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造林育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1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造林育林
分类号: F326.2
页数: 1
页码: 200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的造林育林情况,包括林木种苗的生产、山林权属的明晰、造林更新、封山育林、全民义务植树等方面。
关键词: 林业经济 造林育林 洛江区

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处于只砍不造的状态,山林遭受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林木种苗的生产逐步纳入林业生产计划,采摘树种多为马尾松、台湾相思树、桉树、大叶桉、小叶桉、柠檬桉、苦楝等。种源缺乏时,须从闽北和省林木种苗站调剂。1952年,洛江境域河市、双阳南山建有苗圃,苗地各67.5亩。20世纪60—70年代,种子收购委托供销部门经营。1988年后,改由林业站经营。1962年,虹山、罗溪、马甲、河市人民公社成立造林扩林委员会或小组,大规模封山育林。1988年,封山育林区实行工程管理,专人管护,区际、乡际、村际搞好联防,订立合同,明确奖惩。
  1997—2007年,洛江区造林更新面积7.44万亩,100%采用阔叶树种造林;洛阳江流域治理1.26万亩,库区绿化1250亩,新增城区绿化278亩,公路绿化58千米。其中列入沿海防护林体系国债项目的1.56万亩。中幼林抚育8.3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280万株,共投73万个工日。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100%,城乡绿化由建区时的15%提高到31.8%,全区创建“园林式乡镇”1个(马甲镇)、“园林式村庄”3个(虹山乡虹山村、河市镇南塘村和下堡村)。封山育林8.12万亩,占计划的100%,其中,新封山育林1万亩;完成幼林抚育5.5万亩,建成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8100亩,育苗面积76亩,其中,容器育苗24万株。
  附:泉州罗溪国有林场简介
  1962年2月,泉州罗溪国营林场成立,位于洛江区境域罗溪镇,场部距离泉州市中心42千米,地跨2个地区,毗邻仙游县3个乡镇4个村、洛江区2个乡镇12个村。2007年,林场干部职工46人,其中,在职26人,退休20人;在职26人中在岗20人、转岗分流6人。经营总面积4.71万亩,森林覆盖率97.96%,绿化率99.01%,拥有森林总蓄积量183226立方米。经营区内省级以上生态公益林面积3.27万亩,占总面积69.5%(其中国家级生态公益林2.27万亩);商品林面积1.43万亩,占30.5%。主要造林树种有杉木、马尾松、木荷、福建柏、相思类、桉树等,是一个以“生态保护、建设为主,资源培育、森林旅游、林木种苗兼顾”的典型生态公益型林场。林场林地绝大部分为四类地4.05万亩,占总面积86%;三类地5550亩,占11.8%;二类地1057亩,占2.2%;没有一类地。山体整体坡度大、半风化结构居多,土质瘠薄。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州罗溪国有林场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