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教师队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880
颗粒名称: 第九节 教师队伍
分类号: G635.12
页数: 4
页码: 1436-1439
摘要: 本节介绍了晋江市教师队伍包括公办教师、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来源广泛。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历结构逐渐优化。教师调动、考核奖惩和进修培训等管理方式逐渐规范和制度化。
关键词: 晋江市 教师队伍 公办教师

内容

一、队伍构成
  (一)队伍概况
  1988年,全县教职工7304人。其中,中学1822人(公办1483人,民办174人,代课165人),职校110人(公办107人,民办3人),小学4762人(公办3083人,民办845人,代课834人),幼儿园610人(公办51人,民办559人)。
  2007年,全市教职工13889人。其中,中学6177人(公办5962人,代课215人),职校632人(公办621人,代课11人),小学6943人(公办4938,代课2005人),幼儿园137人。
  从1988—2007年,教职工总数翻近一番,公办教师从4724人增加到11658人,缓解晋江市师资紧缺的压力,师资水平逐步提高。到2005年,教师配备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2005—2007年,本地生源呈减少趋势,但由于晋江对外地生视同本地的优惠政策,外地生源增长迅速,整体师资尚呈缺编状态。
  (二)来源构成
  公办教师晋江市长期存在教师缺编现象,2005年以前,晋江籍及晋江生源所有师范类毕业生均全部安排就业。2005年开始,晋江市实行公开招聘教师制度,晋江籍及晋江生源师范类毕业生需参加公开招聘考试。除本市毕业生,还从外县市、外省招聘一大部分毕业生和在职教师,他们为缓解晋江师资压力做出贡献。1993—1995年,从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和福建的南平、龙岩等地区引进当地富余教师,3年引进774人。
  民办教师1988年,全县中小学民办教师有1581人,其中中学民办教师174人,职校民办教师3人,小学民办教师845人,幼儿园民办教师559人。1990年,根据泉州教育局文件《关于实施“四公开”“一监督”做好民办教师转正工作的意见》,逐步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部分民办教师按一定条件和职数逐年转正,部分离职参加学历进修,部分不符合条件民办教师采取领取退养金的方式,予以辞退。到1997年,办理最后一批民办教师转正29人,1997年以后,不再有民办教师这一名称。
  代课教师晋江因长期存在教师缺编现象,代课教师(合同管理教师)长期存在。1988年,全县代课教师1998人,2007年,代课教师2231人。2007年3月22日,市政府出台《晋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小学代课教师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工作意见(试行)的通知》,对全市符合条件的中小学代课教师实行聘用合同管理,取消代课教师名称,一律称为聘用合同管理教师。文件明确规定聘用合同管理教师招聘条件、工资待遇,同时按照城镇企业职工参保办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全年招聘聘用合同管理教师1087人。
  (三)年龄构成
  1988年,全县中小学(含职教)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582人,36—50岁325人,51岁以上238人。2007年,全市中小学(含职教)专任教师中35岁以下7459人,36—50岁2240人,51岁以上571人。
  (四)职称构成
  1988年,全市中学(含职校)专任教师共有1227人,其中,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263人,初级职称518人,未评381人。小学专任教师2250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158人,初级职称1415人,未评676人。
  2007年,全市中学(含职校)专任教师共有5462人,其中高级职称392人,中级职称1779人,初有级职称2915人,未评376人。小学专任教师4808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118人,初级职称2505人,未评181人。
  (五)学历构成
  1988年,中学(含职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330人,占26.9%。大专学历741人,占60.4%。大专以下学历156人,占12.7%。小学专任教师大专学历611人,占27.2%。高中学历1152人,占51.2%。高中以下学历487人,占21.6%。
  2007年,中学专任教师研究生28人,本科4218人,占77.2%,大专1187人,占21.7%。高中及以下学历29人,占0.5%。小学专任教师本科学历442人,占9.2%。大专学历3075人,占64%。高中学历1256人,占26.1%。高中以下学历35人,占0.7%。
  二、队伍管理
  (一)教师调动
  1988年,县教育局继续每年出台教师调动相关文件,确立指导思想、调动原则、办理程序及相关要求。2005年始,全市实行公开招聘教师制度,外县(市)教师凡进必考,不再有外县(市)教师直接调入,多为本市内部调动和调出。
  (二)考核奖惩
  1996年起,晋江市规范教职工年度考核制度,统一印发《福建省中小学教师职务考评登记表》《福建省幼儿园教师职务登记表》,明确教师考评量化细则。年度考核作为绩效考评、发放年度奖金、评优评先等教师评价机制的重要依据。此项制度至2007年未变。
  (三)进修培训
  2006年,全市有8名省级学科带头人,67名市级学科带头人,6名国家级骨干教师,56名省级骨干教师,1114名县(市)级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完成在职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实现全市中学、小学持证上岗。是年起,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福建省实施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见》精神,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培训对象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全体专任教师,课程选用福建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远程培训中心的网络课程,培训费用由市财政预算内继续教育经费安排划拨。2006—2007年,培训18384人次,财政专项拨款244万元。
  (四)职称评聘
  1988年8月,成立晋江县普教系统职称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各级各类中小学校教师职务聘任、初级职务评审并对拟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进行评议推荐等工作。2000年,为推进城镇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对口支援工作,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关于晋江市城镇学校教师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要有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城镇教师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必须具备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否则,不能申报评聘中学高级教师职务。2001年,为鼓励教师安心从教,出台《不具备规定学历且闽教职改〔1998〕020号文规定的进修要求申报晋升(转评)中学二、三级教师任职条件暂行规定》,适当放宽学历条件,对稳定教师队伍起到重要作用。2005年始,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的专业技术职务改革。
  (五)资格认定
  1996年,为加强教师队伍管理,根据国家教委的部署,完成1993年底以前在职中小学专任教师的教师资格过渡工作,全市3988人取得教师资格证书。2001年,根据教育部的部署,对全市中学、小学、幼儿在职教师进行首次教师资格公开认定工作,3731人通过认定。2002年底,全市按照要求,开始对社会人员办理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截至2007年秋季,全市12845人通过认定。
  三、师德建设
  2006年,全市开展“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2007年,制定《晋江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意见》(试行),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与《晋江经济报》联合开展“我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并在教师节期间表彰147名“晋江市师德先进个人”。制定晋江市师德建设的规范性文件《晋江市委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