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计划管理与实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27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计划管理与实施
分类号: F123.1
页数: 4
页码: 275-278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1998年至2007年间洛江区在经济运行监测、项目审批和报批、重点项目实施以及机构调整方面所做的工作。从经济运行宏观监测调控力度、年度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到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情况,都有详细的描述。此外,还介绍了洛江区在机构设置上的一些变化,展现了该地区在经济规划和实践方面的成就和挑战。
关键词: 洛江区 经济 计划管理 实施

内容

一、经济运行监测
  1998—2007年,洛江区利用季度例会、半年分析会、年度分析会加强经济运行宏观监测调控力度。
  组织年度计划编制和实施工作,做好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跟踪计划执行情况,对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有针对性专题调研,形成分析报告。经济运行分析、监测会议参加对象除区经贸发改局、统计局等经济管理部门领导外,扩大到其他部门领导,包括乡镇(街道)分管领导,主要对上月(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简要分析,通报各行业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经济运行走势进行初步预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存在困难与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及对策。对全区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筹备、工程进度、存在问题、完成投资额进行跟踪,形成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同时,编印经济运行简报。2001年,在跟踪检查经济运行情况中,发现工业区配套建设滞后,财政增收困难,农业生产受旱影响严重等问题,向区委、区政府提出意见和建议。针对首富商城、五金机电城两大项目在经营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别召开由工商、税务、交通、银行等部门参加协调会,制定扶持措施和办法,促进企业正常运行和投建。
  二、项目审批和报批
  1998年后,计划主管部门规范审批、审核项目的对象、依据、条件、程序、要求和时限,分批取消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行政审批项目,有的原先设立审批的项目改为核准或备案制度。宣传实施国家、省出台的引导投资政策,指导促进结构调整和相关行业发展,协助做好工业园区规划,严格项目审批,对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项目实行引导和控制,在审批上采取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制度,对重点项目资金筹备、工程进度、存在问题进行跟踪反馈,促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培育经济新增长点。1998年,17个项目在市级立项,争取近200万元补助资金;170个项目在区级办理项目报批,总投资48221万元。1999年,批准预备项目46个,总投资额14280万元;转报市计委立项14个,总投资额25570万元;批准年度计划项目16个,总投资2913万元。2000年批准基建项目61个,总投资21029万元。2001年批准基建项目78个,总投资39205万元,转报市计委立项,9个,总投资额14244万元。2002年7月起,对限额以下生产性项目固定资产立项由原来审批制改变为登记备案制。同时,科学编制全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及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当年,转报市计委立项6个,总投资额6.43亿元;批准立项75个,总投资额12.34亿元。2003年,制定《洛江区基建投资服务指南》,强化基建审批服务质量,制定配套方案《洛江区基建投资审批监督警示处罚暂行规定》。2004年,按照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要求,优化审批流程,把项目选址、立项和环保审批三个环节串联审批改为并联审批,缩短承诺时限,在原来承诺59个工作日基础上压缩为43个工作日。2006年,根据《洛江区深化基建审批制度改革方案》,对项目立项、材料等进行梳理、规范,形成完整的审批机制,提高基建立项审批效率;当年立项124项,投资26.4亿元。2007年,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审批窗口,按照国家、省投资体制改革精神,深化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细化审批方式,重新制定审批程序及要求材料、时限。
  三、重点项目实施
  通过区长办公会议、政府常务会议、政府专题会议对重点项目建设的项目筛选、规划建设、资金筹措、争取政策支持和协调的具体事项进行专题研究。明确目标责任制,细化分解项目建设内容,并下达至各个责任部门。建立领导挂点责任制,区长总负责,各位副区长分别挂点负责重点项目。区政府办公室建立项目跟踪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开展“季度大检查、月度小检查”。
  1998年,重点建设项目12个,主要项目:对马甲—义山道路拓改工程;琯头村改造工程;万安农贸市场建设;罗溪路远水库建设;吉源花苑小区一期建设(建造17幢楼房);马甲供水工程建设;万安粮食储备仓库建设;安吉大道动工建设;万安科技工业园建设等。
  2000年,重点建设项目10个,主要项目:万虹公路万安至河市段(10.3千米、路幅宽28米)的拓改工程动工建设;完成万安科技工业园建设一条主干道、三条次干道及其他配套工程,并招商14家企业;双阳工业区开发土地23公顷;朋山岭隧道及其连接工程竣工通车;安吉大道延伸工程(700米);吉源花苑小区二期建设(建造5幢商住楼);琯头村改造工程(续,新建5幢商住楼和1条道路);龙眼洋生产基地建设(低产改造66.67公顷);建成马甲鳄鱼观赏池(观赏池3600平方米,引进鳄鱼120条);泉州十一中初中部教学楼(3200平方米)建成交付使用。
  2002年,重点建设项目9个,主要项目:完成沿万虹公路双阳至河市段两侧土地约6.67平方千米的总体规划,动工建设首期面积1平方千米左右;完成塘西工业区40公顷土地平整,建设区间3条道路2000米,排污管道3千米,做好道路绿化、照明;完成双阳工业区新拓展26.67公顷达到46.67公顷规模,做好河市20公顷土地开发总体规划设计并完成7公顷土地平整及区间道路建设,完善马甲工业区首期基础设施建设并新拓展工业区6.67公顷;完善万虹公路扫尾工程,改造万虹公路至施琅陵园路2.5千米、河洪公路3千米;建设双阳日产2500吨供水工程及5000米供水线;农业综合开发改造马甲中低产田400公顷,发展河市节水农业133.3公顷等;对罗溪前洋小(一)型水库进行改建;改造塘西主排涝渠新尾段前半渠710米;建设吉源花苑二期经济适用房5幢及综合楼一幢,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设万荣公寓3幢1.82万平方米:建设双阳农贸市场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2003年,重点建设项目13个,主要项目:建设长700米、宽50米的安吉南路,配套绿化、路灯;朋山岭隧道连接线延伸工程(洛江段),全长1.2千米;建设长1.1千米、路面宽30米双阳中路;双阳华侨农场开发区首期100公顷的市政配套工程并进行二期1平方千米用地的征用、平整,双阳工业47公顷用地征用平整、河市钟禾洋工业区0.3平方千米“三通一平”;塘西工业区二期53公顷土地征用、“三通一平”,建设主干道1671米、次干道1154米以及配套设施;工业区铺设长3.8千米的排污管道等。建设防洪排涝工程(修建总长4.82千米的排涝渠及河市溪镇区段河床清障);万安过坑自然村改造;建设长250米、宽25米的罗溪白银新街道路;完成桥南2.27千米海堤加固达标;马甲自来水厂扩容至日产1.5万吨,铺设仰恩大学供水专线12.8千米;安装324国道至塘西工业区路灯;建设敬德职业学校五层4000平方米教学楼;建设区教师进修学校五层4000平方米教学楼及配套设施。
  2004年,重点建设项目10个,主要项目:建设滨江路全长9.9千米(首期);建设区域供水主管网(沿万虹公路13千米,沿滨江路7千米);建设区域排污主管网(沿万虹路13千米,沿滨江路7千米);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市政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完成二期长1000米2条市政道路建设及供、排水、电信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三期1.6平方千米用地的征用、批报以及平整;完成已征用1.35平方千米土地“三通一平”);城镇化改造(建设双阳新街全长2000米,新建商住楼1万平方米;改造马甲旧粮站用地,新建设商住楼5000平方米;完成马甲1日变电站用地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完成美岭村的征地拆迁(新建商住楼5000平方米);建设区生产力促进中心(1万平方米中心大楼);完成马甲节水农业建设467公顷和罗溪中低产田改造500公顷;新建宫迹水库120万立方米;新建中小学校舍(泉州第十一中学科技实验楼8000平方米;区实验小学教学楼3500平方米);完成城区排洪涝工程(建设双阳2290米排洪渠,改造河市溪堤500米)。
  2005年,重点建设项目11个,年度投资3.35亿元,主要项目: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三期五金机电园土地征用及平整;推进首期滨江大道1.4千米,二期3.6千米动工建设;建设南山建筑村;拓改万虹公路马甲至罗溪段(总长12.06千米,其中隧道长770米,完成前期工作并动工建设);完成双阳新街道路建设(长1.29千米、宽24米);建设洛南小学教学楼3500平方米;马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仙公山山门、广场及入口道路);农业综合开发(完成罗溪镇建兴村机耕路、翁山、前洋等7条引水渠;马甲拦河坝2座、电灌站2间以及水渠、管灌工程等建);建设宫迹水库二期120万立方米;亮化工程(架设万虹公路及双阳镇区路灯16.83千米);在高速公路桥下万安段建成洛江花卉市场等。
  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15个,主要项目:完成滨江大道二期阳江段3.6千米道路建设;万虹公路(马甲—罗溪段)拓改工程(线路总长7000米,其中隧道长770米,道路按二级公路设计,双向四车道,路基宽12米,路面宽9米);双阳市政道路工程(完成阳新街1.8千米、印尼街0.4千米、总长1.5千米的福滨街部分路段建设);完成马甲日产1.5万吨自来水厂建设;建设标准产房建设(双阳华侨开发区10万平方米,万安街道3.2万平方米、罗溪工业区10万平方米);经济开发区三期(完成双阳、河市片区1.6平方千米土地征用,进行“三通一平”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渠道防渗衬砌13.2千米,新建2座电灌站,修筑机耕路2.4千米);完成宫迹水库202.5米高程至208米高程建设;完成洛阳江河市段河道清淤5000米、溪堤砌筑1000米;完成罗溪后溪拦河闸、管理房建设及部分溪堤整治;仙公山风景建设(完成马甲仙公山风景区综合楼、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及风景区道路建设);奕聪中学高中部建设(占地8.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2006年完成奕聪中学高中部的征地拆迁及动工建设教学楼、宿舍楼、科技实验楼等,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完成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并投入使用;双阳行政中心及侨联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完成主体建筑);完成企业家联谊大楼基础及部分主体建筑。
  2007年,重点建设项目11个,年度投资5.8亿元,涉及城建及基础设施、工业、商贸服务业和社会事业,主要有续建滨江大道(二期完成,三期动工)、拓改万虹公路马甲至罗溪段、中心城区市政道路建设(1.7千米)、县道310线建设、建设48.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完成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三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河市溪堤改造、罗溪后溪拦河闸工程、泉美进境植物繁殖材料地方隔离检疫圃等。
  第四节 机构
  1997年10月,区计划与统计局成立,区物价局由区计划与统计局管理。2002年,机构改革,设立区经济贸易发展局(区国防动员委会员经济动员办公室设在区经济贸易发展局),编制9名,不再保留区计划与统计局,内设办公室、计划股、财贸股、企业股;下辖事业单位:洛江区政府信息中心,编制2名;市场服务中心,编制5名;洛江区副食品基地管理站,编制3名;洛江区定点屠宰管理站,编制3名;洛江区企业管理站,编制4名。区物价局,为副科级机构,由区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管理。区粮食局(编制1名)与区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合署办公,下辖事业单位:区粮食管理站,编制2名。2003年11月,区副食品基地管理站和市场服务中心核减编制各1名。2005年,区经济贸易发展局改称为区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原由区政府办公室承担的经济体制改革职能划归经济贸易发展和改革局。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