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业机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170
颗粒名称: 第四节 农业机械
分类号: S22
页数: 3
页码: 179-181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农业机械在洛江区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变化,包括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和农业机械化耕作等。
关键词: 农业机械 生产条件 洛江区

内容

一、农业机械
  1955年,境内推广使用双轮双铧犁。1956年后,施药工具最先采用圆筒式喷雾(粉)器。1956年,泉州市建立农械厂,开始制造碾米机等农业机械。1958年,推广深耕犁,农业运输机械手推胶轮车、人力打谷机在农村开始推广使用。20世纪60年代,农村普遍使用碾米机,开始使用磨粉机、淀粉加工机、榨油机、饲料粉碎机、甘薯切片(丝)机。
  1964年,双阳华侨农场开始用拖拉机悬挂五铧犁、水田耙进行耕整作业。1968年后,推广使用拖拉机犁田,机型逐年更新换代。
  20世纪70年代初,推广使用机动喷雾(粉)器。1970年,开始使用机动脱粒机。7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电动鼓风机。1978年后,允许私人购买拖拉机和经营拖拉机业务,拖拉机运输成为农民劳动致富的一个门路,载重农用汽车增多。1979—1989年,在马甲、双阳等乡、镇、场进行5次喂入式收割机、联合收割机、圆盘式收割机示范性推广表演。
  至1990年,主要使用上海—50型、东风12型、农友—5型等手扶拖拉机和水田耕整机,与它们配套的耕作机械有1LS525悬挂水田五铧犁、1GL—175和1G—175施耕机、东风—12型施耕机及单铧犁、滚扎耙。多数水田,仍靠人力、畜力和传统农具耕作。
  1997年后,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植保机具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踏板水平高压喷雾器、担架式或车载式机动喷雾机以及高压单管喷雾器等,农户仍以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规模农场为减轻劳动强度则以使用担架式或车载式机动喷雾机为主,但持有量较小。除拖拉机在耕地的同时兼作运输外,还有农用运输车、农用载重汽车。人力打谷机仍是主要收获机械,有农户把打谷机改装为电动打谷机,采用割草机改装成割稻机。各乡村仍有“米绞厂”,碾米机、磨粉机、淀粉机、榨油机是粮食主要加工机械。同时,为方便村民加工粮食,各村出现移动碾米坊,即用碾米机、磨粉机、淀粉机、榨油机装载在“三脚虎”,为村民提供粮食加工服务。
  2006年末,全区共有大中型拖拉机8台,小型拖拉机75台,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2台,小型拖拉机配套农具51台,联合收割机9台。2006年,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4.0%,机电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7.0%,喷灌面积和滴灌渗灌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分别为3.3%和0.6%。机播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1.5%,机收面积占播种面积的比重0.6%。
  至2007年,“双塔”牌、“濛花”牌等16型背负式手动(电动)喷雾器是农民生产中普遍使用的植保机具,每百亩耕地有手摇喷雾器10台,规模农场一般有装备2—3台(套)担架式(车载式)机动喷雾机。
  二、农机推广
  洛江境域农业生产工具不断在推广,从刀耕火种到应用锄头、犁、耙,提水施肥灌溉用戽斗、龙骨车、桔槔、漏桶、臭桶,收割用镰刀,脱粒用谷桶、谷梯、连枷,精选用箕筛、鼓风车,加工用土砻、石臼、石礁、簸箕、筛,水田播种和除草则徒手操作,运输靠手提肩挑。20世纪90年代的插秧机、播种机、拖拉机(打田机)等新式农具和农业机械化耕作。2001年,推广新型机动高压喷雾机3台套和耕作机1台套。2005年,洛江区出台《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对购置机具给予三分之一的财政补助。引进广东韶关生产的丹霞4L-0.5型联合收割机2台(适应洛江区耕作要求),在双阳举办机收现场会,试割面积230亩。2007年4月,组织洛江区(“五新”)农业技术暨春耕全程机械化插秧演示现场会。全年审核各农户结算申请农业机具补贴专项资金14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1.66万元,省级资金2.34万元),用于补贴新购农业机具146台(农民135户)。至12月,全区有农机总动力2.8万千瓦,农用拖拉机380台(其中联合收割机达5台)。
  三、农机务农
  1955年推广使用双轮双铧犁。1958年推广深耕犁。1964年,双阳华侨农场开始用拖拉机悬挂五铧犁、水田耙进行耕作作业。2000年后,开展农机务农工作。2001年,在春耕和夏收夏种期间,组织投入农业生产拖拉机403台次服务于农业生产,下田机车209台次,机耕面积2.2万亩,机收面积800亩,机灌面积2.41万亩。2004年,组织各种农机服务队291队,投入农业生产总动力3200千瓦,投入生产拖拉机454台,下田机车135台,机灌植保机具1120台,机耕面积2.11万亩,植保作业面积2.7万亩,农业运输作业量970吨千米。跨区收割作业1000亩。2005年,组织服务队291队,投入农业生产总动力3200千瓦,投入生产拖拉机470台,下田机车180台,机灌植保机具体1120台。机耕作业面积1.5万亩,机灌作业面积2.1万亩,植保作业面积2.7万亩,农业运输作业量970吨千米。跨区机收作业2000亩。2007年,全年投入农机具主机及配套农具1538台(件),投入拖拉机403台次服务农业生产,下田机车215台次,机耕面积1.5万亩,机收面积2500亩,机灌面积2.41万亩。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