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防动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图书
唯一号: 130320020230007780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国防动员
分类号: E269
页数: 4
页码: 1238-1241
摘要: 本文介绍了晋江市在兵员动员、交通运输动员、科技与专业技术动员、人民防空等方面进行了军事准备和动员工作。市国动委对全市民用船只进行登记,组建交通战备汽车运输保障分队,依托地方装备和民兵装备组建与部队专业技术对口分队。全市工业企业具备民转军生产能力,确定了战时可动员技术装备保障人员。人防办挂靠在建设委员会,负责组织对人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全市人民防空教育,指导在校中学生“三防”知识教育,审核管理和质量检查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就地建设项目,制定全市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计划。
关键词: 晋江市 国防教育 国防动员

内容

一、兵员动员
  1988年,晋江县人武部继续与驻晋某部在1985年进行扩编兵员动员试点的巩固提高工作。1996年起,市人武部在做好民兵预备役工作、健全兵员动员机构、明确基本任务,做好动员潜力调查的同时,着手制定兵员动员方案,并进行机关带少量兵员,将现役部队由平时状态转为战时状态,按战时编制补充满员的实兵演练,做到部队需要多少就输送多少,包括普通兵、技术兵、预备役军官等。晋江市兵源丰富,每年都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上级赋予的征兵任务。绝大多数适龄青年都能积极报名应征。兵源素质逐年提高,政治素质过硬,身体素质良好,文化程度较高。2000年,全市受教育人口中,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1.49万人,受高中(含中专、职高)教育10.68万人,受初中教育61.82万人,受小学教育56.19万人。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1010人,拥有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722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41789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37988人。2002年,征集新兵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征兵任务总数59.7%,党团员占总任务数92.1%;2003年,新兵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总数55.7%,党团员占92.1%。2005年,新兵的文化程度与党团员数的比例与2003年持平。1997年,全市按规定落实在建制村和较大企业组建民兵营(连)、普通民兵、基干民兵及技术兵、预备役火箭炮营兵人员均符合规定要求。2005年,全市民兵其中基干民兵、普通民兵按照须要,一旦战争发生,即可动员扩编军队。2005年,全市战时可动员兵员、士兵预备役人员均在军分区要求的数量之内。
  二、交通运输动员
  1999年,为做到战时随时征集车辆、民船等运力支援部队作战,市国动委对全市XXX艘民用船只进行登记,将可动员征集的民船实施编组,将所有民船的基本情况,包括船只形状、技术性能、船员素质等资料输人数据库。2001年,组建交通战备汽车运输保障分队,由交通局和有关专业汽车运输公司抽调优秀交通运输管理人员、驾驶员、修理技术人员组成,编为若干个排。至2003年,市人武部门对本地的车辆、民船等运力进行调查摸底,一旦战争需要,随时调度指挥,按照人员、物资输送任务,确定车辆船只的动员数量。2004年,对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登记。全市维修企业118家,其中一类企业1家,二类企业27家,三类企业90家,从业人员泉州市规定的要求,分布在全市各乡镇。国动委、人武部、交通局把国道、省道和大桥的作为养护和防卫重点,有时还按战时要求,由市人民武装动员办负责指挥基干民兵连、民兵应急分队布点防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新时期、新形势的军事斗争交通保障准备工作需要,晋江市坚持贯彻“平战结合、军民兼容”的原则,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效益为宗旨,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战备需要为目的,以省道、县道两级公路网规划建设为依托,构建以市区为中心,连接机场、港口和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初步形成“三纵四横二环二连”主干快速路网体系,实现“对外交通快速化、境内交通网络化”的目标。
  三、科技与专业技术动员
  从1982年开始,依托地方装备和民兵装备组建与部队专业技术对口分队。有XXX项地方技术装备组建与军事专业对口分队,即汽车运输、汽车修理、医疗救护、邮电通信、军械维修、水电抢修、气象水文、网络信息、道路抢修、桥梁抢修、道路守护、海上运输、船舶维修、海上救护、海上游击、海上布雷。有数十种民兵装备建立与军事专业对口分队,即防空导弹、加农炮、火箭炮、迫击炮、高射炮、高机、通信、侦察、防化、舟桥、船艇修理、军械维修、海军技术、空军技术。民兵专业技术分队由小到大,逐年增长。2002年,依托地方装备组建与军事技术对口分队数个,若干人;利用民兵装备组建专业技术民兵若干个连,若干人。2005年年底,全市相当一些工业企业具备民转军生产能力,确定了战时可动员飞机、舰船、雷达、导弹、电子、激光、通信、电子对抗、气象、装甲、高炮、工程、防化等技术装备保障人员。
  四、人民防空
  机构设置和职责 1988—1995年,晋江县(市)在成立人民防空领导小组时即设置人民防空办公室,但未正式列编。1996年初,晋江市成立国防动员委员会(后简称国动委),下设人民防空工作机构。同年,市委、市政府调整充实国动委的内设机构,设立人民防空办公室(后简称人防办)。2000年1月,市编委下发关于同意成立人防办的通知,人防办挂靠在建设委员会,并核定编制。人防办主任由建设委员会主任兼任,工作人员由建设委员会监理科工作人员兼职。负责组织对人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全市人民防空教育,指导在校中学生“三防”知识教育;负责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就地建设项目的审核管理和质量检查;制定全市人民防空通信、警报建设计划,组织实施防空警报试鸣演练。2002年4月,市委、市政府在市党政机构改革工作中,将人防办单独设立,为国动委的常设机构,同时又是市政府主管全市人民防空工作的议事协调办事机构,规格为正科级。2004年10月,晋江市在创建公共行政体制改革中,人防办保留原机构不变,挂靠在规划建设与房产管理局,再次核定事业编制。其主要职责: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人民防空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负责组织全市人民防空宣传教育,负责人民防空执法工作;制定全市人民防空中长期规划,编制人民防空建设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和落实;负责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就地建设项目的审核管理和质量检查;依法对重要防护目标的规划、建设进行监督检查;组建和培训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制定全市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网络建设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城市防空袭预案和战时人口疏散计划及各项保障方案,组织实施防空警报试鸣演练等。2007年12月,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重新核定人防办行政编制、工勤事业编制,其工作职责不变。
  指挥通信 1999年,晋江市专门成立由党委、政府、人武部领导组成的编制预案班子和市直有关部门人员参与的编写组,2000年初完成《晋江市城市防空预案》的编制并上报上级审查,2003年、2004年、2005年进行修订、完善。2007年,市人防办根据上级人防部门的统一部署,认真按照南京战区《城市人民防空袭应急行动方案》纲目,结合本市地理位置条件、人防工程建设、人口分布、战时空袭特点及预警时间等情况,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广泛收集资料,修订完善《晋江市人民防空应急行动方案》,12月完成修订稿并上报省人防办初步审查通过。1998年,执行泉州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每年的9月1日(泉州市解放纪念日)为全市试鸣防空警报日的规定。防空警报音响均按规定进行鸣放;解除警报。2000年,晋江市区安装若干台电动防空警报器,采用联通寻呼无线控制系统发放防空警报信号,9月1日首次在市区试鸣防空警报。2003年,根据泉州市人防办关于全部更换防空警报无线控制终端的通知精神,原有联通寻呼无线控制系统因全国寻呼网关闭而不能使用,防空警报无线控制系统采用泉州某电子有限公司与泉州市人防通信站共同研发的超短波数传无线控制系统。市财政投入经费20万元,更换原有的联通寻呼无线控制终端,并在陈埭、安海、东石、磁灶等镇区各安装了防空警报器,在市人防办设立市防空警报控制中心,全市防空警报器实现数传无线控制。2004年,市财政投入经费35万元,在全市13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新增安装防空警报器,全市防空警报器数量增加到若干台,市区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95%,各镇镇区达到85%,并率先在全省实现防空警报音响覆盖全市各镇、街道办事处。2005年,防空警报控制形成网络化,实现防空警报信号的统一控制和发放。每年的9月1日,晋江市均组织试鸣防空警报。至2007年,试鸣范围不断扩大,警报安装建设不断加强。
  人防工程 2000年1月,晋江市成立人防办挂靠在建设委员会后,认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福建省人民防空条例》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坚持就地就近、自建为主的原则,全面加强人防工程建设,防空地下室建设数量、人均人防工程面积、城市防空抗毁能力逐年得到明显提升。2000年6月,晋江市建成第一个防空地下室。2001年,根据泉州军分区关于组织开展国防工程普查的通知精神,市人防办开展人防工程普查工作,对全市的防空地下室、防空地道、普通地下室的数量、面积、防护能力、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并登记造册,提出加固改造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城市地下室间战时防护功能。市区若干个防空地下室建成并投入使用,竣工部分防空地下室。2002年4月,市人防办单独设立后,根据人防工程普查情况和战时城市人口疏散隐蔽要求,结合晋江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认真制定“十五”人防建设规划,对“十五”期间人防工程建设的原则、目标要求、工程数量、防护等级、人均面积等内容作详细的规划,并抓好落实。是年,市区新建防空地下室若干个,面积增加。2003年,市人防办严格按照《晋江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实施细则》的要求,抓好镇级防空地下室建设,分别重点镇防空地下室开工建设。2004年,市人防办在抓好防空地下室建设的同时,注重和加强人防配套工程建设,市战时地下物资储备库战时区域电站开工建设。2005年,随着全市防空地下室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多,市人防办认真抓好人防工程平战结合工作,充分发挥人防工程平时为经济和社会建设服务的功能,落实“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提高全市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水平,加强人防工程平时维护管理,有效提高人防工程平时完好率。2006年3月,新修订的《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发布实施,市人防办认真按照规范要求,进一步加强防空地下室施工图审查、质量监督、防护设备监管工作,提高防空地下室建设质量,确保防空地下室战时功能。2007年,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设立人防审批窗口,市人防办结合工作实际,对防空地下室就地建设、易地建设、竣工验收备案等行政许可事项进行审批流程梳理和优化,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服务质量,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的行政许可服务,有力推动全市人防工程建设。是年5月,泉州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到晋江市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执行情况,检查组对晋江市人防工程建设、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收缴、人防指挥通信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晋江市各级领导、各部门贯彻执行人民防空法给予肯定。
  防空教育 2002年9月21日,由市政府、市武装部主办,市人防办承办的晋江市人民防空图板展览暨“三防”技能演示,在市区阳光广场举行,驻晋模拟战时防核武器、化学武器、生化武器进行技能演示。同年10月,人民防空图版展览在全市各重点设防镇巡回展出。2003年9月1日,市人防办、市教育局结合第四次防空警报试鸣,组织华侨中学300多名师生进行防空袭疏散演练。2004年,市人防办、市教育局把落实政协晋江市十届一次会议提案《关于在晋江市中小学开展“人民防空法”教育的建议》作为人防宣传教育的重点,在市区各中学开展人民防空法和“三防”知识教育,把人防教育作为新生入学军训的一项内容,组织人员到市区部分中学讲解人防知识、举办人防图板展览。2005年,市人防办举行庆祝人民防空法颁布实施8周年纪念活动,大力宣传人防法律法规,编印人防知识问答手册分发给市民。2006年,市人防办、市教育局组织开展“纪念人民防空法颁布10周年——晋江人防一日行”活动,市区6所中学百余名师生参加。驻晋73311部队工化连对参与活动的师生进行“三防”知识讲解和“三防”技能演示,组织学生进行防空袭疏散演练,使参与活动的师生熟悉防化器具的使用,掌握防空袭疏散隐蔽技能。2007年,在全省人民防空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市人防办撰写的《创新人防宣传理念、营造人防建设氛围》在会上做经验介绍。9月15日是第7个全民国防教育日,由市委宣传部、市人武部主办,市人防办承办的“人民防空宣传进企业”人防图板展览在利朗公司厂区内举行。
  制度建设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福建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印发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2002年1月,在市委常委会议上,听取全市人民防空工作情况汇报。同年,在市政府第45次、第53次常务会议上,研究通过市政府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决定的通知、晋江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实施细则,对全市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原则、范围、对象、审批程序、防护等级标准、工程质量管理,以及防空地下室的使用管理等方面,做详细规定。2003年,国家四部委颁发《人民防空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后,市人防办认真按照规定抓好人防工程建设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战术技术要求和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加强防空地下室建设质量管理,建立防空地下室施工图审查制度和人防设备预埋构件检查制度,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将防空地下室施工图纸报送上级人防部门审查合格后,方可开工建设,施工过程中人防设备预埋构件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施工,保证防空地下室具备战时防护和平时使用双重功能。2004年,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发布实施后,市人防办进一步加强防空地下室施工管理,建立防空地下室竣工验收认可制度和备案制度,建设单位在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建设工程竣工备案时,应出具防空地下室竣工认可文件,方可备案。建立人防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对经人防办认可的竣工防空地下室,建设单位报送相关竣工资料后,由市人防办统一收集归档造册,以便战时更好地实施防空地下室平战转换。2005年,省人防办颁发《福建省人民防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后,市人防办按规定加强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新报建的防空地下室项目,要求建设单位按规定办理人防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并实施全过程的防空地下室质量监督,有效地提高防空地下室建设质量。2007年,鉴于晋江市行政区划、中心市区规划控制区及重点设防镇均作调整,实施细则中部分条款不适应有关文件规定,市人防办对实施细则中的部分条款提出修改意见,并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执行。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

《晋江市志(1988-2007)》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十四卷,内容包括:政区与自然环境、国土资源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经济体制改革、综合经济实力、品牌、开放与开发、工业、农业与农村经济、国内贸易与服务业、建筑与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业、旅游业、金融业、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群众团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