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通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126
颗粒名称: 第三章 通信
分类号: F626
页数: 3
页码: 147-1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泉州市洛江区通信的情况。其中包括业务、机构等。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通信

内容

第一节 业务
  一、固定电话
  1956年,罗溪、河市设立农村电话交换点,1958年马甲安装农话交换点。至1965年,境内实现社社有总机,队队通电话。1971年1月,罗溪、马甲、河市、双阳4个邮电支局(所)划归泉州市(县级)邮电局时有农话交换点4个,交换机4部,总容量130门,用户48户。1986年,程控电话开通,1992年12月,境内程控电话扩容改制工程割接开通并网运行,电话号码由5位升为6位,全境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
  1994年3月6日,境内固定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电话本地网化后,电话号码统一升为7位。
  1997年后,市内电话业务增加无条件转移呼叫、遇忙记存、无应答转移、遇忙转移、来电显示5个服务项目。
  2000年1月,中国联通开通IP电话(又名宽带电话或网络电话)。它是在因特网上采用数字压缩和包交换技术传输语音,联通IP电话网提供国内、国际长途IP电话及IP传真业务,可通达全国172个大中城市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年3月21日,根据福建省通信管理局、省物价局《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资费标准的通知》精神,固定电话按国家新资费标准和改革后计费执行。8月18日,中国电信洛江分公司推出的“泉灵通”公众无线环路无绳电话,“泉灵通”以话费低廉、绿色环保在辖区迅速走俏,同时,利用与“泉灵通”的网络互补优势,开发经营“泉灵宝”多功能信息寻呼业务。同年“泉灵通”用户5000多户,同时,全区实现村村通电话、镇(街道)通数据通信。
  2002年,在“5·17”世界电信日,中国电信洛江分公司开办“家家E”固定电话短信业务,推出“一号通”、移机不必改号、听广告免费打电话等新业务。此后,又陆续推出8163、8169、N—ISDN等包装型业务。开发“泉灵通”电话、“泉灵通”充值卡业务和“泉灵通”月月抽奖等促销活动,激活通信市场。
  2004年5月23日,全区固定电话号码进入7至8位并存期。同年8月8日,本地网电话号码升为8位。同年9月27日,“泉灵通”短信实现全国互发,“泉灵通”短信业务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05年1月,“泉灵通”短信实现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全国互通;6月15日,泉州市分公司推出“泉灵通”机卡分离业务。是年,实施SHLR(智能用户数据库)固定电话网智能化改造。
  2007年,市区固定电话户及辖区农村部分固定电话户均普及率再创新高。
  二、移动电话
  1995年,在洛江始建GSM基站8个,覆盖万安街道主城区及双阳、河市、马甲、罗溪、虹山5个乡镇的镇区所在地的覆盖。
  2000年,将重点放在农村行政村的信号覆盖提升上,新建GSM基站6个,直放站2个,洛江区移动基站总数40个,形成覆盖全区76%行政村的移动通信网络。
  2001年,新建GSM基站8个,直放站3个,形成覆盖全区80%行政村的移动通信网络。
  2002年,新建GSM基站6个,直放站2个,开通技术领先的2.5代移动通信系统--GPRS系统,移动通信网络覆盖85%以上的行政村,为客户提供无线宽带上网,移动通信多媒体服务。
  2003—2004年,新建GSM基站14个,边际网基站3个,室内覆盖系统2个,搬迁基站1个,完成直放站建设4个,完成洛江主城区100%覆盖,95%行政村覆盖。
  2005—2006年,新建GSM基站16个,边际网基站3个,室内覆盖系统2个,搬迁基站2个,完成直放站建设5个,完成洛江主城区100%覆盖,行政村100%覆盖。
  2007年,新开通GSM基站17个,其中新建站15个,搬迁站2个,直放站5个,洛江区移动基站总数101个,总载频数1004块。
  同年,中国移动通信、中国联通2家运营商在辖区的信号覆盖率迅速提升,主要商业区、办公区、住宅区、交通干线、旅游景点、电梯等基本做到无缝覆盖。
  三、无线寻呼
  1999年7月,原泉州市电信局的寻呼业务并入中国联通泉州分公司。
  2000年9月,中国联通泉州分公司拥有联通寻呼和联通国信寻呼两个寻呼网。有无线寻呼发射基站70个、频点13个,拥有国内领先、性能优良的120万门全自动全省联网寻呼系统和280M全国联网寻呼系统,服务功能涉及人工与自动、中文与数字、多种速率兼容等多种通信手段。服务种类包括“126/127、128/129”省网寻呼,“198/199”全国网寻呼和可提供实时股票行情、综合新闻、生活百科等20多类信息的信息通,还有可提供荟萃电子邮件、股票资讯、电子杂志、个人商务处理、中文寻呼五大功能的个性化信息终端产品——信息宝典。同年12月20日,泉州电信多功能寻呼系统开通。该寻呼系统采用深圳云海计算机通讯有限公司的产品,初期容量20万门,单频点25个基站,具有除传统寻呼功能外的网上寻呼、股标点播、话费通知、查询等新业务功能。是年,辖区联通寻呼用户满意度高。
  2001年,联通寻呼业务利用综合业务优势,推出如意呼、泉州呼等新业务,使其成为业务收入新的增长点。
  2002年,随着移动电话的进一步发展,辖区无线寻呼用户快速下降。2004年后,辖区无线寻呼业务退出市场。
  四、互联网接入及应用
  1997年建区后,辖区拨号“163”进入互联网用户迅猛增长。
  1999年7月,泉州市电信局与华侨大学签订《泉州电信公用信息服务网与华侨大学校园网络实现互联协议》,推动境内互联网建设。同年9月,泉州本地网宽带多媒体通信工程建成。该网络包括AscendATM交换机、AlcatelADSL接入、SGI服务器等三部分,支持视频点播、网上广告等业务的服务器6台。同年,辖区电信网上用户发展迅速。同年,中国联通泉州分公司在辖区开通数据通信和互联网业务。
  2000年10月,泉州联通开通165公众数据网(DNUNINET)业务。它是中国联通数据网平台上组建的综合业务网,采用IP+ATM组网模式,具有高带宽、大容量、全业务、全互联的特点,在北京、上海、广州设有国际出口,可提供电信级的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服务项目,实现全国漫游业务,具有拨号上网和专线接入上网功能,为辖区中小企业提供虚拟主机业务、主机托管业务。同年,电信部门开通“8163”“8169”上网直通车业务。该业务无须申请账号、无须密码,很快成为辖区市民上网的主要方式。是年底,电信宽带开始接入居民小区。同年,辖区的IP网(包括“163”“169”“8163”3种)用户数较大。许多用户通过电信“8169”网上炒股直通车进行网上股票实时交易。
  2002年12月,电信部门开展“数字化社区”建设,部分新建、在建小区均与房地产开发商达成宽带建设合作协议,通过电信ADSL、LAN等不同方式实现宽带接入。
  2003年5月,电信部门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开发学校宽带市场。
  2007年,电信部门推出“我的E家”品牌。
  第二节 机构
  一、洛江区电信局
  2006年12月正式成立福建省电信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洛江区电信局,2007年1月更名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分公司洛江区电信局,内设市场部、综合部(财务、工会、网络)2个职能部室,下设城东、万安、河市、马甲4个电信分局。
  二、中国移动经营机构
  2007年前,丰泽移动通信公司在洛江万安开发区设一个营业部。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