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档案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915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档案工作
分类号: G279.275.7
页数: 6
页码: 1526-153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档案馆及基层档案机构的发展历程、馆库建设以及业务指导工作。在机构设置方面,晋江市档案馆经历了从党政档案统一管理到与市档案局合并,成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的变化;基层档案机构则在全市范围内逐步健全。在馆库建设方面,晋江市档案馆的设施设备不断更新,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新馆建设也在规划中。
关键词: 晋江市 档案工作

内容

一、机构设置
  (一)晋江市档案馆
  1988—1996年,晋江县(市)档案局(馆)继续实行党政档案统一管理的原则,属列入政府编制序列,归人民政府领导;县(市)档案馆是县(市)委、县(市)政府直属的事业机构。局馆合署办公,设一室三股,即:办公室、业务指导股、档案管理股、档案编纂股。1988年,晋江县档案馆配备专职人员10人,1992年,局(馆)编制则增至14人。
  1997年,中共晋江市委办公室、晋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晋江市档案局、晋江市档案馆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市档案局与市档案馆合并,一个机构挂晋江市档案局、晋江市档案馆两块牌子,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履行晋江市档案事业行政管理和市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及其所属单位的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内设秘书科、监督指导科、管理利用科和编纂科4个科室,局(馆)事业编制14人。同年,市档案局(馆)从政府机编制序列入市委党群系列,为市委直属事业单位。
  2007年,晋江市直机关机构改革,晋江市档案局(馆)自此被列入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核定人员编制14人,内设秘书科、监督指导科、管理利用科、编纂科4个科室。
  (二)基层档案机构
  1991年以前,县基层档案机构包括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企业档案室,但不健全。1992年,晋江撤县建市,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工作通知》,要求健全基层档案室和配备好专兼职档案员。1995年,全市机关事业及乡镇档案室全部健全并配备专兼职档案员,企业大部分有配备档案室。至2007年,仍有一部分企业没有设立档案室。
  二、馆库建设
  1988年以前,晋江县档案局(馆)位于晋江县政府大院,与县广播站同楼办公。1989年,晋江县档案馆建成并投入使用,楼高5层,总面积1546平方米,其中档案专用库房1146平方米,配有去湿机3台、复印机1台、照相器材1套、电视机1台、档案装具272套,设施设备规模初具。1991—1995年,又添置消毒柜、灭火机、录音机、声像柜等设备,并更换档案用车。199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先后两次拨款40万元用于购买档案密集架、电脑和库房温温度全自动控制系统,使档案现代化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2001年,市政府批拨专款用于档案馆外墙和一楼的装修及购置档案密集架,替换原有的木质箱柜,使档案装备逐步与档案事业的发展相适应。2004年,为加强馆库建设,档案馆在二至五层安装自动消防报警系统(共32个探头),安装覆盖全部库房、查阅中心、入门大厅的录像监控系统,建立自动消防报警、防火防盗监控、恒温恒湿调控三大系统为一体的馆库基础设施现代化管理体系。2006年1月,市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晋江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要加快档案现代化建设,建设城市标志性档案馆的要求,据此,市档案局于2006年11月8日,拟出《关于市档案馆大楼建设的初步方案》,对新馆建设的定位、馆区面积、馆址选择、经费预算提出建议,新馆位于晋江行政中心区,用地面积7402.62平方米,计划建筑面积17685平方米,总投资8228万元。
  三、业务指导
  (一)村级建档
  1996年初,市档案局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商讨村级建档事宜,并拟定出工作方案。3月初,起草关于加强镇、村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以晋委办发文至各镇执行。5月初,档案局派员下到镇村落实档案分管领导、兼职人员,以及工作具体事项,以期建立起市、镇、村三级齐抓共管的有效管理局面。至是年底,372个建制村(居)建立村级档案室37个,完成10%。1997年,村级建档卓有成效,全市15个镇374个村(居)有337个村(居)完成村级建档工作,共立卷11789卷,村级建档完成率90.11%。1998年,村级建档基础工作全面完成,提前完成省档案局下达的“九五”期间90%村(居)建档率的任务,被省档案局授予“全省农村建档先进单位”。
  1999年,对建档的村(居)档案工作进行合格认定。4月初,开始下村(居)直接进行现场指导和认定,到9月中旬完成159个村(居)档案合格认定工作,提前并超额完成省、泉州市下达的该项目标管理任务。到2002年,全市385个村(居)全部通过档案合格认定,合格率100%。
  (二)组织清档
  1988年始,组织清档队帮助机关单位对多年积存文书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立卷、归案工作,这一工作贯穿1988—2007年。1991年,对机关清理积存档案取得较好成效。1996年,为配合机构改革,对机构改革后撤并单位的积存文件材料的立档工作给予优先考虑,以保证档案资料不受损失,顺利移交。市档案局派出的清档组为市委、西滨镇、邮电局、会计师事务所、外经委、政府办、宣传部、地税局、科协、侨办、国税局等20个单位建立3000多卷档案。1998年,无偿到各企业帮助整理归档,安海、青阳、东石、龙湖、金井和西滨等镇派员配合开展工作,完成43家,超额完成泉州市档案局下达的企业建档目标管理任务。
  (三)达标升级
  1989年,在县档案局的指导下,县邮电局被批准为企业档案管理省级先进单位,这是全县第一家达到这一标准的单位。1991年,县档案局开启全县机关文书档案工作、企业单位档案管理升级的业务指导工作。1993年,青阳凤竹针织厂等7家被评为企业档案省级先进单位,市工行被评为档案管理省级先进单位,市检察院、市公路段被评为省甲级档案室。1995年,有10个档案室达省级先进。1998年,市邮电局以总分93分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二级标准的评审验收,成为全市第一家档案管理晋升国家级标准的企业。2000年,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及各镇(场)档案达标升级全面展开。全市62个市直机关,达到省级先进标准的机关为15个,上“省先”率为24.19%,其余47个机关全部通过合格验收,合格率达100%;全市副科以上事业单位为26个,有6个单位通过省级先进标准验收,上省一级档案室的比率达23%,其余20个事业单位全部通过合格验收,合格率达100%。2001年,市政协、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晋江支公司、公安局、公路局稽征所档案室,以及龙湖、西滨、金井、永和、东石、罗山、深沪镇档案晋升为省级先进档案室。凤竹集团公司档案管理也顺利通过验收晋升为国家二级标准。2005年,亲亲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升为省级先进档案管理单位。2007年,市公安局、金井镇政府、实验幼儿园等单位通过省级先进复检验收;同时,通过指导晋江供水一期工程档案管理专项验收工作,晋江市烟草公司、安海幼儿园等单位达到省级先进档案管理标准。
  四、法治建设
  (一)法治宣传
  1988年1月1日,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正式施行,晋江县档案局为贯彻落实档案法,积极组织全局干部进行学习讨论,对档案法进行逐条学习和理解;并通过《泉州晚报》《晋江乡讯》《晋江信息》等媒体渠道加强档案法宣传,提高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1990年,晋江县档案局创办《晋江档案》,不定期地刊载档案政策法规,以此来加强档案法制宣传。1991年,晋江县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关于在全县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把档案法纳入全县普法教育规划,同时,晋江县档案局借助新闻、电视、广播、档案简讯等媒介大力宣传档案法及《档案法的实施办法》。1992年,档案法颁布实施五周年,晋江市档案局联合市司法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有线广播电视台、市总工会、影剧院等部门,大力进行档案法治宣传,取得良好效果。1995年,晋江市档案局创新档案法制宣传方式,开始利用宣传车下村镇、上街为民众提供档案咨询,印发宣传材料。
  1996年,档案法修改。1997年,市档案局为积极贯彻修正后的档案法,确定9月1日至9月7日为档案宣传周。此后,市档案局多措并举,开展一系列档案法制宣传活动,如制作大标语,在繁华街区、市政府大楼和档案局馆等处悬挂;在市有线电视台播放档案法宣传标语、文献教育片《共和国的脚步》等;印制档案法宣传图解、“三五”“四五”“五五”档案普法材料以及《以案说法》《泉州法制报》等档案法宣传专刊向广大档案干部、职工,镇场、市直机关进行分发张贴宣传。2003年,新颁布的《福建省档案条例》开始施行,市档案局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福建省档案条例;与市人大联合召开福建省档案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座谈会;在晋江有线电视台宣传档案法、福建省档案条例的法律法规;联系市邮政局通过发放泉州晚报夹放福建省档案条例及有关档案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材料;与市人大办、市政府办联合转发《关于认真做好(福建省档案条例)学习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组织档案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加大普法力度,不断提高社会的档案意识。2007年,档案法颁布20周年、福建省档案条例颁布5周年,市档案局利用团市委举办第十届“爱我晋江”青年自行车环城暨“五五”普法宣传活动,发放档案法和福建省档案条例;在7月1日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到内坑镇砌坑村老区开展“庆祝七一·情暖老区”“三下乡”活动,进行档案法和福建省档案条例宣传;通过《晋江经济报》进行档案法律政策的宣传;还联合市团委、妇联开展档案法进社区大型宣传、咨询暨有奖知识竞答活动。
  (二)行政执法检查
  1988年,晋江县档案局继续每年都有定期联合其他单位对全市开展档案执法检查活动,逐步规范全市档案管理工作,大大提升全市档案法治意识。2000年,联合市发展计划局、规划建设局对全市11个重点建设工程的档案进行专项检查,通过检查,增强各重点工程承办单位的档案安全意识和档案法治意识。2004年,联合原发展计划局、规划建设局,对晋江市快速通道、陈泉七一公路等24个市级重点工程档案进行阶段性检查,以确保工程建设中形成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安全管理,为工程验收、日常利用等今后的工程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2006年,与经济发展局、并邀请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对全市5个重点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进行专项执法检查。2007年,档案法颁布20周年和福建省档案条例颁布5周年,市政府办、市档案局和司法局组成档案行政执法检查组,于7月11—20日对全市具有代表性的市直机关、镇、街道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五、档案征集
  1988年,县档案馆除接收应进馆档案外,开始加强对全县出版物(刊物、谱志等)、照片的征集。馆藏量达3.5万卷册,位列全市之首,全省县(市)第三。
  1992年,通过接收、接受捐赠等征集方式,征集250本20多个姓氏的族谱及名人书稿和录音、录像、照片等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料。馆藏量达36408卷(其中民国档案11396卷),资料5103册。
  1996年,开始接收重大活动档案资料,接收晋江举行建市三周年等5项庆祝活动档案资料。同时,接受泉州市政协委员、旅港同胞洪长存向市档案馆捐赠的《英林洪氏族谱》一套6册,泉州谢长寿捐赠的《泉州谢氏总谱》一套2册,复印磁灶苏安、罗山福埔《陈氏族谱》各1册。另外,还征集和接受捐赠《中医外科治验集》《刘琦研究》《温陵山川诗文略》《闽南侨批史纪述》《邱声权诗选》等反映晋江市医疗、文化方面的书籍20册,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馆藏档案资料51133卷册。其中,档案43482卷,资料7651册。
  2002年,开始与博物馆合作征集特色档案,建立名胜古迹档案,征集全市101个名胜古迹景点(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7个、市级91个建档),族谱档案19个姓氏,88册。
  2003年,市档案馆开始建立晋江人物档案,并征集晋江籍或在晋江工作过的93名人士的档案资料。
  2004年,市档案馆通过网站、报纸等宣传形式,向社会征集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征集档案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反映历史时期老照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历史文书、报纸、刊物、各种证券、契约、当票、纸币,及散存于社会的族谱、典籍、碑文、画卷、史稿、名人手迹等宝贵档案资料,档案资料征集采取捐赠、寄存、征购等不同形式。并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接收6项重大活动档案,内容涵盖庆典、文艺、旅游等诸多领域,极具浓厚地方特色。至此,建立名胜古迹档案101卷、人物档案共97盒,族谱档案375册。
  2007年,加大对全市重大活动档案接收力度,接收侨声中学建校50周年校庆与安海养正小学建校100周年校庆的重大活动材料;并征集各种照片2500多张、资料153册、族谱17册、各种活动DVD光碟34盘,老结婚证3张及荣誉证书、奖章等实物,建立人物档案1人;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1项(晋江木偶戏)、晋江品牌企业档案45家。至2007年9月底,馆藏档案资料124636卷册,其中档案101442卷、资料11877册、民国档案11317卷,立卷改革档案15495件。
  六、开发利用
  (一)档案服务
  服务社会查询 1988年,县档案馆利用档案的人次数量继续逐步递增,利用方式越来越便捷,为民生利用、学术研究和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寻根谒祖提供大量可靠的信息,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其中馆藏房地产档案、婚姻档案是利用率较高、效益较好的两种专门档案。2003年,市档案局(馆)为给群众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档案利用服务,于6月1日加入晋江政务网站,建立晋江市档案馆网页,实现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以网络的方式提供档案信息服务。11月1日,晋江市文件资料服务中心驻进晋江市行政审批中心,作为行政审批中心的一个“窗口”单位,该窗口汇集全市党政机关43个部门1996年以来形成的现行文件526件,和各种资料240多册,以及部分专业档案目录,包括建国以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1996年以来全国人大、国务院公报,省政府公报、泉州市政报,并提供晋江市人民政府1979—2001年废止规范性文件目录,以及相关地方史册等资料,同时还可以查询土地、婚姻档案的目录。“现行文件资料服务窗口”实行开架免费服务,查阅方便、快捷,利用可通过手工或计算机进行查阅,并可进行文件资料咨询、阅览、摘录和复制。2004年,在原有通过电话和上网查询基础上更新晋江市档案信息网页,增加丰富多彩的内容,在晋江市档案信息网开放8311卷民国档案目录,提供给社会各界人士查找,另外现行文件、资料目录也在政务网站档案信息网上进行公开利用并定期补充更新。至2007年,网站点击人次21240人次,给群众提供更方便服务。档案服务窗口接待1413人次,查阅档案1671卷次。
  服务学术研究 1992年,接待利用者26128人次,其中馆藏族谱为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编写华侨史提供明代晋江群众渡洋渡台的记载。1997年,馆藏族谱为安海历史文化研究会编写《郑成功与安海》一书,提供马甲林氏谱的历年记有关郑成功在泉州活动记录,馆藏地图资料为研究《安平志》涉及古称“高州山”地名弄清“高州山”在今罗山社店与华表(石刀)山、灵源山之间。馆藏族谱档案为美国东亚学教授研究明史专门史提供史料。此外,为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导师庄国土编写《晋江华侨史》提供大量的民国档案史料。
  服务港澳台同胞及侨胞寻根谒祖 1996年4月9日,市档案馆馆藏《宝树堂谢氏族谱》为台湾谢连堂查得谢系晋江英林镇谢厝村人,为第十五世谢士所、姚林氏所生,下尚有弟德隔、德锄、德枨三人,实现谢连堂寻根的愿望。1998年,通过查阅馆藏资料帮助印尼的吴姓华侨找到自己的祖籍地;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后张小军为研究寺庙与宗族关系也到晋江查找有关档案史料。1999年,市档案馆编纂的《晋江历代行政区域演变概述》帮助旅居新加坡后裔黄(莲琴)确认其祖籍在罗溪镇前溪村的顶石,实现她寻根谒祖的凤愿。
  服务民生利用 1989年7月1日,晋江县档案馆首次开放部分民国档案——“地证”档案322卷,包括现泉州市、鲤城区、石狮市和县内青阳、安海等原城镇区的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为广大群众查询民国地证档案提供可能。1995年,向社会开放档案6669卷,接待利用者12181人次,利用档案资料22808卷册,其中利用土地、户口、区域档案资料获省档案信息开发成果奖。2007年,市档案馆突出档案工作服务主题,积极配合市民政局开展部分军队退役人员调查摸底身份认定查档工作,对全市306位参加越自卫击战等14类作战的军队退役士兵的身份认定进行查阅档案,至10月底,接待利用者4380人次,查阅档案3178卷次。
  (二)档案编研
  1992年,与中共晋江县委组织部、中共晋江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合编《中国共产党福建省晋江县组织史资料(1927年1月至1987年12月)》。
  1996年,与市党史委合编《中共晋江县地方史大事记(1919年5月至1992年4月)》。
  1997年,与市党史委合编《晋江县党政文件汇编》;与省档案馆合编《晋台关系史料汇编》。
  1998年,按泉州市档案局目标管理的指标要求,晋江市档案馆下大力气编制、续编5种编研成果,即《晋江历代行政区域演变概述》《晋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历次党代会简介》《虹山彭氏族谱迁徒资料辑录》《青阳蔡氏族谱与闽台关系》《共青团晋江市历届代表大会简介》。这些成果突出侨乡特色,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并受广大利用者的欢迎。
  1999年,完成晋江市政府系统机关职能配备、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文件汇编。
  2000年,市档案馆与市委党史室联合编制《晋江重要文献选编》一书;同时,大力开发利用企业档案,编纂《晋江市企业档案录》,收到较好效果。
  2001年,完成晋江市政府系统机关职能配备、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文件汇编。
  2002年,编写晋江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历次代表大会简介。
  2004年,与中共晋江县委组织部、中共晋江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合编《中国共产党福建省晋江县组织史资料》(1988年1月至2004年1月);利用馆藏档案资料编写《晋江市历代行政区域演变概述的续编》《晋江县(市)历代职官》《晋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执行情况及晋江市年度计划报告(1991—2004)》、《晋江市政府工作报告(1992—2004)》等实用性较强的编研成果,并续编《晋江档案馆指南》《晋江市企业档案录》提供给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查找使用。
  2005年,编印《晋江市档案馆》宣传册1万份;与党史室联合续编《晋江重要文献选编》,四辑共200万字,本书主要是收集晋江地委部分重要文件资料及中共晋江市(县)委、晋江市(县)人大政府、政协1949—1966年的重要文件资料;同时,续编《2004年版晋江企业档案录》。
  2007年,汇编《晋江民间礼仪选编》《中共晋江县委员会第一次至第六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1962—1990)》、《晋江民俗礼仪辑录》《晋江市受省部级以上表彰文件汇编第二辑(1991—1994)》、《晋江市(县)政府发展乡镇企业工作文件选编》《晋江市(县)政府贯彻义务教育工作文件选编》。
  (三)档案展览
  1988—1998年,档案展览尚不成熟,主要还处于配合参展阶段。1993年,协助泉州市委宣传部、海交馆,从馆藏族谱中查找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人民群众渡洋往珉邦(菲律宾)、实叻(新加坡)的记载等有关史料,参加在新加坡由新加坡博物馆、广州市博物馆、泉州市海交馆联合举办“海上丝绸之路”展览。199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配合市有线电视台、泉州市海交馆等几家新闻、文化机构举办纪念展、拍摄纪念录像片;同时4次选送档案资料参加新加坡、国家、泉州市级档案展览。1996年,配合1996年北京国际档案大会宣传展览,搜集、提供、拍摄《兰台金桥》专题电视片及反映台史档案参加预展。1997年,选送“二战”期间日、德投降书照片,民国档案及照片、圣旨等珍贵档案参加泉州市档案局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市档案馆为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积极开发馆藏有关爱国主义教育资源,设置专门展厅,陈列展品达300多件,展览内容分为“历史回眸”“侨乡巨变”“赤子情深”“未来蓝图”等4个部分。2003年1月,晋江市档案馆被批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正式对外开放,同时,在晋江档案信息网站上建设网上展厅,内容丰富,生动翔实,图文并茂,具有很好的教育性。至2007年,共接待1万多人次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对晋江历史、人物、风情的了解,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七、信息化建设
  (一)网站建设
  2002年,市档案馆开始建立档案计算机管理局域网。2003年6月1日,正式加入晋江政务网站,建立晋江市档案馆网页,内容有:局馆简介、档案法规、工作简讯、查档须知、谱谍查询、馆藏博览、文件中心、编研成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网上向社会各界人士宣传档案法律、法规,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使档案工作进一步走进数字化管理。2004年,增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有图片提供网上展览。2007年3月,晋江市档案局(馆)网站被福建省档案局评为2005—2006年优秀档案网站。
  (二)数据库建设
  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 1994年,采用《通用型动态档案数据库微机管理系统》,完成全部土地档案的整理,抄录到户,编制检索目录11万多条,并基本完成录入计算机,方便利用。1996年,将所有的馆藏地证档案录入电脑计23多万条,市政府全宗文件目录录入8000多条,大大提高档案的查全率和查寻速度。2001年,启动民国档案目录的采集工作。2002年,集中力量开展馆藏档案数据录入的前处理工作,完成前处理和录入计算机334737卷,占50.2%。2003—2007年,逐步对馆藏文书档案、婚姻档案、土地档案、退伍档案、区公所地证等档案目录进行录入。至2007年,建立文件级目录数据的档案数量占馆藏总数量97.5%。
  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 2004年,按照《福建省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建设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的要求,重点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内容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以及相配套的基础网络系统和应用系统,建立晋江市档案网络分中心,实现全省、全市馆藏档案信息资源的社会共享。2006年,建设分布式档案基础数据库项目(二期)建设的基础上,投入大量资金,争取专项资金进一步完善(二期)工程建设。为接收政务信息网的各立档单位提供电子档案存放和调阅服务,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其更直接地为晋江市的各项事业服务,创造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7年,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
  档案全文数据库 2004年以来,着手开展馆藏档案全文扫描工作,至2007年,完成馆藏档案总量3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泉
相关人物
洪长存
相关人物
谢长寿
相关人物
郑成功
相关人物
庄国土
相关人物
谢连堂
相关人物
张小军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晋江市档案馆
相关机构
晋江县档案馆
相关机构
晋江市档案局
相关机构
晋江县档案局
相关机构
晋江县政府大院
相关机构
晋江行政中心
相关机构
泉州市档案局
相关机构
青阳凤竹针织厂
相关机构
凤竹集团公司
相关机构
金井镇政府
相关机构
晋江市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安海幼儿园
相关机构
泉州晚报
相关机构
侨声中学
相关机构
安海养正小学
相关机构
晋江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厦门大学
相关机构
华侨大学
相关机构
香港中文大学
相关机构
晋江市政府
相关机构
晋江档案馆
相关机构
泉州市委宣传部
相关机构
新加坡博物馆
相关机构
广州市博物馆
相关机构
福建省档案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