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明行业创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8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文明行业创建
分类号: D648
页数: 4
页码: 1389-1392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在1988-2000年期间,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加强行业服务规范、评行业风气、满意服务主题活动以及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等举措,持续推动文明行业创建和机关作风改进,提高服务质量,加强社会监督,促进行业职业道德建设。
关键词: 晋江市 文明行业 创建活动

内容

1988—1995年,持续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全民学雷锋、社会树新风”等活动,各行各业普遍开展优质服务;“共学共建共发扬”活动继续向纵深发展。加强窗口服务行业优质服务工程,特别是推动各基层所站“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的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逐步深入和规范。
  1996年,晋江市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加强行业服务规范建设。制定颁发《晋江市行业文明公约》《晋江市行业道德规范》。开展“评行业风气、塑行业形象,创优质服务”活动。以评“五风”(税风、银风、医风、电风、警风)为主要载体,广泛发动群众关心、支持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促进行业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及时发现典型,推广经验,促进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深入扎实开展。在企业中开展“文明企业”“文明杯质量奖”评选活动,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增强质量意识,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展“百店千柜无假货”活动,促进商店重信誉、重质量,文明经营,守法经营。
  1997年,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树立‘窗口’形象,增强服务功能”为中心内容,在全市组织开展“满意服务、情暖晋江”主题活动,并进行专项部署,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的形式推进文明行业、文明机关的创建工作。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活动。围绕推行便民措施、实现优质高效、创造优美环境、营造文明氛围等方面开展竞赛活动。全市确定62个基层“窗口”单位作为创建文明“窗口”示范单位重点加以培植,抓点带面,推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市委文明办组织开展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活动,把各“窗口”行业的典型经验,汇编成《晋江市行业“窗口”风范》,并在各行业交流,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此外,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评议作用,组织对25个“窗口”行业的行风进行测评,使“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更深入扎实,更富有成效。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科等14个“窗口”单位被泉州市委、市政府评为“满意服务”先进单位。农行晋江市支行英林营业所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满意服务”先进单位。深入开展“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活动。市委文明办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市五套班子办公室联合向全市党政群机关发出“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倡议书,号召党政群机关的领导、党员干部做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当好人民公仆,切实转变机关作风。
  1998年,继续抓好“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活动。市文明委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全面部署“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活动。各机关单位围绕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完善工作制度等内容,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深化“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市文明委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进行全面部署,通过召开专题调研工作会议,研讨工作措施,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窗口行业通过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推行便民措施、服务承诺,建立管理监督机制,明确考评细则,抓好示范窗口建设,进一步提高创建活动的水平。市委文明办在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简报中开辟专栏,加强创建活动的宣传报道,推广创建活动中的先进经验;各行业(窗口)主管部门采取召开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工作观摩活动等形式,把创建活动由示范点达标向全行业达标发展,由与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窗口”行业向其他行业扩展。
  1999年,晋江市继续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着力抓好26个创建文明机关示范点和96个窗口行业示范点的创建工作。在党政机关,以开展“增强公仆意识、做好群众工作”和廉洁、勤政教育活动为载体,从强化公仆意识教育入手,围绕规范办事程序、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等内容,着力解决党政机关中存在的“冷、硬、拖、卡”问题,促进机关作风的进一步好转。在窗口行业,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核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抓好规范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承诺、服务用语等,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全市涌现出一批文明行业先进典型。市财政局被省人事厅授予“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市公安局刑警大队被公安部荣记一等功,并获国务院授予的“特别能战斗的刑警队”称号;市交警大队紫帽中队被公安部授予“创建平安大道先进集体”称号;英林电信分局、邮政分局被中央文明办、信息产业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单位”,英林电信支局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市地税局获国家税务局“全国税务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2000年,市委、市政府制定《晋江市2000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设立投诉中心,聘请社会监督员,开设“勤政大厅”“便民服务大厅”,推行“政务公开”,实行重要窗口“双休日值班制度”等措施,加大社会监督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转变机关作风。围绕提高服务质量这一主题,进一步提高“窗口”行业创建工作水平。以泉州市创建文明行业现场会在晋江召开为契机,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加强对晋江市16个泉州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百佳”示范点的工作指导和督促,以示范点推动全面。组织对13个“窗口”行业的25个下属单位,特别是文明单位的服务质量状况进行测评,加强社会监督。从测评结果看,综合满意率达90%以上,群众对“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满意度有较大的提高。涌现出省第二届“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先进单位2个、满意服务先进个人2人;泉州市“窗口”行业满意服务先进单位15个、先进个人8人。英林邮政支局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协调小组授予“全国职工职业道德百佳班组”称号。
  2001年,结合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从提高队伍素质、转变工作作风、增进办事效率、规范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加强监督考评入手,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机关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全局的水平。以泉州市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现场会在晋江市地税局召开为契机,宣传推广地税局“以规范促发展、以制度保长远”的经验,坚持抓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各窗口行业以规范服务程序、服务标准、服务言行为重点,深入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建行晋江市支行被确定为全国金融系统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试点基地,东石镇法律服务所、安海地税分局、青阳邮政分局、农行英林分理处、市保险公司营业厅、电信局营业厅等6个单位被确定为第三届全省“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示范点。把创建活动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结合起来,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推动行业自律,集中解决经济运行过程中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以执法监督部门、垄断性行业、公用事业部门为重点,以专项治理勤政廉政、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并对直接服务群众的窗口单位进行满意度的测评,发挥评议在创建文明行业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重要作用,推动行业窗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2002年,继续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主题,把效能建设、依法行政和行风建设作为党政机关和窗口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在党政机关,一方面以被中央编办确定为全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统筹规划公共行政体制改革,重组组织机构,再造工作流程,从根本上转变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益。另一方面,以加强效能建设为中心,规范机关制度,实现制度管人;简化办事程序,推行便民措施;深化政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改革审批制度,提高办事效率;严肃行政纪律,规范依法行政,进一步深化创建文明机关活动。在窗口服务行业,突出加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教育,进一步强化优质服务观念;结合行业业务特点,加强行业规范建设,推动行业自律;把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与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结合起来,切实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继续抓好示范点建设,培植、推广先进典型,进一步形成争先创优的创建格局。全市共有27个单位被确定为泉州市“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示范点。
  2003年,晋江市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塑造行业文明新风为重点,进一步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成立市创建文明行业竞赛活动协调小组,增进条块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结合表彰推广市地税局这一全国先进典型,组织召开创建文明行业工作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部署工作任务,并组织32个行业(单位)签订竞赛活动协议书,以“完善工作机制,增强组织保障;强化思想教育,优化行业风气;改进行业管理,实现规范服务;落实法制原则,严格依法办事;加强环境建设,营造文明氛围;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综合效益”6个方面为重点,启动新一轮“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掀起文明行业创建新热潮。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行风评议,把政府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有效推动行风的不断优化,提高群众对服务态度、质量、效率、环境4个方面的满意度。同时,继续抓好示范单位、示范窗口创建工作,确保其先进性、示范性,并努力推动创建工作由示范点向全行业拓展,由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行业和执法部门向各行各业拓展。
  2004年,以加强效能建设为中心,深化“创文明机关、做人民公仆”活动,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率。在窗口行业方面,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抓好行业服务规范的完善落实,着力解决服务环境、态度、效率、质量等方面的存在问题。组织对市区各行业及示范窗口明查暗访,加大行风评议力度,纠建并举,年底组织对全市各行业和示范窗口进行社会测评和考评,把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行业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2005年,市文明委先后召开全市创建文明行业工作会议、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验交流会、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会议等,分类指导广大群众参与基层文明创建工作,夯实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群众基础。以提高人员素质和完善服务设施为重点,以“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为载体,加强窗口服务建设。采取轮岗、自学、讲座、短训、函授、进院校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专业理论和法律法规;改造、更新和完善设施设备,开发、引进和应用高新技术手段,健全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服务项目,实现计算机联网和无纸化办公,办事窗口从单功能流水作业升级为多功能综合办理。市文明委与全市35个行业签订“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协议书,使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从示范点向全行业拓展,从抓一线“窗口”向抓领导机关拓展,从行业自建向共建联动拓展,呈现出健康向上,稳步推进、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共有30个单位被确定为泉州市第五届“创建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示范点。
  2006年,晋江市继续深化政务公开,开通市长专线,进一步拓宽联系人民群众渠道,增强政府工作的服务功能;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行风评议,有效推动行风的不断优化,提高群众对服务态度、质量、效率、环境的满意度。组织35个行业(单位)继续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继续抓好示范单位、示范窗口创建工作,确保其先进性、示范性,推动创建工作由示范点向全行业拓展,由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服务行业和执法部门向各行各业拓展。
  2007年,组织对各行业创建工作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掌握行业创建情况,印发《关于成立晋江市文明行业竞赛活动联席会议的通知》,进一步规范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召开全市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座谈会,听取各行业对创建工作的意见建议,确定37个窗口行业参加创建文明行业竞赛活动。深入开展文明诚信单位创建活动,推荐福建晋江捷龙商业有限公司等22家私营企业、晋江市安海华仔百货店等23个个体工商户参评泉州市文明诚信经营单位。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