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科技知识普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88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科技知识普及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3
页码: 1451-1453
摘要: 本节介绍了晋江市在科技培训和科技下乡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推广科技知识,提高市民科学素养。
关键词: 晋江市 科技培训 科技下乡

内容

一、科技培训
  1988—1995年,科技培训以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为主,科技管理工作培训为辅。主要开展的讲座有芦笋茎枯防治、2.4D—生长素的应用、春玉米栽培技术、小象鼻虫防治、甘薯五改技术、大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麦底薯栽培技术、龙眼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挂蚵养殖生产技术、薄膜育秧抛秧技术、福寿螺防治方法、氨化秸秆养牛技术示范推广、电脑操作应用等。在“八五”期间,科技管理知识的培训主要是派人员到省科技干部管理学院进行短期学习培训。
  1996—2000年,晋江市科技局将科技培训列为每年科技工作的重点,适时开展有关果树、畜牧、水产、电脑、机械、食品、陶瓷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据不完全统计,1996—2000年,全市各有关部门共举办科技培训班960期,受训学员约48500人次。如对龙眼停产减产问题,市科委于1997年5月11—13日,邀请福建省、泉州市有关专家来晋江市参加“龙眼抗污染保花保果”专题研讨,参加培训的有龙眼种植专业户及相关镇科技专干近300人参加。1998年4月11日,市科委到紫帽镇举办龙眼栽培技术培训,聘请省农业专家开展龙眼栽培技术辅导,实地培训林果养植技术。在科技管理工作的培训中,特别注重领导干部的业务知识培训,如1996年8月5日,市科委在青阳友玉科技楼举办科技副镇长培训会,培训内容是科技副镇长的岗位职责及如何在乡镇中开展科技工作,各乡镇科技副镇长及镇科技专干参加培训。1999年9月6日,市科委在青阳友玉科技楼举办全市科技副镇长岗位业务培训班,培训内容是科技副镇长在“科教兴市”中的工作职责,及科技副镇长如何引导企业开展技术研究开发等。
  2001—2007年,晋江市科技局将科技培训作为传播科学技术,倡导科学方法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培训内容更加丰富,更贴近百姓生活,培训面也更宽、更广,在科技培训中注重实用性与普及性相结合的原则。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地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受训对象的技术水平。2001年,晋江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与北京皮革工业学校在友玉科技楼联合开办鞋业技术培训班,50家鞋业企业派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有45人获得合格资格证书。促进中心还与泉州恒基咨询公司联合开办IS09000质量体系培训班,市大型规模企业均派员参加培训。2003年6月27日,市科技局与晋江电信局、厦门金蝶软件有限公司在爱乐酒店联合举办“现代企业营销与信息化建设”论坛,晋江市规模以上企业代表300多人参加会议。2004年6月16日,市科技局邀请市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王贤裕和浙江农科院蔬菜所副所长徐志豪在市科技馆举办“晋江市蔬菜设施栽培技术”讲座,各镇科技副镇长、科技助理员,驻晋部队官兵及蔬菜种植大户共100多人参加讲座及培训。2005年11月18日,市纺织服装科技发展促进会联合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在晋江兴泰酒店举办《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GB18401-2003)、《欧盟纺织品0eko-texStandard100标准》专题讲座,市纺织服装科技发展促进协会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及技术管理人员共200多人听取讲座;特别从2006年开始,市科技局建成远程视频系统,科技培训覆盖面明显扩大。据统计,2006—2007年,市科技局、安海镇、金井镇及安海镇赤店村、金井镇南江村5个分会场,通过远程视频电视收听收看泉州市科技局举办的科技培训112期,培训人数累计达17248人次,培训内容主要有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与栽培技术、坛紫菜养殖技术、数控技术、果树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城乡抗震防灾基本知识、企事业知识产权管理保护等。在做好为社会培训各种实用人才的同时,注重提高国家公务员特别是科技管理者的科技素质,每年都举办“科技业务知识培训”“科技政策解读”“最新科技发展动态”等业务培训,国家公务人员能较好地掌握相关科技法律法规知识,科技管理者较快地掌握相应的业务知识。如2002年市科技局组织本局业务骨干到晋江市老年大学举办“纳米技术”“环境保护”“新型材料”等18场次的科普及现代科学技术讲座,培训人数约1000人次。2003年4月,市科技局在友玉科技楼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各级科技项目申报”等有关方面的科技知识业务培训,参加培训的有全市科技副镇长、科技助理员。
  二、科技下乡
  20世纪90年代起,晋江市把科技下乡当作一项经常性的工作,组织科技部门及其工作者到农村、到基层、到企业宣传科技知识、开展现场科技咨询活动、推广优良品种、介绍先进生产方式及管理理念、结成技术帮扶对子、展览科普图片及赠送科技书籍等,为科技与经济结合架设金桥,为农民解答各种疑难技术问题,指导农村企业研发新产品,攻克技术难关,引导广大群众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先后于1991年在紫帽镇浯垵村、1993年在深沪镇璧山村、1995年在英林镇湖尾村、1998年在内坑镇山头村、2004年在西园街道官前小学、2005年在深沪镇运伙村、2007年在磁灶镇湖头村帮助建立村级科技阅览室、电教中心或实用技术培训夜校,构建学习科技文化知识的平台。
  1997年起,市科技局每年都配合市委、市政府开展的集中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为民、便民科技下乡活动,通过印制宣传小册,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技知识,并通过开展科技知识竞答、赠送优良品种、现场咨询、实用技术培训等方式,把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带到农村生产第一线。利用干部职工挂钩联系镇(街道)的工作制度,深入农村基层,围绕晋江市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形成纵横结合、条块有序的科技工作机制。
  三、宣传报道
  20世纪90年代起,晋江县(市)都要开展科技宣传,采用墙报、简报、宣传栏、会议、讲座、报刊、广播、电视等形式,宣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宣传国家的科技政策及法规,宣传“科教兴市”的好经验、好做法及先进典型等。每年的科技宣传月、科技宣传周,科普宣传日、知识产权日都深入镇、村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技宣传。自1991年起,开始编印《晋江技术市场信息报》(月报),为社会提供科技动态、技术市场信息、科技信息与科技成果。1995年,拍摄“八五晋江科技潮”电视纪录片在晋江各地广泛演播,介绍“八五”期间晋江市的科技发展水平与动态。1999年6月,晋江市通过中央电视台“科技之光”栏目播出《科技强市谱新篇》节目,报道晋江市“科教兴市”建设成就,同年还在《科技日报》《福建日报》《海峡科技》和《福建商报》等报刊上分别刊登《科技投入——科教兴市的硬指标》《风波潮头独放歌——晋江市科教兴市掠影》等专题。2000年,在晋江电视台上设置为期一年的“科技园地”专栏,每月两次报道晋江市企业技术创新进程、农民科技致富本领、推介先进科技成果等。2002年,在《侨乡科技报》上设置晋江专版;2003年,在《福建科技报》上设置晋江专版,推介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及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等。
  四、科技网站
  1992年8月,晋江市科技信息网络首期建立以AST486/33计算机为文件服务器,多台286、386IBM—PC兼容机为工作站,总线拓扑结构的内部NOVELL局域网。1993年,作为终端通过调制解调器连通泉州市情报所国际联机检索终端,具备国际联机检索的功能。1994年,加入福建省海峡科技信息网,利用该网络的数据库,可获取各方面的信息。2001年3月,正式更名为晋江市科技信息网,每日均及时发布国内外科技动态与信息,为晋江市的科技经济界提供决策参考。晋江科技信息网免费为科技示范单位上网宣传,发布产品信息,全年为相关企业制作专门网页。2005年,开通晋江星火网,主要提供农村星火技术及科技信息。2006年配合泉州市级重大科技项目“纺织化纤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项目建设,建成并开通东南化纤网。同年9月,随着晋江市电子政务的建成投入使用,市科技局整合晋江市农村科技信息网、东南化纤纺织网、搜巡鞋网等子网站资源,建立晋江科技网,作为晋江政务网的子网站。该网站设置首页、办公室、综合管理、知识产权、技术市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下载中心等下级子网站,网站通过设立的办事指南、政策法规、科技专题、公告栏等向社会各界宣传晋江科技的最近动态、工作职能、服务承诺等信息。通过科技前沿、科技宣传、企业之窗向社会各界宣传最新的科技信息、科技企业。网站运行以来,访问量位居全市政务网站前列,逐步成为市科技局对外科技交流的重要窗口、对外科技工作的服务平台。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