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业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24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业务
分类号: F830.4
页数: 2
页码: 245-246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洛江区业务的情况。其中包括存款、贷款等。
关键词: 洛江区 金融 业务

内容

第一节 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境内各金融机构开办的储蓄种类有活期、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整取、通知存款;发行节约建国储蓄券、乡镇公益储蓄券及有奖储蓄会单;农村信用社开办以稻谷为主的实物储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物价波动,为保障储户利益,银行开办折实(物)储蓄和侨汇原币存款业务。1950年5月起,折实储存转入保本保值储蓄。1951年,开办华侨储蓄,存期1年以上的给予利率优惠。1952年下半年,实行统一的储蓄利率,增办活期、定期、有奖定额储蓄,农村信用社开办社员储蓄。1958年,实物储蓄对象扩大到金银、杉木、猪羊等实物。1959年后,开展群众性储蓄活动,广开储源,开办预约储蓄。因三年经济暂时困难,1961—1962年,储蓄存款滑坡。1963年后,经济好转,金融机构协助各单位开办互助储金会,储蓄存款余额上升。1978年后,城乡储蓄余额大幅度增长。金融机构展开储蓄业务竞争,增办定活两便、大额可转让、住房储蓄、长期定期保值储蓄等业务。1992年末,储蓄网点遍布各乡镇,方便群众存取。
  1997年后,洛江区经济发展较快,居民收入提高,企业存款、财政性存款、农业存款、储蓄存款等相应增加。2003年,各项存款129747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80395万元。2004年,各项存款余额156717万元,比2003年增长20.79%。2005年,各项存款余额224904万元,比2004年增长43.5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139986万元,增长18.02%,历年最高。2007年,各项存款余额30294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167376万元,是2003年2.82倍。11年间,年均增长20%。
  第二节 贷款
  1991—1993年,各行、社贯彻执行“控制总量,调整结构,强化管理,适时调节,提高效益”的货币信贷政策,贷款主要向国有重点工商企业、农业和乡镇企业倾斜。1994—1996年,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金融的中心工作,贯彻执行适度从紧的信贷政策,优化贷款投向。
  1997年,执行长期以来旨在抑制通货膨胀转为防止通货紧缩的货币信贷政策,境内各行、社适时调整信贷结构,适度增加信贷资金投入,拓展信贷业务。2000年,加大支农贷款力度,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同时试办“农户联保贷款”,增加对涉农贷款额度。2001—2007年,执行稳健的信贷政策,各行、社优化贷款结构,拓宽融资渠道,开办业务新品种,加大对城建、交通、通信、电力、自来水等
  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的信贷资金投入。2004—2007年,建设银行洛江支行发放贷款10.63亿元。2005—2007年,工行洛江支行发放贷款133783万元,支持地方重点项目建设、房地产开发建设以及企业的生产发展。2007年,农行洛江支行择优实现有效投放23336万元,从紧年关实现优质有效投放。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