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题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8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课题研究
分类号: G322.757
页数: 3
页码: 1447-1449
摘要: 本节介绍了晋江市为建设科技强市,实施多项科技发展战略和措施,包括强化体系、主攻关键、科技主导、素质升级、确保腾飞等。
关键词: 晋江市 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自主创新

内容

一、晋江建设科技强市研究报告
  1997年2月,为实现晋江市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科技强市目标,晋江市成立以市长龚清概为组长、副市长张震和福建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王秉安为副组长的《晋江市建设科技强市对策的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员于5月中旬到各镇调研,收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5月31日召开晋江市创建科技强市研讨会,市长龚清概、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建国、副市长张震参加会议,会议还邀请省政协科技委员会主任曾德聪、省社科院院长严正和化工部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省科委科管处等部门领导及制鞋、纺织业、建材业等方面的专家,及本市有关单位的领导共30人出席。专家们在研讨会上就晋江市经济、科技发展现状,建设科技强市的目标、任务、措施和对策发表精辟见解。9月初,副市长张震率课题组成员赴上海、吴江、苏州、无锡、张家港等地考察、调研,为课题研究提供相关信息。《晋江建设科技强市研究报告》几易其稿,于1997年12月定稿。科技强市的科技发展指标:2000年前,晋江进入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行列,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全省先进行列;2010年前,科技发展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达当时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科技强市的发展战略思路,归纳为:“强化体系、主攻关键、科技主导、素质升级、确保腾飞”。强化体系:强化创建科技强市的九大保证体系,即领导管理保证体系、政策支撑保证体系、科技投入保证体系、科学决策保证体系、科技示范保证体系、科技人力资源开发保证体系、科技推广保证体系、科技信息服务保证体系、产学研联合开发保证体系,这些保证体系支持七大关键项目组成一个较完整的建设“科技强市”的战略构架。主攻关键:集中力量重点抓好创建科技强市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项目,即晋江生产力促进中心、晋江高等学府(含科技院校)、晋江产业发展引导工程、晋江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专家顾问团、晋江科技馆、晋江科技发展基金、晋江信息港工程。科技主导:科技发展必须超前于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使其成为晋江经济社会第二次腾飞的主动力。素质升级:要强化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通过全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来促进晋江两个根本性转变。确保腾飞:科技发展最终目的是推动晋江经济的“转型、升级、接轨”这一发展战略核心,实现晋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确保晋江“科技强市”的建成,确保晋江经济第二次腾飞的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
  《晋江建设科技强市研究报告》获福建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二、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
  1998年7月,晋江市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全国4个科技进步示范区创建行列。为科学合理地编制《晋江市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市政府成立“晋江市建设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课题组”,着手编制《晋江市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实施方案(1998—2005),》2001年12月28日,方案由市政府颁布实施。实施方案包含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的社会经济基础分析、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六大重点工程、创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的保障措施等四大部分。方案的主要发展目标是:至2005年,建成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高标准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市、镇两级财政科技三项费用占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3%以上,企业成为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的主体。主要任务是:强化科技创新意识,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推进农业现代化;着眼未来,走可持续发展路子;扩大开放,坚持外向主导型发展战略;加强教育,大力培养高层次人才。重点建设六大工程即工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建设工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程、“晋江信息港”建设工程、农业现代化示范工程、社会与可持续发展建设工程、高素质人才教育和培养工程。该方案是晋江市“十五”期间科技工作的指南,是推进晋江新一轮创业的有力举措。
  三、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2003年开始福建省进行区域创新体系研究。晋江作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是省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2005年9月,晋江市委十届五次会议提出“增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发展战略,晋江市科技局立即着手开展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并从晋江市情出发,确定研究领域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遵循“突出重点,自主创新;强化协同,服务经济;市场导向,政府主导”的三大原则。同时成立以副市长张永宁为组长的课题编制指导组,组建《晋江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报告》编制小组,邀请福建省行政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教授王秉安参与编制工作。编制小组多次深入基层、企业调查研究,到有关职能部门征求意见,先后召开3次专家研讨会,对晋江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相关内容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加以修正,五易其稿,于2006年7月编制完成该研究报告。同年8月,晋江市政府发文颁布实施。该研究报告共分六部分:即晋江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背景、晋江市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总体构想、晋江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晋江市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晋江市区域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晋江市区域技术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其中,晋江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是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核心能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深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改造、健全企业内部技术创新体系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保障政策;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重点是纺织服装业、制鞋业、建材业、食品业、玩具文具业等传统产业的创新重点;区域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的建设重点是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市场及公共技术创新信息平台等的建设。报告是“建设创新型晋江”的战略核心,是提升晋江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指导性文件。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