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气候要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04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气候要素
分类号: P463.3
页数: 2
页码: 59-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洛江区气候温和湿润,气温年均18.9℃,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38℃,冬季极端最低气温2℃—3℃。日照时数年均4422小时,实际日照时数为2000.5小时,约占45%。云雾多集中在1—6月,全年晴天约占15%。受季风影响显著,台风季节为5—10月,每年受影响5—6次。相对湿度年均76%,年无霜期较长。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气候要素

内容

一、气温
   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8.9℃,1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2℃,7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6.8℃。由于地形不同,气温略有差异,南部气温高于北部,北部山区通常比南部平原低2℃—4℃。气温的年变化,2—7月气温逐渐回升,8月开始逐渐下降。年平均气温的年际间变化幅度小,历年平均为0.2℃,最大达0.7℃。
  极端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7—8月,通常在35℃—38℃,极端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1—2月,一般在2℃—3℃。高海拔虹山乡及罗溪个别村组气温在-2℃—3℃。1997年建区后,城区历年气温极高值出现在2002年7月4日和2003年7月26日,均为38.9℃,极低值出现在1999年12月23日,为2.2℃。
  二、日照
  年日照时数为4422.0小时,由于云雾等影响,年实际日照时数为2000.5小时,日照率45%左右。一年中,夏季最长,冬季最短。7—9月各月在200小时以上,其中7月最多,可达261.8小时,日照率63%;2—5月在95—137小时之间,日照率29%—33%。
  三、云雾
  平均总云量为6.6成(云量占天空成数),月平均最多是6月8.1成,最少是12月5.1成。一年中,1—6月总云量逐渐递增,在6.0—8.1成;7—12月,逐渐递减,在5.1—6.3成之间。按总云量≥8成为阴天划分,全年晴天52.5天,仅占15%;阴天160.1天,约占44%。若以低云量划分,则晴天115.3天,阴天78.9天。雾日不多,年平均9.1天,1—5月雾日较多,月平均0.9—2.3天,其中4月雾日最多,6—12月雾日较少,月平均仅0.1—0.6天。北部高海拔山区如虹山比南部平原雾日多。
  四、风
  受季风影响显著,各季风向受地形影响甚少,其中6—8月以西南风为主,气温高,湿润多雨,其他各月尤其冬季以东北风居多,气温低,干燥少雨。洛江区域濒临海洋,台风影响较为频繁,每年5—10月为台风季节,尤以7—9月出现次数较多,受台风影响平均每年5—6次,最多达11次,最少2—3次。台风对农业生产危害极大,并且自台风所引起的连续暴雨或大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水土流失的主导作用力。
  由于海陆风与季风的共同影响,风向在一日中也随季节更替,春季午前多东北风,下午多偏南风;秋季午前偏北风,午后转东北风为主。
  历年平均风速3.2米/秒,平原地区的风速大于丘陵地区。一年中10月至翌年3月风速较大,平均为3.5—4.0米/秒,最大风速出现在10—11月,达4.0米/秒;5—8月风速较小,为2—62.8米/秒;4月和9月平均风速分别为3.1米/秒和3.2米/秒。一年中除6月外,各月最大风速皆在8级以上,为18—24米/秒,以东北大风为主,其中9—10月最大风速达24米/秒,瞬间风速最大达12级以上;历年≥8级大风年平均日数为56.8天,10月至翌年4月较多,在5.1—8.3天之间,12月大风日数达8.3天,为全年之最,5—9月较少,仅为1.0—3.4天;平常的日风速变化,午后及傍晚较大,夜间至翌日早晨较小。
  五、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年际变化不大,最大80%,最小73%。一年中以4—7月湿度最大,在80%以上,6月达84%,10—12月较小,在68%—69%之间,其余月份在70%—80%之间。
  六、气压
  多年平均气压为1012.1百帕,年际变化不大,一般在1011百帕—1013百帕。一年中1月气压最高,平均1019.6百帕;7月气压最低,平均1003.9百帕。
  七、霜降
  境内大部分地区常年无霜,农作物1年3熟;罗溪镇和虹山乡年无霜期285天,农作物亦可1年2熟。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