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结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13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经济结构
分类号: F121
页数: 2
页码: 152-153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洛江区在1997年至2007年期间的产业结构变化,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工农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结构的发展和调整情况。
关键词: 洛江区 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

内容

一、产业结构
  (一)三次产业结构
  在全区生产总值中,三次产业的比例,由1997年的19.6∶43.1∶37.3调整为2007年的6.3∶66.0∶27.7。结构调整凸现成效,与1997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13.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2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9.6个百分点。此外,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化调整。
  (二)工农业结构
  洛江区农业总产值从1997年的2.8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5.74亿元,年均增长4.8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3006元上升到2007年的6316元,年均增长7.7%。花卉、蔬菜、水果、禽畜、林业、中药材等特色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和昌集团、泉美园艺等龙头企业开发集旅游、观光、度假相结合的都市休闲型农业。
  第二产业中工业比重逐年增大。洛江区工业生产以五金机电、鞋服包袋、树脂陶瓷工艺为支柱的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工业增加值从1997年的3.6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8.59亿元,工业经济占GDP的比重从1997年的40.4%增加到2007年的59.4%。至2007年底,洛江区工业企业629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个,产值超亿元企业21个,工业总产值从1997年的13.30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96.01亿元,年均增长22.4%,是1997年的7.2倍。
  (三)第三产业结构
  第三产业交通运输、邮电、金融、批零贸易、房地产等产业也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从1997年的3.32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13.35亿元,年均增长13.5%,是1997年的4倍。其中:消费品市场逐渐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年来年均增长15.5%;房地产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11年来年均增长35.2%。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