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防洪治涝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20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防洪治涝工程
分类号: TV87
页数: 2
页码: 211-212
摘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阳江海堤、洛阳桥闸、万安海堤等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加固情况。
关键词: 洛江区 水利 防洪治涝

内容

1962年,兴建阳江海堤,堤长5.69千米,保护村庄2个,受益面积280公顷,人口3456人,保护工农业产值225.04万元。1974年,兴建洛阳桥闸。1995年,阳江海堤列为省定千亩以上海堤达标加固项目,该堤分为阳江段和后埭、杏宅段。阳江段长2.887千米,堤顶高程6.521—7.161米(黄海高程下同)堤顶宽2.0—2.6米,历史最高水位5.121—6.121米(黄海);后埭、杏宅段长2.802千米,堤顶高程5.321米(黄海),堤顶宽3.0米,历史最高水位4.621米(黄海)。洛阳桥闸正常运行时,关闸拦水,杏宅、后埭段江堤,长期处于高水位运行,砂堤段渗漏较大,给工程运行和安全带来隐患,垦区由于受排涝渠断面偏小及海潮顶托的影响,经常造成积水内涝。1996年该海堤加固通过达标验收。
  1998年,中亭海堤和见边海堤连接成为万安海堤,位于万安街道办事处辖区内,北起国道324线,南至城东乌屿桥头,全长2625米,保护面积3200亩。万安海堤地处泉州湾内,历史最高潮位4.94米,多年平均潮位4.15米。2003年8月31日至12月22日,达标建设海堤864.73米,加固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堤顶高程5.80—6.30米,防浪墙顶高程6.60—7.10米。海堤结构为堤身迎水坡以干砌条石碎石垫层护坡和干砌条石陡墙,墙背铺设土工布护土堤,护坡型式坡脚在滩涂面以下,为砂垫层和干砌条石护坡脚,陡墙形式打松木桩,桩面以下砂垫层。护坡与陡墙以锥坡形式衔接,堤顶宽6.0—2.1米。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