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发展速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13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发展速度
分类号: F124.1
页数: 3
页码: 150-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洛江区在1997年至2007年期间,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工农业总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增长。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工业化程度提高,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同时,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也在增加。总体来看,洛江区经济发展迅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人均指标大幅增长。
关键词: 洛江区 经济指标 产业结构 人均值

内容

一、综合指标
  (一)1997—2000年
  “九五”计划后三年,是洛江建区后起步期。至2000年末,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5亿元比建区初1997年增长81%,年均递增21.9%。三次产业结构从1997年的18.5∶49.3∶32.2调整为14.6∶62.4∶23,工业化程度提高,第三产业步伐加快,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财政总收入7981万元,比1997年增长171.8%,年均递增39.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从1997年的1767万元增加到4855万元,年均递增40%,实现两年翻番。
  (二)2001—2005年
  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4.31亿元,比2000年增长124%,年均增长17.5%,人均GDP达到19598元;财政总收入3亿元,比2000年增长2.76倍,年均增长30.3%,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48亿元,比2000年增长2倍,年均增长24.6%。
  (三)2006—2007年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8.16亿元,比2005年增长49.1%,年均增长18.5%,人均GDP达到26766元;财政总收入4.68亿元,比2005年增长1.56倍,年均增长24.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47亿元,比2005年增长1.67倍,年均增长29.23%。
  二、经济指标完成概要
  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8.16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位居全市第二位,是1997年建区时8.91亿元的5.4倍,年均增长17.7%。三次产业结构由1997年的19.6∶43.1∶37.3调整为2007年的6.3∶66∶27.7。财政总收入从1997年的0.29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68亿元,是建区时的15.9倍,年均增长31.9%,在全省县(区、市)级财政单位排名中跃居第39位;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0.18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43亿元,是建区时的13.5倍,年均增长33.6%。
  三、人均指标
  1997—2007年,洛江区主要经济指标人均值大幅增长。2007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6766元;人均财政收入2598元,比1997年增加2415元;人均工农业总产值56555元,比1997年增加46438元;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35元,比1997年增加8140元;职工平均工资15868元,比1997年增加8237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7元,比1997年增加3988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9303元,比2003年增加4600元。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