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科技示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890
颗粒名称: 第七节 科技示范
分类号: G327.57
页数: 8
页码: 1470-1477
摘要: 本节介绍了晋江市建立科技示范体系,包括科技示范镇、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户)及科技示范企业,以提高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晋江市 科技示范体系 科技进步

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晋江县(市)把科技示范体系的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建设科技示范体系,主要是培育科技示范镇、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户)及各类科技示范企业,充分发挥科技示范的辐射带动作用。1988年,内坑镇、金井镇2个科技示范镇被列为福建省第一批科技示范镇建设行列。县科委主要从科技项目立项,提供科技信息,鼓励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挂钩,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设备,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科技示范镇工农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等方面加以建设。内坑镇从一个农业型的乡镇逐步向工业型乡镇发展。金井镇把科技示范的重点放在调整产业结构上,引进侨资、引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企业经济效益。1991年,金井镇、内坑镇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第一批科技示范乡镇”称号。1992年,青阳镇、陈埭镇被福建省科技领导组办公室授予“福建省第二批科技示范镇”,1996年4月,青阳、陈埭两个科技示范镇通过省级验收。1997年,安海镇、永和镇、磁灶镇被批准为省级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建设单位。1999年10月安海镇、永和镇、磁灶镇通过省科技厅组织的验收。2000年,省政府授予安海镇、永和镇、磁灶为“福建省第三批科技示范乡镇”。在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基地(户)等科技示范体系的培育中,首先是在全市范围内进行筛选,确定为培育对象后,主要从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方面加以推进。科技示范村建设标准为:村组织科技管理机构健全;能制定近、远期的科技、经济发展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科技宣传经常化、制度化;在工农业生产的总产值中,依靠科技进步增长的因素50%以上;依靠科学技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事业是否有较大的发展等。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标准为:管理机构健全,有一定科学管理水平;生产管理人员应有1/3具备本专业初级以上农民职称或专业特长的人员;能够承担市、镇或有关部门的科技推广应用或开发项目,有技术部门常驻指导或作为技术依托;形成规模生产,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应在全市该项专业生产水平的前列等。在各类科技示范企业的培育中,主要是选择在产业集群及其上下游配套产业链中,具有科技含量、且成长性好的企业加以重点培育与扶持,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从而在本产业领域里形成示范典型,做到以点带面,驱动创新发展。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