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81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机构
分类号: D632.2
页数: 2
页码: 1282-128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建立了老龄工作委员会、老年体育工作协会和老年教育组织,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和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晋江市 老龄事务 组织机构

内容

一、老龄工作委员会
  1990年12月,根据《福建省老年人保护条例》规定,县委批准成立县老龄工作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其办公室人员编制参照事业管理办法。1996年6月,编制由2人增至4人。
  2001年7月,市老龄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精神,延至2004年,镇、村两级涉老组织机构基本完善全市老协会会员近8万人,成立老协会372个,晋江市基层老年工作逐步形成以老协会为依托,老年学校为阵地,老年活动为载体,老干部工作为龙头,离退休干部为骨干,面向广大老年人的格局。
  2005年底,全市基层老年协会累计410个(包括自然村分会)。各镇(场)党委、政府配备充实老龄工作专干,全市建立完善的三级老龄工作网络。
  2006年,全市老年人数114765人,全市有老年协会(含自然村)428个,老龄事业有新进展。
  2007年12月,重新核定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机关编制为3人。当年,全市老年人数115262人,占人口总数约11.09%,纳入低保老人14628人,老人供养543人,全市老年协会(含自然村)412个,老年人入会人数102060人,占老年人总数88.50%。
  二、老年体育工作协会
  1985年10月20日,晋江县老年体育工作者协会成立,逐年递增,至1998年,全市15个镇成立老年人体育协会。全市385个村(居)有321个村成立老体协组织,市直17个系统的离退休协会也先后建立老体协组织。
  1999年,切实加强镇村涉老组织建设,市委组织部下发《关于加强镇村涉老组织机构的意见》,2000年,下发《中共晋江市委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镇村涉老组织机构的通知》,要求镇村涉老管理服务机构实行“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合署办公,统一领导,统一协调,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镇(街道)级老体协主席多数由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分管组织的副书记或组织委员担任。市镇(街道)两级老体协组织建立健全。
  2003年12月,市老体协进行换届选举,第三届班子产生后,即着手抓镇、村老体协组织建设,配合各镇对镇老体协班子进行调整、充实,及时配合新组建的6个街道办事处建立老体协组织,落实镇、街道配备一名老体协专干人选问题。2005年3月,按照省老体协“基层建设年”的要求,市老体协下发《关于建立健全基层老年人体育协会组织的意见》,要求凡建立老年组织的单位都必须成立老体协组织,至2005年底,全市293个村(居)、90个社区居95%以上建立健全老体协组织。
  2006—2007年底,全市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市直各系统离退休协会,村、社区居等建立老年人体育协会418个,其中市直16个,形成市、镇(街道)、村、社区居三级组织网络。
  三、老年教育组织
  1991年,创办县老年大学。
  1999年秋,晋江市老年教育委员会(以下简称老教委)成立,该老教委是市委、市政府指导全市老年教育的领导机构,统一协调指导全市基层老年教育(老年学校)的工作。市领导明确要求老教委要“有位、有威、有为。”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老年教育纳入与基层党政领导签订的1999—2000年度老年工作责任书。市领导强调市老教委一定要切实做到“四到位”(领导到位、思想认识到位、感情投入到位、各种措施到位),“五落实”(落实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制度)。市委、市政府又明确提出要实现村镇老校“十个有”(有领导、场所、经费、教师、计划、校牌、教材、授课有保证、有第二堂课、有科技关农和文明建设课程)。2000年,老教委建立正规办公工作制度,配设5名专职工作人员。同时成立镇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设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按晋江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镇村涉老机构组织建设通知要求配备3—5名专(兼)职人员,全市镇专干60多人。1998年底,市、镇、村三级老年学校仅48所。至2000年底,全市老年学校增至238所(包括1所市老年大学和18所镇级老校)。其中,村级老年学校219所,建校率占建制村(居)总数57%。老校学员21419人,占全市老年人11.6万人的18.5%。
  2007年,建立完善市、镇、村抓老年教育协调指导机构体系。镇级配备老年教育专干。村(居)以老协会为依托,建立老年学校,支部分管领导任校长形成三级领导机构网络,各镇都有2—8名涉老工作专干,共61人,做到有组织机构,有专干负责。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