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其他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41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其他工作
分类号: D225.7
页数: 2
页码: 404-4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协地方组织其他工作的情况。其中包括团结民主工作、提案工作、文史工作等。
关键词: 洛江区 地方组织 其他工作

内容

第一节 团结民主工作
  1997—2007年,政协泉州市洛江区常委会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围绕大目标、建立大联合,促进大团结,把发扬民主、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作为履行职能的重要着力点,在和谐洛江建设中凝聚各界力量。发挥政治凝聚力,团结社会各界,加强与各民族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加强与港澳台侨人士的联系沟通,加强在外企业家的联系沟通。发挥社会影响力,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协助党委政府排查调处矛盾纠纷。发动委员投身公益事业,发挥政协组织的整体优势,发起捐资助学活动,成立区政协助学基金会,捐资助学经常化、制度化。11年间,筹集资金近30万元,资助学生96人次。发动政协委员和在外企业家为家乡的道路、环境改善等公益事业尽心出力。政协领导挂钩村居,驻村入户,扶持不适应村和经济欠发达村,挂钩重点企业,扶助贫困职工和残疾人。
  第二节 提案工作
  1997—2007年,洛江区政协提案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执行全国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精神,围绕洛江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提案形式,建言献策,参政议政,发挥提案工作在政协履行职能中的重要作用。由区委办、区府办转发《洛江区政协办公室关于认真办理政协提案的意见的通知》。
  至2007年,区政协收到提案461件,其中集体提案42件。提案内容涉及经济建设方面的有217件;涉及科教文卫、社会事业方面的109件;涉及社会管理方面的52件;涉及农业、环保等方面的38件:涉及其他方面的45件。各级各部门重视政协提案,所有提案均在规定期限内办结,办复率100%,委员的满意率100%。
  第三节 文史工作
  1997—2007年,政协泉州市洛江区委员会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重视文史资料征编工作,注重与区内外文史界人士交往,发动委员和社会人士挖掘洛江区丰富的人文史料,征集出版四辑《洛江文史资料》,第一辑10万字、第二辑《洛江区政协志》2.5万字、第三辑8万字、第四辑7万字。史料内容涵盖旅游名胜古迹、地名沿革、行政辖区变迁、少数民族、杰出人物、土改民主建政等地方人文资料。
  第四节 联谊活动
  一、出访
  1997—2007年,利用多形式、多渠道地建立与“三胞”的联系。政协台港澳侨联络委成员参与政府组团、民间组团或海外侨亲发函邀请个人等形式参与华侨社团的各种活动,多次出访菲律宾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交流感情。访问期间,会晤各公会和商总的领导人以及台湾行会负责人,了解到华侨社会及台湾行会的一些情况和交流了意见。通过一系列的联络、联谊,加深与“三胞”侨亲的接触、沟通、交流,做到深交老朋友,广交新朋友,增强感情。如2003年3月1—14日,区政协主席谢定昌应台湾知识农业交流协会理事长颜正平先生邀请,率团赴台参加“海峡两岸知识经济与农业合作研讨会”,推动洛江台湾知识经济与农业合作交流。
  二、联络和接待
  1997—2007年,政协注重发挥优势,做好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络和接待工作,使全区海外联谊工作从无到有、渐有起色。利用“三胞”回乡进行经贸考察、参加各种庆典和寻根谒祖、探亲访友等机会及时登门拜访,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每逢侨亲喜、丧事,以政协名义向海外发出贺卡、贺电、慰问电、唁电等,以及参加侨亲在国内喜事的祝贺、丧事慰问活动,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政协每年都参与接待较有影响的海外侨亲,参与组织菲华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参与政府或民间组团及受“三胞”邀请,访问菲律宾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进一步增进对港澳台同胞及侨胞的了解和友谊,拓展统战工作的新空间。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