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民间文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89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民间文艺
分类号: G249.275.7
页数: 9
页码: 1488-1496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的民间文学创作园地和活动丰富多彩。晋江作者在省级以上报刊上发表大量作品,并编辑出版了多部文学选集。民间文学的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举办了多次座谈会和笔会。晋江的民间文学作品选编入《晋江县民间故事集成》和《晋江县民间谚语集成》。
关键词: 晋江市 文学艺术 民间文艺

内容

一、民间文学
  (一)创作园地
  《星光》(原名《新光》)文艺季刊创刊于1978年,是晋江广大文艺作者共同耕耘的园地,开辟的主要栏目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评论、民间文学等。1993年,因经费问题而停刊,1997年复刊,由市文化体育局、市文化馆主办,李灿煌、刘志峰任执行主编。复刊后的《星光》,改为国际流行大16开本,封面彩印,内文激光照排,每期编发15万字,刊发本市作者创作的文艺作品为主,以发现、培养、扶植晋江文学新人。至2007年,出版88期。
  晋江作者还在省级以上的各种报刊上发表大量的作品。如1999年,《福建文学》刊发“晋江作者小辑”;2000年,省作协、省文学基金会主办的《海内外文学家企业家报》推出“晋江青年文学专版”,发表晋江青年作者1万余字作品。国家级中文核心期刊《星星》诗刊的《诗歌版图·蓝鲸诗社诗选》集中选编晋江青年作者林文滩、吴谨程、安安、洪雅清、颜长江、施勇猛、叶荣宗、洪安和、张金、楼兰的作品。同年《文艺报》刊发“晋江作品专辑”发表叶荣宗、黄良、郑君平等8人的诗歌和散文。《诗刊》编发的“晋江作品专辑”,发表吴明哲等9人13首作品。《星星》诗刊百坛推出晋江青年诗人小辑,刊发尹继雄等13名青年作者的作品。《晋江青年文学2002—2007作品选》列入“星星诗文库”,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并编辑出版《野芳集》《晋江诗人二十一家》《晋江散文四十家》《晋江青年文学(1991—1996)散文诗歌选》《晋江历史人物传》《负债功勋》《安海百年文学作品选》等。
  (二)创作活动
  晋江的民间文学,贮藏量大,流传面广。20世纪80年代,兴起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创作的热潮,涌现出许多比较好的民间文学作品。诸如蔡尤资的《骨肉情》《台湾丧葬仪事》、李灿煌的《姑嫂塔》、洪源修的《陈嘉庚择婿》《佛袄》、吴永胜的《施琅从军》、陈启初的《水牛庙的传说》《国姓井》、王云传的《万木林》《绿英哥菜的由来》、陈钧钧的《驴子读书》《县太爷造贤人》、肖长奕的《国姓榕》《听潮楼》、叶海山的《少数民族习俗》《浒苦仙》等,曾在《海峡民风》《故事林》《榕树》《小火炬》等刊物发表。
  1988年,市文化馆有组织有计划的在全县范围内,广泛深入的发动普查、搜集、记录。经过鉴别、整理,400多篇民间故事选编入《晋江县民间故事集成》,3667条民间谚语选编入《晋江县民间谚语集成》。
  1989年,《厦门文学》杂志社与晋江县文化馆联合举办“五月笔会”,参加笔会的晋江县业余作者达40多人,就改革开放以来文学创作趋向进行热烈的讨论。
  1991年9月,上海《故事大会》编辑部的朱家栋、吴荣喜专程到晋江访问,与晋江作者讨论儿童文学创作。
  1992年1月,晋江县文化馆、晋江县文协举办1992年文学工作座谈会,对如何紧跟时代,植根乡土,提高创作水平开展研讨,省作协主席蔡其矫出席座谈会。
  1993年1月,市文化馆、市文协举办文学创作座谈会,40多位业余作者就经济大潮中的文学创作趋向进行热烈讨论。
  1996年7月6日,在文化馆举办“散文、诗歌作品点评会”,邀请泉州知名作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就文化馆近年来选编出版的《晋江散文四十家》《晋江诗人二十一家》两个专集,与作者直接“对话”,各抒“读与写”的见解。从存在的题材范围、语言技巧、表现手法等问题,帮助作者在某种创作定势中寻求突破。
  1997年2月,市文化馆召开1997年重点文学作者(40多人)的座谈会,通报1996年文学工作情况和《晋江文化丛书》编撰计划,探讨如何加强小说、儿童文学的创作与评论,以及《星光》文艺季刊复刊组稿和编撰,开展迎接香港回归为主题的文学创作。
  1998年5月,晋江青年文协在灵源山举办晋江青年文学1998年灵源山笔会。
  1999年1月,市文化馆召开歌词作者创作会,主要内容围绕庆祝建国50周年和迎接新世纪、迎接澳门回归等主题布置创作任务。
  2000年11月,在文化馆举办诗歌作品讨论会,泉州的部分知名作家与本市近百名作者汇集一起,对晋江市25名诗人的作品进行研讨,一致认定:晋江诗群已经形成。12月19日,《泉州晚报》推出关于晋江诗群的评论专版。
  2001年3月,由《福建乡土》杂志社、民盟市委员会、市文化馆、市作协联合举办“乡土情深”文史笔会,《福建乡土》于2001年第二期集中刊发一部分反映晋江风情的诗文作品;7月,市文化馆、市作协举办“山海情”文学笔会,来自永春、安溪、德化、鲤城等县(区)与晋江市的文学工作者就新世纪的文学创作趋向进行讨论,并组织创作一批反映山情海韵的诗文作品。
  2003年,福建文学编辑部、晋江市文联、文化馆、菲律宾华文作品协会共同主办“明玉杯”第二届海内外华文诗词大奖赛暨《陈明玉吟稿》研讨会。(陈明玉系晋江金井溜江村旅菲华侨,著名侨胞陈祖昌的父亲)
  2004年,由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诗歌学会、福建省文联、泉州师范学院、晋江市政府共同主办的“蔡其矫诗歌研讨会”在爱乐酒店举行。
  2005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暨《诗刊》社第三届华文青年诗人奖颁奖仪式在晋江大剧院广场举行。中秋前夕,晋江文化馆与福建省文联、福建文学院、福州晚报、福禄坊、西禅寺、华侨影音器材有限公司在福州西禅寺联合举办第十八期福建作家沙龙“西禅邀明月”吟诵会;9月,市文化馆与泉州作协在南苑酒店联合举办晋江诗歌创作研讨会。
  二、民间艺术
  (一)音乐舞蹈
  1993年9月,蔡彩虹编舞、市实验幼儿园演出的儿童舞蹈《跳火群》,被推选参加福建省第二届少年儿童艺术节演出并获二等奖。
  1994年,由市文化馆组织辅导,蔡彩虹、高秀莲编舞,市实验幼儿园青年教师演出的《风采侨乡女》,参加福建省第七届音乐舞蹈节演出,获得一等奖。同年,在文化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群星奖评奖中获得铜奖。
  1995年7月,《福建歌声》刊出《晋江之声》作品选,发表晋江市创作歌曲:《一片热土春风浩荡》《晋江,多情的琴弦》《东海土安之春》《围头角连着金门山》《春暖围头湾》《深沪湾放歌》和《我寻找》等7首,词作者分别是李灿煌、陈楠、黄良,曲作者有吴紫藩、云楚、人可和南飞雁。12月,由黄良、严峻作词、王文麟作曲的创作歌曲《春暖闽南》,参加文化部主办的第五届群星奖评奖,获银奖。
  1996年,吴紫藩作曲的《日月花》,王丽俭、洪若娃编导的儿童舞蹈《莲洁》在福建省“献爱心,育新苗”少儿文艺作品征集评选中分别获得三等奖。
  1997年,李灿煌的歌词作品集《乡心一瓣》,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作者自1980年以来的词作91首,分“故乡月”“旧时的故事不是梦”“我的思念在闽南”“千里击水是人生的浪漫”“在这落雨的时候”“我寄相思于燕子”6辑。同年丁勇为作词、杨双智作曲、高秀莲编舞、庄雁演唱的歌伴舞《回民心灵的歌》在福建省第二届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比赛中获演出二等奖和创作奖;李灿煌作词,高秀莲、蔡彩虹编舞,市实验幼儿园青年教师演出的《紫荆梦圆》,参加福建省第八届音乐舞蹈节获“闽星奖”银奖。
  1998年,《吴紫藩歌曲选》被列入《中华跨世纪歌丛》,由沈阳出版社出版;由李灿煌作词、施定其作曲、蔡彩虹与高秀莲编舞、市青少年宫演出的少儿舞蹈《妞妞看飞机》,经省舞蹈家协会推荐,赴京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东方文化发展中心主办的“小荷风采”全国优秀儿童舞蹈展演,1999年入选华东春节联欢晚会。
  1999年,李琼水的歌词集《只有一朵玫瑰》被列入《中国歌海词丛》,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吴紫藩创作的歌曲《童心是小鸟》在全省少儿歌曲征集评奖中获优秀创作奖、《为祖国祝福》获福建省庆祝建国50周年歌曲征集评奖二等奖。田传海作曲、吴秋月演唱的《祖国啊,太阳》获福建省闽星奖的创作奖和演唱奖。市团委演出的舞蹈《八闽欢歌》,获福建省第三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
  2000年,李灿煌作词、市青少年宫少儿合唱团演唱的《我是一片小白帆》,在福建省第九届音乐舞蹈节“闽运杯”少儿合唱团比赛中获银奖;市文化馆与青阳镇教委艺术团联合组织创作的舞蹈《情牵》,参加福建省第九届音乐舞蹈节演出获业余组舞蹈比赛银奖。蔡彩虹编舞、市青少年宫演出的《蝴蝶,蝴蝶,你飞吧》赴天津参加中国文联舞蹈家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荣获金奖。
  2002年,由高秀莲、蔡彩虹编导的少儿民间舞蹈《财童献宝》参加全国“中华民族儿童舞蹈团”比赛获优秀创作奖、演出银奖及组织工作奖。
  2003年,少儿舞蹈《好年兜》在福建省“QQ童杯”首届儿童舞蹈电视大赛中获得创作金奖,《女孩也能跳火群》在福建省第二届计划生育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2004年该节目参加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中央电视台主办的首届校园舞蹈比赛中获得创作一等奖、表演二等奖。
  2004—2006年,高秀莲、蔡彩虹创作的舞蹈《我想有个家》《古韵》《点灯红》,分别在第二、三、五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会演活动中获铜奖。
  2006年,市文体局、文联、文化馆共同编辑的《晋江歌曲选》正式出版。
  2007年,蔡彩虹、高秀莲编舞,青少年宫演出的《福气旋鼓福气娃》参加省文联、省舞协主办的福建省少儿舞蹈大赛暨“小荷风采”福建赛区选拔赛获得金奖,并入选第四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是年,舞蹈《女孩的心愿》、诗舞乐《为计生新决定鼓掌》参加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文艺汇演分别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在文化部第十四届群星奖福建赛区评奖中,由苏军勇整理改编、深沪镇音乐协会演唱的《深沪褒歌》获金奖,刘志峰与李灿煌作词、田传海作曲的《两个安平一条心》获铜奖。是年,《深沪褒歌》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苏宗和被授予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二)灯谜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晋江的群众灯谜创作,伴随着灯谜活动的活跃而迅速地发展起来。安海鸿江谜社先后编印《鸿江谜苑》10辑。市文化馆于1987年开始,编印《晋江谜苑》15辑(共收纳本地灯谜爱好者的谜作近40000条)、《晋江谜艺》36期,还出版《新时期晋江灯谜选萃》、《春灯话晋江》、《鸿隐谜摘》(伍耿怀著)、《虎山问经》(洪伟泽著)等专集的出版,集中展示晋江灯谜群体的创作成果。其中《晋江谜苑》《鸿江谜苑》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十佳谜刊、功勋谜刊。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