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8026
颗粒名称: 大事记
分类号: K295.7
页数: 34
页码: 8-4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三国时期至2007年泉州市洛江区的大事记。
关键词: 泉州市 洛江区 大事记

内容

三国
  吴永安三年(260年)
  置建安郡的东安县,今洛江境域地属之。治所设在今南安丰州镇。
  东晋
  大兴四年(321年)
  孙恩、卢循起义,带部分疍民走海道,占领福建、广东,有部分先民徙居洛阳江两岸。
  唐
  贞观二年(628年)
  泉州蝗灾,涉及今洛江境域。
  久视元年(700年)
  武荣州州治由南安丰州迁至今鲤城区东街泉州军分区、公安局办公所在地。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今洛江境域属之。
  开元六年(718年)
  泉州刺史冯仁智因州郭无县,请析南安县东南地置晋江县。自起至五代、宋、元、明、清,泉州州治与晋江县同治地,今洛江境域属晋江县。
  天宝元年(742年)
  泉州改为清源郡,今洛江境域属之。因军县同名,原清源县改称仙游县。
  乾元元年(758年)
  清源郡复为泉州,今洛江境域隶属仍旧。
  贞元十三年(797年)
  柳冕任福建观察使,在闽12年任内,奏准在东越设万安监,又置五区泉州,悉索部内马、驴、牛、羊合万余游畜之,今洛江境域隶万安监五区泉州。
  元和元年(806年)
  泉州升为上州,今洛江隶属仍旧。
  光启元年(885年)
  八月,淮南光州人王潮应泉州人张延鲁之请,率领部属5000多人费岁余攻占泉州城擒杀刺史廖彦若。福建观察使陈岩任王潮为泉州刺史。
  天祐元年(904年)
  泉州刺史王审邽卒,其子王延彬继任泉州刺史,因重视发展海外贸易,时人谓之“招宝侍郎”。
  五代
  后晋天福九年(944年)
  三月,部将朱文进弑王延曦,自立闽王,以其党黄绍颇为泉州刺史。
  后晋开运元年(944年)
  十一月,泉州散员指挥使永春人留从效策杀泉州刺史黄绍颇,立王延政从子王继勋为刺史。十二月,朱文进发兵2万人攻泉州,被留从效歼灭于城北双阳瞻迹岩。
  后晋开运二年〔南唐保大三年(945年)〕
  九月,泉州刺史王继勋降于南唐。
  后晋开运三年〔南唐保大四年(946年)〕
  五月,留从效废黜王继勋,自领泉漳二州留后。
  后汉乾祐二年〔南唐保大七年(949年)〕
  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今洛江境域隶之。
  后周显德四年(957年)
  泉州留从效贡于后周,归附吴越。
  后周显德五年(958年)
  闰七月,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遣使称藩于周。
  北宋
  建隆元年(960年)
  十二月,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向宋朝进贡称藩。
  建隆三年(962年)
  三月,留从效病逝后,泉州内乱,嗣子绍铉典留务者月余,即被衙将陈洪进诬陷其将召越人以叛,执送南唐处治,推年迈的统军副使张汉思为留后。
  建隆四年(963年)
  四月,张汉思忧患陈洪进实揽专权,设宴策杀,因席间地震,同谋者惧而未遂。未及3日,陈洪进即逼张汉思交印,自称清源节度副使,权知泉漳等州。
  十月,陈洪进夺取兵权,自称留后,独据泉漳二州。牙将魏仁济赴京向宋太祖奉表称臣。
  乾德二年(964年)
  正月,制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今洛江境域隶之。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
  四月,陈洪进上《纳地表》,献所辖漳、泉2州14县,151978户,兵18727员。今洛江境域亦归宋朝。
  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
  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耐旱早熟的早稻品种传入泉州,今洛江境域亦有种植。
  皇祐五年(1053年)
  四月,郡人在万安渡倡筑石桥,采用“垒址于渊”“种蛎固基”“植松庇路”方法,历时6年8个月,于嘉祐四年十二月(1060年2月)告竣。古称万安桥,今称洛阳桥。知州蔡襄自撰书记文镌石,今尚存,有文、书、刻“三绝”之誉。
  治平三年(1066年)
  六月,大雨,泉州毁坏民房数千家,今洛江境内民房亦受毁。
  崇宁元年(1102年)
  泉州大旱,水泉涸,山中乡民汲水至20里余,民多渴死,今洛江境内亦受灾。
  南宋
  建炎三年(1129年)
  十二月,南外宗正司由江苏镇江迁至泉州,随迁宗子349人及妇女340余人。部分住在洛阳江。
  绍兴六年(1136年)
  八月,泉州市舶司奏请朝廷给招引番商有功之大食商人蒲罗辛、泉州纲首蔡景芳补为承信郎。
  嘉定十年(1217年)
  郡守真德秀与提举市舶赵崇度整顿市舶司,革除弊政,振兴外海贸易。其后,每年到泉贸易的船只从3-4艘增至36艘。
  绍定元年至六年(1228—1233年)
  南外宗正司宗室男丁人口由初迁泉州(包括今洛江境域)时349人增至在院1427人,外居887人。
  宝祐元年(1253年)
  洛阳江中乌屿与江南岸之间建盘光桥,俗称乌屿桥。
  景炎元年(1276年)
  二月,元廷遣使诏抚蒲寿庚。
  十二月,蒲寿庚与泉州司马田真子献城降元,元廷授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
  景炎二年(1277年)
  七月,宋将张世杰由漳州回师围攻泉州城近90日不下。九月,元将索多(唆都)率兵来援,张退往潮州。
  元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
  三月,元廷设立行宣慰司于泉州,兼领行征南元帅府事,今洛江境域隶之。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
  八月,泉州升为泉州路总管府,领一录事司及晋江等七县,洛江今域属晋江县。同年,改行宣慰司为泉州行中书省。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
  正月,敕泉州行省令,包括今洛江境域内山寨未即归附者率兵拔之,已拔又复叛者屠之。
  五月,移福建行省署于泉州。
  七月,徙泉州行省于隆兴(今南昌)。
  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
  五月,南安人陈七师攻入泉州,后被讨平。
  大德元年(1297年)
  改福建行省为福建平海行中书省,徙治泉州。
  大德二年(1298年)
  二月,改泉州路总管府为泉宁府,洛江今域隶之。翌年,复为泉州路。
  至治三年(1323年)
  泉州州民留应总起义,被江浙行省遣兵镇压。
  至正十三年(1353年)
  泉州大饥荒,死者相枕藉,今洛江境域亦然。其能行者,皆老幼扶携,就食永春。
  至正十七年(1357年)
  三月,泉州亦思巴奚军万户赛甫丁和阿迷里丁互相勾结割据泉州。
  至正十八年(1358年)
  复立泉州行省,洛江今域属之。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二月,元朝总诸蕃互市的那兀纳起兵杀阿迷里丁。五月十五日,泉州赛甫丁据福州路被福建行省平章事燕只不花击败,余众航海还泉州。那兀纳乘机占据泉州,洛江今域亦被占据。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五月,福建行省左丞陈友定会合兴化城守将柳伯顺率水陆两路兵破泉州,入城擒那兀纳,发掘蒲氏冢,进而兼并泉州周围地区,洛江今域亦被兼并,元廷长达10年之久的地方豪强割据之乱结束。
  明
  洪武元年(1368年)
  二月,泉州路降明,洛江今域隶明朝。
  洪武二年(1369年)
  改泉州路为府,泉州设府自此始,同时撤录事司,府下属县依旧,洛江今域仍隶晋江县。
  洪武三年(1370年)
  二月,明廷在泉州设立福建市舶司,管理对琉球(今冲绳)的贸易。
  夏,倭寇侵扰泉州,为明代泉州倭患之始,部分住洛阳江下游先民受害。
  洪武四年(1371年)
  朝廷因倭寇屡犯实行海禁政策。
  洪武七年(1374年)
  正月,关闭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
  洪武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387—1388年)
  江夏侯周德兴在泉州建海防一卫五所十六司。
  宣德六年(1431年)
  泉州知府冯祯命晋江巨商李俊育(李英)独捐巨资重修洛阳桥,增桥高3尺。
  弘治六年(1493年)
  七月初三日,境内大风雨,扬沙走石,田禾淹没。大风雨过后,民众重新播种,秋竟获大丰收。
  正德十一年(1516年)
  佛郎机人在泉州设立“公行”,建立贸易据点,对泉州人民巧取豪夺,肆意盘剥。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被泉州人民驱逐出境。
  正德十二年(1517年)
  泉州城发生鼠疫,波及今洛江境内。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泉州沿海居民冒海禁与番船夷商贸易日盛,出海商舶往来络绎于海上。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六月,明廷命副都御史朱纨为浙江巡抚,兼提督泉州等地海防军务,禁止海外贸易,波及今洛江境内。
  嘉靖三十年(1551年)
  倭寇侵扰,客兵万余卫戍包括今洛江境内的泉州沿海地区。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
  倭寇从泉州沿海登陆攻泉州,泉州卫指挥使童乾震率兵迎战,因援兵不继而战死。
  嘉靖四十年(1561年)
  三月,俞大猷奉命南征途经嵩山少林寺,收寺僧宗擎、普从为徒随军学习少林武术真诀,学成后回传嵩山少林寺。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泉州府城大疫,洛江今域亦然,人死十之七,市肆寺观尸相枕藉,有阖户无一人存者。熏蒿凄怆,不可忍闻,市门俱闭,至无敢出。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
  十二月初六日,泉州大雪,洛江今域亦然,山村雪厚至三四尺,四五日方消,人以为异。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泉州重刊《荔镜记》(与潮州《荔枝记》合并刊行)。
  万历八年(1580年)
  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卒于泉州。遗作有《正气堂集》《洗海近事》《剑经》等。
  万历十二年(1584年)
  泉州海舶从南澳岛带回南洋甘薯种苗,在境内种植成功。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八月十五日,东南风大作,海水暴涨,今洛江境内水淹六七尺,高过桥面四五尺,船逾桥横入埭,漂没人家,各港澳停船破坏殆尽,淹溺不可胜数。
  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十一月,自初二初震,至初九夜戌(20时)大震,是夜连震十多次,地裂数处,清源山等地裂处涌出含硫黄味的沙水,持续半年方息。城内外庐舍倾圮,此次地震为泉州有史载以来最大一次(泉州湾外海震中8级),洛江今域震感强烈。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
  八月廿八日,飓风大作,洛阳桥梁折。
  天启二年(1622年)
  荷兰人侵据澎湖诸岛。翌年,骚扰泉州沿海,波及洛江今域先民。
  清
  顺治三年(1646年)
  九月,清平南大将军多罗贝勒博洛统兵占领泉州,泉州的清政权建立,仍称泉州府,洛江今域隶属之。
  顺治四年(1647年)
  四月,罗溪人吴觐率数千众起义反清。
  顺治十三年(1656年)
  正月,境内大雪,平地积厚五尺许。
  顺治十八年(1661年)
  清廷颁布沿海居民迁界令,有崇武所部分卢氏(军籍)迁入境内(今双阳街道),雍正元年(1723年),
  复界时这批卢氏回迁崇武。
  康熙二年(1663年)
  六月,郑成功族弟郑鸣骏及子率部下从金门入泉州港降清。
  康熙十七年(1678年)
  六月,郑军部分兵屯泉州桃花山,连营东岳庙,直逼清源山,并攻夺洛阳桥。
  七月,清都统雅大里弃同安城退入泉州。国轩遂围泉州城,攻南门,城坠40余丈。清兵筑短墙以守达二月久,境内遭受战火蹂躏,直至八月,清军水陆四路援之,泉州解围,境内渐平静。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九月,康熙皇帝下令解除海禁。
  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
  漳泉二府旱,诏水运江浙漕粮30万石赈之,并免该年未完额赋,洛江今域未完额赋亦免。
  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清廷“禁民众私自出洋”,境内出洋先民受阻。
  雍正元年(1723年)
  清廷允许泉州沿海复界。
  雍正五年(1727年)
  清廷废除往南洋贸易禁令,泉州始复开禁放洋,但仍禁止留居外洋之人回籍。
  乾隆三十年(1765年)
  清廷下令关闭泉州、宁波等对外通商口岸,只准广东继续对外贸易。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
  四月初十日,境内白日顿昏黑胜夜,狂风大雨,龙卷风疾扫。府学明伦堂全塌。
  道光元年(1821年)
  洛江境域当时有些乡里制订严禁乡民贩卖鸦片的乡规民约。
  道光九年(1829年)
  六月二十三日未时,境内下大冰雹。
  道光十二年(1832年)
  解除华侨海禁。
  道光二十年(1840年)
  泉州开展禁鸦片烟及抗英斗争。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
  英国军舰进犯泉州湾,至洛阳桥下,泉州民众英勇抗击,境内民众积极参与,将英舰轰出。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
  外国轮船始从厦门运载晋江等地“华工”5万多人,前往南洋等地。
  咸丰五年(1855年)
  六月十四日,响应太平天国起义的农民军首领境内先民邱二娘在泉州南校场被清政府凌迟处死,时年22岁。
  光绪十五年(1889年)
  泉州城内鼠疫流行,波及境内。
  光绪二十年(1894年)
  苦寒三日后于十一月初八夜,境内降尺许大雪。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世界性鼠疫从香港经厦门传入泉州(包括洛江今域),当年染疫985人,病死847人。其后持续蔓
  延53年之久,流行97个村(街),发病12516人,病死10093人。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七月初三日,境内大水,石砻水文站洪峰流量9000立方米/秒。又逢地震及海潮顶托,泉州城内一片汪洋,为百年所未遇。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
  进士黄抟扶、举人洪里仁等人发起组织农务会,并于释仔山创办农事试验场,附设气象站,研究改进农业技术。
  宣统三年(1911年)
  九月二十八日(11月18日),泉州同盟会在府衙、县衙、协台衙门举行典礼,泉州摆脱清政府统治,洛江今域亦如此。
  中华民国
  民国2年(1913年)
  3月,废府存县,晋江县公署仍驻泉州(今鲤城区),洛江今域仍隶晋江县公署。
  民国3年(1914年)
  6月,福建省设置四道,晋江属厦门道,洛江今域隶厦门道晋江县。民国17年(1928年)道废。
  同年,境内肺鼠疫流行。
  民国8年(1919年)
  5月21日,泉州私立中学等校,发动各中、小学校及职业学校师生2000多人举行集会游行,响应北京学生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
  5月,成立泉州学生联合会,领导学生深入商店、乡村,开展“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和反封建、破除迷信等宣传活动,洛江境域私立学校学生亦参加。
  6月,各界人士联合召开国民大会,成立义勇队,声援北京、上海学生罢课、工人罢市、商店罢市的爱国运动,洛江境域部分爱国人士亦参加。
  民国10年(1921年)
  泉州城内鼠疫流行,死亡达2357人(包括时洛江境内人)。
  民国12年(1923年)
  北伐军进驻晋江。《广州日报》《向导》《共产党宣言》《辩证唯物论入门》《资本论》等书刊随之传入,新思想、新文化在晋江广泛传播。
  民国14年(1925年)
  4月18日,孔昭同部勒税,与乡团冲突而洗劫包括洛江境域内数十乡,屠戮百余人。
  6月11日,“五卅”惨案后,泉州学生、店员、工人等各界人士为声援上海工人的斗争,举行声势浩大的反帝示威大游行。
  6月19日,泉州成立国民外交后援会。旋即泉州教育界、学生界发起组织“反帝大同盟”,以学生、店员、工人为主组成“十人团”,开展抵制英、日货斗争,洛江境域部分爱国人士亦参加。
  民国15年(1926年)
  11月,晋江县署改称晋江县政府,洛江今域隶之。
  同年,匪首高为国入双阳福山腰老巢,窜扰晋江、南安、惠安三县,派兵、派饷、派枪,匪部扩充到1000余人。
  年底,北伐军第十一军张世德师路经泉州,偕同许卓然等,摧毁在泉州无恶不作的高为国等组建的“市卫队”,枪毙首恶14人。
  民国16年(1927年)
  1月,泉州组织工会、妇协会、学生联合会及反帝大同盟等群众团体,支持国民革命和北伐战争,境内工人、妇女、学生积极参与。
  6月间,省党部委派武装土匪头子高为国(时属新编军)任晋江县临时党部特派员,并成立“清党委员会”。调新编军第二军师郭凤鸣驻晋江,协助“重新清党”。
  同年,高为国勒派境内大河内乡乌单(苛捐杂税)3000元,乡民抗交,高为国焚毁民房大厝30多座,乡民外逃泉厦,遂成废村。
  民国18年(1929年)
  8月,洛江人高为国部抢劫泉州西门车站,杀害工人9名,导致泉州汽车工人罢工,迫使泉永汽车公司抚恤死者家属。
  民国19年(1930年)
  元旦前后,高为国在泉州城乡摊派军饷和苛捐杂税,引起店员、工人和商户举行全城罢工、罢市,并联合境域内农民群众和民团共同起来进行斗争。但有20多乡被高为国率部掠劫5天,打死60多人,捉走150多人。
  7月10日晚11点,树兜等乡民团600多人为抗缴荔枝树捐苛税,突袭驻各城门的高为国部驻军营寨。民团得胜后,仍旧撤回新门外驻守。11日,高为国再率部进入泉州,劫杀无辜市民以泄恨。同年冬,地方军阀陈国辉进剿高为国老巢福山腰,高逃至闽北,后被解省处决于福州。
  民国21年(1932年)
  6月8日,十九路军先头部队六十一师进驻泉州,境内群众沿路夹道欢迎。
  10月6日,泉州各界2万多人举行抗日救国大会,决议进行罢市、罢工、罢课,并通电全国,强烈要求政府对日宣战,境内民众积极响应。
  同年,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倡议重修洛阳桥,改石梁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经一年余完工。
  民国23年(1934年)
  1月3日,中华共和国兴泉省人民政府在泉州成立,省会设泉州,洛江今域属之。
  1月15日,十九路军由福州退集泉州,境内有十九路军官兵驻扎。
  1月22日,国民党军第十师与十九路军在洛阳桥一带激战,十九路军受挫向泉州撤退,最后以十九路军将领向国民党军投降告终。
  7月22—23日,境域内洪水成灾,水位比常年高出2米多,农作物遭受严重破坏。
  民国24年(1935年)
  7月26日至8月4日,连日暴雨,山洪暴发,酿成泉州有史记载以来的最大水灾,洛江今域受灾严重。泉州各界组织救灾会。
  同年,泉州霍乱流行,死亡人数在1500人以上,绝户或死亡半户的颇多,洛江今域亦有人染疫亡故。
  民国26年(1937年)
  8月间,海面因受日舰封锁,泉州防灾委员会将无业渔民数千人移往罗溪、马甲、河市一带垦荒。
  民国27年(1938年)
  日本飞机时来泉州城区骚扰轰炸,各中学校相继内迁洛江今域等泉州山区。
  民国28年(1939年)
  3月3日,日本飞机轰炸泉州东海一带乡村及市区,至6月中旬多达10多次,每次出动三四架,共投弹近200枚,炸毁商店民房数百间、渔船10余艘、汽车4辆,百姓死伤150多人,开元寺、承天寺、孔庙、中和宫等古迹及新桥、浮桥、洛阳桥、汽车站多次受轰炸。
  民国30年(1941年)
  12月,大平洋战争爆发后,泉州侨汇断绝,洛江今域的侨汇亦然。
  民国31年(1942年)
  1月,无法出洋滞居厦门鼓浪屿的侨胞3000人(包括洛江今域侨胞),因交通断绝,返抵泉州。
  3月,境内发生天花病。
  同年,境内发生鼠疫。
  民国32年(1943年)
  3月,发生鼠疫,7月鼠疫继续扩大,波及洛江今域,晋江县死亡1130人。
  春,久旱不雨,境内受旱面积达千公顷,占耕地面积的60%多。
  民国33年(1944年)
  由于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不稳定,人民的生活日益困难,境内华侨筹集万元汇给境内侨属作平粜粮食之用。
  民国34年(1945年)
  8月10日晚8时半,日本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报社竞出号外,机关民众出动游行,全城彻夜沸腾。11日下午在公共体育场召开庆祝大会。火炬游行三夜,境内民众积极参加庆祝活动。
  民国36年(1947年)
  8月,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河市等地组建游击队。12月,又建立中共洪(濑)河(市)区工委,在晋江及洛江今域等地开展游击斗争。
  12月,福泉厦公路经修复(包括洛江境内路段),全线通车。
  同年,泉州物价继续暴涨,法币暴贬,50千克稻谷由年初4.6万元上涨到年末80万元。
  民国38年(1949年9月30日止)
  6月29日,因法币、金圆券、银圆券严重贬值,银行及地方当局将1000余亿元金圆券装进195麻袋“海葬”销毁,洛江今域市面通行银圆及美钞交易。市场出现以大米为基价的以物易物现象,商店及单位发代价券。
  8月16日,中共泉州工委发布《关于迎接解放军南下的紧急通知》,境内党组织和广大民众积极响应。
  8月31日(农历闰七月初八)晨,国民党交通警察部队遁离泉州。上午10时,闽浙赣省委所属游击纵队闽中支队泉州团队独立大队进入泉州城。下午4时左右,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九军八十七师先遣部队进城,与泉州团队独立大队会师,泉州城宣告解放,洛江境域亦获解放。
  9月3日,由长江支队第一大队组建的中共福建省第五地委干部率南下干部抵达泉州。
  9月9日,中共晋江县委、晋江县人民政府成立,洛江今域隶之。晋江县归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境内民众与泉州各界人民举行庆祝大会与游行,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
  10月22日,海水暴涨,海埭均被冲毁,为50年来所未有。洛江境内的海堤多处溃塌,良田遭损。
  同月,晋江县将24个乡镇划分为11个区(包括城关区)成立区公所,接管国民党政府的乡镇政权,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一级人民政权。原罗溪乡和山顶乡合并,设立第一区公所。区公所设在大罗溪。原锦丰乡和大猷乡合并,设立第二区公所,区公所设在何市街。
  11月12日,境内公立学校由地方人民政府接管。
  同月,晋江县首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泉州培元中学开幕,代表300多人,洛江今域亦有代表参加。
  1950年
  1月2日,泉州各界近2000人举行新年劳军大会,并向部队赠送慰问品。
  同月,市区划为21条街,成立街政府,农村成立乡政府。
  6月12日,晋江县人民政府颁发布告,将所辖24个乡镇改组为13个区,2个镇。
  同月,水灾,晋江县农作物被淹3万多亩。
  8月,晋江县公安机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活动指示》,境内开展群众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
  11月下旬,开始实行土地改革,全县分4批进行,至1952年6月结束。
  同年,广泛开展民众教育活动,相继创办职工业余学校和农民业余学校。
  1951年
  1月1日,划晋江县城区及近郊8个乡设立泉州市(县级),成立中共泉州市委员会、泉州市人民政府。
  3月29日,召开市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成立泉州市抗美援朝分会。6.95万人签名反对美国重新武装日本,要求缔结和平公约,境内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签名活动。(注: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随即进行武装干涉,并派遣海军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对美国侵略行径进行严厉谴责和抗议。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
  4月,晋江县城关从今域鲤城区迁至青阳。
  5月1日,泉州市组织大规模的抗美援朝示威游行,各界人民捐献可购3架战斗机的资金,境内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捐款活动。
  7月,境内各乡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简称“治保会”),各村设治保小组。
  9月4日,金门南海总队派遣泉州、永安二纵队,从惠安沿海登陆,潜入马甲、河市一带。
  11月8日,泉州市成立贯彻婚姻法检查委员会,随后通过对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情况的检查,调解婚姻纠纷,处理虐待婢女、童养媳事件,全市童养媳746人、婢女1227人愿意摆脱封建婚姻及雇佣关系,境内亦有一些童养媳、婢女自愿解除封建包办婚姻和主仆雇佣关系。
  12月,境内各机关、经济、生产部门进行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翌年6月下旬运动结束。
  1952年
  2月起,境内工商界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至6月结束。
  2月,成立查定委员会,开展评地定等工作。
  10月,泉州市识字运动委员会成立,组织各界11339人入学,学习后脱盲1810人,高小毕业254人。
  同年,境内水灾频繁,为历年罕见。
  1953年
  6月30日,境内进行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
  同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复,泉州市升为省辖市,洛江今域仍隶属晋江县。
  夏,市场上某些农副产品供应困难,花生、生油、大豆等商品凭购买证供应。
  夏,夏收后42天未雨,水田龟裂,作物枯萎,受旱农田近2000公顷。
  11月27日,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制度。
  同月,推销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泉州市5431人认购,总数25252元。
  同月,全市第一次群众性镇反运动结束,共打击各类反革命分子746名。
  1954年
  3月15—19日,泉州市召开首届手工业代表会议,部署贯彻市委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步
  计划。
  8月,棉布实行计划供应。
  12月,进行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
  同年,完成对批发商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
  1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改称泉州市人民委员会,洛江今域仍隶属晋江县。
  4月,境内开展节约粮食运动,压缩粮食定量,实行粮食定量供应。
  8月下旬,泉州市开展第二次镇压反革命运动。
  8月,贯彻省移民会议精神,动员闲散劳力支援山区生产建设,全市共有3批369名居民迁移德化安置。
  9月中旬,贯彻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关于合作化问题的指示,制定市、区、乡三级农村合作化三年规划,12月成立市委生产合作部。
  1956年
  1月,境内已基本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同月,泉州市1800多户手工业全部合作化。
  上半年,泉州市郊区实现“乡乡通电话”。
  9月10日,境内遭受20年来最大的台风、洪水灾害。
  9月,创办晋江县侨星中学(1957年易名晋江县第四中学,1969年易名晋江县马甲中学)。
  同月,废除旧的工资制度,境内实行工资改革。
  同年,境内农村大办夜校。
  1957年
  6月下旬,开展反右派斗争,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一批干部和知识分子、民主人士被错划为“右派分子”。
  12月1日,开展第三次镇反运动,全市统一行动。
  同年,泉州市全面进行工商企业登记。
  同年,境内农村建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同年,创办罗溪华侨中级文化学校(后易名罗溪华侨中学、晋江县第二十九中学)。
  1958年
  3月21日,撤区并乡,晋江县划设为28个乡、3个镇。洛江今域有罗溪、马甲、河市3个乡隶属晋江县,今域万安街道隶属泉州市东海乡。
  同月,召开全市侨眷归侨代表会议,号召归侨、侨眷积极参加工农业建设。
  6月,各部门掀起“大跃进”高潮,出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等现象。
  7月16日至9月4日,先后受台风、暴雨、海潮袭击,3次水灾境内低洼地受淹达69小时之久。
  同月,全县掀起“大炼钢铁”运动。
  8月22日,晋江县第一个人民公社即跃进人民公社在河市乡(今属洛江区)诞生。
  11月1日,包括境内的郊区农村实行半供给半工资制。
  同年,晋江县创办双阳华侨工商农场。
  1959年
  2月,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和私招乱雇工人的事态。至4月,全县动员5457人回乡参加农业生产。
  3月23日,泉州市召开五级干部会议,将全市公社化后的28个大队划为45个大队,202个小队划为319个生产队,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核算,三级管理,队为基础”体制。
  6月下旬至8月,境内大旱。
  1960年
  2月11—28日,中共晋江县委召开市、社、队三级干部会议,为迅速把“三年规划、八年纲要、十三年主义”变为群众实际行动,发出“高举总路线、夺取六〇年伟大胜利”的号召,境内民众积极响应。
  3月1日至4月3日,开展全民办科学“双革”(技术革命、技术革新)运动。
  3月12日,因受印尼政府排华影响回国的首批600多名归侨抵达泉州。
  同月,创办双阳华侨农场由福建省侨务委员会主管。至1962年安置印尼归侨3213人;1980年前后安置越南归侨300多人。
  6月14日,中共晋江县委“三反”运动领导小组成立,领导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境内各界积极响应。
  9月1日,每人每月压缩粮食定量0.5—1千克,缓解粮食供应紧张状况。1963年2月,恢复原有粮食定量。
  10月8—16日,中共泉州市委召开2000人的四级干部会议,“大鸣大放”,发动全市20万人民投入整风整社运动。
  10月15日,地市领导和全体四级会议干部参加万人誓师游行大会,欢送首批走上农业第一线的干部、职工4704人。
  11月,根据中央“活而不乱,管而不死”的方针,市人委决定恢复与发展农村集市贸易,活跃城乡物资交流。
  下半年,成立退赔委员会,彻底清理“一平二调”的“共产风”,退还平调的房屋、家具、农具、家禽、农产品和建筑材料等财物。
  同年,春旱达160天,夏旱50多天。
  1961年
  1月,中共晋江县委整风整社领导小组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全面开展整风整社,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失误。
  9月5—28日,中共晋江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工农业并举”的总方针,号召大办粮食,支援农村,艰苦奋斗,渡过灾荒,境内各界积极贯彻执行。
  9月8—10日,连降大雨,境内受灾。
  10月3日,台风,正值晚稻扬花长穗,损失严重。
  12月13日,开始执行统购粮食奖售工业品的政策。
  同月至翌年6月,境内旱情严重。
  1962年
  1月,开始精兵简政,压缩城镇人口,精简职工。
  3月,泉州市开展内部肃反(清理)工作,119个单位、13601人参加,有12种类型、972人成为“肃反对象”。
  1963年
  1月10日,中共泉州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把全市建设成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城市而奋斗》的决议。
  同月,中共泉州市委及各级党委对干部、中小学教职员和医护、编导人员开展“反对现代修正主义”教育。
  上半年,境内旱灾严重。
  8月,在马甲建成库容1.26亿立方米的大型水库——乌潭水库(惠女水库)。水库干渠82.83千米,流经河市后,进入惠安境内。灌溉千亩以上的支渠11条,总长91.36千米。设计灌溉面积5387公顷,
  实际灌溉面积4200公顷。
  11月,泉州市开展工商业企业全面登记注册。
  同年,全市支援农业生产各种小农具52万件,商业部门送货下乡5000人次。
  同年,全市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1964年
  2月1日,境内各粮站(店)执行粮食统销价格,取消定量、定销两种价格。
  6月11—22日,暴雨,总雨量447毫米,境内受灾严重。
  6月30日24时,境内参加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
  9月后,境内出现麻疹疫性。
  冬季,2个多月未雨,农作物受害,部分枯死绝收。
  同年,白喉流行,全市发病91例,死亡5人。
  1965年
  3月1日,泉州市首届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召开。
  7月22日至8月15日,发生乙型脑炎流行,泉州市发病31例,死亡4人。
  同年,泉州市创办工读、耕读学校。
  1966年
  5月下旬,传达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文件。
  6月4—5日,掀起所谓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运动。
  8月8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随后晋江县“文化大革命”的目标转向领导机关。
  9月,境内大小寺庙一律收归国有。
  1967年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十八军奉命到泉州执行三支两军(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
  2月,泉州市人民武装部成立革命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原泉州市党政日常工作。
  6月,晋江专区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对泉州市及各县实行军事管制。
  1968年
  9月5日,境内各级革命委员会成立。
  9月27日,受台风正面袭击,沿海风力达12级,又遇天文大潮,境内灾重。
  同年,流脑暴发流行,死124人,波及境内。
  1969年
  1月28日,泉州市两万多人在体育场欢送首批1296名到德化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至年底,有5批知识青年分赴德化、大田、清流、宁化上山下乡,总人数达六七千人。
  9月25—29日,泉州市革命委员会主持召开泉州市“三代会”(工人代表会、贫下中农代表会、红卫兵代表会)。
  9月27日,受台风正面袭击,沿海风力达12级,又遇天文大潮,境内灾情严重。
  同月,全市受防空教育53万人次。
  11月28日,撤销市所属剧团,组建小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
  同年,境内各中小学全面复课,高中、初中学制各改为二年制,小学改为五年制,采用省编教材。
  同年,境内开展“斗、批、改”和“清理阶级队伍”。
  1971年
  1月15日,晋江县罗溪、马甲、河市3个公社及双阳华侨农场划归泉州市(县级)管辖。
  5月,在洛阳桥以北兴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闸,减轻古桥负载,蓄水232万立方米。
  夏季,干旱40余天,境内受旱农田达万亩。
  1972年
  12月1日,泉州市恢复成立商业局、粮食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10个机构。
  1973年
  5月,包括部分洛江今域的城东海堤动工,翌年11月堤坝合拢,围垦土地面积333.33公顷。
  同年,境内中小学进行整顿,恢复考试及升留级制度,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1974年
  1月29日至2月3日,泉州市1973年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先进集体、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召开。
  3月4日,中共泉州市委批林批孔办公室成立,在全市开展所谓“批林批孔”运动。
  同月,市郊河市、城东、东海、北峰4个公社首批接受安置市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全市从1969年开始至1978年底上山下乡累计14431人。
  是年,虹山籍旅居印度尼西亚侨胞彭建闩、彭乃剂、彭明昆、彭丁丑等人捐资33.5万港元建设虹山附中。
  1975年
  8月28日,中共泉州市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成立。
  10月,撤销市革命委员会组织组、宣教组、外事组,恢复中共泉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建立中共泉州市直机关党委会。
  同年,省委工作队进驻泉州,开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学习、整顿社会秩序运动。
  1976年
  1月3日,全市开展反对封建包办买卖婚姻运动,破“三封四旧”(封建迷信、封建婚姻、封建械斗,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大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1月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逝世的噩耗传来,全市人民无限悲痛,境内民众开展各种悼念活动。
  9月9日,境内民众沉痛哀悼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逝世。
  10月24日,境内民众参加泉州集会,庆祝中共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篡党夺权阴谋的伟大胜利。
  11月1日,市委召开万人大会,传达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的精神,抽调干部下乡,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1977年
  9月,境内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运动,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今域兴建罗溪车戽、马甲割仔湾水库等水利设施。
  1978年
  5月23日,被越南当局驱赶回国的第一批546名难侨安置在泉州华侨塑料厂。
  8月,第二批500名难侨安置在泉州双阳华侨农场。
  同年,中共福建省委授予泉州市罗溪粮站1978年度财贸系统“大庆大寨式企业”称号。
  1979年
  2月29日,泉州市邮电局开始受理发往台湾的电报业务,对台湾来的电报也照常递送。其后又受理往台的电话和邮件。
  6月中旬,境内旱情日趋严重,大水库蓄水量减少,小水库、山围塘等干涸,夏种作物受旱面积千公顷。
  同月,台风、暴雨、洪水交相袭击,境内农作物受淹受冲,冲毁水库、桥梁,房屋倒塌。
  1980年
  4月,由市委副书记齐世和、常委任文清、庄丽水带领计生工作队408人,分别进驻罗溪、马甲、河市蹲点,协助五六月计生工作。
  4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泉州、福州、厦门、漳州等四市对外开放。
  7月24日,市区撤销人民公社,成立街道办事处,同时撤销各街道委员会,成立居民委员会。
  同年,中共泉州市委组织贯彻“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月15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下称“公开信”)。市计生办及时将刊载公开信的报纸分发公社、单位,供基层计生干部学习宣传。
  1981年
  1月,落实宗教政策,退、清、还宗教团体的房屋产权、租金、存款、物件、生产基地。
  同月,泉州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取消泉州市革命委员会名称,恢复泉州市人民政府名称。
  3月14日下午,洛江今域部分地区遭受罕见的龙卷风袭击。
  1982年
  5月25日,市政府转发中共晋江地委、晋江地区行政公署《关于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的意见》的通知。
  1983年
  1月至4月20日,连续阴雨,总雨量达1000毫米,为平常年份雨量的85%,境内农作物受灾。
  4月15日,河市乡亭竹村受冰雹袭击,秧苗和大田作物受一定损失。
  10月至年底,境内百日无雨。
  1984年
  4月23日,泉州市落实华侨私房政策领导小组成立,境内开展落实华侨私房工作。
  8月,全市清理、退还“文化大革命”中查抄的各种书籍、字画、契证、铜、锡、银、瓷器以及其他物品共25715件。
  12月,郊区各人民公社改为乡建制,所有生产大队及生产队相应改作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
  同年,旅居印尼侨胞捐资37.1万港元建设虹山医院竣工。
  1985年
  1月1日,境内各乡(镇)成立财政所,建立乡(镇)一级财政。
  2月,境内开始全面进行第一次全国城镇房屋普查工作,翌年结束。
  5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晋江地区,泉州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泉州市建制改设鲤城区,今洛江区境域仍隶鲤城区。
  11月12日,位于境内的蔡襄祠纪念馆开馆。
  12月28日,鲤城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同时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鲤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12月31日,鲤城区人民政府成立,首任区长曾华彬。
  同年,泉州市被列为全国52个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
  1986年
  1月,原中共泉州市委改称中共泉州市鲤城区委员会,区委书记郑玉约。
  4月1日,境内粮店实行“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照章纳税,自负盈亏”改革。
  5月24日,区委、区政府在工人文化宫影剧院召开传达省委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并举行欢送区首批脱贫致富工作队下乡大会。
  7月18日,市委书记张明俊、常委傅圆圆、副市长林大穆、区委书记郑玉钧、区人大主任黄伙木、区长曾华彬等带领40多名市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贫困乡罗溪乡访贫问苦、研究脱贫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9月,香港和昌集团董事长吴庆星投资4000多万元创办仰恩学院,后又创办泉州市马甲综合开发区,逐渐形成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的系列工程。
  同月,鲤城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鲤城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规划》在境内实施。
  同年,鲤城区委组织扶贫工作队进驻罗溪、马甲等贫困乡村开展扶贫工作。
  同年,全区乡乡办起敬老院,境内有3个敬老院。
  同年,大旱,洛江今域受旱农田面积达千公顷,为民国25年(1936年)以来降雨量最少的年盼。
  1987年
  1月11日,市委书记张明俊带领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区两级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罗溪乡检查扶贫工作。
  4月20日,区直机关举行表彰暨欢送扶贫工作队大会,表彰第一批工作队15名成绩突出者,欢送第二批36名工作队员。
  5月8日,市政府批复区政府,同意鲤城区罗溪乡管辖的前溪、柏山、翁山3个村民委员会析分为6个村民委员会建制。
  5月21日,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在罗溪乡召开扶贫工作现场会。
  7月31日,双阳、万安受特大暴雨袭击。
  9月9日,受台风暴雨袭击,农作物、屋舍、防洪堤等受损。
  10月,区政府决定以“仰恩工程”为依托,建立马甲科技示范乡。
  同月,罗溪乡析出虹山、苏山、白凤、松角山4个村建立虹山乡。
  同年,境内完成身份证发放工作。
  1988年
  1月13日,位于境内的洛阳桥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月10日,区委书记郑玉钧、区长曾华彬、区委副书记孙庆实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鲤北贫困乡村了解情况,现场办公。
  5月13—14日,区委、区政府领导孙庆实、刘西水、洪诗韵带领区脱贫领导组和区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境内贫困乡、村实地察看,了解贫困情况,并在马甲乡召开扶贫工作现场办公会。
  7月6日,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到马甲乡考察仰恩工程建设情况。
  7月,遭受3次热浪袭击,境内最高气温达38℃,农田受旱面积达千公顷。
  8月22—24日,受台风和暴雨影响,洛江今域普遍受灾,经济损失达百万元,为多年来损失最大的灾害。台风登陆后又回到海上然后再登陆,其台风运行路线之怪异,也是罕见的。
  9月2日,境内成立村级合作经济组织工作领导小组,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12月13—14日,鲤城区委、区政府在马甲乡召开扶贫工作现场办公室。
  12月14日,中共鲤城区委组织区、乡(街道)两级机关干部700名,深入基层开展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教育活动。
  1989年
  3月3日,虹山和罗溪7个村受冰雹袭击。
  4月3日14时左右,虹山乡受罕见的冰雹、龙卷风的袭击。
  4月15日,境内人民深切悼念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逝世。
  1990年
  1月5日,区委副书记庄泉宝带领区直11个部门和乡领导在马甲乡接待来访群众43人,受理问题39件。
  3月,罗溪籍台胞黄和平夫妇独资兴建罗溪敬德学校和马甲文华学校,为台胞在鲤城捐资办学之首次。
  4月11日,虹山、罗溪受旋风暴雨袭击。
  4月22日,双阳华侨农场1/4地区受大雨雹袭击。
  4月13日,区政府向市政府呈送《关于鲤城区马甲双髻山风景区列入省级风景区的报告》。
  4月22日,双阳华侨农场受冰雹袭击,房舍及农作物受损。
  4月23日,区委、区政府在马甲乡政府召开扶贫工作现场办公会。会议就扶贫经费、项目等作出研
  究决定。
  6月1日,区政府下达首批粮食耕地保护区3333公顷,洛江今域列入保护区耕地2333公顷。
  6月20日,市、区领导张明俊、林大穆、薛祖亮、郑玉约、曾华彬、庄泉宝、洪诗韵等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虹山、罗溪两乡召开扶贫现场办公会议,确定了一批扶贫项目。
  7月5日,区委常委、纪委书记刘聚钗和副区长洪诗韵带领区纪委、检察院、公安、信访、农委、财政等十几个单位负责人前往河市乡,与乡领导联合接待群众52人,受理问题77件。
  7月17日,区委、区政府召开联席会议,着重研究创办马甲高科技农业开发事宜。
  7月25日,区政府批准罗溪乡政府,把该乡的17个村委会改制为17个村公所。
  9月12日下午4时,马甲乡大寨山山体发生严重滑坡,全村倒塌房屋2座,区、乡政府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同月,省政府决定将马甲农业大观园内的9个村开辟为引进优良畜牧品种试验区。
  11月8日,区政府确认江南龙岭、河市下客尚、马甲坑头、尾井、杏仁川5个村为革命根据地基点村。
  12月16日,商业部部长胡平由省商业厅厅长王渠、省经委副主任陈光普以及副市长高厚生陪同到马甲仰恩系列工程考察。
  同年,由省、市、区共同投资兴建的境内数字程序控制自动电话系统工程动工兴建。
  1991年
  4月27日,区委副书记庄泉宝、副区长蔡才厚,带领区农委、水电局、农业局等部门领导,深入境内乡村,实地了解旱情及抗旱情况,进行现场办公,当场解决抗灾资金等问题。
  4月,河市禾洋排灌工程通过省农业厅验收投入使用,该工程总造价43万元,具备完成排涝面积1400亩,增加自流灌溉面积700亩能力。
  5月31日,鲤城区委副书记庄泉宝带领有关部门及乡领导在马甲乡接待来访群众52人,受理问题47件。
  6月4日,各乡镇计生服务所、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站成立。
  6月8日、12日,区委、区政府分别在马甲乡、罗溪乡政府召开扶贫项目现场办公会,与会人员深入罗溪、虹山、马甲、河市4个现场检查考察扶贫项目,明确当年的扶贫重点,并作出相应的决定。
  上半年,境内旱情严重,水库干涸,农作物受旱达千公顷。
  6—7月,中共福建省委书记陈光毅、省长贾庆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张明俊到马甲乡考察仰恩学院和马甲引进良畜试验区。
  8月15日,区委、区政府在河市乡召开鲤城区廉政制度建设工作现场会。
  9月26日,区政府向市政府提出《关于转报鲤城区马甲乡科技农业开发区水果生产基地项目建议书》。该《报告》要求,区政府决定开发一马甲乌潭水库为中心的山地,北面延伸至罗溪,南面延伸至城东乡福厦路,开垦建设以龙眼为主的水果生产基地5000亩。
  11月9日,河市乡、马甲乡、罗溪乡改为镇建制,实行镇管村体制。
  1992年
  2月21日,区委领导陪同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视察马甲仰恩系列工程。
  4月9日,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董事长、实业家黄奕聪回到出生地罗溪镇考察。
  4月28日,马甲至罗溪柏油路面改造工程开工,全线长14.5千米,投资180万元。
  5月8日,经国家教委批准,仰恩学院升格为仰恩大学。
  同月,经过半年施工建设,河市钟洋排灌工程投入使用,各级投资34万元,受益面积近133.3公顷。
  7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泉州马甲开发区考察仰恩工程。
  同月,境内4个乡(镇)相继成立畜牧兽医站、经营管理站,与农业技术推广站并称为农业“三站”。
  8月18日,罗溪镇洪四村通往过灵角落的乡村公路发生一起货车搭乘村民翻入5.2米深山沟的特大
  交通事故,造成死亡11人、伤5人,车辆严重损坏。
  9月,河市“标会”相继倒会,震动全区。区政府积极开展调解工作,稳定社会秩序。
  10月,旅(印尼)锡虹山堂获省政府颁发“兴医利民”荣誉奖状和证书。
  同年,区政府投资2亿元开发万安开发区。
  同年,完成马甲卫生院门诊大楼建设,河市卫生院改建。
  是年,旅居印尼侨胞再次捐资37.7万港元建设虹山中学。
  是年,旅居菲律宾侨胞赖来金捐资30万元,赖春豪捐资40万元建设罗溪中学。
  1993年
  2月8日,洛阳桥维修工程开工。国家文物局下拨500万元支持维修。1996年10月8日,该桥修葺工程竣工,恢复原貌。
  5月7日,河市镇遭受暴雨、冰雹袭击,不少民房瓦片被冰雹炸坏,受害农作物面积达200多公顷。
  6月7日,建立区农村合作基金会。境内4个乡镇相应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
  5月25日,琯头至河市公路建设工程一期(琯头至河市乌峰山)开工,11月竣工;二期(河市乌峰山至白洋)进入施工。一期拓宽改造10千米(15米宽全覆沥青路面),投资1200万元;二期新建6.3千米,投资1400万元,翌年5月全线贯通。
  7月11日,泉州翡翠山庄奠基仪式在万安开发区举行,由菲律宾隆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所属隆泰(泉州)房地产有限公司独资兴建,开发面积3.2公顷,投资1650万美元。
  8月,根据市区两级政府决定,河市镇着手蔬菜基地建设,首期规划1000亩,计划三年时间建立蔬菜常年基地2000亩。
  9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汉斌到马甲考察仰恩工程,为马甲开发区题词“马上甲天下”。
  10月17日,区“清会”领导小组和政法部门决定悬赏捉拿携巨款潜逃的37名标会头。
  同年,马甲仙公山游览区加快开发步伐,建设项目包括总投资700万元索道(全长721米)缆车工程和马甲镇区至仙公山6.8千米公路拓宽改造等。
  同年,福建省三大农业大观园之一的马甲农业大观园经省、市正式批准筹建后,工程进展顺利,该大观园涉及马甲、河市、罗溪和加锥农场等10多个行政村(管区),总范围1000公顷,共有万亩龙眼林、名优特水果观赏园、植物品种观赏园、观赏鲤鱼溪、旅游码头、游乐园、度假山庄等12个项目,总投资2700万元。
  同年,泉州市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今域洛江乡镇普遍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
  1994年
  3月6日,全市电话号码升为7位,形成全省最大的第一个完整以地区电话网为中心的C3网,电话号码资源可增加10倍,洛江今域内电话号码亦同时升位。
  4月15日,市长林大穆,副市长高厚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鲤城区委书记林荣取等市区领导到位于城东塘西的鲤城食品良种场和河市镇检查“菜篮子”基地建设。
  6月1日,国道324线拓改泉州路段(途径洛江今域)开工,全线20千米,按23米宽路基,15米宽主车道和7米慢车道标准施工,总投资折算近4亿元,翌年1月21日竣工通车。
  7月,仰恩学院作为国家教育改革试点,改制办成私立仰恩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所具有颁发本科学历文凭和授予学术学位资格的民办大学。
  9月7日,鲤城区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
  9月9日,河市山边村人郑宝珠在第六届远南残疾人运动会铁饼比赛中以25.80米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获金牌。同月17日,市妇联决定授予连获金、银、铜3枚金牌的郑宝珠市“三八红旗手”称号,团市委决定授予郑宝珠“新长征突击手”称号。
  同年,旅居印度尼西亚侨胞黄振兴捐赠200万元兴建泉州市前溪小学并更名为世壁小学。
  1995年
  5月10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何立峰一行到河市镇调研考察“菜篮子”基地建设。
  7月31日12时,受“盖瑞”强热带风暴外围影响,沿海风力达11级,从7月29日至8月2日,过程降雨量100—230毫米,境内山洪暴发,河水猛涨。
  8月9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陈云林到鲤城区万安开发区调研考察。
  9月,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举行开学典礼,首批学生120多名。
  秋季,举行琯马公路河市段改造、泰源桥、大猷桥、河市果蔬批发市场等项目竣工(落成)剪彩活动。
  12月9日,市委书记丘广钟到河市镇溪头村研究后进村转化发展规划。
  同年,区政府集资千万元建设商品粮、水果、蔬菜、肉蛋奶、水产养殖、花卉、旅游基地,其中包括加快双髻山风景区和马甲农业大观园项目建设。
  同年,双髻山旅游缆车建成运行。
  1996年
  3月3日,境内参加开展庆祝泉州“地改市”(暨鲤城建区)十周年活动。
  4月20日,市区开通“110”报警服务台。
  10月1日,琯马公路马甲路段拓改工程竣工通车。
  10月12日,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董事长、实业家黄奕聪到罗溪考察,市长何立峰、副市长曾华彬陪同参观考察。
  11月25—26日,泉州市区举行民族俞大猷490周年诞辰纪念活动,活动包括在河市镇举行俞大猷纪念馆和塑像揭幕典礼,以及在鲤城宾馆举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
  同年,境内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快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转化。
  1997年
  3月15日,洛阳江大桥拓宽工程建成通车,拓宽后的洛阳江大桥全长222.3米,宽29米。
  5月5—7日,泉州市普降特大暴雨,过程雨量达100—365毫米,造成境内民房倒塌,农田被淹。
  6月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调整泉州市辖区行政区划,原鲤城区划为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
  8月初,市委决定成立中共丰泽区委员会和洛江区委员会,任命陈敬聪为洛江区委书记。
  8月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原鲤城区机关干部大会,宣布行政机关、事(企)业单位人员的分流方案。机关人员分流到洛江区143人。
  8月11日,洛江区各班子成员及机关干部到新区报到。
  8月14日,洛江区委召开第一次干部职工大会,宣布区委和区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组成员分工,任命区委中层班子和区经济社会发展领导组各小组负责人。会议宣布江滨街道办事处筹备组成立。
  8月20日,洛江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组长陈敬聪,副组长陈家富。
  9月18日,中共泉州市洛江区江滨街道工作委员会成立。下辖桥南、杏宅、琯头、后埭、塘西、院前6个村党支部。
  同日,选举产生132名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其中,中共党员代表占69.2%,妇女代表占19.7%。
  9月23日,政协泉州市洛江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选举产生首届委员会常务委员,蒋夏雨当选为主席。
  9月23—25日,泉州市洛江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大会选举产生首届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领导成员。选举卢希德为区人大常务委员会主任,陈家富为区人民政府区长。
  9月29日,洛江区举行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纪委授牌授印仪式和升旗仪式,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主要领导为洛江区五套班子授牌授印。
  同日,由洛江区牵头组织的福建省第三届龙舟赛在马甲仰恩湖举办。
  10月7日,泉州人民教育基金会吕志明奖教奖学基金会委员会第六届(1997年度)颁奖大会在河市学区举行。
  10月10日,江滨街道党工委更名为万安街道党工委,江滨街道办事处筹备组更名为万安街道办事处筹备组。
  10月24日,洛江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审议和通过增设万安街道建制、设立双阳镇建制和设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决定。
  11月11—13日,中国共产党泉州市洛江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中共泉州市洛江区委员会委员23名和中共泉州市洛区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2名,选举产生出席中共泉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8名。选举陈敬聪为区委书记,陈家富、卢希德、谢定昌为区委副书记。
  11月20日,省军区司令员陈明端少将到洛江区调查人民武装部建设情况。
  11月27日,洛江区委工作会议召开,传达《泉州市政府关于赋予洛江区若干优惠政策》文件精神。
  12月1日,市公交公司开通13路、19路两条直通洛江区的公交线路,共24部公交车辆,全日运行。
  12月15日,洛江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区残疾人联合会成立。
  12月29日,万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授牌授印仪式举行,万安街道办事处成立。
  同月,泉州电视台《海外风情》专题片在双阳华侨农场封镜,该片是一部反映印度尼西亚民俗民风的专题片。
  年底,开展房改售房工作。至2007年底,全区41个单位的干部职工计334人参加房改,出售公房面积4.49万平方米,回收售房款557万元
  1998年
  1月7日,泉州市洛江区工商业联合会设立。
  1月8日,泉州市洛江区第一次妇女联合会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妇女联合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17名,选举主席1名、副主席1名。
  1月26日,泉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洛江分局成立。
  同月,经全区侨情普查,全区共有华侨华人14.3万人,归侨侨眷8.6万人,华侨“大户”43户(人),华侨华人创办社团5个,参加各类海外社团3200人,另有归侨侨眷贫困户52户。
  2月23日,共青团泉州市洛江区委员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共青团洛江区委员会委员17名,选举书记1名、副书记1名。
  同日,泉州市洛江区审计局挂牌成立,泉联审计师事务所洛江业务部正式营业。
  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武装部成立。
  2月26日,泉州市洛江区总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选举主席1名、副主席1名。
  3月23日,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洛江分局成立。
  3月27日,洛江区政府批复万安街道办事处设立万盛、万福居委会。
  3月29日,由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区委书记陈敬聪领衔提出的建设朋山岭隧道的议案,获十二届市人大四次会议通过。
  4月23日,市委书记何立峰到洛江区调研。
  5月4日,洛江区委批准成立泉州市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5月6日,朋山岭隧道建设捐资仪式举行,收到捐款168.8万元。
  同日,洛江区老区建设促进会成立。
  5月8日,洛江区双阳镇四套班子授牌授印仪式举行,双阳镇成立。
  5月21日,泉州市洛江区归侨侨眷第一次代表大会暨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选举主席1名、副主席2名。
  5月26日,对外贸易合作部赋予洛江区对外贸易有限公司进出口经营权。
  6月8日,副省长汪毅夫到洛江区双阳镇调研双阳华侨农场体制改革情况。
  同日,泉州市万安开发区管委会成立。
  同日,由劳动部等部委组成的“三合一”厂房专项整治工作联合检查组,到洛江区检查“三合一”厂房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6月15日,省军区政委陆凤彬少将到洛江区检查人武部建设情况。
  6月28日,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组织的中西部地区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赴闽学习考察团到洛江区南少林武术学校参观考察,对该校的办学模式及成功经验给予高度评价和赞赏。
  6月30日,洛江区消防大队成立。
  同月,洛江区全面完成公费移动电话、摩托车清理工作。清理移动电话89部、摩托车174辆,收回违控罚款和拍卖款54万多元。
  7月,市长施永康考察洛江区的旅游建设和仰恩系列工程。
  7月24日,万安街道琯头街改造设计方案通过市、区两级城建部门会审。
  8月12日,洛江区有线电视联网工程正式动工建设。
  9月3日,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副省长丘广钟到洛江区考察。
  9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卢嘉锡考察位于洛江区民办学校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
  9月25日,泉州市地方税务局洛江分局成立。
  9月28日,洛江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9周年和洛江建区1周年系列活动。副省长丘广钟到洛江祝贺。
  同日,中国工商银行洛江支行成立。
  同月,洛江区在第二届“9·8”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和第三届泉州“9·9”商交会上签约项目共14项,投资总额3288万美元。其中合同项目4个,投资额1312万美元,利用外资1192万美元。
  同月,洛江区——丰泽区——南安市边界线三交点勘定。
  10月24日,洛江区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1月12日,洛江区有线电视网络工程如期竣工并网使用,总投资220万元。
  11月16日,中国建设银行洛江支行挂牌成立。
  11月18日,洛江区1996—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过省级评审。
  11月19日,洛江区委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确定1999年为“特色农业年”,实施“绿色工程”“白色工程”“旅游工程”等三大工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
  12月2—3日,全省农税工作暨先进表彰大会在洛江区举行,罗溪镇财政所荣获殊荣。
  2月7日,泉州市洛江区工商业联合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工商联第一届执委会委员,选举主席1名、副主席9名。
  12月16日,洛江区——惠安县——肖厝管委会边界线三交点勘定。
  12月17日,洛江区有线电视传输网开通。该工程杆路总长64千米,总投资212万元,选用美国an-tec1550毫米光端设备。
  12月29日,中国少年先锋队泉州市洛江区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
  12月31日,市重点项目朋山岭隧道工程动工,该隧道工程计划为A、B隧道。A隧道长1320米,宽10.5米,净高5.0米,该工程总投资7600万元,翌年11月23日,工程提前28天贯通,翌年7月17日,隧道及其接线工程正式建成通车。
  1999年
  1月8日,市委书记何立峰到万安开发区考察。
  1月18日,泉州市蔬菜科技试验站暨洛江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河市镇蛟南村挂牌成立。
  1月30日,团区委、妇联等6个部门在河市镇青年宫举行洛江区青年文明集体婚礼。洛江区委书记陈敬聪为20对新婚夫妇主婚。
  同月,洛江区人民法院举行公判大会,对双阳“9·6”事件的7名主要涉案人员作出一审判决。
  同月,位于双阳镇朝阳村的泉美园艺有限公司投资500万美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被确定为省级耕地开发项目。
  3月9日,副省长曹德淦考察万安开发区。
  4月5日,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朱开轩一行,到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作民办学校立法调研。
  5月13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召开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工作现场会。万安街道办事处作旧村改造典型经验介绍。
  5月21日,省政府批准泉州市万安开发区为省级开发区。其范围:东至洛阳江,西至福厦高速公路西福出入口处,南至丰泽区,北至双阳镇,总面积7.8平方千米。
  6月11—15日,马甲镇举行仙公山“九仙重光”庆典活动。
  6月14日,中共泉州市洛江区委党史研究室设立。
  7月1日,选址万安开发区安吉路东南段的泉州十一中学开工暨“逸夫教学楼”奠基典礼举行。
  8月2日,市委书记何立峰到河市华邦电子厂、洲克服装有限公司、赛特电池有限公司、维珑轻工有限公司、南塘大棚蔬菜基地和双阳朋山岭隧道、白洋村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市第十一中学建设现场等地考察调研。
  8月19日,全区殡葬改革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区领导与各乡镇(街道)签订殡葬改革责任状。
  9月4日,洛江区委书记陈敬聪率区五套班子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拜访来自中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菲律宾和罗马尼亚的返乡参加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的海外恳亲团和侨界知名人士。
  9月5日,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洛江区恳亲联谊会在洛江区召开。
  9月14—18日,受“约克”强热带风暴外围影响,降雨量50—286毫米。
  9月26日,洛江区委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印发《关于加快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的决定》。
  同月,洛江区的“异国风情舞”和“南少林雄风”在第三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广场大型文艺表演暨民俗文艺踩街活动中获一等奖。
  同月,泉州建文工艺美术有限公司和泉州荣祺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双优”外商投资企业。
  10月8—10日,“丹恩”台风登陆,登陆前后泉州市沿海风力11级,24小时降雨量在200—450毫米之间。
  10月21日,洛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工作通过省政府基本农田保护区核查领导小组的全面验收。全区共有457片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4451.23公顷,保护率86.73%。
  11月10日,市长施永康带领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及部分离退休人员一行20多人,到河市镇厝斗村调研扶贫工作。
  11月11—13日,洛江区首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暨第一届中学生消防运动会在就南中学举行。
  11月12日,泉州市洛江区青年联合会成立。
  11月24日,洛江区委一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共洛江区委关贯彻落实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决议》。
  同月,洛江区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
  12月7日,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林兆枢一行6人到仰恩大学调研。
  12月23日,全区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定2000年度实施“城镇建设年”“企业发展年”“特色农业年”三大活动。
  12月27日,洛江区在深圳景轩大酒店举行招商引资暨环境说明会。香港泉州同乡会理事长徐伟福先生率香港泉州同乡会庆贺团、泉州驻深办主任吕少俞、深圳南安企业家协会会长李建超、深圳永春企业
  家协会、惠安驻深办、在深泉籍企业家等30多个单位、团体100多人参加会议,共签订项目13项,总投资1.86亿元。
  同日,河市镇通过省级科技示范乡镇考核验收。
  12月29日,洛江区公安分局破获双阳特大雷管被盗案,723枚被盗雷管全部被追回,2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同月,省卫生厅确认洛江区为消灭丝虫病标准区。
  同月,洛江区参演“泉州市庆祝建国50周年电视文艺晚会”的文艺节目“南少林雄风”和“异国风情舞”,分获一等奖和优秀表演奖。
  同月,洛江区红十字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2000年
  1月8日,泉州市“山海情”电视艺术团到虹山乡慰问演出。
  2月19日,来自中国香港地区、菲律宾等地的100多名乡亲和嘉宾莅临洛江区恳亲联谊,与洛江区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庆元宵佳节。
  1月25日,泉州市邮政局洛江分局挂牌成立并营业。洛江邮政分局辖华大、双阳、河市、马甲和罗溪5个支局。
  1月26日,全区“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动员大会举行。
  同月,民政部、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的“爱心献功臣”电话表彰会议上,洛江区作为先进单位受到表彰。
  同月,河市镇团委在被授予全省“五四”红旗团委,被团省委推荐为全国小城镇共青团工作试点单位。
  3月3日,洛江区委、区政府作出《关于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决定》。
  3月8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省委“三讲”教育领导小组副组长、“三讲”办主任陈营官到洛江区调研“三讲”教育工作情况。
  同日,副省长潘心城带领出席全省社会事业发展座谈会的省直有关厅局、各地市分管领导和争创省级以上文化、体育先进县、经济十强县(市、区)领导一行60多人到南少林武术学校考察、指导。
  3月10日,土耳其国梅尔辛市市长泽科尔里亚·奥兹古率团到洛江区民营企业南方集团参观、座谈。
  3月28日,洛江企业信息网站开通试运行。
  同月,万安开发区开发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大纲通过省级审查。
  4月24日,洛江区“十五”发展战略研讨会召开。邀请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会长包永江教授作洛江区“十五”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同月,应省长习近平的邀请,斯里兰卡佛教部副部长艾德维拉·普列马拉特尼一行3人到马甲、万安蔡襄祠寻访锡兰王子后裔遗迹。
  5月8日,洛江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文体局、经贸局、科协、司法局等在万安开发区联合举办洛江区首届“社区青年文化节”。
  5月15日,市长施永康率领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河市镇厝斗村调研,实地检查上年扶贫现场办公会确定的6个帮扶项目的落实情况,与区、镇、村干部座谈。
  5月18日,洛江区旅游推介会在武夷山市举行。武夷山市主要领导、40多家旅行社及多家新闻单位代表100多人应邀出席会议。
  5月21日,洛江区歌《洛江之歌》、罗溪中学少年合唱团、洛江区委宣传部在市第四届合唱节分别获得创作一等奖、二等奖、组织奖。
  同月,马甲镇万亩土地整理项目被列入2000年首批省级项目计划。
  同月,泉州市洛江区私营企业协会成立。
  6月13日,市委书记刘德章,率市委组织部、市农办、计委、交通局、教委、外经贸委、民政局等
  部门负责人到洛江区调研。
  同月,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张学文带领部分市(州)政协领导和企业家,到洛江区就社会力量办学和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进行专题考察。
  同月,洛江区总投资183万元的1999年度粮食自给工程通过省财政厅、农业厅、水利厅、农机局联合的检查验收。
  同日,洛江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体制改革暨机构、人员、资产交接仪式举行。
  7月22日,由泉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城郊经济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洛江区经济发展战略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市政府巡视员林文麟及洛江区主要领导参加,副市长黄维礼主持会议。
  7月25日,仰恩大学、马甲仰恩村、双阳镇阳山居委会在全省城乡绿化一体化现场会上,分别获得“省级绿化红旗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福建省园林式村庄”称号。
  同月,泉州闽侨航空旅游城首期工程开业。
  8月5日,市委书记刘德章到河市镇蛟南村调研。
  8月23日,“碧利斯”台风在泉州市晋江围头湾附近登陆。受其影响,境内过程雨量200—600毫米,平均降雨量331毫米。
  8月25日,因受持续特大暴雨袭击,河市镇河市村土楼下自然村发生山体滑坡、山体间隙裂缝总长200多米;乌潭水库通向惠安的河市水渠因山体滑坡被堵塞,共发生3处滑坡,塌方约2000立方米,堵塞水渠900米。
  8月28日,中央电视台南音摄制组到奕聪中学拍摄南音教学专题片。
  8月30日,上海泉州侨乡开发协会会长、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苏东水等14位专家学者就洛江区旅游资源、企业状况及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考察。
  同月,塘西至琯头排洪渠道改造工程通过验收。该工程包括400米长、8米宽砌石渠道及水闸1座、公路桥3座,总投资150万元。
  9月4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行公开办事制度的决定》。
  9月5日,南京军区纪检部部长汪爱平在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王吉福,市军分区司令员宋长青,政委文可芝,区委书记、区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陈敬聪的陪同下,抵达区人武部现场听取落实“部务公开”情况汇报。
  9月15日,洛江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式获国家批准立项,经批准的项目区包括土地治理、多种经营、农业高科技项目,其中土地治理主项目计划投资1940.6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717万元,省、市级分别配套56万元和216万元)。
  9月16日,泉州市第十一中学举行揭牌仪式。
  9月27—29日,中央电视台到区人武部拍摄《部务公开》专题片,向省军区系统以及南京军区宣传、推广“洛江经验”。
  同月,洛江区人民法院审判庭项目列入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计划,该项目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800万元。
  10月29日,国家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验收组对洛江区争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胜风景区仙公山进行检查验收。省旅游局局长明敏考察仙公山风景区。
  同月,旅菲律宾侨胞杜德笺捐资100万元支持马甲中学、马甲意绥幼儿园建设。
  11月1日,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开始,洛江区组织进行为期十天的入户登记。普查结果:截止2000年11月1日零时,洛江区常住户42336户,常住人口160071人,包括离开户籍所在乡镇满半年的外来人口30043人,但不包括外出满半年的人口35339人。
  11月1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民建中央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黄孟复,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林强,市委书记刘德章,人大常委会主任薛祖亮,政协主席傅圆圆等省、市领导和
  区五套班子领导及各界嘉宾和学生家长1000多人出席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建校5周年庆祝大会。
  11月28日,市长施永康到虹山乡调研“山上泉州”工作。
  12月13日,省人大代表一行25人,参观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东艺雕刻有限公司、吉源居住小区、洛阳古桥和蔡襄祠等企业和旅游景点。
  同年,市委、市政府把华侨农场侨居造福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市财政连续共拨出213万元专款,所在县(市、区)也相应拨款支持,在洛江双阳、永春北硿、南安雪峰3个华侨农场兴建侨居楼。
  2001年
  1月9日,洛江区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工作通过省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审评组复核验收。
  1月28日,泉州市洛江籍在外企业家联谊会成立,选举泰和大酒店董事长林克想为联谊会理事长,泉州力标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杜胜利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
  2月21日,洛江区委召开全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3月8日,副省长丘广钟带领省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到马甲双髻山、崎坑山综合治理示范点和双阳镇万亩“龙眼洋”基地调研。
  3月27—29日,洛江区直机关110名科级干部分赴各自挂钩联系的86个村(居)开展驻村活动,宣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月9日,解放军总政治部纪检部副部长谢厚铨、南京军区纪检部部长汪爱平到洛江区人武部检查指导部务公开及“四公开、三监督”(即党务、军务、政务、财务公开,接受上级、同级和群众监督)经验推广情况。
  4月23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召开全区科学技术大会。会议表彰8个先进单位和11名先进个人,确认10家企业为区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4月30日,洛江区委下发《关于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工作意见》。
  5月25日,洛江区2001年重点建设项目万安开发区塘西工业园举行动工仪式。
  5月31日,泉州市洛江区农业水务局授牌仪式举行。
  同月,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送审的旨在反映南少林武术特色的节目《南拳北腿》被中央电视台筛选确定为2001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大型晚会的献演节目。
  6月7日,市长施永康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罗溪镇洪四村实地检查2000年10月27日扶贫现场办公会确定的6个帮扶项目的进展情况。
  6月8日,省交通厅厅长洪长平、副厅长祝君强考察市重点建设项目万虹公路万安至河市段拓改工程。
  6月9日,全国侨联副主席李祖沛到仰恩大学调研。
  同日,泉州万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省科学技术厅、省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委员会办公室、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联合确认更名为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万安园)。
  6月20日,泉州市“120”急救中心洛江分中心开通。该中心依托马甲中心卫生院,与泉州市“120”急救中心形成联动,为洛江区域“120”紧急呼救的服务接转站。
  6月26日,市中级人民法院、洛江区政法机关在双阳镇联合举行逮捕宣判大会。
  6月28日,洛江区工商局检查大队成立,同时设立区“12315”消费者投诉服务台。
  同月,洛江区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等11处新增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7月12—25日,安达艺品有限公司3家树脂工艺品企业和2户无照个体加工点,由于生产经营困难和用工管理不规范等原因引发5起罢工、集体上访等突发事件。
  7月17日,全省花卉工作现场会在洛江区召开,泉美园艺有限公司被省林业厅、省花卉协会授予“福建省花卉生产示范基地”称号。
  8月2日,泉州市宽裕型农村新村建设现场会在万安街道吉源小区召开。
  8月7日,洛江区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市委书记刘德章,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周振华,市
  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陈敬聪,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家富及全区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周振华宣布省委关于陈家富任洛江区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的决定。市委书记刘德章,市政协副主席陈敬聪,区委书记、区长陈家富先后作重要讲话。
  同日,南京军区政治委员雷鸣球、解放军总政治部纪检部部长段达球、省军区政治委员吴青田到区人武部检查指导部务公开及“四公开、三监督”经验推广情况。
  8月24日,参加全省林业外经贸工作会议的各地市、县(区、市)林业局局长到泉美园艺有限公司参观。
  同月,仰恩大学在全国侨联、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共同召开的“缅怀嘉庚先生业绩、弘扬爱国爱乡精神”大会上,被确定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月,由洛江区建友新型墙材有限公司承担的“利用石粉泡沫塑料废物生产轻质混凝土砌块”科技项目,被列为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是泉州市2个省级重大科技项目之一。
  9月5日,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带领参加全国华侨农场科技进步经验交流会的国务院侨办等有关部委领导、华侨农场所在地的7个省(区)侨办主任、省侨联主席、全国84个华侨农场场长,参观考察双阳侨居造福工程、泉美园艺有限公司花卉组培楼。
  9月11日,泉州市“120”急救中心洛江分中心开通。该中心依托马甲中心卫生院,与泉州市“120”急救中心形成联动。
  9月12日,洛江区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任命吕竞为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接受陈家富辞去洛江区人民政府区长的职务,通过吕竞为洛江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的决定。
  9月29日,泉州第十一中学“慈恩图书馆”及“海贤楼”两幢建筑举行落成典礼。
  9月30日,洛江区国家税务局成立。
  10月27日,洛江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一期工程通过省电力公司预验收,至此,泉州直供区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一期工程全部通过省电力公司预验收。
  同月,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总裁、华裔实业家黄奕聪偕夫人返乡省亲,实地考察由他捐建的泉州市奕聪中学。
  同月,洛江区文体局创作的话剧小品《公鸡下蛋》荣获福建省第六届“水仙花”戏曲比赛剧本一等奖、演出二等奖。12月21日,该剧在第十一届“群星奖”决赛中荣获“群星奖”。
  同月,洛阳江江堤加固及新建见边海堤工程列为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海建项目补助计划,工程总投资4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60万元,加固江堤3.2千米,新建见边海堤1千米。
  同月,洛江区首家集团公司—福建省泉州市大华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核心企业为泉州市大华蓄电池有限公司,控股公司包括华邦电子、大华电器厂等企业。
  11月15日,政协泉州市洛江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召开。大会选举谢定昌为区政协第一届委员会主席。
  11月20日,洛江区委召开全区村(居)和乡镇(街道)站所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
  同月,双阳金刚石有限公司被确认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同月,举行市场服务中心移交仪式,洛江区工商局把属于市场服务中心的罗溪、马甲、河市三个市场的人、财、物移交给区经贸局管理。
  12月31日,举行万虹公路万安至河市段拓改工程竣工通车典礼。万虹公路万安至河市段拓改工程全长11.27千米,总投入6000万元。
  同日,进行基本单位普查。全区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乡镇、街道办事处、村居、社团组织等基本单位共762个。
  同月,洛江区通过省卫生厅基本控制地氟病防治效果验收。
  是年,旅澳侨胞杨添丁捐资320万元重建河市中心小学。
  2002年
  1月5日,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祖可到洛江区走访慰问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董事长陈忠文、海滨服装皮件厂总经理柯贤道等人士。
  1月15—17日,泉州市洛江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选举吕竞为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区长。
  1月28日,泉州局洛江供电公司成立。
  1月29日,国务院侨办副主任刘泽彭一行,到泉美花卉组培基地进行参观调研。
  2月25日,香港泉州慈善促进总会主席陈守仁博士为泉州第十一中学捐资50万元,为陈守仁教学楼揭牌。
  4月11日,在泉州召开的全省九市政协主席工作座谈会第三次会议的与会人员视察泉美园艺有限公司、华邦电子有限公司。
  4月12日,洛江区委召开全区党政机关机构改革动员大会。
  同日,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董事长王友钊、执行长涂勋在农业部、省、市、区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到洛江区参观考察,先后参观荣祺食品有限公司、泉美园艺有限公司、仙公山风景区。
  5月3—4日,洛江区首次大型人才交流会在泉州历史博物馆举行。
  5月9日,洛江区成立全市农业行业首家同业公会—蔬菜同业公会。
  5月31日,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教育和科学顾问舒克·舒诺夫博士及其夫人,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朱开轩陪同下,到仰恩大学参观考察。
  同月,世界彭氏宗亲联谊大会创会会长彭云钊一行6人到虹山乡考察寻根。
  6月7日,旅居印度尼西亚爱国华侨、金光集团董事长黄奕聪与市政府、区政府、罗溪镇政府签署250万元认捐书,该笔捐款用于改善奕聪中学、奕聪小学的办学条件和支持罗溪镇新建成一所幼儿园。
  6月26日,市委书记施永康到洛江区调研。
  7月9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何团经率市政府秘书长骆国清及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到洛江区调研。
  同月,全省首家五金专业批发商城——泉州五金机电商城落户洛江区,该商城总投资19980万元,用地面积10公顷,总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同月,国务院侨办副主任李海峰到洛江区考察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建设及侨居造福工程进展情况。
  8月19日,马甲仙公山风景区通过省政府审定,成为省政府发布的第五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8月24日,三峡库区重庆市奉节县永安镇8户32人移民迁居双阳镇朝阳村下坝子自然村。
  同月,罗虹公路临近虹山段发生山体滑坡而引起交通事故。事故死亡2人,受伤4人。
  9月2日,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省级开发区之一)首期100公顷动工建设。
  9月8—11日,洛江区在第六届中国投资贸易洽谈会上共推出20个招商项目,在泉州分团的签约仪式上签约3个项目,总投资额737万美元。
  9月11日,洛江区科普教育基地在马甲镇动植物观赏园成立。
  9月19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考察泉美园艺有限公司。
  9月25日,洛江区政府召开全区深化殡葬改革动员大会。会议决定从2002年12月1日零时起,全区境内殡葬全面实行火葬制度。
  9月26日,洛江区政府在河市镇举行洛江区第一所职业学校—泉州敬德职业学校奠基仪式。
  9月29日,洛江区委、区政府举行庆祝建区5周年剪彩庆典活动,分别为泉州五金机电国际商城、区法院审判综合大楼、区公安局技侦大楼、塘西工业园一期基础工程、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首富工业大楼、万源花苑a、b幢、建行洛江支行办公大楼等8个项目奠基、开工、竣工或揭牌剪彩。
  10月2日,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原总协调员享利博士等一行,对洛阳古桥进行考察。
  10月31日,全省外经贸工作研讨会在洛江区召开。
  11月26—28日,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24名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第二届委员会委员、5名候补委员和15名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选举陈家富为区委书记,吕竞、陈灿辉、尤祖举、朱清辉为区委副书记,朱清辉为区纪委书记。
  11月27日,省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梁绮萍率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洛江区双阳泉美花卉基地调研。
  同月,马甲中学通过“福建省三级达标完中”市级验收,成为洛江区第一所达标中学。
  12月11—13日,政协泉州市洛江区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选举谢定昌为政协主席。
  12月12—14日,泉州市洛江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区第二届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领导成员。选举卢希德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吕竞为区人民政府区长。
  12月23日,全省最大的足球人才培训基地在万安开发区建成并交付使用,该基地占地面积5万多平方米,拥有7个标准训练场地。
  12月26日,省政协副主席陈增光率省综治检查组莅临洛江区检查指导工作。
  12月27日,经省政府批准,洛江区调整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359.04公顷,计划面积362.52公顷。
  2003年
  1月3日,市委书记施永康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洛江区调研。
  1月13日,省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区考评组到洛江区实地考评。
  1月25日,副省长汪毅夫率省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马甲镇调研计生“五访五问”(五访:访只生育一个孩子后不要求再生育的夫妇,访计划生育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和积极分子,访做了节育手术的群众,访因种种原因而受处罚的群众,访新婚夫妇;五问:问寒,问暖,问子女健康,问家庭困难,问对工作的意见)活动开展情况。
  1月,以杨青青副区长为团长的洛江区侨务经贸考察团赴菲律宾、马来西亚考察,详细了解洛江区海外乡亲发展情况,充实海外侨亲资料库。
  2月12日,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全国侨联副主席、省侨联主席李欲晞、致公党中央委员会联络部副部长王翔等到双阳华侨农场考察、指导工作,关心慰问贫困归侨。
  2月15日,河市中心小学重建工程奠基典礼举行。该工程由河市镇知名企业家杨添丁捐资360万元建设。
  3月24日,万安街道万福社区党支部、居民委员会揭牌仪式举行。
  同日,洛江区国土资源局举行首宗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交易活动。
  4月2日,县道310线(辋洪公路)河市段拓改工程竣工。该工程2.281千米,路基宽度9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度7.4米,总投资950万元。
  4月7日,洛江区启动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
  4月8—10日,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召开洛江区城市概念性规划竞标方案评审会,主要对万安街道办事处、双阳镇、河市镇40平方公里区域的城市化发展方向进行论证,最终确定台湾境群国际规划设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将洛江区定位为“绿色生活中心”“第二经济中心”方案设计为最佳方案。
  4月10日,洛江区举行教育捐资仪式。此次捐资仪式共收到捐款1200多万元。同时,洛江区委、区政府决定在全区开展常规性捐资助学活动。
  同月,洛江区妇幼保健所通过一级甲等妇幼保健所的考核评审,成为福建省首家一级甲等妇幼保健所。
  5月13日,副省长王美香到双阳华侨农场调研。
  5月21日,仙公山风景区总体规划讨论会召开。
  5月22日,全市外经贸工作会议在洛江区召开。
  6月14日,河市镇发生一起因煤气泄漏爆炸引发的房屋倒塌事件,1名4岁小孩当场死亡。16日,马甲镇发生一起地下排污管道施工塌方事故,造成1名工人死亡。17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召开安全生
  产工作紧急会议,对全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再强调、再部署。
  6月26日,市委书记施永康到洛江区调研。
  7月25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印发《洛江区2003年机关事业单位股级(含)以下工作人员交流轮岗的实施意见》。
  8月,全区74个村委会、10个居委会、1个社区居委会全部依法完成换届选举或选举工作,选举产生349名新一届村(居、社区)委员会成员。
  同月,洛江区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暨先进命名表彰大会上,被命名为“福建省第八届创建文明城区工作先进区”。
  9月2日,福建省华侨经济开发区第二届招商会在双阳镇举行,副省长王美香、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副司长宁活义、省侨办副主任卢圣鑫、副市长曾华彬等省、市、区领导及全省17个华侨经济开发区的代表和海内外企业界人士300多人参加招商会。
  同月,全区85个村(居、社区)党组织全部按规定完成换届选举或选举工作,选举产生271名新一届村(居、社区)党组织成员。
  10月16—17日,洛江区第二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侨联委员会,聘请洛江区侨联名誉主席和顾问。
  10月17日,日本浦添市市长仪间光男、议长川上宰夫带领代表团参观考察泉州南少林武术学校。
  10月21日,洛江区举行敬德职业学校“文华楼”“洪德楼”教学楼落成剪彩仪式。
  10月21—24日,全国十城区(市)政协第五次工作研讨会在洛江区召开。
  同月,洛江区艺术团成立,设演唱组、舞蹈组、乐器组、话剧组4个专业组,有正式团员88名。
  11月3日,洛江区会计核算中心揭牌仪式举行。
  11月11—13日,民族英雄俞大猷诞辰500周年纪念活动举行,来自10多个国家、地区的武术代表团和国内俞大猷研究专家学者、俞氏宗亲代表、泉州各地代表、嘉宾共1500多人参加纪念活动。
  同月,全区完成79个村面积2.96万公顷的集体土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提前一年实现省、市、区政府确定的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目标。
  12月25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04年,完成2003年度收取的“三提五统”清退任务,当年农民农业税负担减轻1510万元。
  同月,洛江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创建省级文明区先进区”荣誉称号。
  2004年
  1月9—10日,国务院侨办主任陈玉杰、副省长王美香、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司长周中栋和省侨办主任黄少萍、副主任卢圣鑫一行,到仰恩大学进行调研,会见仰恩大学董事长吴庆星。
  1月,洛江区荣获“2001—2002年度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
  2月27日,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克益在省委政研室王跃明及市、区劳动保障部门领导的陪同下,到洛江区为新成立的“洛江区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揭牌,针对劳务派遣工作进行专题调研。
  3月8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两会”系列报道专题报道洛江区法律援助工作。
  3月20日,香港泉州罗溪同乡会在香港成立。
  3月22日,洛江区委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工作委员会。
  3月31日,由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刘与良、刘与量分别出资援建、洛江区各级政府筹资兴建的山边刘与良希望小学、新告刘与量希望小学举行落成剪彩仪式。
  5月27—30日,洛江籍旅居印度尼西亚爱国华侨黄奕聪伉俪偕长子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董事长、总裁黄志源一行实地察看奕聪中学、奕聪小学和奕聪幼儿园。
  6月1日,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莅临洛江区。视察凹凸精密机械、和诚鞋业、泉美园艺有限公司和仰恩大学。
  6月7日,科技部副部长李学勇率省政府有关部门领导一行4人,到洛江区开展国家级“星火”产业带专题调研,深入泉美园艺有限公司考察。
  6月10日,由建文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阳捐资兴建的双阳中心幼儿园新校舍举行落成典礼仪式。
  6月17日,洛江区举行香港泉州慈善促进总会、泉州市慈善总会助学金发放仪式。陈守仁、陈金榜等香港泉州慈善促进总会、泉州市慈善总会访问团成员向洛江区30名贫困、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发放助学金。
  7月5日,洛江区委、区政府给予侦破双阳“6·12”纵火案的洛江区公安分局通报表彰。
  7月9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平安洛江”的实施意见》。
  7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尤嘎博士莅临洛江区考察洛阳桥南海丝景点。
  同月,洛江区地震遥测台网联网工程与震情会商室启用。
  8月7—12日,惠女水库放水78万立方米,支持河市镇灌区400公顷受旱农田抗旱用水。
  同月,洛江区滨江大道建设获市计委立项批复。
  9月1日,洛江区委印发《关于派驻区直机关纪检组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在区政府工作部门派驻纪检组。
  9月25—26日,马来西亚麻坡杜氏公会一行20多人回家乡马甲镇省亲谒祖。
  9月27日,2004年首届海峡两岸五金机电交易会组委会在泉州刺桐饭店召开新闻发布会。会后,市委副书记、市长郑道溪会见与会嘉宾。
  9月28日,首届海峡五金机电商品交易会在洛江举办。
  9月28—30日,首届海峡五金机电商品交易会在洛江举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贤模,省政协副主席李祖可,全国工商联五金会会长吴石川,市领导施永康、郑道溪、薛祖亮、傅圆圆、周真平、黄维礼、刘佳景,商务部驻福州特派员方蔚,来自台湾、香港地区和全国15个省、市的嘉宾客商以及五套班子领导1000多人参加交易会开幕式。
  同月,郑宝珠参加雅典残奥会获得铅球、铁饼两枚金牌。
  10月20—24日,香港泉州罗溪同乡会回乡考察团一行返乡参观考察,参加洛江区委、区政府举办的座谈会。
  同月,洛江区首次挂牌出让两宗农村(马甲镇区)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价增幅分别为23.52%和20%。
  11月2日,区委书记陈家富,区委副书记、区长吕竞参加市党政代表团赴福州考察。
  11月9日,洛江区举行“洛江碑林”落成暨教师进修学校剪彩仪式。
  11月10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郑道溪莅临洛江区调研。
  11月16日,辽宁省考察团到洛江区参观考察。
  11月17—21日,印度尼西亚锡江永和慈善基金会一行38人在武夷山市参加世界彭氏联谊会,回家乡虹山乡观光、寻根谒祖。
  同年,区侨务考察团组团前往印度尼西亚进行侨务考察活动。
  2005年
  1月17—18日,洛江区领导率领洛江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6个乡镇(街道)27个村(社区)开展住村活动。
  1月24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升级的意见》。
  2月1日,洛江区委印发《关于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
  2月19日,由洛江区河市镇在外企业家杨添丁捐资重建的河市中心小学举行落成剪彩仪式。
  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下达福建省200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洛江区马甲镇到罗溪镇公路拓改项目以“东南沿海战备公路”列入计划,获得1300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扶持。
  3月7日,市委书记施永康到洛江区检查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3月30日,洛江区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六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洛江区人民政府提请的关于撤销双阳镇建制设立双阳街道办事处的议案,通过《泉州市洛江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双阳镇建制设立双阳街道办事处的决定》。
  4月15日,洛江区科协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4月21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莅临洛江区考察。
  4月,大华蓄电池有限公司、建文艺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泉州市2005—2006年度百家工业重点企业。
  同月,旅居印度尼西亚侨胞捐资27万元资助罗虹公路二期拓改工程建设。
  5月16日,省文明委组织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考评团到洛江检查工作。
  同日,洛江区新一轮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修订成果通过市级验收。
  同日,洛江区出台《关于鼓励引进优秀中学教师的意见》。
  5月30日,洛江区委印发《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任职试用期制度的通知》。
  5月,河市镇通过“省级卫生镇”考核验收。
  6月7日,省政协副主席金能筹率队到洛江区调研洛台农业合作发展情况。
  6月19日,旅印度尼西亚华侨一行68人返乡参加泉州市世壁小学建校10周年庆典活动。
  6月21日,省委驻泉州督导组组长江祥钦一行到洛江区指导先进性教育活动。
  6月26日,总投资93万元的侨捐学校——虹山成功侨心小学举行剪彩仪式。全国侨联副主席林淑娘出席剪彩仪式。
  同月,泉州市华丰果牧开发有限公司的“优质商品猪规模化生产生态技术示范工程”、泉州泉美园艺有限公司的“尖尾芋种苗脱霉及产业化生产”等2个科技项目被列入2005年国家星火计划。
  7月8日,省委书记卢展工率调研组到洛江区开展省委“四个专题”调研检查。省领导何立峰、陈少勇、唐国忠、张家坤、叶双瑜、陈家骅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检查。
  7月26日,市委书记、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郑道溪,深入洛江区检查指导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
  7月29日,洛江区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分区命名为省双拥模范城。
  8月1—8日,洛江区委书记陈家富率洛江区代表团赴港参加2005年泉州·香港投资项目推介洽谈会。
  8月23—24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宋长青率市“四五”普法依法治理检查组到洛江区检查验收“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9月7日,省工商联、福安市商会牵头组织福安市50多家机电商品生产、经营企业到洛江区考察机电行业生产、经营投资环境。
  9月15日,代市长朱明率市政府秘书长李冀平及市府办、计委领导到洛江区调研。
  9月17日,双阳街道办事处举行授牌、授印仪式,双阳由镇改为街道办事处。
  9月20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桃山区区长王义光率区财政、经贸、招商等部门负责人及当地企业家一行9人到洛江区考察。
  10月4日,市委书记郑道溪,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朱明到洛江区检查指导灾后重建工作。
  10月12日,洛江区贸促会、国际商会成立暨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10月28日,洛江区文学艺术届联合会成立暨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11月4日,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洛江区执法机关在河市镇举行公开宣判大会,依法对一批违法犯罪人员进行公开宣判。
  11月8日,市委书记郑道溪到洛江区调研经济工作,强调要想方设法破解难题确保完成年度任务。
  同月,洛江区三项科技项目荣获2005年度市科学技术进步奖。
  12月22日,福建省五金机电行业发展研讨会暨闽东(福安)机电“一条街”开业典礼在洛江举行。
  同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印发《关于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
  12月27日,洛江区委印发《关于成立中共泉州市洛江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纪委教育工作委员会的通知》,决定成立中共泉州市洛江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区教育局合署办公)和中共泉州市洛江区纪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与区纪委派驻教育局纪检组合署办公)。
  12月31日,洛江区举行马甲至罗溪道路拓改工程奠基仪式和黄奕聪塑像揭彩暨奕聪中学高中部奠基仪式。省侨办主任黄少萍在仪式上宣读福建省人民政府对黄奕聪的表彰决定。
  同月,洛江区两个市级技术研发中心成立,即泉州市铅酸蓄电池行业技术开发中心、泉州市商品猪生产行业技术开发中心。
  2006年
  1月23日,洛江区委、区政府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主任吕竞。
  2月14日,省委巡视检查组组长曾金宇到洛江区检查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情况。
  2月16—18日,洛江区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召开,审查和批准泉州市洛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通过《关于加强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的决议》等。
  2月17日,市委书记郑道溪、市委常委、秘书长吴汉民、市政协副主席郑增辉到洛江区调研。
  2月22日,洛江区成立首个乡镇级商会——万安街道商会。
  同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洛江区原有的省级开发区——万安开发区、双阳华侨经济开发区整合成一个新的省级开发区,重新命名为福建洛江经济开发区。
  同月,洛江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发布(该次普查的标准时间为2004年12月31日)。
  3月20日,洛江区委、区政府成立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家富、第一副组长吕竞、常务副组长颜元培。
  3月21日,洛江区委副书记、区长吕竞主持召开奕聪中学高中部等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就奕聪中学高中部建设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作出相应决定。
  3月22日,洛江区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成立。
  3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蒋祝平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陈建生、高运甲、科教文卫委员会教育室主任侯小娟等组成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义务教育法修订调研组,到就南中学就义务教育法的修订进行调研。
  4月3—12日,省委巡视组到洛江区开展巡视工作。
  4月27日,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
  5月22日,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由省领导卢展工、黄小晶、梁绮萍、刘德章、陈芸和市领导郑道溪、朱明等陪同考察洛江区阳光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和昌集团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
  6月18—20日,在第四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洛江区成功对接项目31项,总投资超8.2亿元。
  6月28日,广东省佛山市委书记卢汉超、副市长冼瑞伦带领佛山市考察团一行23人到洛江区考察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工作情况,实地参观荣祺食品、泉美园艺有限公司。
  7月12日,台南县中国国民党党部主委苏国明带领参访团,到洛江区和诚鞋业、大兴电缆等2家台资企业参观考察。
  7月22—24日,中共洛江区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区委常委11名,陈家富为书记,吕竞、陈灿辉、朱清辉、尤祖举为副书记。
  8月3日,境内发生强对流天气,强雷暴过程中夹杂着冰雹,未造成严重灾害。
  9月6日,洛江区委、区政府建立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抓教育工作督导考核制度。
  9月12日,省科普创先检查组一行到洛江区检查验收科普创先工作,实地考察万福科普示范社区、泉美花卉科普教育基地、河市镇科普示范镇等。
  9月中旬至11月21日,境内连续2个月基本无降雨,气温持续偏高,蒸发量偏大,空气干燥。
  10月,双阳华侨农场被列为闽南民俗风情游线路,为中国(泉州)乡村旅游五大精品线路之一。
  同月,泉州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单面白色自动变动电脑提花机”和双阳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的“金刚石绳锯”被列入科技部2006年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
  11月27日,三明市党政代表团到洛江区参观考察。
  同月,洛江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第九届创建文明区工作先进区”称号。
  同月,双阳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的高效耐用金刚石排锯刀头被列入科技部2006年度第二批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信和涂料有限公司的“信和hxo-xh6,21—181系列”获得2006年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12月5—7日,洛江区政府第三届委员会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朱清辉为政协主席。
  12月6—8日,洛江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领导成员。选举卢希德为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吕竞为区人民政府区长。
  12月13日,省综治考评组一行到洛江区实地考评综治、平安工作情况。
  12月14日,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处、市科技局等单位组成的洛江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论证会专家组,经过实地考察和讨论评审,一致通过《洛江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规划》论证。
  同月,洛江区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7类12项。
  2007年
  1月8日,副省长王美香率省人大华侨工委和省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到泉州市双阳华侨农场开展调研工作。
  1月11日23时29分,惠安海域发生3.1级地震,境内有明显震感。
  3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于伟国到洛江区调研非公党建工作。
  3月27日,泉州市洛江区第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决定:接受吕竞辞辞去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区长的职务,朱团能为泉州市洛江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同年2月,市委任命吕竞为中共泉州市洛江区委书记。
  4月30日,洛江区举行区行政服务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位于科技大厦,进驻部门25个,设立专门窗口14个。
  同月,双阳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2家企业被确定为首批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5月16日,洛江区电信分局举行揭牌仪式。
  5月,省政协副主席苍震华,省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书记路平等,到洛江区大华蓄电池有限公司参观视察。
  同月,洛江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授予“全国武术之乡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同月,信和涂料有限公司被省委文明办、省企联命名表彰为第二届福建省最佳信用企业。
  6月5日下午,市委书记郑道溪、市委副书记、秘书长吴汉民率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到洛江区开展专题调研。
  6月28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小军带领市政府副秘书长余惠西和市有关部门领导到洛江区调研。
  7月,洛江区万虹公路马甲义山至罗溪段拓改工程水泥路面铺设完成,完成工程建设投资5000万元。
  同月,省委、省政府授予洛江区“平安福建”建设“平安县(市、区)”称号。
  8月17日,“圣帕”超强台风登陆惠安,沿海出现8—9级大风,阵风10—11级,洛江部分乡镇暴雨成灾害,惠女水库开闸泄洪。
  同月,洛江区南方建材机械有限公司的泉州市建材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双阳金刚石工具有限公司的泉州市金刚石工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泉州市针织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研发机构被确认为首批泉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9月6日,代区长朱团能主持召开泉州泉美植物园(暂定名)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员会,研究泉州泉美植物园项目建设工作,并作出相应决定。
  9月30日上午,洛江区举行建区10周年庆典大会,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明俊,省政协原副主席陈荣春,省政协常委刘贤儒,市领导傅圆圆、邹卫国、陈家富、陈敬聪,金光集团总裁黄志源及夫人,总裁特别助理黄杰胜及夫人,资本市场部总经理郑斯佳,香港泉州同乡会、香港罗溪同乡会、香港泉州慈善促进会、菲华泉州工会以及兄弟县区领导、洛江籍在外任职领导、在洛江任(挂)过职领导、有关高校代表、新闻单位代表、洛江区各界代表等应邀出席大会。
  同日,豪生酒店、洛江经济开发区三期举行奠基仪式及金光大道、奕聪中学高中部举行剪彩仪式。
  同日,洛江区慈善会挂牌成立,募集创始资金4150万元,其中已到位2400万元。
  10月23日,市长朱明、副市长洪泽生、潘燕燕带领市直有关部门领导到洛江区开展调研。
  10月27日,罗溪中学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活动。
  同月,在省政府公布的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洛江区陈三五娘传说、泉州妆糕人、泉州十音铜锣锻制技艺共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
  11月9日,洛江区行政执法局成立。
  11月29日,市委书记郑道溪、市委副书记、秘书长吴汉民、市委常委邹卫国率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洛江区宣讲中共十七大精神和开展调研工作。
  同月,省政府授予洛江区俞大猷纪念馆“福建省国防教育基地”牌匾。
  12月,洛江区被省委政法委确定为全省第二批社区矫正试点单位,是全省20个县(市、区)试点单位之一。
  同月,全市首批“农家书屋”揭牌仪式在河市镇南塘村举行,市领导宋长青、陈元殿参加揭牌仪式。
  同月,区红十字会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红十字会第二届理事会,并召开第一次理事会会议选举新一届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是年,旅澳侨胞黄通成捐资200万元完善罗溪卫生院设施。
  是年,嘉琳广场动工建设,占地面积20多公顷。
  是年,《泉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把万安、双阳、河市、马甲镇南部共50平方千米列入城市规划。
  是年,实行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和“两免一补”制度。
  是年,洛江区评出首届(1997—2007年)科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