案,把创建任务分解到各责任单位,成立以区长吕竞为组长,区委副书记颜元培、组织部长黄碧煌、副区长宋爱华为副组长的“创建福建省科普先进区领导小组”,同年7月7日,召开全区科普创先动员大会,区长吕竞在会上作动员部署,区科协发挥对全区科普工作的指导协调、服务作用,确保创建工作顺利开展。同年12月,洛江区科普创先工作通过省验收,被评为福建省第二届科普先进区。至2007年底,全区创建2个省级科普先进乡镇(街道),6个市级科普先进乡镇(街道),3个省级科普示范社区、52个区级科普示范村(社区),4个市级科技教育示范校,8个区级科技教育示范校,创建3个省级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省级新农村科普示范基地。
  第二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一、组织机构
  2005年10月,洛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机关事业编制1名,2007年增加机关事业编制1名。会员单位有区南音协会、区作家协会、区书法家协会、区摄影家协会、区音乐舞蹈家协会5个协会,登记会员360人,其中作协84人,音舞协55人,书协50人,摄协67人,南音协104人。
  二、代表大会
  2005年10月28日,洛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出席代表90人,选举产生区文联第一届委员23名,其中主席1名,副主席2名,副秘书长5名。
  三、主要活动
  (一)文艺创作
  2005年,出版专著2部:卢希德摄影作品集《榕趣》(海潮摄影艺术出版社),吴文安诗集《生活的声音》(北方文艺出版社);蔡飞跃的散文《薰沐在宋元大港岸上》发表于《福建文学》并被《散文选刊》转载;录制《洛江美》原创歌曲MTV。2006年,创作歌词《海峡明珠之光》入围泉州市市歌。2007年,编辑出版《洛江文学》2期。
  (二)文艺活动
  2005年原创歌曲《洛江美》获福建省第二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泉州分会场优秀创作奖暨表演奖;组织“魅力洛江”摄影大赛,编印“魅力洛江”优秀摄影作品集。2006年,举办新春书画展、科普摄影展;组织“洛江美”原创歌曲评奖活动。2007年,出版发行“洛江美”原创歌曲选CD,组织“洛江美”原创歌曲大合唱比赛;举办“建区十周年文艺晚会”“关爱女孩行动”文艺演出;组织“第二故乡”及“关爱女孩”征文活动;开展洛江区首届南音大会唱。
  (三)文艺交流
  2005年,组织“洛江美”原创歌曲创作采风活动,征集300首词、曲。2006年选送歌手参加市“3·15”诚信泉州、和谐泉州,“6·26”国际禁毒日及泉州市“贸促杯”卡拉0K比赛等专题文艺晚会;参加泉州市首届“清品茶王杯”讲古人电视大赛,杜筑成获亚军;组织作品参加泉州市摄影艺术节活动。2007年,组织文学爱好者开展区情采风活动。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